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之后
——基于非遗舞蹈活态性质的数字化态势思考

2023-12-18 20:18陈若楠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6期
关键词:活态民间舞蹈文化遗产

陈若楠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一、基于“活态”性质的非遗舞蹈数字化

(一)非遗舞蹈与数字化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分为十大门类,题中“非遗舞蹈”指其中传统舞蹈一类,专属的项目编号是罗马数字“Ⅲ”,包含傩舞、协荣仲孜、苗族古瓢舞、古蔺花灯等[1]。随着对民间舞蹈除民俗价值外的公共教育功用与文化生产经济属性的认识不断深化,这种以人的身体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在今日跨越了现场表演,积极拥抱了数字化:数字化的备份与数据库建立将非遗舞蹈转化为一种可即时提取的电子资源,数字化传播跨越了时空屏障给非遗舞蹈带来走进大众视线的良机,数字化活化利用与融合发展又促进了民间舞蹈艺术的生产性保护。数字化激发民间舞蹈数不尽的发展潜能,目前诚然需集百家之长,以大量学理性探讨促进非遗舞蹈数字化事业进步。

(二)把握“活态”性质是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的关键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物质文化遗产(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的数字化的复杂出于非遗“活态”性质所带来的演变性与不确定性。空间概念上,非遗舞蹈更多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2],包括道具、服饰往往也是萌生于舞蹈知识的可复刻物件。时间维度上,民间舞蹈不像建筑、雕塑等可被判定属为于“过去”的人类物质文化集合[3],它与农耕时代羁绊深远,然更紧要的是它以流动变化的形态存在于现在、未来——它是活态的。因此,若将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当成对一客观物件的保存与传递,则会因时空性质的修改而剥夺了其生命力。当然在备份保护上,可将民间舞蹈以进行固态存档,但非遗舞蹈文化的踵事增华必须尊重并且围绕“活态”这一性质展开。

二、非遗舞蹈数字化技术之外的

(一)技术硬伤

国内对非遗数字化尚未发展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4],每一环节都有其要攻克的技术难关。以起始环节——信息采集为例。舞蹈的表现形式特殊,信息采集部分应拆解为四部分讨论:一是对当地民俗文化、舞种描述、乐谱等的记录,这部分以电子文本为载体或对纸质文献使用图像式扫描即可轻松满足;二是民俗音乐伴奏的数字化,这部分有现场录音以及音频管理、剪辑等技术的牢靠支撑;三是道具、服饰等实物的数字化采集,可参考文物保护工程的经验;四是对舞蹈肢体语言的数字化采集,在今非遗资源“活化性利用”的倡导下,单一或混合的文字、图像与影像采集难以满足保护转型要求,3D 形式的舞蹈呈现受到学界近年来的关注。服务舞蹈的3D 技术可细分到动作捕捉、3D扫描、3D 建模等。以动作捕捉(Mocap)为例,它可以服务立体电子馆藏、虚拟平台、VR 教育设备、舞台立体投影等项目的建设。常用的光学式动捕技术具有数据处理速率高、动作还原快等优点[5],但在具体作用时要尽量减少动作遮挡,舞蹈动作幅度大时标记点也容易丢失或不连贯。此外采集过程对传承人的体力有一定要求,操作人员与负责压缩转换、附属物件加工等的后期人员也相应承担了大量工作。目前而言,传统舞蹈三维模型资料的数据库的规模成熟、舞蹈数据云库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除了信息采集,修复、数据整理与归档、平台建设等非遗舞蹈数字化以及升级置换环节无一不存在着由于支撑技术不足而产生的迁就,新兴技术在非遗舞蹈保护应用上的障碍为非遗保护机构与专业人员发出挑战函。

另外发展技术所需的专业团队聘请薪资、机器运输与维护成本等配套资金问题也需纳入考量范围。高度依靠财政经费促进文物保护的资金格局促成数字化被动的局势,以“高服务化”与“知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消费结构升级尚在途中。此外,在初升文化创意行业竞争激烈情况下,非遗机构“自造血”的筹资方式——商业运作带来的实际效益不足支持后顾无忧的技术扩张升级。可以说,技术硬伤并不是一元化的难题,需在物质基础发展路上徐徐图之。

(二)非遗舞蹈知识共享平台建设乏力

知识共享平台能为文化遗产爱好者、教师和研究人员、群众对文化遗产材料的数字访问提供统一的信息获取渠道,是解决碎片知识分散成为“信息孤岛”的有效途径,建设非遗文化知识检索平台、经验分享与交流讨论平台的任务往往由非遗保护中心以及博物馆机构承担,一些高志愿度的非政府组织(NGO)也参与其中。传统舞蹈一类的数字平台搭建并未成系统,主要是信息的公开程度有限,采风收集到的非遗舞蹈资源往往储存在未对大众开发的数据库这一“象牙塔”中,供文化机构及高校学术部门取用,民众从共享平台所获取的资料内容亦或形式上都并不丰富。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搜索引擎中输入“舞蹈”,找到约2 条结果分别是“舞蹈陶俑”与“舞蹈纹彩陶盆”[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站中“传统舞蹈”类目可获取的资源局限于文本,仅个别有图像资料[7]。考虑到客观物质条件以及民众兴趣分散等许多制约因素,不期许知识共享平台的搭建一蹴而就,但这是出于公益的必行之路。

