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作茂 巩云云 覃松生 聂晓年 欧枝凯
甘蓝也称为包菜,是怀集县重要的蔬菜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种植与生产,特别适宜作为冬种蔬菜的首选品种。然而,甘蓝的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不仅对甘蓝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甘蓝生产的重要一环。本文旨在探讨甘蓝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点,以期提高怀集县的甘蓝种植水平。
甘蓝黑腐病可在甘蓝生育的各个阶段发生,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可能受害。初期,幼苗受害时,子叶呈现水浸状,逐渐枯萎,真叶上可能出现小黑点或细黑条。在成株受害情况下,病斑常从叶缘或虫伤处开始,形成黄褐色的“V”形病斑,病部沿叶脉扩展,叶脉、叶柄甚至茎部都可能受害,导致叶脉坏死变黑,严重时可能导致叶片干腐和外叶枯死,影响结球质量。
为了防治甘蓝黑腐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在重病区应实施轮作换茬,避免连续种植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可以减轻病害的传播和发生。通过浸种处理来减少病害传播。用链霉素或代森铵等药物进行种子浸种,可以降低幼苗感染的风险。定期检查田间情况,特别是在甘蓝生长初期,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病斑。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采取措施。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采用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可以选用45%代森锰锌500 倍液、链霉素1000-2000 液、春雷霉素1000 倍液等药剂,每隔7 天至10 天喷雾1次,连续喷雾3 次至4 次。注意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喷雾,以确保防治效果。此外,要维持良好的栽培环境,包括适当的施肥、灌溉和通风,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及时清除田间的残余植物,避免病害在植株间传播。
甘蓝软腐病的发病通常开始于甘蓝的包心期,症状较为明显。初发病时,植株的外叶会呈现萎蔫状下垂,特别在晴天的中午时分最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外叶逐渐瘫贴在地面上,导致叶球外露。同时,叶柄基部和根茎会变褐色并腐烂,叶球容易脱落。在受害的组织上可能出现浅灰黄色的黏稠物质,伴有难闻的臭味。
为了防治甘蓝软腐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甘蓝种植,可采用高畦或高垄栽培方式,以减少土壤湿度,降低病害发生的机会。在田间实施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从而减少病害的积累和传播。及时防治害虫,减少害虫对甘蓝的损伤,以降低病害的侵害。控制浇水量,宜小水勤浇,避免过度的大水漫灌,以减少湿度,从而减少病菌繁殖的机会。在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的病株,将残余植物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源的存在。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包括井冈霉素1000 倍液、链霉素2000 倍液、70%代森锰锌500 倍液等,每隔7 天至10 天喷雾1 次,连续喷雾2 次至3 次。注意将药液均匀喷洒到甘蓝的根部、底部叶柄和叶片上。
菜粉蝶的成虫外貌为白色,翅膀有些带有黑色斑纹,因此又被称为白粉蝶。其幼虫即菜青虫呈淡绿色,身体有细小的刺毛,具有较强的食草性,主要以十字花科植物为食。成虫产卵在植物的叶片上,幼虫孵化后会迅速取食叶片,造成叶片被咬食成片状。
为了防治甘蓝菜粉蝶,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在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株落叶和杂草,这些残余植物可能成为菜粉蝶的栖息和繁殖地。在清洁田间的同时,进行深翻土地,翻耕能够破坏虫卵和幼虫的生存环境,减少它们的存活率。在成虫产卵盛期,可以设置人工网来捕捉成虫,从而降低虫口密度。这对于减少下一代幼虫数量有一定的效果。使用过磷酸钙浸出液喷洒蔬菜作物,能有效减少成虫产卵的数量,同时还具有叶面施肥的作用,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辛硫磷乳油、甲维盐等药剂,每隔7 天至10 天喷1 次药,连续喷2 次至3 次。药剂喷雾可以有效地控制成虫和幼虫的数量。
菜蚜主要分为桃蚜和菜缢管蚜,会寄生在植物的叶片和茎部,通过吸食植物汁液而危害植物,会导致叶片卷曲、黄化、萎缩,甚至死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为了防治菜蚜,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在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败叶,这些残余植物可能成为菜蚜的栖息和繁殖地,清除后有助于减少蚜虫的数量。结合定苗、间苗的工作,及时拔除虫苗,防止蚜虫在幼苗期的大规模繁殖。在播种时,可以将种子拌入70%灭蚜松粉剂中,用药量为种子量的1%,这可以维持药效30 天至40 天,防止蚜虫在幼苗期就开始危害。在菜蚜大量发生时,可以选择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可选用50%灭蚜松乳油、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每隔7 天至10 天喷雾1 次药,连续喷雾2 次至3 次,以有效地控制蚜虫数量。菜蚜对黄色具有趋性,可以在田间放置黄色的诱虫板或者黄色粘着带,吸引并捕捉有翅蚜虫,从而减少蚜虫的数量。此外,也可以利用银灰色反光薄膜,用来驱避蚜虫,降低危害程度。
