李洋,张青媛,张春华
育儿胜任感(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是个体对其扮演的父母角色功能的整体评价,在育儿角色中体验到的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1]。产妇在初为母亲时面临巨大的养育压力,在这个特殊时期,产妇既要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还要应对父母角色的过渡。母亲的育儿能力水平低会造成养育子女困难,难以适应母亲角色,同时更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显著影响母亲育儿行为的质量和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情感及社会心理的发展[2]。相反,较高的育儿胜任感会使产妇更好地适应母亲角色,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产后出血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3],有利于产后子宫复旧[4]。
目前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以横断面调查为主,多数研究均显示我国母亲育儿胜任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以往的研究认为年龄、家庭收入、学历和育儿经验等是影响产妇育儿胜任感的重要因素[5-8]。也有研究认为产后抑郁、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也会影响产妇育儿胜任感[5,7,9]。目前针对育儿胜任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各异,缺少系统全面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采用Meta 分析系统评价影响我国产妇育儿胜任感的因素,为产后母亲育儿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1.1 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关于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并追溯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补充,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 年11 月。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中文检索词:“孕产妇/孕妇/产妇/产褥期/产后”“育儿胜任感/父母教养能力/育儿胜任力”。英文检索词:“mother/postpartum mother/puerpera”“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parenting competence”“China/Chinese”。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关于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研究;②研究对象:中国产妇;③结局指标:产妇育儿胜任感及影响因素;④中英文文献。
1.2.2 排除标准 ①与研究目的无关的文献;②特殊情况下的育儿胜任感(如高危妊娠、产妇或婴儿有患病情况);③重复发表文献、样本量小于100、文献可靠性低的研究;④不能获取全文、无法提取相关数据的文章。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文献提取由2 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通过阅读文章题目、摘要和全文后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若意见分歧则进行讨论,必要时询问第3 名研究者。阅读全文后提取纳入文献的信息,主要包括作者、发表年份、地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样本量、抽样方法、研究工具和影响因素。
1.4 文献质量评价参照澳大利亚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中文版由胡雁[10]翻译引入,该评价工具共10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2 分进行评分,0 分为不符合要求,1 分表示只是提到,但未详细描述,2 分为全面、详细、正确地描述。总分>14 分可纳入研究。队列研究质量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11]进行评价,NOS 包括研究人群选择、组间可比性和暴露因素3 个部分,满分9 分,总分≥6 分可纳入研究。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tata15 进行Meta 分析。效应量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和95%CI 描述。采用Q 检验及I2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1,I2<50%时提示无明显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P<0.1,I2≥50%提示存在统计学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敏感性分析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比较产后2 个调查时间点与原Meta 结果的稳健性,合并效应量(SMD)变化不大提示结果稳健;二是比较两种效应模型结果的一致性。通过Egger 检验结果判断各因素是否存在发表偏倚,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存在发表偏倚。
2.1 文献检索结果初检相关文献共338 篇,经EndNote 文献管理软件去除重复的文献后得到152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后排除104 篇。再次阅读全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和无法提取数据的41 篇文献,最终纳入7 篇文献[5-7,12-15]进入Meta 分析。具体的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最终纳入的7 篇文献中横断面研究6 篇[5-7,13-15],队列研究1篇[12],共包括3 284 例产妇。纳入的7 篇文献中便利抽样6 篇[5-7,12-14],系统抽样1 篇[15]。纳入文献均采用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hines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C-PSOC)作为评价工具,该量表由Gibaud-Wallston 编制,杨晓等[16]汉化并进行文化调试,量表共包括17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从“绝对不同意”到“绝对同意”分为6 级评分(1~6 分),得分越高代表育儿胜任感越高,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82,纳入研究显示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处于中等水平。