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帅
(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民歌在文学意义上讲是民间歌谣,从艺术角度出发则是民间歌曲。《茉莉花》就是一首我们众所周知的民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收集民间歌谣成为一种热潮,时至今日,这样的大热潮越来越少,那么创作民间歌谣对于现在来说更是屈指可数,所以不少的民间歌谣逐渐成为经典,让中国民歌无论是在历史的舞台还是如今“百花齐放”的时代,都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在浩瀚如烟的民歌中一系列的同宗民歌《茉莉花》就成为了这颗明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茉莉花》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扎根而生,在我国民族文化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的音乐之花,音乐作为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养分,它是最具有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目前《茉莉花》流传版本颇多,但是最为经典的还是江苏六合版本的《茉莉花》,它整体的节奏节拍规整,旋律优美,唱词朗朗上口,集诗情画意为一体,具有委婉抒情的音乐风格特征,浓厚的地域色彩和艺术气息,给人活泼轻盈,生动含蓄的感觉,是一首具有江南风格的歌曲。
《茉莉花》的歌词语言简洁明了,亲切纯朴,富有情节性,它运用抒情叙事相结合的手法,把歌词集中于描绘茉莉花的形态上,将情感寄托于茉莉花,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情感表达的含蓄与内敛。
歌词“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院春色香也香不过它她”一唱三叹,歌词交韵和换韵相结合,富有节奏的表现手法对茉莉花进行了赞美;“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将我骂”“又怕旁人笑话”“又怕来年不发芽”,这“三怕”把少女的天真可爱、活泼娇羞的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另外歌词的押韵是以发花辙(a、ua)为韵角体现在“花”“它”“骂”“笑话”歌词协和,节奏感强使歌曲表达更注重轻重缓急;“香不过它”“白不过它”“比不过它”三句中的“香”“白”“比”采用了我国传统民歌诗集总和《诗经》中比兴的手法,使歌词意境层层递进,从“香”“白”到“满园开花”都比不过她,这几句歌词展现了嗅觉、视觉到茉莉花群体的全态,引人入胜。
《茉莉花》采用民族五声调式作为基本调,2/4 拍节奏的江南小调旋律节奏采用四平均、二对一、切分节奏交替的方式出现,体现小调旋律特色,全曲旋律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组成,整体旋律发展保持了《鲜花调》的主体,但在结尾部分加入拖腔使音乐更具有感染力。
《茉莉花》独特巧妙的旋律发展,使得它传播范围之广,影响力度之大,成为一首人人会唱,人人爱唱的经典民歌,也正是因为它的独特,在各个地区融合不同的地域文化发展出的一系列同宗《茉莉花》都是以六合版本为“母体”,进一步体现了《茉莉花》独特的音乐魅力。
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中国民歌不以写实见长,而是更加注重于挖掘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以及情感,民歌小调《茉莉花》正是将情感借助于“茉莉花”来抒发,言简意长,让人再反复推敲体会中去深思。
在古代诗词中,“花”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经常用来比喻女子的青春活力和美貌动人,则民歌《茉莉花》以江苏独有的“茉莉花”来象征比喻青年女子在面对美好爱情时的矜持与害羞,看似在叹花,实则在表达内心的矜持和含蓄。作为中国民歌,《茉莉花》表达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它并不直抒胸臆,人民借助在生活中面对自然界反馈给予人的美好事物进行表达,从而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民歌《茉莉花》在作品呈现上,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感表达,它虚实结合,赋予听众无限想象并且根据自身经历体会“言外之意”,在反复演唱表达中推敲唱词的隽永深情以及演唱者想要呈现的内在含义。
无论是从历史的发展来说还是从歌曲本身作为出发点,它作为同宗民歌《茉莉花》的“母体”,对于这一系列《茉莉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茉莉花》的演变传唱成为了中国民歌传承和国际化的成功典范。《茉莉花》是一首经典的民间小调歌曲,原名为《鲜花调》。人们广泛接受它最早起源于明清时期。
起初在宋元以后,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城镇经济繁荣,乡村农业发展,一片繁荣景象,文化交流也日渐频繁,音乐文化逐渐从宫廷音乐转变为民间俗乐,大量的瓦舍、勾栏兴起,演出的场所、内容已及活动形式日益繁荣,而《鲜花调》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百姓爱听,人民爱唱的一首小调,同样由于文化交流融合,民间表演团体大量增加,艺人为迎合百姓的审美,《鲜花调》无疑就成了无论是职业艺人还是半职业艺人,常常在舞台上呈现的作品,同时,艺人还会把一些民间小说故事,神话传说或者戏曲剧本加以改编,成为了当下推崇流行的短小音乐作品,并极具时代特色,特别是元代剧本,艺人们将其作为改编的主要来源,而明清时期俗曲《鲜花调》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以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为基础进行创作,表现了想要“摘花”却又害怕被看到的矛盾、紧张的心情,借花抒情,用含蓄的表达把纯真男女的爱慕之情呈现出来,同时也体现了当时封建统治的冷酷无情,在明清时期的专制下人们无法直抒胸臆,所以《鲜花调》本身就具有当时的人文理念和社会思想,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客观反应。
