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杰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体系的不断完善,公路工程建设愈发受到人们重视。为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符合预期要求,需在强化施工技术管理把控的同时,结合对科学养护策略的实施来促进公路工程运行年限延长。鉴于此,本文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阐明公路工程养护策略的具体措施。公路工程建设水平与城市经济建设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工具数量的逐年增多,对公路工程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要想进一步加强对公路工程承载力、运行质量的控制,需在借助施工技术的同时,通过对管理工作的强化开展来保障公路工程顺利施工,并结合养护措施有效应用来促进公路工程稳定、可靠运行。
(一)施工准备技术管理。公路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与施工准备工作开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对此需依据工程建设要求的分析,结合以下几点来强化施工准备管理工作:(1)完善构建施工技术制度[1]。公路工程施工涉及诸多内容与环节,为促进工程施工的高效开展,需在施工前结合相关标准与要求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建构,以此为后续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制度支撑。实现以管理制度为参照,对公路工程相关技术、方法、措施进行科学组织,并借助明确目标对作业现场进行规范管理,依托于严谨的管理制度来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性。(2)完善构建图纸会审与设计变更核定制度。为避免因图纸错误导致后续施工频繁出现问题,需在施工前完善构建会审制度。同时联动相关部门开展设计变更核定工作,对设计变更内容进行技术性、质量、经济性、功能性等方面的协商、研究,最后统一意见并下达许可。要想最大化发挥出图纸会审制度的作用,需保证图纸会审开展符合以下几点:①合法性。即在会审阶段核查、审核图纸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②整体性。对施工图纸是否完整、齐全进行审核,核查图纸是否缺失坐标、尺寸、标高、轴线等元素,比较图纸前后是否存在差异,判断同一图纸是否存在地上与地下设计误差。③主结构、主部位。即在会审阶段对图纸设计的稳定性、刚度、强度等参数进行审查,判断主体结构的各部分是否合理设计[2]。
(二)路基施工技术管理。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与水平控制受到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的直接影响,所以为促进公路工程施工的高水平开展,要求相关人员加大对路基施工技术的管控力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按照施工要求预先开展基底清洁整理作业,及时对树根等杂物以及地表杂土进行清洁,并在压实处理后按标准进行平整度检查。以设计文件为基准,开展规范化的路堤基底施工,若基底施工时受到地下水影响,则可视情况借助拦截引排等措施来促进公路施工的顺利开展[3]。在基底范围外设置排水点,并要求人员结合现场情况强化防渗加固措施应用,以保证公路施工质量不受地下水影响。若公路工程涉及对旧路堤的加宽改造,则需以向内倾斜的方式按照旧路堤边坡进行台阶开挖,并选择渗水性较强材料来强化施工质量把控。
(三)级配砂砾垫层技术管理。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中级配砂砾的应用至关重要,为保证路面垫层施工质量符合预期要求,需依据实际要求对级配砂砾进行质量严控。在具体工程建设期间,要求人员按照技术要求对级配砂砾进行选择,具体包括:用于垫层施工的级配砂砾需符合压碎值≯30%、最大颗粒≯6cm、0.5~5cm颗粒的砾石含量≮50%、塑性指数应控制在<6范围内[4]。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垫层施工质量控制,需保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碾压路槽、摊平、碾压、养护等工序缺一不可。以性质不同为依据,可将施工方法划分为路拌法、厂拌法两种,施工期间可视情况将路拌法应用于底基层施工,而厂拌法则适用于上基层施工。作为路面结构中的关键组成,水泥稳定砂砾的施工质量与公路工程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安全运行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在垫层施工时路拌法的应用,要求人员做到对砂砾料平整、水泥摊平、机械拌和与找平、洒水养生等工序的严格控制。对于厂拌法的应用,则需在施工时严格遵循砂砾备料、水泥拌和配制、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养护等施工环节[5]。
(四)路桥过渡段基面施工技术管理。路桥过渡段施工水平决定了公路工程能否稳定、可靠运行,通常情况下,路桥过渡段施工会在桥头位置进行搭板的安设,但若搭板出现损坏,轻则对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产生影响,重则对过往行车产生安全威胁。若不采用搭板工艺进行过渡段施工,则需做到对后台填筑设计的严控,依托于针对性结构措施应用,并结合对填料、压实施工的严控来提升过渡段施工质量[6]。另外,在过渡段施工时需注意对桥头跳车现象的有效规避,在实际施工时加强对桥背软土地基的严控,依据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合理采用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换土法、深层搅拌法的运用来提升地基性能质量,实现以更强的承载力来支撑公路工程的稳定运行。
