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2023-12-20 08:22张荣平雷俊芳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囊尾蚴绦虫虫卵

张荣平,雷俊芳

(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农业服务中心 重庆 401120)

牛囊尾蚴病是由人小肠内的无钩绦虫的幼虫(即牛囊尾蚴)寄生在牛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使牛的淘汰率增加。近几年养牛业的规模有了较大提升,大多数牧区在牛饲养过程中发现的牛囊尾蚴病例也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养殖场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病流行病学的掌握,并做好针对性防控工作,以便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1 牛囊尾蚴病

1.1 病原

牛囊尾蚴病的病原是牛带吻绦虫,又称为无钩绦虫,虫体呈现扁平带状,长5~10 cm,最长可达25 cm 以上,约有1 000~2 000 个节片,其中头节有4 个吸盘,没有顶突和钩。牛带吻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虫体孕节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或节片自动逸出至肛门,其会在外界释放大量虫卵,污染饲料、饮水或牧场,牛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后,虫卵会经胃肠液以及六钩蚴自身的运动作用逸出,钻入肠黏膜血管内,随血液运输到牛的心肌、舌肌、咀嚼肌等运动性肌肉内,经过3~6 个月发育成成熟的囊尾蚴[1]。

1.2 流行病学

牛带吻绦虫的分布范围较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流行,尤其是有生食牛肉习惯的地区和民族。在我国,主要发生在西藏、内蒙古等有生食牛肉习惯的地区,因此呈现出地方性流行的特征。对牛囊尾蚴病的高发地区进行调研发现,很多牛圈舍与人厕所距离较近,一些养殖户还会经常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粪便作为肥料,因此外界环境极易会被大量虫卵污染,如在该地放牧,牛就会因为摄入被污染的牧草或者水源而发生感染。此外,牛带吻绦虫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能力极强,在牛舍环境中一般可存活56 d 以上,对牛群的危害较大,因此在该病流行地区还需要养殖户积极做好消毒工作,尽可能地杀灭外界环境中存在的虫卵,保障牛群的健康。

1.3 临床症状

对病牛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大多数病牛在感染的时候症状并不明显,仅有部分病例出现体温升高、虚弱、腹泻、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牛表现出腹痛、呼吸加快、贫血等症状,还会发生反刍消失等问题,并且会长时间躺卧,有时也可引起死亡。由于其症状不明显,因此往往会在屠宰后才发现其感染了牛囊尾蚴病,在病牛的肌肉组织中有大量的虫体活动。

1.4 病理变化

该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是肌肉,这主要是因为牛带吻绦虫主要在牛的舌肌、咬肌、心肌、三头肌、颈肌、臀部肌肉等部位,因此病死牛的肌肉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寄生6 个月以上牛的肌肉还会发生钙化现象。

2 牛囊尾蚴病的诊断

虫卵经过消化道进入到牛的机体中,虫卵的膜会被消化液破坏,卵中的“六钩蚴”逸出并钻进肠壁,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到达牛全身的肌肉组织中,包括舌肌、咬肌、心肌、三头肌、颈肌、臀部肌肉,但是在其发育后期成熟阶段,一般不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就导致该病在诊断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因此,需要在该病的病发初期结合其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一般牛出现腹泻、发热、食欲不振、精神不济等症状就可以初步进行诊断牛只感染了牛囊尾蚴病[2]。

由于牛囊尾蚴病的生前诊断较为困难,因此还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具体可以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比如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般在牛的肌肉中发现牛囊尾蚴即可确诊。但是牛囊尾蚴在牛肌肉组织中存在的相对分散,因此,即使在病牛被屠宰后发现其某一肌肉切面中并没有牛囊尾蚴,或者只有少数几个牛囊尾蚴,也需要工作人员对牛的咬肌、舌肌、心肌、肩胛肌、颈肌及臀肌,也可在肺、肝、脂肪等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但在一般感染的病例中由于囊虫的数量较少,且多寄生于肌肉深层组织,因此在检测时应细致地进行肉品检测。

