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3-12-19 05:24刘力萌景韵瑶王荣欢马志君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1期
关键词:技能教学模式教师

刘力萌 景韵瑶 王荣欢 马志君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活力四射的新型体育项目,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它不仅是展现自我的盛会,更是青春活力的象征[1]。2014年10月,教育部提出“一校一球一操”模式,并大力提倡将该模式在各院校推广与应用。该教学模式的提出无疑是学生的福祉,在众多研究中发现,啦啦操运动不仅可以塑造形体和良好的协调能力[2-3],更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竞赛水平、团队协作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4]。为了促进啦啦操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对啦啦操项目的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文提出学、训、赛、研一体化融入育人体系,构建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5]。

1 “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学实践中的内涵阐释

传统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目标,“学、训、赛、研”教学模式与其不同之处是将学生、训练、比赛、科研进行多重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学习、交流的过程。“学、训、赛、研”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多维度、全方位的培养。因此,将“以学促教”“以训促赛”“以赛促信”“以研促能”这四个方面与啦啦教学有效结合,来促进啦啦操教学的发展。

1.1 以学促教

“以学促教“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方式,如利用语言艺术、环境特点、个性特征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者,需要正确观念的引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习情况来促进教师对啦啦操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科学性,为实现啦啦操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保障。

1.2 以训促赛

近年来,上海、天津、福建、北京、江苏、浙江、广西、福建等20个省、直辖市举办了大型体育赛事。并在大运会、锦标赛中设置了啦啦操竞赛内容。目前,我国啦啦操事业已向国际化靠拢,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群体加入啦啦操运动中,因此,通过高校啦啦操的教学与训练可以促进我国啦啦操项目的发展。

各高校可以通过社团、公共课,以及各种啦啦操比赛、舞蹈比赛等方式选择综合素质较好的啦啦操队员,在选拔过程中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对于参赛队员的选择并非只限定于本专业,应当挖掘学生最大的潜力,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啦啦操队员的人数选择一般不超过20人,男女比例均等。在成立训练队前要建立啦啦队训练机制、训练内容以及管理办法。在啦啦队初建期,可以以简单的操化训练作为训练的基础,注意步法、手型及上下肢协调配合程度,反复练习,以提高啦啦操队员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技能。高校要加强队伍的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度。制订严格训练计划和出勤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训练的规章制度要按照比赛的程序进行,通过严格的训练方式和规章制度,培养我国啦啦操项目的后备人才。

需要强调的是,在啦啦操训练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遵从由易到难的原则,不要急于求成,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第二,学校应当积极组织相应培训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力;第三,在训练中教师要听取学生观点,对问题进行思考,只有师生配合好,才能更好地完成训练计划。

1.3 以赛促信

参加比赛是积累经验,赛场也是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众多学者曾指出,集体运动项目能够提高锻炼者的自信心。啦啦操运动作为集体运动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学生通过学习啦啦操基本步法,能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参加比赛,并不断突破自己,这一递进过程无疑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与此同时,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还能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比赛中教师也可以虚心学习归纳总结在教学中的欠缺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可通过比赛提高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啦啦操团队队员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协作能力,为高校发展奠定基础。

1.4 以研促能

努力培养学生体育科研创新意识。学校科研活动是有效提高学生业务素质、知识能力的理性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专业人才[6]。教师在布置啦啦操教学任务的同时,要融合自身的科研经验,提出有见解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努力构建多元化知识体系。体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蕴含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学生仅靠教师教授的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夯实基础和实践基础[7]。如培养科技创新思维,注重对科研方法的学习,不断加强现代体育理论知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人文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补充,不断充实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努力建立科研创新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啦啦操科研团队,为学生提供科研平台,如科研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科研所需要的资料,让学生有动力选择有关啦啦操项目的课题,在此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学实践中的实施要点

2.1 将“为学而教”作为实施活动的主线

学习活动实施与组织要围绕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有序展开,改变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教,而不关注学生怎么学的现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仅仅只关注学习活动本身,还要关注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诉求,这是一步步推进的过程,是从理解到反思再到迁移应用的过程[8]。

2.2 多样情境促学习

学、训、赛、研以真实的情境作为载体,有助于激发学生运动的乐趣[9]。增强学生的运动参与感,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学生才会热情、主动、积极地去探索新的知识理论以及运动技能,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啦啦操情境教学一般有游戏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比赛情境等[9]。

