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妮 贾俊强 朱圆圆
(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江苏镇江 212100)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网络教学平台逐步建立,在线课程资源丰富多彩。近十年,高等教育数字化建设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呈波动递增趋势,特别2020 年疫情暴发后,课程数字化建设研究成果呈爆发式增长,高等教育课程数字化建设研究成果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状态。
“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是粮食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粮油加工副产物高值化综合利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课程综合性较强,与行业结合紧密,知识更新迭代也较快[1]。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课程团队在中国大学MOOC 平台建立了“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独立SPOC 线上课程资源。但单纯的线上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师生交流有效性不够高,教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情状况等[2]。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课程团队探索出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SPOC+互动课堂”深度融合。
“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SPOC+互动课堂”深度融合式的教学模式需要配套建设线上教学资源,以任务为驱动,对课前与课后学生自主学习有较高要求,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 所示。
图1 “SPOC+互动课堂”深度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教学过程实施重点把握好以下三方面。
(1)课前。教师准备好与课堂内容配套的SPOC资源,并通过课程群、线上教学平台等途径推送,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完成线上视频学习,针对拟开展课程互动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查阅教材、文献等资料,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中。教师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核心思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PBL 教学法[3]、启发式教学法等[4];根据课程内容,基于思政教育、工程问题、学术研究等多维度进行授课和引导,适时互动,力求让学生“学会能思”,享受学习过程。也可充分利用雨课堂信息化教学工具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习效果。
(3)课后。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和随堂测试情况布置课后作业,并推送相关拓展资料,让学生高效地掌握与巩固课堂知识,教师进行课后答疑和教学反思。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课程内容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如开展粮油副产物综合利用方面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更深理解;通过工厂实习等,促进学生对生产工艺和设备直观感性的认识。
“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不仅是一门探索粮食加工循环经济的课程,还与我国节能减排、绿色加工、环境友好等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紧跟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变化,包含有诸多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元素有待被充分地挖掘。教学改革围绕课程思政目标,摒弃过去求大求全、散而不聚的课程思政做法,确立模块化的思政设计思路,形成“价值理念、行业精神、创新意识、职业素养”4 个方面的思政元素模块,为课程思政确定教学内容中的落脚处和衔接点。表1 为课程知识点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矩阵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具体采用案例设计、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将“粮食行业精神”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工程伦理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驱动力,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表1 课程知识点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矩阵图
好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能促进学生主动性、自主性学习,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为提高“SPOC+互动课堂”深度融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5 种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5]。其中:形成性考核占60%,其线下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课堂互动的情况,线上部分主要考查课后作业和章节测验完成情况;终结性考核占40%,其线下部分以综述大作业形式考查,线上部分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具体见表2。
表2 “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根据“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大纲及其与毕业要求达成指标间的关联性,将本课程的目标分解为4 个部分。课程目标1:理解现代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开发途径,及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等。课程目标2: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理解关键生产工艺的操作原理。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不断加以扩展,查阅相关资料并系统地分析归纳。课程目标4:重视粮油加工副产物的二次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全利用,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
2022 年课程团队在本校粮食工程学生中进行了“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改革,通过“SPOC+互动课堂”深度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性更强,课堂教学效果较好,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
从图2 可以看出,教学模式改革前后课程授课班级的学生成绩优良率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均有很大提高。2022 年粮食工程专业的学生(2019 级)成绩优良率为96.0%,比2021 年有显著提高,说明课程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 年粮食工程专业的学生(2019 级)成绩课程总目标达成度90.5%,比2021年的82.2%提升8.3%,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得到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图2 模式改革前后考核优良率和总目标达成度情况
上述分析表明,在“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建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稳步提高,学生对粮油加工副产物的二次利用等方面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在粮油加工副产物高值化综合利用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