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一统”走向分层、分类

2023-12-19 13:37:03王绘晴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历史作业设计

王绘晴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传统的“大一统”历史作业设计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十分有必要针对历史作业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作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策略。结合自身的设计经验,在本文开头阐述了当前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现状,接着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历史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希望可以在减轻学生历史学习负担的同时,推动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 “双减”政策 作业设计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9.043

历史作业是整个历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且合理的历史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动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教师更需要格外注重历史作业的优化设计,脱离传统的“大一统”设计模式,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但通过观察当前历史作业的设计情况,不难发现它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既不能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实现减负增效,也无法推动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因此,针对“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优化设计进行探究具有较大的意义。

一、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现状

1.趋向于机械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知识点十分琐碎,需要学生识记的内容较多。基于这一点,很多教师秉着帮助学生记忆的理念,习惯于设计单一且重复的书面作业。同时,还有部分教师过于追求历史知识,历史作业趣味性不高,难以对学生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作业完成度。长此以往,学生更难以对历史作业形成较大的兴趣,历史作业流于形式,其真正的价值始终得不到充分发挥。

2.陷于题海战术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初中历史教学仍旧奉行“题海战术”,没有领悟到历史作业的意义以及最终目标,仍旧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美其名曰为了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实际上学生最后的历史学习效果并不乐观,进一步加剧学生对历史作业的抵触情绪。最终的结果就是,虽然学生做了很多历史题,但仍旧没有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并没有发挥出历史作业的效果。

3.作业资源匮乏

实际上,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的历史作业的过程中会遇到资源匮乏的情况。在设计历史作业时只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很少会适当拓展或者延伸历史作业资源。虽然说这样的历史作业可以快速帮助学生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巩固和记忆,但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多学生为了快速完成历史作业,会直接在历史教材上寻找相应的答案,不愿意主动探究和完成历史作业。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1.设计生活化作业

历史这门课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换句话来说,现实生活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历史作业。这也就要求教师针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与现实生活间的联系,以此作为历史作业的基础,促使学生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完成历史作业。这时候,历史作业将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变得更有温度。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之后,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向学生展示现代社会农耕和原始社会农耕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将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分析。很多学生都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农耕的场景,由于我校地处乡镇,有的学生还有过农耕的经历,所以本节内容很适合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同时,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原始农业的发展,那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理解和總结。初中历史教师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历史作业变得更有生活气息,转变成学生所熟悉的情景,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进而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完成历史作业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

2.设计层次化作业

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是不同的。若教师设计统一的历史作业,那么很有可能出现有的学生完不成、有的学生则认为太简单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学生间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整体进步。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教师可设计层次化的历史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梯度的分层历史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另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历史作业的层次,以此激励学生主动完成历史作业。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一历史内容之后,教师可在充分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之上,设计层次化历史作业。针对历史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设计基础类型的历史作业:依据教材内容,尝试总结出西域的地理范围,并说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和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及作用。该类型的历史作业难度并不高,只需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即可完成,能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夯实基础。针对历史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计提升类型的历史作业:分析丝绸之路的开辟条件。同时,教师还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挑战类型的历史作业:如何弘扬“丝路精神”。后面两个类型的历史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才能完成,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这样设计层次化的历史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全体学生的整体进步。

3.设计趣味化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学生对历史作业产生兴趣之后,他们自然就会主动且积极地完成历史作业。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需要提高历史作业的趣味性。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教师可设计趣味化的历史作业。在保证原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有所创新,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历史作业。历史作业越有趣味性,学生就越会主动去做。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记忆历史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领悟到这门课程的魅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中“郑和下西洋”这部分内容之后,只依靠历史教材上的文字,学生很有可能无法对这一知识点产生理解,那么,教师可推荐学生在课下观看纪录片《伟大的旅人郑和》,引导学生通过该纪录片了解郑和,这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程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教师还可结合纪录片内容和教材内容设计趣味性的历史作业,让学生谈谈纪录片的观后感,或者为郑和写一篇传记。教师需多花心思,既要保证历史作业的趣味性,也要注重历史作业的有效性。与以往的历史作业相比,这样的历史作业更新颖、更有趣,所以吸引力更强。初中历史教师通过设计趣味性的历史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让学生快乐完成历史作业的目的。

