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明
(1.浙江浙禾农业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500; 2.浙江农艺师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1)
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撒馥兰、泊夫兰等,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 (CrocussativusL.) 的干燥柱头[1], 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价值。我国于1965 年开始引种试验并获得成功, 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品种, 是新 “浙八味” 培育品种之一。浙江省是我国西红花主产区之一, 目前, 全省种植面积约333.3 hm2, 花丝总产量3 t, 约占全国的50%,花丝深红色, 有光泽, 无黄点, 品质好[2]。
新昌是浙江省绍兴市下辖的一个县, 是全国著名的西瓜、茭白、龙井茶生产基地之一。在过去几年中, 新昌积极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2016 年,浙江浙禾农业有限公司 (简称 “浙禾” ) 将其引种到新昌县回山镇试种, 通过潜心研究试验, 在当地总结了一套西红花高产、稳产技术, 秉持 “带动村民走向富裕、为乡村共富尽心出力” 的创业初心, 创建了回山镇第一家西红花种植基地, 以种植西红花为主导产业, 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带动村民一起踏上致富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 新昌创造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根据西红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较耐寒、怕涝、忌积水的环境条件要求, 选择向阳温暖、光照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进行种植[3]。在试验种植过程中, 经过专家团队的指导,集成了西红花球茎处理、及时播种、田间管理、室内管理、收获和加工等生产关键技术, 同时创新了立体种植技术, 花朵、花瓣加工技术和西瓜套种技术等三项技术, 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 新昌优化了西红花的品种选择、耕作管理、肥料施用等技术, 提高了单产和产品品质。同时, 还大力推广 “有机肥替代化肥” 和 “绿色施肥” 等新型农业技术,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增加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
立体种植能够节约土地资源、人工成本, 同时也提高了西红花品质。立体种植能够减少烂球的风险, 提高了西红花产量, 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种植: 具体做法为利用双层架子排槽种植, 一般采用1.3 m 高的架子, 每40 cm 一层, 分三层立体种植, 每一层双排第一排和第二排间距6 ~8 cm。第一层, 施用有机肥、熟土、米糠、草木灰, 按比例 (体积比1 ∶1 ∶0.3 ∶0.5) 拌匀放满种植槽。第二层, 将种球茎按间距3 cm、行距6 ~7 cm 进行摆放, 在最上面覆盖一层虚土, 虚土能够有效地保留住水分。
施肥: 在种球放好之后, 进行一次全面杀菌,在5 月份挖出来之后, 应在9 月中旬前完成立体种植, 并在10 月份发芽的时候, 进行第一次施肥,等到花期结束之后, 第二次施肥。在2 月份底, 种球膨大期进行第三次施肥。用叶面肥进行喷施, 一般每个球茎都能达到28 ~32 g。
光照: 由于室内光线不足问题, 在底层和第二层存在光线不足, 采取了补光措施, 在光照好的地方每个架子进行轮换, 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光照问题。
在传统西红花种植产业链中, 西红花花朵和花瓣的利用率较低, 但根据实验证明, 西红花整花都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团队经过实验, 采摘含苞欲放的花朵, 选取花丝露出2 mm 左右的饱满花朵,进行烘干、压扁, 成品就像蝴蝶, 具有极高观赏价值, 作为食品佐料能够很大程度提高食欲。经过反复试验, 逐步摸索出花瓣 “一烘二回” 技术: 一烘, 指的是在70 ℃温度下烘40 min; 冷却、回潮后进行二度回潮, 在70 ℃温度下烘20 min; 冷却回潮后, 第三次用60 ℃再烘20 min。采用 “一烘二回” 后的西红花花瓣, 能够长期储存, 拓宽了西红花花瓣在沐浴、养生、食用等产业的应用, 增加了西红花产品的附加值。
2020 年, 在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和绍兴市农技推广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 开展了 “西红花与回山西瓜套种” 试验, 具体方法是以发酵菜籽油饼作为基肥, 利用藏红花多余的肥力, 进行西瓜种植。采用池塘淤泥进行育苗, 保证出芽率, 等长到两叶一心阶段进行定植, 一般株距60 cm、行距3 m, 枝条到七叶的地方留果, 标明结果时间, 摘除多余的果, 剪去多余的枝条, 这样保证西瓜的营养供应不被分流, 成熟的西瓜应在35 d 采摘完毕,这样才能保证西瓜的品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两者结合起来循环种植, 比起传统单一的种植方式,收益能翻数倍, 西红花可产12 kg·hm-2花丝, 一级花丝3 万元·kg-1, 西瓜产量45 000 kg·hm-2,两者轮作种植净产值达45 万·hm2左右, 远远高出单一种植西红花或西瓜, 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产业带动效果更为明显。
浙禾全面系统梳理西红花产业发展动向, 整合存量、开发增量, 开展西红花精深加工业务, 拓宽西红花花瓣在沐浴、养生、食用等产业的应用, 增加了西红花产品的附加值, 坚持标准化生产, 打造特色优质品牌, 充分发挥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提高西红花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在镇政府的支持下, 打造集中药材种植、科普、深加工为一体的复合型农业产业园, 开拓以中药材种植、科普为主, 以药膳、药浴、美妆等中药材深加工为辅的高效益种植模式。作为农业产业模式, 具有高效益的特点; 作为当地特色经济, 能够带动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投入种植生产, 提高收入水平。
藏红花为名贵中药材, 除了具有活血化瘀类的功效以外, 还有降逆顺气、开结解郁、平惊悸、宽胸膈, 开胃进食, 改善皮肤色泽的功效。因此, 藏红花沐浴、泡脚对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和提升脏腑功大有裨益, 再酌加其他功效相似或有配伍增强药力的中药, 可达到养生功效。目前, 市面上养生保健品的产品数量众多, 规模庞大, 但多为工业流水线制品, 而浙禾以实地种植园区为特色, 强调养生制品产地公开、透明, 以 “无公害、可溯源” 的宣传方式全面推广, 打造买家放心品牌, 加强后续服务力度。
西红花花瓣可以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药食同源当中, 如蒸馒头、米饭、煲汤、熬粥、炒菜等,把西红花花瓣加入汤中, 味道鲜美且有营养价值,有益于补气养神, 对补血有很好的作用。除了花丝之外, 西红花花朵也有了销路, 大大提高了西红花的经济价值, 形成了西红花产业的良性循环。
西红花能够加强血液循环, 因而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西红花萃取的纯露气味芳香, 可用于美白补水、香薰香氛、空气清新等, 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效, 且易被人体吸收。浙禾农业与多家种植户签约收购, 向大型美妆公司提供西红花原料供货, 西红花面膜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
