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媛
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由此可见,“1+X”证书制度是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与关键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作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紧密结合,对深化“三教”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育训并举的培养模式具有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此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一系列有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文件,要求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从而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本课题基于“1+X”证书制度的背景,立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核心课程教学现状,对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标准内容转化为若干教学模块纳入到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中,并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内涵,从协调育人维度进一步开发课程价值,通过对“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深入发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强化培养专业操作和管理技能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同时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
(一)创建“岗证课融通,培养培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在学院所确立的“职业、技术、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数字供应链群“岗证课赛四融合,双元培育,阶梯递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岗位职业标准,创建“岗证课融通,培养培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课证融合,以证促培训,以培训育岗,将职业素养及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习基础技能、岗位技能、专项技能、顶岗实习,让学生在职业氛围中成长,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整个人才培养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物流职业素质和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完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阶段为物流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组织安排学生进行轮岗式职业岗位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第三阶段为物流专业岗位强化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宗旨,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岗位就业实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以职业技能为特长,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建立崇技尚德的实训体系;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系统设计,贯穿渗透,建立全面培养、全员参与、全程实施的“三全”素质体系,培养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以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要求为纲领,制定融入课程思政德育元素的课程教学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仓储管理员、理货员、运输调度与管理、物流综合服务管理、快递员等职业工种为依据,以物流管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为核心,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行业标准——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要求,融入物流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参照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对本课程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院技术技能课程改革实践,重新修订了课程标准,在专业课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任务等环节中均融入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与要求,突出了对学生在政治素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方面更高的培养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根据课程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要求,打破原有课程理论教学体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项目主导、任务驱动”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于企业仓储岗位实际需求情况,根据课程教学标准,紧紧围绕物流管理“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仓储作业与管理”课程内容模块化整合,分配给学生的每个项目都是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具体任务,一个项目可以细化成几个教学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涉及相关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点。同时在专业知识讲授和实践训练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情怀。(三)凝练思政核心要素,以职业岗位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特色教学项目。基于企业物流典型岗位实际需求情况,根据课程教学标准,紧紧围绕物流管理“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融入点,选择典型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合适的可融入的思政元素载体,形成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整体设计路径,以企业真实的岗位任务为基础优化教学项目,分配给学生的每个项目都是职业技能培训中的每个具体任务,一个项目可以细化成几个教学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涉及相关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点,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教学。教学项目设计上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等;引入时事热点内容,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专业相关的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等;通过任务的反复训练,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合点探索非常重要,思政元素的融入贵在自然融入,重在严谨贴切,妙在画龙点睛,我们要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其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过程。(四)创新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翻转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企共同育人,在课程学习中引入合作企业真实数据开展讨论、项目设计等,并进入到企业真实环境中进行实操、顶岗实习,使得学生无论从企业岗位需求还是个性发展上都得到满足;课前学生自主收集物流文化、物流企业文化、物流人的故事等,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职业认同感;任课教师做好言传身教作用,做正能量的榜样用,帮助学生养成规范意识、责任意识等职业素养等。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利用学习平台和网站,实现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在线教学和在线互动,达到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五)建立融入思政考核项目的三元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学生+企业”三元综合评价体系,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线上互动与线下实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等相结合模式,对专业技能、方法应用和职业素质进行综合评定。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分级标准,根据职业岗位需求,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创设课程考核标准,建立模块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即学生综合性评价由“N次教学活动参与情况+N次项目教学阶段性成果+1次终结性评测”三方面构成。综合评定中加大德育考核比例,重点评价学生态度、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考核权重,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理念+行为等多种模式进行全程动态考核。
该研究与实践以职业、岗位标准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为基础,以高于国家标准的校级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标准为特色,坚持人才培养标准、技术、创新的引领,构建岗证课融通的专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专业“课程思政”技术技能课程,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平台,形成多元化学习模式,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引入管理和教学。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程,推动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实现专业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协同育人。C
引用出处
[1]李彦松.物流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11)
[2]马小雅,符丹丹.物流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探讨——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为例[J].物流科技.2021(04)
[3]徐媛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物流管理基础课程为例[J].林朝朋.物流技术.2021(05)
[4]石学刚,周琳.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冷链物流管理》课程为例[J].物流技术.2020(11)
[5]王婷婷.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物流技术.2020,39(12)
[6]黄艳.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开发嵌入“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J].广西教育.2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