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与支撑

2023-12-20 13:40张耀军
人民论坛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张耀军

【关键词】“一带一路”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实现普遍安全、推动文明包容互鉴依然任重道远。为应对全球多重风险挑战,继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近年陆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既在核心理念和总体目标上一脉相承,又在重点领域和治理逻辑上各有侧重

“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同为中国首倡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两者既在核心理念和总体目标上一脉相承,又在重点领域和治理逻辑上各有侧重。“一带一路”是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规划引领和先行探索,三大全球倡议则为“一带一路”提供新型动力和具体落实,两者协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新思路、新方案和新行动。

首先,倡议性质相同。“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始终坚持向世界开放,与全球共享发展新机遇,合作伙伴的开放性、合作内容的包容性与合作方式的多样性是其共同特征。从合作主体看,两者均倡导开放合作,不仅面向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而且欢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的广泛参与。从合作领域看,既有基础设施领域的“硬联通”,也有规则标准领域的“软联通”,更有共建国家民众之间的“心联通”。在发展领域举办“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发起成立“全球减贫与发展伙伴联盟”,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等,致力于提高全球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在安全领域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坚决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等,展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在文明互鉴领域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发起“文明古国论坛”,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搭建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对话平台。从合作方式看,“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与世界系统性联动发展有机统一,从“地区构成的世界”和“全球中的地区”互补视野出发,创新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新型合作形式,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重要引擎。

其次,核心理念一致。“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准确把握全球治理体系的演进逻辑,践行发展而非贫穷、和平而非战争、文明互鉴而非文明冲突的中国全球治理实践,充分彰显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发展是和平安全和文明互鉴的基础,“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的新成效。安全是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互鉴的前提,“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坚持对话协商,加强风险管控,通过建立风险识别、防控和应急预警机制等强化风险应对,辅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契约保障体系,增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文明互鉴则是共享发展成果、维护和平安宁的桥梁和纽带,“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创新文明交流互鉴形式,营造相互尊重、和平对话的文明交流氛围,鼓励参与主体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术、新平台探索文明交流新渠道,共同搭建多主体、多领域、多形式的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再次,重点领域衔接。全球发展倡议既承袭“一带一路”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的发展路径,继续加强伙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等重大项目的优质化遴选、高质量实施、全方位评估和持续性维护;又结合最新时代发展,拓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金融等国际发展合作新的增长点,在具体行动领域实现与“一带一路”的无缝对接。全球安全倡议细化共建“一带一路”和平之路构想,既提出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健全安全合作领域国际体制机制,又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注重解决恐怖主义、气候变化、信息安全、深海和外空安全等新型现实威胁,引领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全球文明倡议秉承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基因,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四个共同倡导”,直面人类文明去向何处的世界难题,呼吁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

最后,治理逻辑互补。“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同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公共产品,都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民本、贵和、尊道、包容、诚信、仁爱的理念。但两者在治理逻辑上各有侧重,“一带一路”强调整体统筹,倡行以经济互通促进政治互信、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为落实三大全球倡议奠定坚实物质基础,营造广泛认同。三大全球倡议强调从发展、安全和文明角度践行中国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案,既依托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验为世界贡献发展、安全和文明互鉴的智慧,又主动适应全球治理变局和多重挑战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具体实施方案。“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共同致力于营造政治安全上互尊互信、经济发展上互惠互利、人文交流上相知相亲的局面。两者协同增效,不仅能够弥补“一带一路”众多共建主体利益协调广泛性和复杂性可能带来的时效性问题,而且能够为三大全球倡议在各领域的具体实施提供宏观稳定的持续性引导。

“一带一路”和三大全球倡议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拓展延伸,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提出并践行国际合作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应对世界挑战、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引领国际秩序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式。“一带一路”和三大全球倡议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拓展延伸,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未来,两者将共同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安全为保障、以文明为牵引的实践路径,加强融合互促,努力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安全的供给者和世界文明的倡导者。

第一,坚持发展优先。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以中国发展促进世界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未来中国还将继续坚持开放式发展,积极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和“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员,与各方分享市场机遇、共享发展红利,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当前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进入关键“行动十年”,作为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全人类共同发展利益,要强化“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区域、国家等发展援助机构对接,开展农业、环保、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务实合作,有效改善全球发展事业供给。倡导伙伴合作精神,践行互利共赢理念,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网络,在目标理念、平台机制和行动领域方面加强与现有机制合作。加强全球发展倡议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广泛吸纳各方在国际发展合作理念、规则、资源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合力促进全球均衡发展。

第二,深化安全保障。将人类安全摆在国际议程的核心位置,以新安全观构建全球安全合作机制。统筹地区安全应对和全球安全治理,根据地区秩序结构、热点问题和安全挑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路径,通过解决地区多样化安全威胁加强与全球统一性安全治理的有机联系,更好维护开放安全。针对一些国家的“伪多边主义”,要在全球安全倡议框架下,推动各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统筹兼顾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增强国际合作、国际信任和国际机制的有效运行。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打破西方在国际安全方面的话语霸权。一方面,将“一带一路”与全球安全倡议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积极贡献融合推介,借助多语种传播主体和平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积极打造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等新理念、新倡议为主题的交流对话,努力消解西方“认知中国悖论”,凝聚全球安全共识,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筑牢文明之基。将文明互鉴作为经贸往来、政治互信和民心互通的基础,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守护文明民族性。全球文明倡议强调相互尊重的前提性与深化合作的关键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国际交往要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克服种族、地域、性别等各类偏见,持续深化人文交流合作。完善“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双多边人文交流机制,拓展全方位人文交流合作网络,既要积极开展科教、文旅、卫生、体育等不同领域的民间交往活动,打造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文化博览会、人文交流论坛等大型文化节会,塑造“丝路之旅”“中非文化聚焦”“上合之夏”等文化交流品牌,又要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人文交流机制的沟通与对接,打造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和模式。重视青年群体,顺应国际传播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平台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拓展中外文明交流空间。结合全球数字化发展趋势,打造“互联网+人文交流”合作模式,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現实等新技术巧妙运用到文化采集、生产和分发过程中,与文博机构合作打造如“全景故宫”“数字敦煌”等“样板工程”,搭建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的文旅交流平台,推进人类文明演进和现代化多元发展。

“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体现了中国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良性互动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愿景。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十周年。以经贸投资合作为抓手对接各国发展战略、以政治互信为支点携手应对安全挑战、以文明交流互鉴为桥梁打造全球人文伙伴关系,“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将进一步激发全球共同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自主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研究院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助理刘爱彬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王嘉珮、徐步:《全球发展倡议:时代特点与实践路径》,《现代国际关系》,2023年第7期。

②王学玉:《全球安全倡议:确立国际安全新架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年第13期。

③吴志成:《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与推进路径》,《国际问题研究》,2023年第4期。

责编/李丹妮 美编/王梦雅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