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撑起葡萄枝嫩叶般的家

2023-12-18 10:59万宇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3年12期
关键词:老人家买菜母亲

万宇

把老母亲接过来到身边生活,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

自从到外地上大学就离开父母身边,在陌生的城市求学工作成家生子,一直过着浮云游子的他乡生活。再次和母亲在一起长时间生活,已经是30年之后,对我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老母亲今年已经85周岁了,仍然思维敏捷、头脑清晰、干净利索、自理能力强,是个很有精气神的老人家。之前和老父亲两个人在家乡生活,互相照顾,日子过得平静又充实。去年老父亲因病不在了之后,她独自居住了大半年。虽然住在附近的兄长常去照应,总觉得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才是她更需要的陪伴。

做好准备了吗?

为了迎接和老人的共同生活,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厨卫改造得比较多,在马桶旁边增加了帮忙起身的黄色扶手;地砖选择了防滑地砖;开门的地方留出未来轮椅进出的宽度;拆除不必要的门,换成平推的玻璃移动门。

使用下来,我感觉这些设施的增添改造相对简便容易,更重要的是要让家里的布局更方便老人出行,保证走动时的安全。包括清除通道上的杂物,安装适合老人用的夜间照明灯等。老母亲住进来不久,就让我在她的床边加了个触摸式的台灯,开在墙上的双控开关对她来说有点高了。

另外,我们增加了一些家电,垃圾研磨机、净水器、洗碗机的使用让老人费了点时间,不过很快学会了;最让老母亲满意的是电煮锅,加上金属箅子,加点水就可以用电来蒸食物。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小家电的使用,比明火的使用更为安全,稍有遗忘也不要紧,注意不被蒸汽烫着就行。

用电饭煲做米饭做米粥,用空气炸锅烤红薯,用电煮锅煮芋头,这些都成为老母亲日常生活中能够并乐于承担的家务,这些新技能也让她的生活更便利更有掌控感,按现在时髦的话讲,就是被“赋能”了。

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段时间内,根据老人需求又增加了一些东西。比如,买菜的小拉车、老花镜、固定靠背的椅子。本来我觉得不用她出门买东西,后来渐渐体会到,出门买菜、超市购物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能证明自己有用的证据。于是跟她一起买了小拉车,这也成为她出门的好伙伴。

总之,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都在不断地做各种准备。好在,我们的航向相同,一路航程中,风帆已拉起,我们来共同撑起葡萄枝嫩叶般的家。

嫌弃与包容

很多关心是以“嫌弃”为外包装,而“包容”更是关心的内核。

跟老人家的沟通,往往从互相嫌弃开始。我们第一个互相嫌弃的环节就是买菜。我觉得线上电商方便快捷,想吃什么提前下单就可以了,谁还跑到菜市场挑选菜品,费时费力挤来挤去;老母亲觉得自由挑选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鱼类,那是做饭吃饭的第一要素,她希望吃进肚子里的每一根青菜、每一个番茄都经过认真挑选。

这些表面上的嫌弃背后都是心疼,都是关心。我心疼她买菜辛苦耗费精力,她心疼我吃饭不讲究,希望我饮食更健康营养,于是互相的包容成了沟通的基础。

我开始渐渐理解,坚持自己买菜做饭其实是老人家对自身价值的确认,并且每次见到她买的蔬菜水果水灵灵的,新鲜好吃,确实喜人。老人家和我们自己的消费习惯、购买方式,甚至观念可以慢慢改变,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于是,我开始安心地吃上“老妈优选”,慢慢减少在网络电商上采购蔬菜水果。天气好的时候,慢悠悠带着小拖车出门买菜,是老母亲生活中的“大事件”,也是她的运动方式。一进门,喜滋滋地介绍她今天买的芹菜特别新鲜,红薯特别好,让人听着看着不觉也满心欢喜。

第二个互相嫌弃的焦点是厨房。我们两个都喜欢做饭,老母亲也习惯自主照顾自己的饮食,两代人的口味难免有差异。我们喜欢的烤肉、意大利面、咖喱等老母亲不会做,吃起来也不太习惯,挺排斥的;有时候满心喜欢做出来的新菜式,老母亲不喜欢。同样的食材两代人又有不同的构想,萝卜是切丝还是切块,排骨是清炖还是红烧,厨房中的细节琐碎又充满冲突。两个曾经在厨房“当家”的人,在不断的冲突中也慢慢开始发生改变,轮流做,或者商量着做。

