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迎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10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百万青年建功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等实践育人行动,引导青年学生将田野大地作为学思践悟的广阔舞台,在基层的丰富历练中增长才干,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青春光彩。青年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先锋,如何直面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挑战,以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和技能型社会建设任务的如期高质量完成,成为亟待探究的命题。
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征程中,大学生主动担当,通过志愿服务形式投身农村热土,发挥才干,大展拳脚意义重大。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学生志愿服务参与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亟需壮大人才队伍的需求相匹配,目标相契合。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大学生群体作用发挥不可忽视。大学生群体来自不同的院校、专业,人数众多,拥有紧跟时代前沿的理论引导、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身体素质好,精力旺盛,同时充满志愿情怀和服务热情,愿意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大学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和期许,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给乡村带去新理念,新知识,用科普的方式将科技力量、科学知识、现代理念深入农民心中;用专业技能服务乡村产业,用科技帮扶推动农业创新,用互联网助推当地农产品销售。用支教助力孩子完成学业,为巩固乡村脱贫攻坚成果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大学生力量积极融入乡村发展,为乡村带来新的力量和升级,推进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产生着积极促进作用。实践出真知,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推进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方式,为大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历练中增强本领,增长才干,拓宽眼界提供了重要的舞台。随着乡村振兴步入全面加速推进的快车道,乡村为大学生提供新的教育素材和锻炼机会。农村是施展才华、历练人数的大舞台、大学校,当代大学生主动走出象牙塔,关注社会需求,担当时代使命,将小我融入大我,在用脚步丈量土地的过程中感知国家的发展、乡村的振兴,切实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越性,增强爱国之心和民族荣誉感,使得社会实践成为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在走访调研乡村振兴实施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关注最基层、最民生的问题,结合自身专业所长,积极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以专业为支撑,以团队为抓手,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政治发展为目的,积极探索和发现自身价值所在,明晰理想信念,拓宽视野格局,积累人生经验,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实现自身全方面、综合性的提升和发展。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只是一句单纯的口号,更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振兴,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指南,以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基层这里大熔炉在锤炼自身,对于传递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具有重要作用。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以助力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治理、帮助乡村困难学生学业等内容为重点,参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一方面消解了人和人之间的隔阂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大学生们主动担当、关怀和奉献,通过社交和互相帮助,助力了友爱文明的种子在乡村间的播撒和传播,汇聚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积极推进了和谐乡村、美好乡村、友爱乡村的建设。另一方面,大学生们在乡村不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乡村尤其是接受了帮助的孩子们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传播爱的过程中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了爱。爱心和文明从一群人身上传递到另一群人身上、一代人传播到下一代人的心中,对于乡村的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们以青春志愿之名,深入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大学生用青春和理想,照亮了自身和他人未来之路。
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共同要求,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参与公共事业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政策,大力开展和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作为一项年轻的事业,在实践中仍有许多问题存在,需要克服。
近年来,国家为了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振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有一定的优惠和激励措施,对于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走访调研发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目的包括历练自己、增加社会实践经历、充实业余时光、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等。但也有部分学生明确表示,参加此类活动的目的在于增加学分,在评先评优、入团入党等方面中有一定的优先权。不同的出发点也直接影响到了志愿服务开展的成效。参与志愿服务呈现功利性特点的同学不能较好的意识到志愿服务活动的重大意义,认知不够深刻,责任意识单薄,面对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打退堂鼓,在活动中敷衍了事。这些行为都直接影响到了志愿服务的效果和当地村民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总体评价。
在全面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积极融入乡村振兴,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展开服务,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多集中在寒暑假期间,大多具有范围小、时间段和项目少的等共性问题。大学生参与时间有限,调研深度不够,也一定程度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价值判断。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不足、力度不够、形式单一,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及有效性不高。学生容易将志愿服务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仅仅围绕相关服务活动的短期宣传效果而忽略为乡村长足发展的价值判断。
从目前各高校开展的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来看,志愿服务项目比较趋同和单一,多集中在常规性基础性服务,如走访调研、政策宣讲、参观访问和乡村支教等基础性服务内容部分。随着乡村的发展,农民对于科技帮扶、医疗下乡、法律咨询等更高层次专业技术性的服务需求紧迫性更高。大学生受限于专业学习时长不足、实践经验不够等现实问题,对此提供的服务往往限制在表层,无法切身实地解决当地农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学志愿服务专业能力有限,存在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存在服务能力和志愿服务对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巨大的人才储备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方阵”。但随着志愿服务在农村的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在胜任力上所存在的“缺陷”也不断暴露。在具体实践中,大学生受限于地域、时间限制,参与乡村志愿服务精力有限,作用不明显。在服务技能上,大学生大多拥有较强理论素养,在与具体实践结合上可能产生冲突,弱化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容易陷入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在责任担当上,随着00后大学生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力,00 后学生的个性特点更加凸显。在实践中主动意识不强,过分在意个人感受,缺乏沟通和团队合作意识,不擅长与人沟通等消极行为的出现也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果。在引导大学生意识到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意义,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的内涵有了新的要求。就目前而言,从胜任力角度分析,认为大学生需要从强化责任担当、提高服务技能、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实现“质”的突破[1]。