(三)“宣传”与“传承”间的认知模糊

诚然在数字化非遗态势下,非遗的申报、保护、研究、宣传、传承、开发等环节相辅相成,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相对独立的使命,但习见模糊化“非遗推广”与“传承”,将宣传推广混同传承过程的认知误区。

在今天,大众娱乐形式的更迭使得民间舞蹈难以成为民众充实生活与抒情达意的选择,为避免非遗舞蹈的保护沦为沦为纯学科责任,有关部门与社会力量不断寻求方法突破纯“公益性”“消耗性”的被动保护局限[8],使用信息媒体的宣传推广就是其中之一。然现代文明带来的科技进步在拓展非遗舞蹈的传播广度时也冲击到其所传递的知识深度,并且不少报道将横向拓宽公众认知的宣传与纵向传授知识的传承搞混,将非遗舞蹈文化的社会推广等同于传承。实际上,传承有其门槛,不是“固态知识普及”,提升对非遗舞蹈的社会关注度并不能直接实现非遗舞蹈活态传承。可从知识内容与传导环节上认识两者的迥别。内容上,“传承”要求不局限于“知道”,必须是全面、有深度的学习,尤其不能缺失对“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的学习,传承人不仅要掌握技艺、套路、道具使用等,还需具备对具体民俗文化想法(如审美趋向)的共情,即非遗舞蹈的传承必须包括真实的肢体参与与心理共情。这一层面上以碎片信息吸引群众的“宣传”完全无法相提并论。而从环节上看,人在媒体的视觉叙事中被动接受信息,是“观看——接受”,而舞蹈套路学习的完整模式为“观察——模仿——重复——记忆”,若缺乏了“模仿”“重复”与“记忆”,动作及意识就无法在“师”与“生”之间传递,更无谈传承。

诞生于农耕文明的非遗舞蹈以代际传承的方式走到了今日,守护舞种存在、发展的传承事业注定要严肃许多。不可因媒体报道中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自满,勤勤恳恳搞好传承人保护工作始终是保证非遗舞蹈可延续性的核心诉求。

三、以社群力量带动活态保护与传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 年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9]现代文明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并生成为一种共识,除避免割裂两者之间的内蕴联系外,要斟酌全球化之下的现代文明对民间本土意识多样性的渗透度问题,以怎样一个合适的速度、把控什么样的方向促进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性转化的问题亟待非遗传承人与民俗学家、舞蹈家们找到平衡点。面对技术硬伤以及数字化态势中的文明冲击问题,可将目光由技术转向“人”,基于非遗舞蹈的“活态”加强非遗舞蹈发展与城乡发展规划的结合,尤其要发挥农村社群对非遗传承的作用缓解有关部门承担的压力,鼓励非遗“原产地”社区的集中力量成为非遗舞蹈横向推广与纵向发展的主力军。

社群(Community)除指地理意义上的特定社区,也可以是一个共享利益或价值观的群体[10],一方水土一方人,长期居住者对所在地区孕育的精神文化产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他者无法比肩,而又因民间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在空间利用与肢体参与上有其特殊性,所以应该提倡线下社区活动。以社区为单位的非遗文化浸润在欧洲有优秀的实践:集学习、工作或娱乐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遗产资料平台Europeana 收集并公开展示了来自4000 多个不同机构的文化遗产资料[11],而项目WEAVE[12]通过讲座、社会讨论、数字展览的方式,在文化遗产机构 (CHI)、少数民族文化社群和Europeana 三者间建立联系。这一项以社区为中心、紧密结合数字知识共享平台、吸收专业机构参与的项目值得国内非遗舞蹈文化事业借鉴,有目的性地扶助某一传统舞蹈在原生地的深耕发展比泛推广更符合其气质与性格。此外,基于“社群中心”的非遗发展资源会集,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可将生态博物馆(Ecological Museum)的建设提上文商旅创新议程,促进包含民间舞蹈元素的地域文化品牌建设。

加强非遗舞蹈发展与城乡发展规划的结合的另一目的是开拓农村就业新空间。对农村户籍的蔑视是我国新时代城市就业歧视中特有的一类[13],妨碍着农村户口劳动力的职业发展更有损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连结数字化工具,支持农村非遗舞蹈传承点茁长,使当地农村人口尤其农村户口大学生发挥身为“族内人(Insider)”对出生地文化熟谙的优势。开展社讨、展览、演出等活动,广泛吸纳村民参与并提供相应就业岗位,促使农村劳力就近就业。建议将退休职工与中老龄村民纳入非遗保护社区的力量队伍,非但借助非遗文化保障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降低老年群体孤独率,亦通过提高老年人口劳动参与,为解决老龄人赡养问题提供新思路。

四、结语

数字化工具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从“遗产”到“资源”的跨越,然触及资源约制、技术屏障等问题,我国依旧在非遗数字化转型能力发展的起步路上,目前尚不具备大面积应用与推广新型技术的能力。就现阶段而言,以群众力量重拾非遗舞蹈的人文温度,让非遗舞蹈资源“活起来”更有意义,未来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必将是尊重民间文化活态发展规律的全民参与文化民生工程。

猜你喜欢
活态民间舞蹈文化遗产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活态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