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智慧教学的原点

2023-12-19 13:02:59时娥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课文文章语文

时娥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育领域中,人们的发展理念得到了更新,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当下的教学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说,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理解,我们要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需要学习更多新的内容,来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有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9.026

为了能够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教师要以一种新的姿态来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教师要关注学生日常的行为和习惯,从学生的阶段特点出发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读写结合教学能够让学生的想法更好地表达出来,还能强化学生的记忆,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

一、挖掘教材,有效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布鲁姆的教学观告诉我们,教材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根本。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首先应该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读写结合方面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进而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在反复的阅读基础上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西沙群岛优美的景色,初步体会作者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其次,在掌握文章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再探讨作者的景物描写方法。如课文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体现出文章的语言特色。最后,师生一起学习景物描写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你熟悉的地方,仿照作者的写作方式,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巩固阅读学习效果,以此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再如,在教学《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时,课文的主旨是告诫人们在交友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那么,生活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获得纯真的友谊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对尊师重道这一文化传统进行解读,以此来强化学生对尊师重道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如以《我最尊敬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训练应该从现行的教材开始,进一步挖掘读写结合的教学元素,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以读促写,运用阅读材料迁移写作

现代语文教学理论告诉我们,阅读与写作两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我们知道,小学生在面对作文时常常面临无话可说与无事可写的情况。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阅读资料就是编者选编的课文,而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需要强化的环节。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阅读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通过对课文的拆分讲解,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和写作结构,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活动,运用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麻雀》这篇课文时,文中阐述了老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表现出的强大力量。课文的主旨是说明母爱的伟大。为了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请学生们到讲台上开展表演活动。学生们分别扮演老麻雀、小麻雀与猎狗,并事先给他们编写了台词。这样,学生们在扮演中会更加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最后,教师可以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从而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文中选取合适自己的写作素材,尤其在涉及关爱这一类的写作时,学生就可以参考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在语文教学中,读写就是一对孪生姊妹,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同时,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能力能够提高,最终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的目的。

三、注重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来说,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更多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语文的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两者缺一不可。我们只有将所看到的好句子积累下来,才能为我们的作文增添色彩,改善学生的表达方式,我们只有将各种积累运用到解题过程中,才能让积累变得更加有意义,积累和运用能有效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在语文阅读中,学生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勤于动手和思考,这样才能对文章产生一个更好的认识,通过将各种学习技巧运用到阅读中来,学生能够提高阅读效率。语文成绩的进步需要学生付出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获得新的感悟。

比如,在学习《燕子》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会感受到文章的意境是非常美的,需要对其中的句子进行反复品读和体会,对作者的表达方式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让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对学生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作者对燕子的描写,可以感受到燕子的形象是轻盈、灵动和优雅的。学生们可以通过积累和运用这些描写手法,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表达。无论是描述动物、植物还是其他事物,都可以借鉴作者对燕子的描写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造合适的意境,以图片的方式将作者笔下的燕子的形态表现出来,这样能够带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被眼前的春光图所吸引,被优美的句子所吸引,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描写春天还有动物的方式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对其中描写的比较出彩的句子进行积累,然后再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慢慢得到提升。我们要灵活运用知识,通过对不同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位作者的描写方式是不同的,同样是对燕子的塑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燕子的认识就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重在理解,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样才能将积累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师要将不同的文章进行对比,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会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在描写小动物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尝试不同的风格,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学习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

四、注重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

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能进行创新和发展,有的学生比较喜欢阅读,因为他的理解能力比较强,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有的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思维方式比较死板,虽然做了大量的积累,但是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从而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需要认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不同的手段来将内容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我们要对文章进行层次划分,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来说,主要就是对段落进行划分,还有对主题思想进行总结,为了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有效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段落,来逐一进行理解,最后再进行总结,这样就能由浅入深地对文章进行认识。

比如,我们在学习《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视频播放或者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课文内容展现出来,在视觉上带给学生一个不一样的感觉,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这样学生能够更容易被文章所吸引,在学生进入状态之后,我们开始对段落进行讲解,分析每一段主要讲解的内容是什么,这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让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分析鼹鼠的心情是怎样的,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从而对各项内容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进入文章的情境中,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对小路进行描写的,我们能够从阅读和分析中掌握作者的情感,找到文章的主线,完成学习任务。我们不需要为学生增加多大的压力,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分阶段进行,最开始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积累好词好句,随着年级的提升,我们又有了新的要求,学生要灵活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知识,最后实现对文章的理解,掌握学习方法,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对文章产生新的认识,理解文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积累是前提,学生打好基础之后再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慢慢提升,这样就能切实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注重方法,从缩写与仿写中创作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方法,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缩写和仿写进行再创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人天生就会写作文,作文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为了能取得到更好学习的效果,学生需要一步步来提高自己,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学习中积累方法,学会灵活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好的写作方法,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过渡,让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获得明显提升,这样才能创作出独具一格的文章。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文章的时候,需要对文章的中的句子进行分析,看看作者是如何进行描写的,平时我们在学习一些排比和比喻句的时候,应如何完善内容。学生多读多写就能对这些好的句子增加印象,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写作内容来进行创作,这样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需要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一边带学生回忆知识,一边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对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创新,并将其应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其实,语文学习是一个体系,它分为不同的阶段,学生在掌握基础的知识之后,对新的内容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结合相关的技巧来进行解读,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要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读和写能力都可以得到明显提升。教师要对现在的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认識,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元素,这样就能为学生拓宽发展的途径,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新的知识和内容,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明显提升。

比如,在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短片,让学生了解到詹天佑的相关背景知识,然后让学生看一看当时修建铁路的具体环境,通过播放相关的短片,不仅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方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时候,我们可以对詹天佑这个人物进行分析,通过对精彩的片段进行分析,将所学的人物塑造方法,还有分析句子的技巧融入进来,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和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反复的锻炼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得到明显提升。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十分关键,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对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巩固和练习,让学生有一个新的认识,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掌握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语文学习有它自身的特点,我们要挖掘其中的内容,真正理解作者写文章的目的,体会作者传递出来的情感,先进行模仿,再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文章质量。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总之,面对现在的教学形势,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学生要想实现更好地发展,就要将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文章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在理解文章的同时,也是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回顾和利用,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这些能力,教师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思考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马万花《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及有效策略》,《小学生》2021年第2期。

[2] 王爽《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研究》,《华夏教师》2020年第16期。

[3] 段福家、武传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11期。

[4] 梁晓红《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课文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