2.3 任务驱动促技能

学、训、赛、研是学习任务的前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教师发布的任务为第一驱动力,要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技能形成为提升、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最终目的,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或团队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自主探索、思维能力,最终促进任务的完成。

2.4 评价嵌入促达成

将评价嵌入“学、训、赛、研”教学模式中能保证目标达成度的提高[10]。在教学评价环节,要保证评价的多样性,保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注意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交替运用,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学实践中的实施原则

3.1 精讲勤练

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做到有选择地讲解,防止课堂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重难点,教学的内容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运用语言艺术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去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自己薄弱的环节,及时提升和加强。古人云“熟能生巧”,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灵活选择练习形式,如即时练习、课后练习、分组练习,通过滚动的方式进行摸索实践,让学生做到高效利用课堂每一分钟。只有真正地去发现、探索知识,才能领会学习过程中的真谛。

3.2 指导有效

在教学实践中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更加关注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缺乏对学生“怎么学”和“学什么”的关注。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主体转向学生,在学练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学内容的特征,分阶段进行指导。如在泛化阶段内抑制过程尚未精确建立,教师应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一种感性认识。在分化阶段,学生经过进一步的练习,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完善,从初步掌握部分动作到整体掌握全部动作,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在此阶段教师应让学生建立表象特征[11]。在自动化阶段,学生的动作已经在大脑中形成动力定型,掌握的动作形成完整的有机系统,此阶段教师应当注重动作的细节,以及动作的整合程度。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注意各阶段的相互关系,通过有效的指导手段提高教学效率[12]。

3.3 学以致用

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如何培养人,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去传递经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还要教会学生“学以自知”。教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何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无限的正迁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教授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在实际中,让学生更好地知道自己的实际能力,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 “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学实践中的发展对策

高校啦啦操的开展离不开对策的支持。首先,应加大“学训赛研”教学模式的宣传力度,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营造学习氛围。最后,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啦啦操的教学模式提供保障。因此,该文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啦啦操项目在高校的有序开展。

4.1 加强“学、训、赛、研”教学模式的宣传力度,引起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政策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力度,提高策略实施的合理性,要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在政策的发展与推动下争取领导支持,变可能为现实。在教学方面,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大力推广啦啦操“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将学、训、赛、研融入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啦啦操比赛、学生大运会、全国啦啦操比赛,并获取相应成果,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啦啦操的经典视频,或讲述发展历程等。学生应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有意识地适应新型教学模式,较快融入集体学习中,在学习中丰富知识、技能,培养自身学习啦啦操的热情,并获取相应的成绩。只有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才能得到校领导的认可,这有利于促进啦啦操事业的发展,为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4.2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教师综合素质

一直以来,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为教育教学目标,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教师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息息相关。在教学能力方面,学校应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把最新的啦啦操技能、比赛规则、发展动态带入教学中,定时定期参加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交流会,学习最新的政策要求,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便促进啦啦运动的开展。在思政素质方面,《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不断提升思政素质,突破传统教学的堡垒,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全心全意地投入教育中,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心理素质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与教育的成效,并且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引导作用[13]。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保障啦啦操在各校的有序开展。

4.3 加强学校的场地设施建设

在场地设施方面,部分高校利用健美操场地进行训练和授课,缺少啦啦操场地。应提高对啦啦操的重视,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啦啦操常用的基本设备,如音响、镜子、花球等。与此同时,要有相应的辅助器械,在啦啦操训练中,要进行操化练习以及难度配合。在学生学习期间可能会出现突发情况,对于辅助器材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啦啦操运动长久发展有促进作用。

4.4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营,校领导与教师应当提供学生较好的学习氛围,以保证学生在优质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当发挥自身最大潜力,努力接受文化知识的熏陶。“学、训、赛、研”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使学生以训促赛,有助于学生提高技能水平;以赛促心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以研促研,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因此,新型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5 结语

“学、训、赛、研”不是简单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学促教”“以训促赛”“以赛促信“”以研促能”相互协调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双创型人才,多维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竞赛水平、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学训赛研”教学模式是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发展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关键一步。

猜你喜欢
技能教学模式教师
高级技能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画唇技能轻松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