对于妈妈的北方胃来说,没有一个节日是不吃一顿饺子就能迎接的,白菜馅、韭菜馅、萝卜丝馅,煮的蒸的煎的……老母亲喜欢做面食,揉面做面条、包饺子,发面做馒头、包包子,有时还会喊亲近的朋友来,一边聊天一边忙活着手里白胖的面团,阳光洒在餐桌上,也晒在心里头,厨房里留下了最多的欢声笑语,年轻人也跟着享福。老人家也开始慢慢尝试新的食材,新的烹饪方式,烤牛肉啊,煎牛排啊,罗宋汤啊,有时吃得津津有味,有时仍然皱紧眉头,没关系,慢慢来,不喜欢也可以,可以换别的吃,重要的是提供更多的选择。三餐四季、日常饮食,吃饭这件事很琐碎细小,需要耗费很大的耐心和精力,同时也是很强的纽带,不仅仅是口味,更是绵长的情感。人类的共通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丰富,但味蕾的记忆是,关于厨房的记忆也是。

嫌弃的内核是互相关心,同时也是边界感和控制权的博弈。几代人住在一个屋檐下更需要耐心和包容,而且需要双向的努力,不是哪一方单方向就能达到的。能耐心地倾听对方的意见,能圆融地体会对方的立场,更能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去搭建具体的路径,这样才是与老人家相处的更重要的软件准备。物质的硬件准备相对容易,这种软件的圆融和包容更是难得,需要岁月的智慧与慈悲。

每一代人的怕与爱

谈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我们跟老人的精神世界疏离已久。除了防诈之外,我们似乎很少关心老人在读什么、看什么、想什么。很多时候,不再倾听缘于我们对他们的世界失去了好奇,失去了持續的关注,也失去了互相了解的精神基础。虽然,微信、朋友圈、短视频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我们与老人家的信息鸿沟却越来越宽,可供代际之间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少,无论是公共事件还是个人领域。这不仅仅来自手机应用新APP的技术层面,更来自精神生活中的不同维度。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怕与爱。时代的眼泪与尘灰中是否仍然蕴藏着时间的玫瑰?有时听到老母亲的房间里传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和“一树红花照碧海”等音乐悠长,看到她手机转来的具有老龄读者标签的“养生”贴和“莫生气”“千万一定要扔掉”“现在必须要吃的多少种食材”,深深体会到老年群体具有自己的审美倾向、消费习惯、关注话题的特征。将他们的功能物化成厨房工作者、孩子接送者、家务承担或者监督者,往往忽略了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他们爱风景,爱美物,需要社交,需要情绪抒发和被共情。他们也会感动于视听作品中的虚构世界,偶尔也会沉迷在网络世界的重重迷障中。对不断变化的新世界,他们有“爱”,但“怕”更为直接,怕生病,怕被忽略,怕跟不上时代,怕晚年孤独,怕失能失智之后的生活茫茫不知归处。他们的怕关乎经济层面,关乎生活层面,也关乎精神层面。

在跟老母亲共同生活的这段时间内,我们开始渐渐互相影响。我喜欢花花草草,喜欢买来各种没太见过的品种,植物蓬勃的生命不仅带来眼睛的享受,更带来对生命力的感知和体悟。老母亲渐渐也开始照顾植物,称赞这棵绿植的枝条生得好看,那些花朵向阳开得娇艳,长得最高的起名叫“姚明”,矮的鼠尾草叫“小不点”,很认真地问我,那棵玻璃海棠长得很茂盛,要不要插枝看看能不能再分两盆。对了,我的宠物猫,现在转投她了,跟进跟出,没事就窝在她脚边陪着,刷手机陪着,用电脑陪着,上厕所也要陪着。老人和宠物真是天生的搭子,开始嫌弃猫毛太多啊,不干净啊,还要铲屎啊,居然还要吃零食啊,后面很快就被猫主子收服,每天宠溺地喂猫吃零食、梳毛、铲屎,温柔地跟猫主子聊天,还不断告我的状,“你看我对你多好啊,不像她对你这么凶”。猫呀,希望你能听得懂。

两代人的共同生活,感受到了双方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喜欢和禁忌,也慢慢改变着我们的爱与怕。

其实跟老人家的共同生活中,还有很多微妙的度,需要我们展示更多的同理与智慧。比如,独立的边界在哪里,什么是合理的照顾,什么是适度的依赖。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心。在母亲的陪伴下,我可以安心地做个孩子,虽然在妈妈眼里永远都有不够好的地方;可以在时光的流逝中,安心地陪着妈妈渐渐变老,虽然回到过去很难。我们可以不慌不忙吃好每一餐饭,计划好每一个今天,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总是整齐地去面对,总能笃定地去努力,这种安心和笃定是最为稳定的内核。

田园将芜,岁月桑榆,胡不归。跟老人家共同生活,也许有点担心,也许有点害怕,也许有点不知所措,这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需要我们的观察与体会。一点一滴来接受这份安心吧,这是岁月的凝结与智慧。

编辑 东篱 623358414@qq.com

猜你喜欢
老人家买菜母亲
买菜记
买菜
铭记于心的残缺
买菜
买菜
给母亲的信
我想去看望上帝
悲惨世界
名声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