(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得益于我国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促使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实现不断升级与改善,不仅发展出适用于不同条件情况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亦实现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材的有效应用,逐渐形成契合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需求的预应力技术体系,具体涉及先张法、后张法、后张自锚、有无粘接等技术。同时,公路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效果受到混凝土材料的影响,需重视对混凝土材料配制的严控。若在工地现场进行混凝土材料配制,需在配制前结合现场情况的分析,合理放置砂、石、水泥等材料,并对搅拌机设备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配制的混凝土材料能够第一时间送至施工地点[7]。在明确掌握配合比要求的前提下,可依据天气变化、温湿度等数值的分析,对混凝土配制的用水量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偏差需控制在±1%左右、水用量偏差控制在±1%、外加剂用量偏差需控制在±2%、粗细骨料用量偏差需控制在±3%。结合对拌合物和易性、搅拌设备性能的分析,对混凝土拌制时间进行严控。另外,相关人员需根据天气气候情况来控制混凝土从出料至浇筑的时间,如夏季温度较高时需控制在30~40m in左右,冬季寒冷阶段则需将时间控制在60~90m in。
(一)完善设立养护队伍。公路养护水平受到养护队伍配置的直接影响,随着公路工程运行标准与要求愈发严格,促使公路工程养护工作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鉴于此,为保证养护管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需以养护队伍的科学设置为切入点。结合养护要求进行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并根据养护人员能力、素质现状定期开展系统性培训,以帮助养护人员加强对相关技术、知识的掌握。若条件允许,可采取进修学习、讲座的形式来帮助养护人员积累经验,通过不断提升人员专业素养来强化养护队伍建设,避免因人员素质与能力缺失影响到公路工程养护质量。
(二)快速养护技术应用。受到气候、车辆、地质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公路工程在运行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病害问题。对此可借助快速养护技术的应用对公路工程进行有效治理,避免公路工程因养护不及时、不到位影响到运行年限。对于裂缝病害的养护,主要技术包括:(1)乳化沥青灌缝。修补前要求人员对裂缝内、周围进行全面清洁,接着在裂缝底部、侧面均匀地进行阳离子乳化沥青喷洒,并在喷洒处理时尽可能避免水分、杂物进入。破乳后将提前配制的混合料借助灌缝设备进行灌注,待温度下降至标准要求后进行压实找平处理,最后对养护区域进行清洁,以保证公路养护得以提升[8]。(2)抗裂贴快速修补裂缝。作为新型阻裂防水隔膜的一种,TL-200抗裂贴的应用,可发挥裂缝拉力抵抗的作用来实现对公路裂缝扩张现象的有效限制,并通过提升局部抗拉强度来促进公路工程稳定运行。相较于传统养护技术应用,抗裂贴技术在施工效率、安全环保、美观性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对于坑槽的养护修补,可结合以下技术措施来有效解决:(1)冷补材料快速修补。即对公路坑槽采用冷补材料进行有效修补,相较于传统材料而言,冷补材料在抗剥落、防滑性、耐久性、环保性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2)就地热再生快速修补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对原有沥青路面进行再生利用,具备环保、低成本等优势。在实际养护期间,要求人员严格遵循病害区域清洁、乳化沥青喷洒、新料添加摊平等施工步骤,以保证公路工程在养护后运行年限得以延长。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能否稳定、可靠运行与群众安全出行、当地经济建设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鉴于此,为进一步延长公路工程运行年限,需在施工阶段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施工技术准备、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级配砂砾垫层施工技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进行强化管理。同时,结合公路养护要求进行养护队伍的高素质建设,并依托于冷补材料快速修补、抗裂贴快速修复技术、就地热再生修补技术等的应用来提升公路工程养护水平,继而为公路工程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C
引用出处
[1]陈翔.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及养护措施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1(36):3.
[2]张晶皓.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的策略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1(019):000.
[3]王保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的分析[J].幸福生活指南,2020(045):000.
[4]刘晶,毕伟.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的分析[J].城镇建设,2020,000(005):191.
[5]刘秦亮.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4):2.
[6]刘洪泗洪县路畅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的探讨[J].车时代,2020,000(012):P.153-153.
[7]姜晓东.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2(013):000.
[8]孙金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研究[J].科学与财富,2020,000(00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