3 牛囊尾蚴病的防控措施

3.1 加强养殖管理工作

在养牛业发展过程中,像寄生虫这样的传染性疾病发生比较频繁,且往往会大范围的发病,尤其是牛囊尾蚴病的传播途径较多,发病范围也更广,而加强养殖管理是降低传染病发生概率的主要手段。具体来说,需要养殖户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牛场的环境控制,比如在养牛场的选址上应该选择在透风好、地势高的位置,并且要远离人群聚居地与其他养牛场,同时在牛场内部环境布置中也需要划分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等功能区域,以便可以为防疫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要制定科学的卫生消毒制度,牛囊尾蚴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牛群接触了被虫卵污染的环境,因此做好卫生消毒至关重要,养殖户要及时清理牛舍中的粪便、污水,及时更换新的垫草,确保牛舍内的干净与干燥,还要使用清水冲洗地面,并进行彻底的消毒,从而杀灭虫卵;三是要加强饲喂管理,养殖户应该严格按照牛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供给营养充足且均衡的饲料,保证其营养水平,这对提高牛的机体免疫力也有重要的作用[3]。

3.2 加强放牧管理

牛食用被虫卵污染的牧草、饲料或饮用带有虫卵的污水是其主要传播途径,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牧区主要采用的是放牧饲养的方式,因此牛群感染牛囊尾蚴病的概率也较高,养殖户必须掌握这一传播途径的严峻性,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放牧管理。一是要合理地划分放牧区域,并在养殖区域周围加装围栏,养殖户要加强对放牧区域的管理,严禁使用人的粪便作为肥料种植牧草,放牧区域也要做好卫生清理工作,严禁有污水污染牧草等;二是要科学放牧,避免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放牧;三是要注意补饲,要注意矿物质饲料的补充,确保牛群的生长健康。

3.3 重视对养殖地区人员的宣传防控

引发牛囊尾蚴病的无钩绦虫的幼虫终末宿主是人,而且牛感染牛囊尾蚴的原因之一是与周围环境中的人、狗、猫等粪便随意排放,以及喜食生肉有密切关系。因为人粪便中有孕节和虫卵,而这些虫卵在外界可存活8 周以上,粪便的随意排放增加了对草原、饲料和饮水的污染,加大了牛感染牛囊尾蚴病的几率。基于此,在该病防控过程中就是要加强对卫生环境的控制,并改变当地人们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等。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一是要加强宣传工作,要求当地的防疫部门、兽医站等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宣传工作的开展,主要就是宣传关于牛囊尾蚴病的流行特点、危害等方面,让养殖户可以切实认识到该病对养牛业的不利影响,并让养殖户可以掌握一些有关该病的防控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养殖水平;二是要做好人和牛的定期检测工作,掌握当地人们感染牛带绦虫病的情况,如果发现患病人群或带虫人群需要及时做好驱虫工作,并加强人粪便的管理,对该地区人的粪便做好无害化处理,要修建好厕所,避免粪便污染牛的饲料、饮水、放牧区域的牧草等。除此以外,还要使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药物对人类饲养的猫狗等动物进行驱虫,并妥善处理排出的粪便和虫体,避免用病牛的内脏喂狗,应该将内脏进行消毒及灭虫药处理后深埋,以便可以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途径,切实消灭病原[4];三是要做好牛肉安全食用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在喜好生食牛肉的地区,要倡导高温烹饪后食用,还可以通过宣传告知人们生食牛肉的危害,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3.4 按照防疫要求做好牛肉的卫生检验工作

由上文得知,牛囊尾蚴寄生在牛的肌肉组织中,其在发育后期成熟阶段通常不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因此在屠宰环节中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按照防疫要求做好牛肉的检疫工作,如果发现感染牛,其屠宰后的胴体应采取无害化处理,一般在-10 ℃环境中10 d 或-18 ℃下5 d 可完全杀死牛囊尾蚴。要严格禁止售卖含有囊虫的牛肉,只有经过严格检疫,未发现含有虫体的牛肉和内脏等才可以直接出场[5]。

4 结语

综上所述,牛囊尾蚴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广大牧区的重要寄生虫病,其对牛的生长性能会造成较大危害,使得养殖成本上升,继而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该病的流行地区还需要加强防控工作,养殖户要加强学习,掌握其流行病学,明确其传播机制等,以便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降低牛囊尾蚴病发生的几率,从而保障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囊尾蚴绦虫虫卵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羊细颈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囊尾蚴病的发病原因、检疫方法及防治措施
羊细颈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羊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防治
牛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效果研究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羔羊绦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