20 世纪20、30 年代,随着国内学堂乐歌的兴起,留日归国的沈心工根据《鲜花调》进行了创编写成了《学校唱歌集》,并把它收录到《国民唱歌集》中,随后欧阳立安根据沈心工的创作发挥,对《鲜花调》进行再度创作并填写歌词。1942 年我国著名音乐家何仿拜访江苏六合一代的民间艺人,艺人用胡琴自拉自唱《鲜花调》,何仿先生被这涓涓入耳的音乐所打动,并将其曲谱进行记录。1957 年,何仿先生将记录的曲谱进行重新编创且正式更名为《茉莉花》,还将这首《茉莉花》带到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进行汇报演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都表示了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和认可。
近现代时期,赵元任先生对于《茉莉花》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将《茉莉花》的前身《鲜花调》改成了钢琴曲,他充分借鉴了西洋音乐中的调式、和声、曲式、等技法,但在情感表达和审美上保留了民族化传统的精髓。
从宋元明清时期开始,到20 世纪中期,《茉莉花》世代流传,经久不衰,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无论是民间艺人还是留学归国的学者的认可和创编,也顺应了时代的审美,推动了《茉莉花》这首民间小调的发展传承,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音乐财富。
时至今日,《茉莉花》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并且在不同地区开枝散叶,形成了一个同宗民歌《茉莉花》体系,各地区版本《茉莉花》风格不一,但追溯源头,都是由同一首《茉莉花》(江苏六合版)作为“母体”流变而来的,这一庞大的《茉莉花》家族中各个地区的《茉莉花》就是“母体”流变而来的“子体”群落,这是在我们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淀积累的结果,历史的沉淀过程中经常有文化的变迁与碰撞,冯光钰先生在《中国同宗民歌》中讲到。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音乐文化进行接触时产生的音乐冲击和音乐文化冲突,结果往往引起音乐的接受和重新适应,从而导致音乐的纵横传播流变,推动着音乐的进化和发展。”
例如山东安丘县的《茉莉花》在江苏六合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它将原曲的前两个小节中的个别音进行更变——第一小节末尾“宫”音和“羽”音以及第二小节“徵”音截取出来作为“子体”民歌的第一小节起首第一拍的前三个音进行旋律的发展,虽说节奏上相较江苏六合版本慢,但整体谱例与江苏六合版本的旋律框架基本一致,并且适当的加入了一些新的音乐素材,构成了山东安丘版本的《茉莉花》;其次,山东安丘版本的《茉莉花》又对山东邹平产生了影响,邹平版本《茉莉花》在旋律上进行变革,它同样采用截取安丘版本个别音的方式,也就是将安丘《茉莉花》第一小节的“羽”音和‘徵’音截取,不同的是,在邹平《茉莉花》中截取的音还将继续发展,运用重复“徵”音的展开方式展开第一小节,之后的旋律框架基本与安丘版本《茉莉花》相一致,在发展旋律的同时,邹平版本还进行了“加花”,展现出另一种风格色彩的变体民歌《茉莉花》;最后在邹平版本的基础上,河北南皮的《茉莉花》继承了起音“羽”但是将后面的“徵”变为“清徵”,并将“羽”和“清徵”用作开头起音,用邹平版本第二小节末拍“羽”和“宫”前移构成第一小节末拍,但在第二拍开始,南皮《茉莉花》加入河北的风格,旋律发展对邹平版本进行大篇幅删改,同样,河北南皮的《茉莉花》以邹平版本为基本框架发展,结和当地风格加入新的音乐素材,形成南皮自己的《茉莉花》。在人们刻板印象当中北方地区的歌声一定是嘹亮、高亢的,但是河北南皮的节奏相比较江苏的音乐内容是柔和趋缓的,是因南皮的《茉莉花》由山东邹平发展,但又受到吕剧影响,使得河北的《茉莉花》又有不同的韵味。
除了这几个地区的《茉莉花》外,其他地区的也有着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广东、天津、湖南 、云南等等,它们都是以江南地区为中心,各个地方流传不同版本,都具有“母体”的结构框架,且加入自己地区的风格色彩发展而来。这么多地区版本的《茉莉花》都来自于同一“母体”,可见江苏六合版本的《茉莉花》受众人群广泛,且起源明清时期,更有历史的沉淀与积累,是前人取其精华的结果,这一简单的江南小调对各地区都有不同层次、深度的影响,这不仅仅是音乐文化的交流,也是各地区对江苏六合版本的《茉莉花》的认可和接纳,它历经世代流传已经不仅仅限于江苏地区吟唱《茉莉花》,而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茉莉花》是最早流传到西方的中国民歌,它不仅是在国内流传甚广还在国际的舞台上演出,更突出、增强了它的礼仪功能和交际功能。
1965 年,印尼的万隆会议十周年纪念活动上,《茉莉花》用女生合唱的形式,呈现出了这首经典作品;198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茉莉花》确立成为亚太地区的音乐教材,之后,《茉莉花》还被改编为多种形式,例如:儿歌、合唱、古筝曲、交响乐等,《茉莉花》作为最具我国民族特色的音乐,响彻整个礼堂,甚至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颁奖仪式音乐的主要元素也是运用《茉莉花》的曲调。《茉莉花》的发展演变是中国民歌在传承和走向国际化的成功样本,它不仅成为了典型的中国民歌代表,甚至跨越重洋,“站在”西方国家的舞台上,成为了推动中国民歌文化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标本式的“中国符号”。
《茉莉花》从一首民歌小调,逐步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历经世代流变,产生出同源不同曲的一系列同宗民歌《茉莉花》,甚至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中国重要国际场合中的选唱歌曲,实现了从边缘到核心的蜕变。
当今世界,音乐风格和艺术形式多样化,在现代流行审美中,《茉莉花》作为返璞归真、平易近人的审美趣味在这个时代的长河中涓涓流淌,作为“中国符号”的《茉莉花》用优美婉转的音乐风格,将中国真诚友善的精神以及中国“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传递给了全世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和缓、柔美、善意的属性,它可以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契入点,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心灵的交融,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和沟通东西方文化认同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