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凡
2023年7月23日,“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高端论坛暨河南教育强省建设战略咨询会在郑州召开。本次会议既是分享探讨对“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的独特见解和研究成果,为我省教育强省建设把脉问诊、建言献策的交流会,也是一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培训。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在会上强调,全省教育系统要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从“宏观、中观、实践”三个层面,分析和把握教育强省的内涵特征、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毛杰着重指出,积极探索教育强省建设的河南路径,要扬起高等教育龙头,这是解答“教育强省建设,高等教育如何作为”这一命题的总体思路,也为高校财务人员强化“以财辅政”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教育财务的先导性、支撑性、保障性作用提供了实践遵循。
一、高校财务的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高等教育战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千方百计扩规模,集中资源起高峰,优化调整促发展,深化改革激活力,质量导向抓内涵,通过部署“双一流”建设和创建、“三个调整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高等教育起高峰”的战略部署成效初显。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省高等教育摊子大、底子薄、基础薄弱的客观现状。我省的高等教育财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规模大,舞台小。河南教育人口占全国1/10,高校数和在校生数常年居全国前列。但河南穷省办大教育的特征十分明显,高校综合实力偏弱、高端人才偏少、服务能力偏差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转变,河南的高等教育在全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话语权受到一定制约。我省的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与先进省份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投入总量多,生均投入少。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水平逐年提升,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比一直保持在16%~20%,总量与占比长期居全国前列。从财政投入来看,河南已尽了较大努力,但由于高等教育规模较大,且缺少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有限,生均拨款水平低这一基本省情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善。
三是扩规模与提内涵压力并存。根据《2022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5.50%,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203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中央和省财政从支持高校规模扩张转向支持内涵发展的格局更加明确,再加上严控债务管理,高校融资渠道受限,基础建设资金来源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二、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间,全省教育财务特别是高校财务工作规范程度不断提升,财务防范风险隐患、助力事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但与财务现代化治理体系的要求,同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随着审计、巡视和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的不断深入,对高校财务治理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笔者近期参与的高校财务管理情况调研结果来看,我省高校财务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需要尽快补足增强。
(一)财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強
一是财务人员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高校财务人员占教职工人数的比例较低、财务人员中非财务专业占比较高、劳务派遣人员等临时工作人员占比较高等方面。二是财务机构负责人任用仍待优化。我省高校财务负责人中有专业背景的不足1/3,且存在长期未轮岗现象。三是财务管理负责人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未按要求设置总会计师、管理负责人专业对口失调、管理负责人兼管不相容业务等。四是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预算安排、重大经济事项、大额投资项目等重要事项缺乏深入的研究,对财务人员外部招聘和职称晋升缺少有力的支持。
(二)财务制度建设不够健全
一是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部分高校存在内控管理、经费管理等制度缺失情况,特别是一些高职学校的制度建设较为薄弱。二是财务制度亟待修订完善。部分高校财务制度制定时间较早,未及时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时更新修订,存在内容陈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三)项目支出管理不够科学
一是专项资金支出进度整体较慢。对项目库建设的前瞻性、系统性筹划不足,对单个项目的立项论证不科学、不全面,对拟启动实施的项目准备不足,造成专项资金下达后,项目实施进度慢、资金支付延迟的情况。二是财政拨款结构不够合理。我省高校普遍存在生均基本支出拨款不足与专项资金结转较多的情况,结构性矛盾难以得到有效改善。三是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不够准确。教育行业的项目往往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很多项目建设效益无法在短时间内充分体现。而财政绩效评价周期往往以财政年度为单位,导致产出周期和财政绩效考核周期无法有效匹配,客观上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
三、改进的建议
(一)优化财务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高校财务人员结构。配齐配足专职财务人员,加强引进财务人员专业背景要求,及时压减劳务派遣数量和期限,保证财务人员的稳定性。二是优化财务机构负责人员聘任。逐步建立健全财务机构负责人的专业结构,落实财务机构负责人任期制管理,降低管理风险和执业风险。三是优化财务管理负责人员选用。逐步推进总会计师委派制度,由副校级行政领导分管财务工作的院校,应当严格执行“配备具有财务管理背景”的规定。严格遵守“不相容业务分离”规定,保障高校财务工作的客观、公平、公正。四是优化财务机构运行管理机制。落实财务人员轮岗制度,建立财务人员激励制度,打通财务人员晋升通道,提升财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福利待遇。
(二)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一是探索建立财务制度条目指引。指导高校全面梳理单位制度建设现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补齐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二是建立财务制度备案机制。督促高校在深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基础上,结合实际,做实做细制度规范内容,切实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三)优化项目支出管理
一是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将财务工作纳入“一把手”视野,加强项目前期的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加强校内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优化财政拨款结构。提高生均基本支出拨款标准,适度调整生均拨款分配机制,提高学校资金使用自由度。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在财政资金供给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学习兄弟省份先进经验,通过盘活资产资源,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挖掘潜力,筹集发展资金。四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完善指标体系,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财务工作至关重要,新时期、新环境、新目标、新任务都对高校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一个高校财务人员都应强化责任担当,牢牢把握当前重要历史机遇,为“高等教育起高峰”的目标共同努力。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