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钡 福建省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李银岚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中强调要“推进资源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建设”,并旗帜鲜明地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定位清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线上教育平台体系,覆盖各类专题教育和各版本教材的学科课程资源体系,利用线上教育资源的教与学成为新常态”的战略方向。因此,如何让数字化教学资源行之有效地成为数智时代的强劲驱动,进而逐步构建智慧教育生态环境下开放、共享、协同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摆在每一位教育信息化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是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泛在化智慧教育环境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正不断涌现,如基于虚拟仿真、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全息投影、互动视频、数字孪生等新形态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制作已成为可能。
在教育大资源观的指导下,需要前瞻性地规划平台服务机制,并不断拓展数字资源的形态与规模,这意味着需要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以便及时将其纳入到数字资源平台中,同时还需要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以便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数字资源。
《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做优做强数字教育培训资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一个拥有“成长”特质的,具备复用价值和用户附着力的数字资源平台(如图1),该平台需要具有不断更新、优化和迭代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用户需求。此外,该平台还需要具备开放性良好的扩展机制,以便在未来能够容纳更多的数字资源及适配技术的应用。基于数字资源平台的服务性和成长性考量,笔者认为应积极促进数字资源平台的社交化实现,这意味着需要创建一个多主体参与的资源建设模式,让不同学科教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到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分享中,通过开放合作,促进形成跨区域关联的、满足内容交叉融合的资源共享机制,使得数字资源能够在更为宽泛的范围内得到最大化传播与利用。
图1 “成长”特质数字资源平台的复用价值体现
在数字资源平台的社交化实现过程中,可以考虑引入一些促进交互服务的功能与机制。例如,可以按学科或兴趣组的分类建立相关垂直领域的社区或板块,让用户可以自由交流和讨论与数字资源相关的话题,这样的在线社区不仅可以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学习、成长的舞台;通过设置多样态的在线社区贡献奖励机制,激励用户积极参与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提供相应垂直领域的专业培训与技术支持,帮助用户提升信息化技能与数字素养,从而更好地为平台建设服务。
通过以上举措将逐步形成一个更开阔范围、更丰富内容、更精准服务的优质信息资源服务集群,这个集群将涵盖各个学科教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而有价值的资源支撑,无论是学生、教师、教学研究人员还是学校管理者,都可以在这个信息资源服务集群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与发展的资源内容。基于数字资源平台的服务性和成长性考量,应积极推动其社交化的实现,通过多主体参与的资源建设模式和跨区域关联的资源共享机制,构建一个更为开放、共享而高效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支持,这也将有助于推动该平台的迭代优化进程,促进资源内容的流动生长与创新发展。
在当下智慧教育生态时代,教育领域正历经巨大的变革与进步,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教育资源平台应积极构建一个支持跨域访问的互联互通网络,使用者可以通过同一注册账号在多个跨区域节点的资源平台上登录,并能够使用该账号来享受跨区域平台的各种功能与服务。构建这样一个具有服务性、成长性的数字资源集群需要各个节点资源平台之间的紧密协作和数据共享,以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互联互通,使之更契合“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创新服务业态需求。
在具备服务性与成长性特质的数字资源集群中,以个性化、智能化教学应用为核心的资源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服务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内容和支持。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教育资源平台可以提供包含但不仅限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服务支撑,如平台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兴趣,推荐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从而提高其学习成效和积极性。此外,平台还可通过用户数据分析,采集并挖掘学生的数字化个性画像,即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兴趣爱好和学业表现等信息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能有效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所以,建构以区域节点为单位的社交化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满足需求的适切路径。
