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现状研究

2023-12-18 20:18张志颖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6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舞蹈民族

张志颖

(韩国国民大学,首尔 02707)

引言

一位优秀的舞者,一方面需具备专业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呈现出独特的舞蹈表现力,只有真正结合了二者,才能够在舞蹈表演时带给观众更加优质的体验。同时,随着当前人们艺术追求的不断提高,对舞蹈表演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专业舞蹈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能够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在时代大环境下,针对性做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此为前提,进行如下讨论。

一、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创作中的形象捕捉与人物塑造

艺术形象指的是艺术作品在向观众传递的作品情感和主题时所使用的具有自我意识的媒介,在舞蹈艺术中是舞蹈演员的审美意象物态化。而在对艺术形象进行捕捉的过程中,在反应为舞蹈作品的艺术载体来源。

具体来看,人物作为舞蹈作品的关键,舞蹈表演中是否能够保证其中人物的合理、清晰,是评价舞蹈作品是否真正完成呈现其中心思想的重要评判标准。对此,在对舞蹈作品进行编排的过程中,需能够重点捕捉艺术形象这一关键要素。其中,从来源的角度来看,需重点思考所要表现人物的形象来源,这也是舞蹈作品创作初期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从舞蹈作品的呈现来看,则需要对其中收集来的形象元素进行提炼。

(二)创作中的舞蹈动律和体态

舞蹈动律是舞蹈表演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具体来看,舞蹈动律主要指的是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所形成的舞蹈节奏和舞蹈韵律。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因此这就需要能够把握好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特征,方能够真正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民族风格。

实践中,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在进行创编时,人员需始终从舞蹈的动律和体态两个方面切入,充分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风格特点。无论后续舞蹈作品创作如何复杂,都不能够偏离了民族舞蹈的风格。

(三)舞蹈作品结构与矛盾冲突

从舞蹈作品的角度来看,保证舞蹈的结构是十分重要,这也是舞蹈作品在编导时所需要关注的重要素材和元素。实践中,需人员能够考虑好该当以怎样的顺序和怎样的形式进行排列与呈现。

具体来看,保证舞蹈作品具备清晰且完整的结构,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舞蹈作品的情感,充实舞蹈作品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呈现出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此外,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时,观众的注意力的张弛节奏分配方式,也是舞蹈故事结构的基础。

(四)舞蹈作品立意传递的信息

舞蹈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向人们传递舞蹈的情感。其中,舞蹈作品则是在舞蹈立意的基础上,对编导想要传递的想法进行传递。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在进行立意信息传递时,需遵循真善美三个特点。

第一,真。舞蹈作品的真反映是来自生活的真实性,是对生活本质的理解,从而在舞蹈的艺术加工下进行体现,并利用舞蹈艺术的生活真实性,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共鸣;

第二,善。善体现的是舞蹈艺术作品在面向观众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契合观众的内心价值取向,并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更加透彻地反映舞蹈作品的内容,最终产生观众个人的理解;

第三,美。美代表着舞蹈艺术作品所传递出的价值观念。一个舞蹈作品即便动作在优美,但如果不能够保证传递价值观的正确,也不能够称之为一个好的作品,甚至会在观众欣赏时引起观众的反感。因此,需重点关注舞蹈作品的价值观念。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策略

(一)丰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

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舞蹈认知,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也能够在长期民族民间舞蹈学习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为达到更理想效果,需重点针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方式进行丰富。具体来看,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

第一,导入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目前十分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并以更加直观、具体、形象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呈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比较少,这就导致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方法的单一。对此,需在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特点,针对性做好技术导入。例如,在教学蒙古族安代舞的过程中,过去教学更多是由教师进行讲解,包括安代舞技巧等,然后由教师向学生示范,由学生进行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关注点便被限制在了课堂和教师身上,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更透彻地把握知识。对此,教师可选择应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安代舞视频。其中,对比教师演示,视频内容呈现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安代舞的技巧与特点,也能够创建出蒙古族情境,带给学生更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情感理解。

第二,增加实地采风课程。实地采风课程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虽然会增加教学费用支出,但是在舞蹈这样一门艺术类课程学习中,确实必不可少的。民族民间舞蹈本质是一种反应民族风貌的舞蹈艺术。如果教学仅仅处在于课堂中、书本中,虽然不会影响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技巧的掌握,但学生却无法获得对应情感,自然不利于后续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因此,通过实地采风可让学生感受当地真实的风土人情,并同时感受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造的灵感来源,进而体会到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真实情感,在之后表演中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核心。