当前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是由校团委主导,单兵作战,仅作为一项常规、普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忽视了志愿服务精神内涵的挖掘和教育导向功能的发挥。未从招募动员、培训培育、保障激励、评估转化等方面形成完备、成熟的机制,在志愿者招募动员过程中没有一套完备的考核体系,在培训方面缺乏专业化平台,在经费保障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在评估转化过程中后劲不足,成果转化不明显。在以高校为主体的部分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设置上缺乏创新性,具有随机性,未能较好的与专业特色、学科优势相结合,常规设置机制保障。现阶段需要加强探索引导机制的研究。从高校层面来看,现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力差、专业性不强、相应保障不配套等问题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增加了难度。
国外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有些颇具特色的经验和做法。韩国大学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和内容作为选拔考核的内容。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主要通过公益平台把服务开展到各个阶层和区域。日本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为政府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行为。辩证地学习吸收国外成功经验,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工作思路。在我国正处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需求出发,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体系,完善高校实践育人内容,聚集青春力量助力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也为高校志愿服务特色化开展、品牌化建立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
高校的作用不仅局限于理论实践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可以更好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主渠道,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高校积极营造责任担当的教育氛围[3]。高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引导中,要抓住各种教育时机,从学生专业提升、自我发展、学分获取、职业发展等角度出发,以学生需求为纲,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意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实质性关联,强化使命担当,让学生以十足的热情和责任感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针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基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方面的困惑,鼓励大学生在实地调研走访中、在与村干部的交流中,在为村民服务的获得感中认识乡村社会发展,了解基层社情民意,培养社会责任担当,培育内心家国情怀。高校要站新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出发,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人才、智力、科技等多重优势,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为破解常规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简单、单一、创新力不足的现实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短期化、形式大于内容、“一阵风”的现象,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常态化运行,高校志愿服务品牌的打造十分必要。通过不断培育、挖掘高校在乡村中效果好、口碑佳、作用大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其成长为体系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借鉴行业领域专家教授、高校党团组织和乡贤干部们的建议,吸收、借鉴、学习其他高校的优质做法,梳理探索和打造典型具有本校特色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将志愿服务与高校其他工作整体推进提升,切实提升志愿服务的工作实效。在志愿服务品牌打造过程中要凸显特色,在保证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内容独特性的同时,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样板和服务经验,通过网络、自媒体等新媒体方式广泛推荐,确保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落到深处。
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强调将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其志愿服务能力[3]。针对现行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不足、范围受限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志愿者业务能力培训十分重要。通过对驻村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服务理念、服务技能、自我调适等一体式的综合培训,拓展大学志愿者们的视野和知识,从而引导大学生开展更有质量的志愿服务,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在日常教育学习中将大学生专业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纵深专业型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开发专业型较强的高端志愿服务育人项目,将所学的专业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相关服务领域扎实的理论和技能,满足乡村村民在医疗、法律等更专业化、更系统化需求。结合社会发展的生动素材,擦亮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等工作品牌。
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实践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需求相结合是必然趋势。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根据人民群众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的双重需求,精准设计各类型志愿服务活动。在扎实完成志愿服务项目、切实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掘项目背后的价值和意义。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阶段化的难题,结合大学生网络原住民信息运用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助力乡村振兴,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直播+录播”“集中+分散”等形式,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全覆盖、无死角的开展。优化大学生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的现有路径,完善大学生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运作的各个环节。
为推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规范化运作必须构建相应的志愿服务体系框架,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在人员招募上,在充分挖掘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需求,结合各学院的专业特色,统筹全校志愿者的招募。高校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组织的相关管理流程和章程细则,明晰财务制度、记录制度、优秀志愿者评选制度等,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更加有章可循、规范运转。落实后期反馈机制,及时对接志愿者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意见建议,不断对志愿服务项目内容进行充实、巩固和提高,推动大学生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以机制为保证,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在乡村经济建设主战场、生态文明最前沿、乡村振兴第一线领域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