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2.3 Meta 分析结果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年龄、学历、产次和妊娠方式各因素相关文献间存在显著异质性(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的合并;家庭收入、喂养方式、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及是否参加孕妇学校各因素相关文献间不存在显著异质性(P≥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的合并。结果显示,年龄、学历、产次、家庭收入、喂养方式及是否参加孕妇学校为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因素Meta 分析结果
2.3.1 年龄 5 篇文献[6-7,12,14-15]分析年龄与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以年龄≥30 岁为参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的异质性较大(Q=21.43,P=0.000,I2=81.3%),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SMD(95%CI)为-0.39(-0.64~-0.14),有统计学意义,见图2。表明与30 岁以上的产妇相比,年龄为26~30 岁的产妇育儿胜任感得分较低。
图2 年龄对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森林图
2.3.2 学历 7 篇文献[5-7,12-15]分析学历与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以学历为大专以上为参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的异质性较大(Q=14.60,P=0.024,I2=58.9%),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SMD(95%CI)为-0.38(-0.52~-0.23),有统计学意义,见图3。表明与大专以上的产妇相比,学历为高中/中专以下的产妇育儿胜任感得分较低。
图3 学历对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森林图
2.3.3 产次 5 篇文献[6-7,13-15]分析产次与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以经产妇为参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的异质性较大(Q=51.58,P=0.000,I2=92.2%),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SMD(95%CI)为-0.47(-0.81~-0.12),有统计学意义,见图4。表明与经产妇相比,初产妇育儿胜任感得分较低。
图4 产次对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森林图
2.3.4 家庭收入 6 篇文献[5-7,13-15]分析家庭收入与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以家庭收入≥5 000 元/月为参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的异质性较小(Q=8.28,P=0.142,I2=39.6%),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SMD(95%CI)为-0.28(-0.38~-0.18),有统计学意义,见图5。表明与≥5 000 元/月的产妇相比,家庭收入<5 000 元/月的产妇育儿胜任感得分较低。
图5 家庭收入对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森林图
2.3.5 喂养方式 6 篇文献[5,7,12-15]分析喂养方式与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以人工喂养为参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的异质性较小(Q=7.27,P=0.201,I2=31.2%),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SMD(95%CI)为0.28(0.19~0.38),有统计学意义,见图6。表明与人工喂养产妇相比,纯母乳喂养的产妇育儿胜任感得分较高。
图6 喂养方式对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森林图
2.3.6 新生儿性别 2 篇文献[6,12]分析新生儿性别与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以新生儿性别女为参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的异质性较大,但异质性无统计学意义(Q=2.23,P=0.135,I2=55.1%),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SMD(95%CI)为0.11(-0.02~0.23),无统计学意义,见图7。
图7 新生儿性别对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森林图
2.3.7 分娩方式 6 篇文献[6-7,12-15]分析分娩方式与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以分娩方式是剖宫产为参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的异质性较小(Q=4.71,P=0.453,I2=0.0%),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SMD(95%CI)为0.03(-0.05~0.10),无统计学意义,见图8。
图8 分娩方式对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森林图
2.3.8 是否参加孕妇学校 3 篇文献[7,12,14]分析是否参加孕妇学校与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以未参加孕妇学校为参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的异质性较小(Q=3.33,P=0.190,I2=39.9%),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SMD(95%CI)为0.14(0.03~0.25),有统计学意义,见图9。表明与未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相比,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育儿胜任感得分较高。