4.设计实践型作业

历史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应付历史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实践。在以往的历史作业中,作业内容以历史习题为主,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教师可设计实践型的历史作业。除了历史习题以外,教师还需设计其他多种形式的历史作业。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的历史内容之后,教师可改变以往的历史习题形式,设计实践性的历史作业。一方面,教师可以把“走进历史,探访家乡”作为社会调查作业的主题,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中有关于抗日的资料,选择以时间轴、思维导图、小论文或其他学生喜欢的形式,梳理自己家乡的抗日史事,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家乡中存在的抗日战争遗迹。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所在市区的纪念馆,以此带领学生感受抗日战争的场景。在参观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只是观察当时的作战工具等;还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关注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而形成更深刻的歷史感悟。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本次的实践作业进行总结。初中历史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实践性历史作业,既能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历史感悟,也能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

5.设计开放性作业

上文已经提到,单一形式的历史作业难以吸引学生,甚至会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同时,“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创新性地设计历史作业,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历史学习需求。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教师可设计开放性的历史作业。一方面,教师可设计多种形式的历史作业,像画一画、做一做等,供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作业的设计中,提供某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切实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而且还可以保证历史作业的开放性,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这一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中的内容,设计出开放性的历史作业。由于本节课主要围绕“秦始皇”这一人物展开,那么教师可将其作为基础,设计“我眼中的秦始皇”这一作业,让学生以该人物为出发点,谈谈自己对该人物的看法或者理解。本次作业并未强制要求学生分析这一人物的性格或者特点,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尝试从多个角度展开研究和分析。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该人物性格狠厉,还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该人物十分伟大,等等。完成这样的历史作业后,学生对该人物的认识将会提升一个高度,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自然也会得到相应的加深。

6.设计综合性作业

单单只依靠历史教材作为唯一设计依据,那么历史作业的内容就会受到限制,难以吸引学生,甚至是阻碍学生的进步。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教师可设计综合性作业。这里的综合性指的是,打破课程边界,融合相关学科知识,提高作业效能。如教师课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或者课外资源、网络资源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选择他们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完成历史作业的主动性,使学生可以获得持续性的进步。这不仅可以保证历史作业的综合性,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拓展,设计综合性的历史作业。在布置历史作业之前,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资料。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带来了哪些影响?又给女性带来了什么影响?要求: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视频、实物、模型和互动体验等表现形式,举办一次线上或线下的展示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历史展览会。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搜集资源。有的学生尝试从其他学科中搜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有的学生尝试从学科网中搜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源,还有的学生则尝试寻求家长的帮助。通过设计综合性的历史作业,将历史学科与学校的语言类、艺术类、信息类、德育类、综合实践类等课程相结合,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7.设计合作化作业

相对于让学生独自完成历史作业这种形式,合作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开心,而且还能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历史知识的机会。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还可形成竞争氛围,进而促使学生进步。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教师可设计合作化的历史作业。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作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比较,看哪个小组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见解。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学生自然会奋力完成历史作业,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世界历史第一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的历史内容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展教学。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要注意一点,即遵循组间异质原则合理分组,将能力不同、优势不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中。接下来,教师再设计以下作业:小组尝试探究四大文明古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共同的特征;小组探究这些文明古国都是基于什么样条件和环境诞生的,并说明理由。这样的合作化历史作业十分适合学生共同完成,因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发表自己对该作业的理解,最终汇集到一起,总结得出相应的答案。通过设计合作化的历史作业,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既能丰富历史作业形式,也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历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历史作业设计策略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教师更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作业设计理念,致力于设计优质的历史作业,真正做到“从‘大一统走向分层、分类”,充分发挥出历史作业的育人价值,深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最终逐步推动学生完成更高层次的历史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 江诗华《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研究》,《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年第5期。

[2] 李雪梅《“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优化策略》,《亚太教育》2022年第20期。

[3] 马红梅《“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管理》,《新教育》2022年第29期。

[4] 闫志红《“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辽宁教育》2022年第19期。

[5] 朱永刚《秉持“双减”理念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思考》,《新课程》2022年第34期。

猜你喜欢
历史作业设计
快来写作业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