首先,选择合适的苗床。苗床选择应遵循近三年内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且土壤肥沃的原则。在播种前,需要对苗床进行深翻处理,确保土壤深度达到20 厘米以上,以保证种子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其次,苗床消毒。在整理苗床的过程中,应注意消毒工作。常用的消毒方法是使用琥珀酸铜500 倍液,将其均匀喷洒在土壤上,并铺在苗床上。此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也可以作为消毒剂使用,通过与细土混合搅拌,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最后,种子处理。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以确保其健康和优质。用盐水将种子中的杂质清洗干净,然后用温水浸泡种子,浸泡时间为20 到30 分钟。还可以将种子与药剂进行拌种,以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常用的方法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充分搅拌后将种子放入容器中密闭16 小时,然后再进行播种。另外,也可以使用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拌种,以有效预防真菌和细菌的侵害,从而提升防治效果。
育苗期是甘蓝种植过程中关键的阶段,在此阶段,地下害虫和小菜夜蛾等虫害常常是主要威胁。为此,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促进幼苗健康生长。在播种前,应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确保种子的生长环境适宜。同时,要提高播种质量,确保每颗种子均匀覆盖土壤,避免出现过浅或过深的情况。此外,在育苗过程中要做好防旱和防涝工作,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效预防地下害虫的侵害。针对小菜夜蛾等虫害,可以选择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可湿性粉剂或多杀霉素悬浮剂进行防治,以有效地控制虫害发生。在甘蓝1 叶1 心期,可以使用嘧菌酯悬浮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喷洒1~2 次,能够有效预防真菌性病害发生,保障幼苗健康生长。
移栽及定植期对于确保甘蓝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小菜叶蛾、菜青虫和菜蚜等虫害常常是主要威胁。为了减少虫害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以确保移栽后幼苗的健康和整体健康生长。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在移栽后,应仔细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苗和弱苗应及时剔除,选择生长健壮的幼苗进行定植,以避免将潜在的病虫害带入田间,从而减少病害的扩散和蔓延。同时,定期巡视田间,发现虫害早期迹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防止虫害严重危害。其次,采取适当的灌溉措施。在移栽前的5~7 天,可以在苗床上喷洒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移栽时,最好将幼苗带土一同移植,避免对幼苗产生伤害,从而减少植株的应激反应。在浇水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乙蒜素进行灌根,不仅能够防治害虫,还可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幼苗抵抗力。
首先,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至关重要,要做好浇水工作,保证土壤湿润。在结球后期,要控制好灌溉量,特别是在雨季到来时,要注意及时进行排水,防止水分积聚导致病害滋生。另外,合理控制施肥量也非常重要,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和降水情况,适时追施氮肥,同时搭配使用钾肥和硼肥,以及适量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在叶面上,有助于提高甘蓝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侵袭。其次,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针对小菜叶蛾等虫害,可以在孵化高峰期选择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或多杀霉素悬浮剂进行喷雾防治,这些药剂能够有效控制虫害发生。在结球前后阶段,如果发现叶片感染病害,如黑胫病和黑腐病,可以选择使用百菌清悬浮剂进行间隔7-10 天的连续喷洒,能够有效预防病害扩散。此外,还可以使用氢氧化铜干悬浮剂或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间隔7-10 天进行连续喷洒,以防止黑腐病和软腐病发生。最后,结球期防治。该阶段是病虫害高发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防治药剂非常重要。对于小菜叶蛾等虫害的产卵初期,选择药物喷雾防治能够获得最佳的杀虫效果。在黑腐病和黑胫病的发病初期,轮流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可以避免病害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在采收期,为了防止病虫害对甘蓝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特别是针对黑斑病的防治,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甘蓝收获后,务必彻底清除田间的病残物,包括病株和病叶等。这些残留物可能成为病源,导致病害在下一季生长周期中再次发生。清除病残物的方式可以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法,以彻底消除潜在的病源,减少病害的传播和扩散。通过清除病残物,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原数量,从而减少黑斑病在甘蓝种植区域的再感染可能性。
