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菜用甘薯高效栽培技术

2023-12-19 08:20张佳琳宋聚红王海山
蔬菜 2023年11期
关键词:菜用种薯甘薯

张佳琳,宋聚红,王海山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1)

甘薯(Ipomoeabatatas(L.)Lam.)为旋花科栽培种,多个研究表明,甘薯叶片、叶柄均富含多种营养元素[1-2],因此,获得“长寿菜”“抗癌蔬菜”“蔬菜皇后”等美誉[3]。菜用甘薯即以地上部茎尖为食用目的的甘薯品种类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科技发展,以芽稍、叶柄和嫩茎叶为主要食用部位的菜用甘薯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作为蔬菜新品种,与块根型甘薯品种相比,菜用甘薯的嫩叶片和叶柄,炒食可口,颜色亮丽,还可焙干研成粉末作食品添加剂,在南方地区种植面积大,种植技术成熟。近年来,北方也开始引进种植,因市场需求较大,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态势,经济效益也较高,但由于南北气候差异以及饮食习惯,在宜栽品种选择、种苗繁育、定植时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菜用甘薯的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南方地区,北方菜用甘薯种植可参考的栽培技术少。针对此,本研究通过品种引进,建立栽培示范基地的方式,2年内在北方地区种植并推广菜用甘薯33.33 hm2(500亩),露地种植后,连续采收3个月茎尖,667 m2产生效益在10 000元以上。本文以此为基础,总结了菜用甘薯在北方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北方菜用甘薯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1 品种选择

茎尖是菜用甘薯品种的食用部位,优质菜用甘薯品种要求茎尖少茸毛、高含水量、无苦无涩、柔嫩多汁、食味佳、适口性好。根据高产、优质原则,要求品种腋芽再生能力强、抗病性好、分枝多、茎蔓短、植株生命力旺盛、茎尖嫩叶产量高,此外,应当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质地,选择适宜本地种植、推广和销售,且适于机械化收获的品种[4],如台农71、薯绿1号等。

2 种苗繁育

2.1 扦插繁殖育苗法

为提高产量和品质,生产上以脱毒甘薯苗为佳。获得的脱毒苗,驯化后于春夏季移栽在覆盖有防虫网的大棚内,蔓长30 cm以上即可扩繁。一般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从健壮、无病的植株上剪取长约15 cm,带2~3个叶的茎,基部剪成马蹄状,为防止病菌发生,促发新根,可浸泡于黄腐酸溶液中10 min左右,或浸生根粉溶液,然后斜向扦插在苗床或穴盘。基质配比为草炭土∶蛭石=2∶1(体积比),插入深度3~5 cm,搭盖拱棚并覆地膜以保温保湿,维持气温20~28 ℃,地温16~23 ℃,空气相对湿度70%~80%。10 d左右生根成活,长叶后即可定植。

2.2 种薯育苗法

采用种薯育苗法,场地应选在水源无污染、排灌能力好的日光温室或塑料棚中。整地成宽1.3 m,深30 cm的沟畦,早春低温时育苗,可在底层垫10~20 cm厚的酿热物(马粪、砂土混合)增温,再铺1层洁净的河沙或营养土。选用无病斑、种皮光滑无损伤的薯块作为种薯,播种前种薯消毒: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浸泡种薯10 min。为保证出苗整齐,排薯时薯块应按大小分区,避免大小薯混放,每个种薯间隔5 cm左右,以前薯压后薯1/3为宜,种薯头斜排向上45°,薯块排布上齐下不齐。种薯排好后,浇1次透水,用洁净细土或者细河沙覆盖种薯3~4 cm,薯蒂微露土层即可。保持床温25~30 ℃,温度较低时覆膜保温,20 d后出苗,出苗后重点进行控温、保湿。温度过高应适当放风,床土发干时需喷水保湿。温度设置原则为:高温催芽,平稳长苗;低温炼苗提高种苗抗逆性,繁育壮苗。苗高达到25 cm时可剪苗移栽,栽前7 d需充分通风炼苗。每次采苗后结合浇水追施1次有机肥水,或者浇施25 g/m2尿素肥料。采用种薯育苗法,繁育期长且繁殖系数不高,但相较种苗育苗法,培育的薯苗抗逆性强、抗病性好,生长势旺,基于此,可先进行种薯育苗,然后再插段扩繁。

2.3 种苗繁育注意事项

种苗繁育过程中,大棚内温湿度适宜,白粉虱、蚜虫、烟粉虱等害虫繁殖倍数大,危害时间长,防治难度大。可在其初发期每667 m2用6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0 g,对水30 kg均匀喷雾。

