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燕 段昊
海洋经济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是青岛发展城市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优赛道。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青岛市正在面临何种挑战,又该如何应对?
海洋是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近年来,青岛市蓝色经济稳步提升。但也面临高端海洋制造业核心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配套服务发展滞后、产业集群缺乏协同等问题。为推动青岛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搭建创新平台,协助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延链、补链,发挥好园区与“链主”企业的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营造良好竞合生态;引育海洋人才,建设海洋智库,积极承办涉海展会。
发展现状
海洋经济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是青岛发展城市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优赛道。截至2023年9月4日,企查查数据平台显示全国海洋相关企业总计4.62万家,其中山东省企业数量最多,为7612家(江苏省5985家、广东省5405家),而青岛市企业数量达2585家,占全省34%,在全国地级市中数量排名第一。《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为5014.4亿元,占全省、全国GOP(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8%和5.3%,青岛市涉海企业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已成共识。此外,青岛产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齐全,涵盖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位。因此,在青岛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进程中,有能力也有必要建成高端海洋制造业强市,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基塑形。
面临挑战
核心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高端海洋制造业仍存在质量可靠性低、高端产品自主化率低等问题。一方面,受限于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以及基础工艺等因素,高端结构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度依然比较高;另一方面,与上海、大连等城市相比,核心技术创新成果较少。例如,在智慧船舶领域,上海、江苏等地已经可以设计并生产大型邮轮、环保集装箱船、多功能科考船等。因此,核心技术不足导致青岛市海洋制造业产品低端化特点明显,竞争力不强。
配套服务发展滞后。
青岛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尚不能对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阻碍了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进程。调研发现,从数量上看,青岛船舶制造在国内属于第一梯队,但是在船舶维修方面,目前省内多会选择威海荣成等地,国内则首选舟山。舟山充分发挥海岛优势,中远、万邦、永跃等船企带动了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如冷作、电焊风割、机械设备维修、海工平台改装等技术都不断提高。
产业集群低效,缺少协同机制。
产业集群应当吸引更多企业,加深生产分工和协作,提高区域生产效率,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但目前政府主导形成的产业集群往往面临集群内企业竞争大于合作的问题。一方面,招商引资的政策优惠是直接作用于项目落地,对企业后续的引导帮扶作用不大,青岛市高端海洋制造业主要分布于沿海区域,分布较为零散,在提高区域生产效率方面尚有不足;另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研发经费不足,“代工”模式明显,调研发现青岛市海洋制造业的多数中小企业依然在大批量生产低端配件,利润微薄,无力创新,陷入低水平发展怪圈。
建设高端海洋制造业强市的相关建议
搭建创新平台,协助企业突破核心技术。
青岛市海洋基础研究较好,已经与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三方共建了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在利用好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应积极申报和搭建创新平台。例如,上海市在2019年就成立了上海海洋高端装备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并挂牌运营,通过企业化运作,打通上海海洋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工程化生产、创业孵化服务等创新全链条。此外,应加强企业间合作,例如,2021年7月,浦东发布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目前累计授牌75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赋能中小企业超过2200家,其中1000余家实现了技术创新突破;区域内引进新注册企业超过300家,参与企业超过1.4万家。
延链、补链,做优配套服务,发挥集群优势。
目前,青岛涉海企业数量较多,产业基础较好,涉海企业行业分布广,已经具备形成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基本条件。一是明确产业重点,以优质服务打造特色明显的海洋产业园区,发挥好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的产业集聚作用。例如,上海临港海洋高新园区是上海市唯一的海洋产业园区,在园企业3271家,其中实体入驻企业169家。一方面,园区在牵头帮助企业申报各级示范项目时非常专业;另一方面,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依托同济大学实验室、亨通海洋、彩虹鱼等高技术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了国内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引领效应和产业化孵化成果。二是以优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或船舶制造企业为核心,以相关制造业、配套装备产业、服务业等为补充,衍生出技术相关、产品配套的集群发展模式,形成卫星式集群结构。应鼓励“链主”企业优先本地采购,可对其予以财税政策鼓励等。在产业园区建设、用地和人才政策制定方面,应充分征求“链主”企业意见和建议。
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力量,营造良好竞合生态。
一是发动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共建平台。例如,广州金融业协会加强与广州市制造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联动,通过授信制造业专项贷款、制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量计划、开辟制造业专项绿色审批通道、完善制造业信贷投放考核权重等系列措施,将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制造业。二是推动成立海洋产业创新联盟,促进企业合作共赢。可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下,引导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联盟。进一步搭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推进海洋科技成果孵化等。
构筑海洋人才集聚高地,应对全球化竞争。
一是发挥海洋科教资源优势,做好产教对接,依据企业需求“定制化”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建议设立海洋人才支持专项,培育引进人才;建议加强海洋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培育本地应用型人才。同时,应支持海洋领域企业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并给予荣誉称号和人才补贴。二是搭建智库合作平台。依托中国海洋大学成立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已是国内顶尖的海洋类智库,但其影响力主要限于学术界和政策层。2019年深圳市即明确将全球海洋智库建设列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工作。青岛市也应当抓紧时机,建设涵盖包括海工装备、海洋产业等研究方向的专业海洋智库,支撑企业和產业提质升级。此外,可积极举办承办涉海展会,以展会为平台招引海洋装备企业和人才,如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国际潜水海工展等。
(作者邵晓燕单位系中共青岛市即墨区委党校,段昊单位系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