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地方文史资源,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2023-12-18 02:19杭仲梅
教育界·A 2023年32期
关键词:海安文史家乡

【摘要】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存在传授的知识点过多、内容抽象、缺乏实践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地方文史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社会信息,可以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地方文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需要采用多种策略来将地方文史资源应用于教学中。

【关键词】地方文史资源;小学语文;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用地方文史资源促进全面育人的物型课程建设研究”(批准号:B/2021/02/7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杭仲梅(1981—),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小学。

地方文史资源包括某一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民俗和名人故事等,这些资源是一个城市、一个乡村或一个社区的宝贵财富,与富有当地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密切相关。巧用地方文史资源拓展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且有必要的。教师通过引入地方文史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的地域,拓宽知识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并培养对传统文化及家乡的热爱之情与认同感[1]。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将地方文史资源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地方文史资源的意义

(一)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史资源,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环境的独特性,以及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也会发现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史资源,进而更加爱护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当了解到与自己家乡相关的历史事件、名人故事或者传统民俗时,学生会对这些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通过写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当发现自己对某个历史事件、名人故事或者传统民俗特别感兴趣时,学生便会主动地寻找相关资料,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解和研究。这将使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中更加投入,有良好的学习表现,也会激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深入研究本地的历史事件、名人故事以及文化遗产,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学生能形成敏锐的观察力,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学会尊重传统文化,从社会变迁中汲取启示和经验,关注社会问题和文化资源保护,进而培养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3-4]。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地方历史、人物故事等元素,是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的途径。地方文史资源通常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准则。通过对地方文史资源的研究和分析,思考这些资源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学生能培养批判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勇于创新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学生在研究地方文史资源时,可以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来感受其中的内涵,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巧用地方文史资源激活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挖掘地方文史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文史资源特点,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将地方文史资源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发掘本地的文史资源,如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本地的文物、古迹、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的资料,并让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研

究和探讨,通过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

以“打连厢”为例,它是笔者所在地区的具有地域特点的民间艺术,由竹竿、青衫和银铃等元素构成。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打连厢”,学校教师邀请专业人士和民间艺术家来担任导师,将“打连厢”与本地文化元素相融合,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作;同时,还结合时尚的音乐和舞蹈设计了“健康连厢”校本课程。该课程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介绍“连厢”的起源、流传情况以及在国内的发展状况;探讨如何将“连厢”与体育和艺术结合;展示基础舞蹈及其编排、参考歌曲等,并附有插图;详细阐述“健康连厢”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和活动反思等。学校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打连厢”这一地方文史资源,让学生在文化中得到滋养,保护和传承独特的地方文史资源。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名胜古迹,来让学生获得关于地方文史资源的体验。学生在这些场所可以看到珍贵的历史文物,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如笔者会组织学生参观记载着海安灿烂文明的青墩遗址、海安石板街、韩国钧故居和凤山书院等古迹;引导学生了解传承着海安光辉历史的“发繇口会盟”等故事,了解留下千古绝唱的范仲淹、施耐庵等名家……学生通过欣赏家乡的风景,挖掘本地域的文化底蕴,思考这些古迹、文明、故事等,可以获得心灵的触动与深刻的感受[5]。可见,通过与地方文史资源相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带领学生研究地方文史资源

地方文史资源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地的传统文化,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不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进行关于历史故事的主题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如“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夏,浙江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率兵设伏围困倭寇三昼夜,并取得辉煌战绩”等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借助这样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英雄的敬佩之情。之后,教师可以组织“明代抗倭的启示”的专题征文比赛,旨在让学生利用鲜活的文字,将自己对本地文史资源的感情表达出来。教师也可以运用关于营溪支部(海安第一个黨支部)、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苏中七战七捷、角斜红旗民兵团的地方文史资源来拓展教材内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史资源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历史与家乡的认同感,又能提升其语言运用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地方文史资源进行渗透。如笔者会在教学之前,收集本地丰富的文史资源,充实课堂内容,并在学生进行听力、阅读、写作的练习时,以地方文史资源为基础,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技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及情感素养。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对地方文史资源的研究,可以拓展课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提供系统化的指导,让学生对丰富的地方文史资源及其深厚的底蕴进行了解,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地方文史资源中的情感进行分析,使学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分体会融入地方文史资源的语文学习的乐趣。如在让学生亲眼观察历史文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这些地方文史资源所传达的情感和蕴含的价值。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方文史资源对家乡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影像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和美食等元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地的文化,感受家乡的魅力。比如,在教学描写田园风光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介绍海安里下河的纪录片,将翠绿的柳树、盛开的鲜花等里下河水乡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在学生眼前,并引导学生想象勤劳的农民打造自己的美丽田园的画面。之后,教师可以播放海安的儿歌和童谣,如《炒蚕豆》《哭宝儿》等,让学生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朴实和快乐。又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海安花鼓的视频,同时向学生介绍海安花鼓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在本地流传,还曾作为中南海怀仁堂和天安门广场表演的内容,并强调其地域特色和影响力,展现其艺术价值。通过观看花鼓表演视频,学生可以了解“十八把滚连厢”和“翘荷花”等动作的特点。除了海安花鼓,教师还可以展示其他民间舞蹈或歌曲的音视频资料。如《草狮子》舞蹈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三塘十景》京歌表演能够让学生领略到美丽的古镇风光,《一代风流》组唱则歌颂了革命英雄高凤英。将这些音视频资料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史资源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和核心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传统艺术这种地方文史资源,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艺术和本地的文化特色,并且有效地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让学生形成对地方文史资源的感悟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实践,学生的实践也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教师应该积极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通过多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地方文史资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看待现实生活,形成对本地文史资源的感受,获取相应的知识。为此,学校和教师可以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共同设计关于地方文史资源的游览线路。在游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特定地点,让学生了解本地的文史资源概况、内涵和意义。这有利于达到传承地方文史资源的目的。

如在关于京剧脸谱的内容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请教家长,了解本校“和润京韵”少儿京剧社团的成立和发展情况,布置“利用周末时间调查本地有关京剧脸谱制作的活动情况”和“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脸谱面具制作”的任务。数周过后,笔者开展了成果分享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戴上自己设计的脸谱面具,穿着文官、武将等角色的服饰,摆出各种造型。这次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活动结束后,笔者在班级内成立了京剧脸谱工作坊。京剧脸谱工作坊开展的活动有举办作品展览或现场绘画等,每次活动均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展开。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丰富,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也能够深深感受到家乡及其文史资源的独特魅力。

结语

总之,将地方文史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了解地方文史资源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出发点,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史资源,致力于打造多姿多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基于地方文史资源的学校物型课程建设:以江苏省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小学为例[J].教书育人,2023(2):41-43.

[2]敏贤秀.初中语文教学中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究[J].智力,2023(15):41-43,99.

[3]吴国菁.活用地方文史资源 让语文学习更接地气:以陕西镇巴为例[J].中学语文,2019(21):115-116.

[4]王成元.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58-59.

[5]杨盛峰.引入地方文史资源,落实语文新课标理念[J].知识文库,2019(11):21.

猜你喜欢
海安文史家乡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
海安:联手开展“双随机”执法
文史春秋
夏天的家乡
海安推进电镀企业治污限期两个月完成整改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