图9 是否参加孕妇学校对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森林图
2.3.9 妊娠方式 2 篇文献[7,15]分析妊娠方式与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以意外妊娠为参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的异质性较大(Q=6.28,P=0.012,I2=84.1%),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SMD(95%CI)为0.12(-0.30~0.53),无统计学意义,见图10。
图10 妊娠方式对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影响森林图
2.4 敏感性及发表偏倚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产后调查时间点分别为分娩后、产后42 d 和产后3 个月(见表1),由于产后3 个月文献仅1 篇,因此剔除,最终分为分娩后、产后42 d 进行分层分析,与Meta 分析结果相比较,合并效应量正负方向一致,结果提示无论是在分娩后还是产后42 d 进行调查,对结果影响不大,总体结果较稳健,见表3。采取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合并效应量SMD(95%CI)结果较为接近,说明本研究结果基本可靠,见表4。通过Egger 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P 值均大于0.05,未见发表偏倚,见表5。其他因素由于纳入文献≤2 篇无法做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
表3 敏感性分析结果1
表5 发表偏倚Egger 检验分析结果
产妇由于产后承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持续低下的育儿胜任感易造成产妇产后抑郁[5,7]。育儿胜任感低下不仅会影响母亲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17]。本研究通过文献再次整理,系统总结了影响中国产妇育儿胜任感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中国产妇健康教育指导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发现年龄越大、生育子女次数越多,产妇育儿胜任感越高。Logsdon 等[18]研究发现,低年龄组母亲的育儿满意度明显低于高年龄组。Froman等[19]及吕慧[6]的研究显示,母亲的育儿经验与育儿胜任感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年龄大、生产经历丰富,掌握育儿经验和得到的社会支持更多,能够获得更高的育儿满意度。分娩带来的疼痛和恐惧对于初产妇而言可能超出预期,担心身体恢复,育儿信心不足,育儿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因此造成角色适应差或无效育儿行为等[20]。因此针对初产妇,医院、社区等应当在产前和产后及时做好心理疏导等工作,加强育儿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初产妇顺利度过角色转换重要时期。
既往研究显示家庭收入是育儿胜任感的影响因素[8,12],学历也是影响育儿胜任感的重要因素[6,13,21]。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与低学历、低收入的产妇相比,学历高、家庭收入高者育儿胜任感得分更高。低学历的产妇学习能力较差、无法有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育儿知识和技能,且不善于发现育儿问题。其次,收入低的产妇由于费用等问题会放弃选择育儿机构提供的咨询和育儿服务,独自面临育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会造成育儿满意度低下。
虽然是否参加孕妇学校这一因素在本研究中两种模型得出结果有所差异,但是相关文献间不存在显著异质性(P≥0.1),选取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既往研究均证实,相比未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参加育儿技能和知识培训的产妇育儿胜任感得分更高[14,22]。原因可能是能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经济状况较好,育儿意识较强,除此之外孕妇学校根据不同阶段孕妇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有效全面的指导,提供额外的育儿知识和经验,能够很好地稳定产妇焦虑情绪,有利于母亲、胎儿身心健康,帮助产妇更好地融入母亲的角色。
本研究结果显示喂养方式是影响育儿胜任感的重要因素,纯母乳喂养的产妇育儿胜任感得分高于人工喂养的产妇。母乳喂养不仅能够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等,产后42 d 采取纯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初产妇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育儿胜任感[23-24],帮助其顺利完成产后角色转换、积极面对育儿困难。产褥期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母婴依恋呈正相关,产妇可通过母乳喂养、婴儿抚触及母婴互动等方式发展母婴依恋,激发养育和保护孩子的母爱天性[25]。采取人工喂养方式的产妇可能在喂养过程中自感母乳不足,造成育儿信心下降,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母乳喂养;其次,选择人工喂养的原因可能与母婴疾病相关,这也可能是造成母亲在育儿过程中困难、育儿胜任感下降的原因。同时,我国产后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58.5%[26],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因此,医护人员可通过婴儿抚触、婴儿喂养及疾病知识技能等各方面,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提高母婴依恋水平,增强母子情感联系,影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产、低学历、低收入、年龄较小、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及未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育儿胜任感相对较低,未来干预研究可针对此类人群采取相应有效措施,为中国产妇建立育儿信心,产妇做好母亲角色过渡提供帮助。其次,由于仅纳入6 项横断面研究和1 项队列研究,文献数量较少,结果可能存在偏倚,缺乏论证。同时纳入文献多为横断面研究,无法详细探究育儿胜任感影响因素是否会随着产后时间变化而改变,未来有待进行更高质量的纵向研究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及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