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生
延庆区地处北京市西北部,素有“夏都”之美誉。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之一,延庆区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主动融入首都发展大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延庆是属于未来的”重要嘱托,全力抓好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工作,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凝聚全区共识,抓实抓细治理工作。自2020年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作以来,延庆区把改善街巷环境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根本遵循和最终目标,在工作中主动对标、深度谋划、靶向发力,始终做到“以人为本、系统设计、问题导向、精细治理”。通过持续整治提升,延庆区街巷环境多维度呈现出“延庆风范、功能便民、人文魅力、和美宜居”的城市形象,群眾看到了日新日进的变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感受到了润物无声的温暖。
1.坚持规划先行
立足“北京后花园”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延庆区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完善顶层设计,落实功能分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打造生态文明幸福的最美冬奥城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既执笔“着墨”,又做好“留白”,着力刻画大美延庆。制定了《延庆区“十四五”时期城市发展规划》《延庆区街区整理街道空间品质提升城市设计导则》等,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舒适性和智慧性方面,综合考虑安全、有序、生态、文化等因素,在环境精细化治理过程中不贪大贪多,凸显出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城市病”,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幸福的最美冬奥城。
2.强化制度建设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延庆区全面梳理城市管理领域出台的条例规范制度等,融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指标、人居环境考核指标等,制定《延庆区街巷环境长效管理实施意见》《街巷环境检查考核办法》等。同时,对照“十无五好四有”标准,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卫生、垃圾分类、停车秩序、公服设施等问题,建立健全了《延庆区城乡环境精细化导则》《延庆区环境卫生业务质量考评办法》《生活垃圾分类现场检查工作制度》等。在推进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方面,建立奖惩制度,设立红黑榜和负面清单等,在参与共治方面制定了《社会责任区周末卫生大扫除制度》《延庆区公共设施维护员管理办法》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和有序开展。
3.坚持党建引领
发挥区委、区政府、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在街巷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区级层面建立“一办八组”工作架构,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和工作例会,区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亲自部署,现场“把脉开方”,各部门、街道(乡镇)高效联动,层层传导压力,合力推动区域环境改善。在职党员带头在拆除违建、治理开墙打洞、垃圾分类等工作中做出表率,带领群众不仅要管好自家门口、商店门口的卫生和秩序,还要“管小家,美大家”,争做街巷环境的维护员和监督员。退休老党员充分发挥“政治、经验、威望”三大优势,为环境治理建言献策、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主动参与周末大扫除等,成为街巷环境保护的“生力军”。在老党员的带动下,更多群众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背街小巷是群众家门口“最后一公里”,延庆区把群众关心问题作为背街小巷治理的核心内容,把每一个点位、每一处角落的工作都做到精心、精细、精致。
1.破题攻坚,实现以减促增
直面群众诉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违法建设”“违规广告牌匾”“开墙打洞”“凌乱架空线”等治理做减法,着力解决最直接、最集中、最突出的城市问题。累计拆除私搭乱建1.47万平方米,规范治理广告牌匾1.1万平方米,对临街住宅开展经营活动窗口实施封堵,治理“开墙打洞”109处,实现“动态清零”,梳理架空线7.7万米,管线入地3000米。通过做“减法”让街巷重新展现靓丽容颜。
2.精准发力,借势叠加赋能
开展“补植增绿”“规范停车”“墙体破损”等治理,做环境“加法”。对拆违后的空地、街巷边角地等进行绿化提升,70余条背街小巷实施了绿化补植,新建了莲花池路、林带路、菜园南街、恒安二条等8个口袋公园,绿化美化面积28万平方米。对30余条街巷实施路侧停车,在菜园南街、林带路、百莲路等街巷增设小型机动车停车场20处,改造停车楼1处,清洗粉饰建筑立面8.4万平方米等,城市环境品质有了质的提升。
3.补齐短板,缩小城乡差距
城中村的背街小巷从功能完善和管理规范上都比主次干道要滞后,存在着违建、狭窄拥挤又没地方停车、配套设施老旧等问题。自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以来,延庆区每年集中资源对薄弱区域加强环境治理,“一街一策”,从细处着手、实处出发,逐条街巷开展专项整治提升,拆除违建、改造上下水、整修路面立面、安装路灯、规范停车区域等。通过持续改造,解决了路面坑洼、污水不畅等群众多年来的“心头病”,城中村4000余户住户享受到了环境治理的红利。
4.科技支撑,实现智慧管理
