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本质是非个人的(外一篇)

2023-12-19 16:43
躬耕 2023年11期
关键词:长江文艺出版社万能写诗

◇ 森 子

某日录入早年的一组《冬天的十四行诗》,再次让我意识到,抒情的本质是非个人的。所谓个人的抒情是十分有限的,大概是作者对诗、对记忆世界即语言的意识(多少——深浅)的再认识,有天生的本能的,但更多是后天训练的结果。这是需要区分的。

抒情的本质是非个人的,但又最能表达个人独特的心理感受,这里,它似乎是矛盾的。但我认为这一矛盾一直存在、相互冲突也是有益的。

对一个诗人、一首诗的接受与承认就是对其抒情(叙事)模式的接受与认可。如果没有这一模式发挥作用,这首诗、这位诗人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本就不会存在。抒情模式是共有的,诗人的写作在于使这一模式(有意或无意)更有力,更加完善,并在微细的差别中发出个人独特的见地——声音。

在抒情经验上,个人的内容可能会稍微要多一点,但必须认识到抒情(叙事)经验在本质上也是非个人化的,至少是共同体或民族的记忆,在写作中能做到细微的差异已经是不错了。但若想有大的作为,必须改变、改造、创新这一抒情模式。诗人与诗人写作中的不同很有可能是被我们夸大了,诗人之间的不同在于其带入经验、意识、感受力的细微差别,但这不是由自然决定的,更多的是由文化所决定的。

对我来说,写诗最重要的是写出个人经历中感受到的难以言表(言状)的东西,比如一种气味、一种运动、倏然的变化、浮现与消失的刹那,一种单纯或复杂的油然而生的感触(这是具有普遍性的,我们对更广阔的宇宙和生活空间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形容的某种滋味和难以准确被界定的事物或思想的边界。写诗就是要探测出它的边界,尽可能贴近其本质与内核(要有这个妄想)。

写诗就要写出只有诗才能写出的东西,其他写作方式根本不能胜任和替代,这是诗歌这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存在的理由。

写作就是作用于现实,击穿现实

现实这个东西,是一辈子也不能完成的东西,不能买卖的东西,送人就更不可能。留下它又有何用呢?至少是陪你至死,你结束,你的现实也结束了。所以问题的关键是你怎样才能活出现实,或者将现实打包寄给外星人更好,他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将现实放进抽屉,再上把锁,你拿着打开现实的钥匙。

诗介入现实,是这样介入的,以诗来要求、改变现实。我们谈论现实(几乎是个万能词),并没有一个叫现实的东西,“世界的总和”等于什么都不是的本质。换种视角来说,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叫现实的东西,会给人一种逼视,强迫感,尤其是不允许诗人躲闪,要求你正视它、重视它。它是人产生的一种观念,这一观念反过来又强加于人的身上。比如,说一个人不现实,那意思是说这个人虚幻、主观,不靠谱,但现实自身更不靠谱,也并无原则性。如果说有的话也是阴影的强制力,并不是实存、实体,这些都是人附加在现实这一概念下的。因此,我说现实不是自然、阳光那样的客观存在,而是人造的我们自身的处境。对这一处境的反应,它来自人的意识,或者人们认为的某种规训……它并不是常常有效的,而是常常变更的,最不守规矩的东西。所以,我写诗,不服从现实……

如果,你认为诗是现实之一种,或归为现实的某一类型,那未免太省事了。如果有诗的目的那也是要作用于现实。

说某某的诗不现实,这只是一种不大靠谱的评价方式,也属于万能的批评。

诗人应该有能力打破现实的神话,打破万能的批评神话。

首先,我不现实,进而我进入诗的写作,写作就是作用于现实,击穿现实。最低的要求是让现实停摆。

某一事件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人们指认这就是现实。不,我说这是历史的进行时和过去时,或产生影响(影像)的时候。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把一切归结于现实,把责任推给现实,仿佛现实是不可抗拒之外力。

我做了一个梦,这是否是现实?不是现实又是什么?表达性和事实性:我说的话是真的,这样就有现实性了吧;但这梦你可能认为不真实,太真实了就不是梦了。但几乎人人都做梦,这是事实吧,因此做梦这一人类不可控的行为很现实。

森子主要作品集及诗作入选

作品集

《戴面具的杯子》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

《若即若离》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年

《闪电须知》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 年

《平顶山》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0 年

《森子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 年

诗作入选

《推开窗:当代中国诗歌》英文版 葛文浩、林丽君/译 2011 年

《中国新诗总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年9月

《当代先锋诗三十年:谱系与典藏》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年9 月

《中国新诗百年大典》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3 年3 月

猜你喜欢
长江文艺出版社万能写诗
去学校上课的小馋鱼
我来了,再见
万能衣
学写诗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小鸟写诗
《我的孤独,只剩爱你》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远和近
未来的万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