社交化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模型是以区(县)级或更小的校级节点单位为基础,通过双通道机制实现资源服务平台的应用与开发接口并行(如上页图2)。这意味着同一账号的用户具备双重角色身份,即不仅可以作为应用者,还可以作为开发者,用户可经由不同路径,实现上传、更新、分类、下载、讨论、留言等操作。
图2 双通道机制的社交化数字资源平台模型
该节点平台可以外接关联各级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和互联网公共资源,同时也可以聚合平台自建资源,形成一个具有独立价值或特性的数字资源集群,这样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找到满足他们实际教学需求的多样态资源内容。对于应用者身份的用户,他们可以在本节点平台内对所有的资源进行搜索、应用、分类、管理、分析以及推荐;对于开发者身份的用户,他们可以针对性地提供学科模块化资源及其范式案例。通过这种“双线并轨”机制,促使本节点注册用户在应用资源的同时,逐渐步入开发者的行列。该机制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可以逐步形成支持内循环的节点数字资源生态,进而构建一个“用”与“创”的良性循环,使得平台资源越来越多,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价值根本在于资源的教学实践应用,通过平台的功能扩容,让海量数字资源具有多样态的应用形式和更高效便捷的索引查访机制,同时以用户诉求为导向,设置合理的激励与驱动,桥接开发者、应用者与平台三者之间的“供·需·存”关系(如图3),积极促成应用创新与平台黏性的有效转化。
图3 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供·需·存”关系
在常规数字资源分享平台中,当用户下载文本、案例类资源后,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或研究目标来进行相应的增、删、改,这些操作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反映了用户的独特视角和创新灵感。然而,这些个性化的操作往往无法在常规数字资源分享平台上得以同步体现,这意味着应用者的修改与调整无法即时反映在资源下载页面上。对于本着“共建共享”理念建构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笔者认为应在文本、案例类资源的下载页面中嵌入文档编辑器功能,让用户实现对资源的二次开发,即在下载资源的同时,可基于在线编辑环境对相关资源进行修改和优化,以实现资源的个性化定制;同时,支持多人协同编辑的分级开放资源副本创建模式,这也意味着能让不同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权限构建资源副本分支。这可以在确保原始资源独立性的前提下,让多样化的资源副本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具备开放视角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应该能为用户提供更宽泛并能全面审视并解决问题的资源服务角度。通过为这些资源匹配适切的标签(关键词)定位,来对它们进行基于内容的结构化分类及多模态资源的关联检索,这将有助于应用者更快查找或跳转访问所需资源及其衍生内容。此外,标签索引还可以帮助用户发现各资源间的潜在联系,有效形成围绕标签索引所架构的认知图谱或分类资源支撑体系,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开放的创新思路和问题解决方案。例如,用户查访“《长方形与正方形》大单元教学设计”内容,在相应下载资源页面中,标签索引将同步关联“《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方案”“《四边形的周长与面积》大单元教学设计”等内容参考,且同步关联“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演示动画”,以及“小学各学段长方形(正方形)知识导图”等视听媒体类素材资源,以多模态的资源提供,实现对应用者查访内容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数智时代的教与学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习者希望得到更多互动性、更高自主性和更强实践性的数字资源支撑,这也促进了基于认知内核的资源定制化模式的形成。定制数字资源的目标是充分调动开发者的技术优势,利用时兴呈现形式和创新设计思维,为用户提供刚需且适切当下教育生态的数字资源,进而打造更优质、更具个性化的数字技术环境。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应有效搭建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供需通道,通过一定形式的激励机制,让开发者技术变现用户的集体需求。例如,平台暂缺人工智能教学中“过程与控制”模块的虚拟实验动画,系统可通过用户投票及问卷调研的形式了解该资源项目的开发需求,待接纳任务的开发者可自行设定项目启动的最低分值,当该资源项目的用户需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激活“众筹”模式:每位提交该项目需求的用户可自定义“支出”若干平台积分,当达到“众筹”总积分下限时,接纳任务的开发者开始着手该资源的设计制作。在项目开发完成后,开发者可先获得60%的“众筹”总积分,再依据用户后续使用反馈情况,按资源星级评价获得相应比例的剩余积分,平台还可根据开发者提供定制服务的贡献情况,给予相应的荣誉或头衔奖励。以结果为导向,为需求而开发,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供·需·存”状态即实现了基于用户激励机制的良构。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原则,随着智慧教育生态的逐步构建,未来教育势必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与主体性需求,数字资源建设也必然朝着服务个性化学习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发展。而满足“一点接入、全体系共享”的区域化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流动生长与交叉融合的资源内容和应用创新服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跨越地域差异化的教育数字鸿沟,积极促成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应用落地,营造物理学习空间与网络学习空间无缝衔接的技术环境,打造学生学科素养与数字素养的同轨并育,这将更为行之有效地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变革的实践探索,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供强有力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