在延庆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统一划分街巷单元网格,把街巷长、小巷管家和志愿者等管理力量和业务数据等各类管理要素纳入网格系统,全面统筹管理,实现问题发现、上报、核实、处置和结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同时,建立市政综合管理和运行监测平台,对城市部件、车辆和人员实行信息化管理。水、电、气、热各类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从粗放式、被动式的二维图纸管理升级到精细化、主动化的三维可视管理,为环境治理、城市应急处置等方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井盖、路灯等城市部件智能化改造后,通过系统实时“报平安”和信号预警,实现问题主动治理和未诉先办。
改造后的背街小巷不仅环境干净清爽,更承载着历史,体现着人文与情怀,以“一巷一品”为理念,融入记忆乡愁,打造特色街巷。比如,打造了呈现市井生活的仿古商业东街,讲述妫川八景、冬奥文化、诚信文化、垃圾分类文化的莲花街、鸿川北路和双鹿南街等,在恒安二条、林带路、莲花池路等打造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提升后呈现给群众移步异景、步移景异的街巷环境景观。改造后的恒安二条、鸿川北路被评为“北京最美街巷”,恒安一条、格兰路等15条背街小巷被评为“首都文明街巷”。提升后,真正让环境改造发挥历史传承、人文交流的作用,让每一条街巷散发着新活力和时代内涵。
1.构建共建共治机制
全面压实属地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管理责任,执法部门行政执法责任,权属部门管养责任,每条街巷成立由环境卫生、绿化养护、治安维护、市政设施等组成的专业作业队伍和综合执法队伍等。通过信息公示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促使各部门精准做好街巷日常管理。同时,强化部门联动,常态长效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节点,推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主题活动。依托“社区议事厅”开展民意征集、需求调研等,让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治理,精准掌握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充分发挥“街巷长”“小巷管家”“公共设施维护员”“网格员”“志愿者”等作用,与专业力量协同打好“组合拳”,实现环境问题“早发现、快处置、全解决”的闭环管理。另外,邀请区人大、区政协、区检察院直接参与环境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形成同频共振的环境管理氛围。
2.探索环境共享空间
延庆区积极探索“街巷提升+商社融合+市域社会化治理”的街巷治理新模式,尝试在商圈和居民区集中的背街小巷实施综合治理。例如,胜芳南路实施城市开放、共享空间的设计改造,把临街居委会大院开辟出對外共享区域,改造成停车位,增加充电桩;另外,社区居委会还腾出办公用房,改造成新就业群体驿站,为外卖小哥、保安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提供议事、协商、学习、休憩的共享公共空间。通过改造,封闭和孤立的城市街巷片段变为开放空间,向多元化的大众敞开,实现了环境资源的共享,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稳定发展。
背街小巷既短且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必须要全要素、多角度、深层次系统治理。治理范围涉及地上、地下、外立面、天际等多个维度,治理内容涉及“十无五好四有”,从基础设施提升、体制机制建立、常态管理规范、文明创建长效等,各项治理要素缺一不可。同时,治理与疏解整治促提升、城市更新、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逐步在点线面上打造环境亮点,推进京郊背街小巷向美而行。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则。通过深入宣传、严格落实《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延庆区街区整理街道空间品质提升城市设计导则》等法律法规,“一街一策”制定好具体实施方案,延庆区用实际行动维护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把法治放在管理的前端,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维护好城市环境,通过巡查、执法、处罚等,精准查处,“零容忍”处置违法乱象,做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生活因科技而美好”越来越凸显。借助科技手段对环境进行动态和实时监测是必然趋势,这促使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倍增效应极具显现。同时,依靠科技手段,助力城市治理的变革,也让社会组织、群众等更加直接地参与到环境中来。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志愿者,政府不再单独唱“独角戏”,践行着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
背街小巷环境治理涉及责任主体众多,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等。延庆区以街道(乡镇)为核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各责任主体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健全市政、园林、交通各部门协同机制,加强城管执法、市场监管、交通管理等联动执法。这样,形成科学规范、权责明晰、齐抓共管的城市治理体系,共同履行管理职责,优美宜居环境才有保障。同时,区人大、区政协、区检察院等发挥监督作用,共同推进环境治理走深走实。
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齐心干”,体现着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变,更体现着“街巷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理念的深入人心。环境治理的提质增效,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延庆区从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管理等关键小事入手,持续提升群众参与性和主动性,形成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延庆区将拿出奋发进取的冲劲,在塑造地域品牌形象上再创新功,让“延庆是个好地方”得到更广泛认可,继续在背街小巷环境治理的标准化、专业化、法治化和智能化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严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