鉴于甘蓝病虫害的复杂性,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不断更新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确保甘蓝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首先,栽培人员需要了解甘蓝的生长特点、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定期组织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传授给栽培管理人员,提高他们对病虫害防治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其次,栽培人员应该深刻认识到病虫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明白防治工作的紧迫性。通过宣传教育,向技术人员普及病虫害的危害和防治知识,培养他们的防控意识,使他们能够从事预防和应对工作。再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不断涌现出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栽培人员应积极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选择预防时期时,应结合地方气候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将病虫害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栽培人员应具备快速判断和处理病虫害的能力,在发病初期就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阻止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从而减少危害。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密切关注植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首先,合理施肥和灌溉。栽培人员要充分了解甘蓝的营养需求,科学施肥,确保植株获得充足的养分。合理施肥不仅有助于提高甘蓝的免疫力,还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另外,科学的灌溉管理也非常重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减轻病虫害侵害。其次,中耕除草。杂草常常是病虫害的隐匿地,通过定期中耕除草,可以减少杂草生长,提供一个清洁的生长环境,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最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充足的水分不仅有助于植株正常生长,还可以提高植株抵抗力,减轻病虫害。因此,应适当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降低干旱和水浸对植株的影响。
在不同因素的干预下,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可能会加快,为了减少不利影响,科学的检疫工作至关重要。对此,可以在进出甘蓝种植区域的路径上设立检疫点,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查,防止病虫害通过外来材料或植物介质的引入。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检疫记录,及时收集和汇总检疫信息,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培训检疫人员,提升他们对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判定能力,了解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确保检疫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防止病虫害因疏漏而入侵田间。可引入智能识别技术,如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快速准确地判定植物是否受到病虫害感染,以减少主观判断误差,提高检疫准确性。此外,还要建立与周边地区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合作共同防控病虫害。及时共享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情况,掌握周边地区的疫病动态,以更好地应对可能的威胁,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在种植甘蓝之前,要对当地的气候、温湿度等因素进行仔细分析,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能力较好的甘蓝品种。因地制宜,确保种植的品种与环境相匹配,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其次,幼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甘蓝的整体生长情况。要精确掌握适宜的播种时间,确保幼苗在适宜的时机移栽到田间。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光照等条件,培育出健壮的幼苗,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第三,苗床管理直接关系到幼苗的质量和生长情况。种植人员应定期检查苗床的温度、湿度等指标,确保环境适宜幼苗的生长。一旦发现管理不当的情况,要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最后,根据甘蓝的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保证植株获得足够的养分。同时,要做好土壤水肥管理,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要注重精心管理甘蓝的生长环境,包括及时排水、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等,都有助于减少病虫害滋生。
总之,甘蓝作为重要的蔬菜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病虫害的威胁常常影响着甘蓝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在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病虫害压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