(二)开放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是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改革的重点。期间,需教师更多观察不同学生所反映出的特点,然后结合不同学生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傣族孔雀舞时,教师便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置与之对应的课程内容,改变过去单一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具体来看,孔雀舞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孔雀飞跑下山的内容;其二是孔雀漫步森林的内容;其三是孔雀饮泉戏水的内容;其四时孔雀追逐嬉戏的内容。其中,孔雀舞最为基础的部分仍然是孔雀振翅、展翅、抖翅和点水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孔雀舞的生动呈现,给人一种真实孔雀的灵秀和轻盈感受。不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学生往往会在孔雀舞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不一样的难度。如有的学生可以很好地把握孔雀的轻盈感,舞蹈表演的动作也十分柔美,但是在神韵上的把握却差了一点。其中,在开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重点关注不同学生学习期间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利用教师的专业性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可以在针对性学习的基础上,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核心。

(三)加强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作品认知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形成对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正确认识,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期间,为能够真正呈现出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力和作品魅力,需能够体会民族民间舞蹈背后所反映的民族文化。

具体来看,大部分民族民间舞蹈在表现动作和呈现情绪方面都与其创作的民族和地区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如果不能够针对民族民间舞蹈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行学习和把控,自然难以真正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内涵。即便组织学生进行了高强度的民族民间舞蹈训练,最终呈现效果也会面临表现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教师教学民族民间舞蹈时,最先要做的便是帮助学生把握不同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

例如,在东北秧歌舞蹈教学中,需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东北地区的文化习俗。其中,东北秧歌舞蹈的原型是唐代的踏锤,并在其中跺、摆、扭等动作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秧歌这样一种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只有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这其中的发展变化,才能够在最终表演中达到稳中浪,浪中哏,哏中翘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学之初便急于带领学生进行动作训练显然是不可取的,需在背景、文化基础上先形成内涵了解和情感体验,方可进行后续教学。

(四)规范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评价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需教师针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评价做好优化与完善,如不能够保证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评价的客观、全面,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对此,关键是要针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建立起一个规范、科学的评价体系。

实践中,教师需改变过去仅采用汇报演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需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考核内容,提高考核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同时,在教师对学生民族民间舞蹈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多关注学生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和内心感受,并非只是关注学生的技巧。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壮族火猫舞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创设出一个情境。如在今年一年的种植活动中,始终风调雨顺,最终获得了大丰收,每一个人都十分开心。结合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火猫舞的方式进行表现。其中,教师需多留意学生舞蹈表演中的神态运用,确保学生在所处情境中生动表达出对应情感。此外,教师对学生民族民间舞蹈学习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树立动态思维,需关注学生每一次的进步。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避免考核集中在某一时期,而是融入到整个学期的教学中,结合学生不同时期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建立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重要的主体力量,教师的专业能力必然会影响学生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因此,这就需要保证教师有着较好的专业素养,做好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具体来看,教师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的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和掌握更多民族民间舞蹈类型,分析这些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背景与民族分化习俗。一方面可帮助教师更加透彻地分析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并向学生提供正确指导;另一方面在教师面对学生问题时,也能够更加及时、更急准确地基于回答。

其次,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舞蹈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更高质量的舞蹈示范。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中,往往需要教师先行进行示范,然后再由学生进行模仿,这就表示教师的舞蹈表现力和示范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舞蹈学习的质量。期间,教师对学生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指导需保证全面性,包括但不限于高难度动作、专业动作等。同时,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示范的过程中,出了对舞蹈动作的示范外,也包括舞蹈表演过程中的神态与情感。例如,在东北秧歌舞蹈艺术示范指导时,有的教师会采取巡逻范式,当学生出现不规范动作时,立刻予以纠正。这样一种方法虽然可以让学生的动作更加标准,但是却少了感性上的引导。对此,需结合东北秧歌热闹、欢快的特点,营造出对应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然后在对应氛围和学生高昂情绪下进行教学指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形式,民族民间舞蹈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并展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境与生活诉求,在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高校舞蹈教学中,需能够正确认识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并积极做好民族民间舞蹈的改革与创新。文章从丰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开放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等角度出发,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舞蹈民族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我们的民族
学舞蹈的男孩子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