西红花花型简约花色绚丽, 看起来非常美丽,浙禾打造观光农园, 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池塘等[4], 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垂钓, 享受田园乐趣, 增加西红花产业链的附加价值, 形成品牌效应[5], 完善和其他市县西红花种植基地的协同贯通、共享落地模式, 形成观光农业多点开花效应。
积极拓展市场渠道, 推广西红花文化, 打造品牌效应。作为特色农产品, 西红花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巨大的潜力。浙禾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电商平台等活动, 拓展了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同时, 新昌还注重宣传西红花文化, 推出了一系列有关西红花的产品和文化创意, 打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浙江省新昌县回山镇位处山区, 属高山台地地貌[6]。近些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浙禾秉持“带动村民走向富裕、为乡村振兴尽心出力” 的创业初心, 创建了回山镇第一家西红花种植基地, 实施了 “手拉手·共创富” 项目, 积极实践探索产业助力乡村共富发展模式,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种植西红花。
浙禾鼓励农民发展合作社、合作组织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 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西红花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 推动了农村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源的有效利用, 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效益。目前, 已吸纳了合作社成员100 多户,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带动村民的致富之路愈加宽广,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此外, 还与周边乡村合作, 在服务设施、物流配送、营销推广等方面互惠互利, 共同推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西红花种植分大田繁殖球茎和室内培育开花采花2 个阶段, 每年五月从地里挖起后, 大田还可以种植一熟单季稻或其他经济作物, 田间占用时间短, 符合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7]。2018 年,浙禾引进西红花种植试验成功后, 挨家挨户地宣传科学种植的技术和产业前景, 开办了授课讲座, 邀请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的专家, 为村民免费培训并提供技术支持, 给村民们进行面对面培训, 手把手指导他们栽种西红花。同时指导村民转变生产思路, 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 极大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帮助残障人士、村里老人等低收入群体增加了收入, 很好地实现了 “千斤粮万元钱” 高产高效模式[8]。
回山镇是省内重要的茶产区, 浙禾所在的新洋村的村民也大多数以种植茶叶为生, 而茶叶的生产旺季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 秋冬季节相对比较空闲, 引种西红花作为副业刚好能将采茶闲季利用起来。公司针对实际情况, 在短短3 年内, 探索出一条西红花与传统农作物错时轮作的 “巧用农三闲”特色发展之路, 还吸纳了30 多名村民 “巧用农三闲”, 激活闲置劳动力, 每年带动人均增收3 000多元。
浙禾为带动更多村民共同富裕, 承诺村民们在种植西红花成功后, 以高于市场价15%进行收购。2018 年底, 参与种植的村民便达到了39 户。同时浙禾为30 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每年带动人均增收3 000 多元。从2021 年起至今, 合作社每年还与当地20 余名低保户签订就业合同, 浙禾共带动低收入人群就业215 户, 计划2023 年带动500户低收入家庭就业, 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就业增收。
2020 年, 浙禾在绍兴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帮助下, 建设农业技术培训平台, 认真、扎实做好平台培训工作, 每年生产关键环节组织培训, 向村民传授西红花种球挖掘与储存、种球抹芽技术、种植与肥料、鲜花采摘与烘干技术等专业知识。同时还配备了一支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土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 配备设施齐全的培训教室, 并设有专家工作室、育种室和包装车间、贮存室、烘干设备、微耕机、花瓣深加工等设施设备, 还建立种植实训场地3.3 hm2, 可以满足回山镇及周边农户的技术培训, 共享生产加工等服务需求, 擘画乡村 “共富梦”, 努力带动更多村民走向富裕。
浙禾采取了多种措施, 创造了一个比较完整和有效的农业发展模式,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土地资源有限、人才匮乏、市场风险较大等, 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探索。
为了实现真正的乡村共同富裕, 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助力。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和支持力度[9], 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 完善农村基建、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企业应当积极拓展市场和服务渠道, 注重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 做好与农民的合作和沟通, 通过持续地改善生产质量和营销策略, 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可度, 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 需要采用科技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大力推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应用智能化农机设备、数字化生产管理和物联网技术等创新, 来提高生产力和产品品质, 以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与大型商超建立合作关系, 开发电子商务、直播营销等多种新型营销渠道, 提高销售业绩。同时, 加强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合作, 加强对于理念、策略等的互相交流和讨论, 坚持“增效、惠农、利企” 的发展思路, 追求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 不断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生态化、智能化、集约化的目标[10]。社会应当关注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