3 整地

选择肥力上乘、排灌便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周围无污染源的田块种植。在晴天进行深耕整地,深耕前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3 000 kg以上,深耕细整,因采收期长要施足基肥,保证土壤的肥力。为方便后期田间管理和采收,整成畦宽110~120 cm、畦高15~20 cm的平畦。

4 定植

选择排灌条件良好的露地或保护地种植,露地可在春季地温稳定14 ℃以上(大约在4月中下旬)即可定植;保护地可于2—3月或8—9月定植。遇高热天气或干旱要及时浇定苗水,保证成活率。选用茎蔓粗壮、长势均匀、无病顶段苗,按株距18~20 cm,行距20 cm栽苗,每667 m2栽1.5万~1.8万株。薯苗短于20 cm时采用直插法埋入2~3节,薯苗长于25 cm时采取斜插法入土3~4节,此栽植方式有利于薯苗抗旱,保证全苗。

5 田间管理

5.1 温光管理

保护地种植时,苗期一般要盖棚管理,午间注意放风,降温后及时关闭大棚。菜用甘薯在15 ℃以上开始生长,在其生长最适温度18~36 ℃范围内,根系生长速度与温度成正比[5],在10 ℃以下会导致植株地上部生长困难,或导致全株死亡。光照有利于茎叶生长,但过强则易使甘薯茎叶纤维老化,严重影响产量和食用品质,所以在光照较强时段需要进行遮阴处理。

5.2 水分管理

菜用甘薯对土壤水分响应较为迅速,在土层深厚、通气性佳的土壤中生长较快,为促进茎叶快速生长,田间应保持湿润。在茎叶生长盛期保持土壤含水量80%左右,可显著提高茎尖嫩度,提高茎叶产量和品质。在生育期应多次少量进行补水,尽可能采用喷灌,保持田块湿润,满足茎叶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下时需及时灌水,超过90%应尽快排水。

5.3 肥料管理

菜用甘薯生长前期对肥料需求少,底肥肥效基本可满足生长需求;缓苗后,每667 m2追施速效肥(尿素)10~15 kg。苗生长中期结合中耕除草,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少量化肥进行追肥,可略多施氮肥,能促进茎叶快发。依长势,可提高或减少尿素用量,养分缺乏时可增喷叶面肥(如腐植酸、磷酸二氢钾等)补充养分。每次采摘茎尖后,及时补充有机肥(如尿素、腐熟粪尿等),促发分枝及新叶生长。

5.4 苗期管理及中耕除草

缓苗后摘心,促发分枝。栽后7 d左右查苗、补苗,保证苗全、苗齐,全苗均匀生长。主蔓长到15 cm左右打顶,促其多发分枝。同时要注意除草、浇水等田间操作。

6 病虫害防治

北方高温、高湿天气较南方少,菜用甘薯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病害,但菜用甘薯茎叶脆嫩且多在伏淡季收获,易遭受玉米蛾、斜纹夜蛾、蚜虫、菜青虫等食叶害虫的危害,应提高田间虫害预警,利用和保护好害虫天敌,提早防治。物理方法可使用杀虫灯、悬挂黄板等,生物方法防治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杀虫剂(如苦树藤素),注意避免喷施高毒农药,设施完备的生产基地可拉盖防虫网结合吸虫机进行防虫,保证绿色生产。同时为防止病毒病的流行传播,适时进行换茬轮作,避免连作。对存在地下害虫的地块,需在整畦前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喷施地面或在地面撒施,用法用量为5%辛硫磷颗粒剂与细土按照1∶6的体积比均匀混合,每667 m2撒施18~20 kg。

为从源头解决病虫害问题,应当做好检疫工作,选用抗病虫性较强的品种,培育无病壮苗,选用生物净肥,发现田间杂草和病株及时拔除并集中销毁。

7 收获

茎尖采收以可直接食用的长度为原则,茎蔓长度达到20~30 cm即可采收(一般为栽后30~40 d),采摘长度为10~15 cm。采摘完后,保留20 cm以内的分枝,保证营养体的养分供应,促进植株分新枝、长新叶。依据生长情况,一般7~10 d采收1次,北方可持续采收至10月,小心采摘避免损伤嫩叶,影响外观。茎叶排放时尽量松散,防止内热损伤嫩梢、嫩叶,最佳采收时间为阴雨天或清晨。采摘后应及时进行修剪,摘除底部黄叶,每条分枝被采摘时基部应保留1~2个茎节,保证养分充足,促侧芽生长。此外,应尽量缩短产品运输时间、简化流通环节,避免机械损伤,以保障茎尖质量。

北方地区一般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收获薯块,薯块贮藏条件为:温度11~14 ℃;相对湿度80%~90%。

猜你喜欢
菜用种薯甘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外源硒及脯氨酸对菜用黄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
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菜用大豆生长、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