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芳 中国音乐学院
在演奏家与听众的心中,姜万通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作曲家;在众多学子的眼中,姜万通教授是一位可敬可爱的音乐教育家。他的音乐创作数量繁多、体裁广泛,演出过后,听众总是赞不绝口。
从1970年以来,姜万通先后在大连歌舞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和工作,现为深圳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教授了作曲、配器、和声、现代作曲技法等多种作曲技术理论的课程,姜万通教授的课堂气氛活跃,授课风格幽默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从儿时起,姜万通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文革”期间,姐姐的一把弹拨乐器(秦琴)引起他的兴趣,也为他打开了音乐世界的大门。由此,姜万通独自开始了对乐器的琢磨、演奏,之后就水到渠成地进入了学校“宣传队”,这让他有机会接触并了解到更多乐器。或许是上天赋予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与机敏,姜万通很快就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扬琴、中阮、唢呐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并在演出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使他在不知不觉间积累了一定的演出经验,在表演、胆识、技巧与基本音乐素养等方面都得到锻炼。
1970年,姜万通考入大连歌舞团,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化生涯。为了适应“一专多能”型人才的需要,他又开始学习双簧管与打击乐器的演奏,并逐渐成长为团里的独奏演员。繁忙的演出更加夯实了他舞台表演的基本功,以及对音乐作品内涵诠释的能力。或许,那时年轻的姜万通也没有想到,自己对这些吹拉弹打乐器的研习与喜爱,能成为他后来在音乐创作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1978年,姜万通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但由于学校里还没有打击乐的专业,他便继续在学校乐团中担任打击乐演奏员参与学校的重要演出)。导师张守明先生的教学风格非常严谨,他希望创作者在写作音乐时,务必让每一个音符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写没有意义的音。这样近乎严苛的要求,为姜万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十分扎实的基础。
1999年,姜万通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博士研究生,在导师徐振民教授的指导与鼓励下,开创性地将混沌与分形理论运用到音乐分析的研究中,其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空白,也对于推进音乐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从对乐器的把玩、磨炼,到成为舞台中央、聚光灯下的优秀演奏员;从音乐学院的学生,到如今作品广为流传的作曲家,姜万通在音乐学习历程中的积累,可谓丰富多样、既深又广。他承继了两位导师“重视音乐性,将技术埋藏于音乐深处”①的创作理念,在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创作出许多大众喜爱的音乐作品。
长达十几年的乐队演奏经历,不仅使姜万通练就了对乐器音色、音域以及乐队音响平衡的把控能力,也给予他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功底。多年专业的作曲技术训练更使他在音乐创作中如虎添翼,在对中西方各种乐器的驾驭中成功塑造了许多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和多重音乐氛围。例如,为筝、埙及三位打击乐演奏家而作的室内乐《元》②(又称《远古风情》),旨在表达“原本”“初始”之意,通过对远古先民生活风貌的描绘,表达出作曲家对人类自身成长、人与自然之关系等问题的哲思。作品采用琴弓在筝、钢片琴、钹上的拉奏以及皮鼓、排鼓、桶子鼓等多种打击乐器的组合,构建出新颖的音响效果,表现对远古时期景况的想象与意境的渲染。作曲家在设计特殊演奏技法的同时,在节奏语汇中还运用数列式的递增、减手法,结合丰富的音乐表情,表达了先民对大自然恐惧、敬畏而又向往生存的复杂情绪。为小提琴、单簧管、人声、打击乐与钢琴而作的《看不见的风景》(2009)以及为小提琴、单簧管与钢琴而作的《和》③(2009)是两部创作手法独特且含义深远的室内乐作品。《看不见的风景》在自由的结构形式中融入了多重音响内容的叠置,在偶然音乐的创作设计中加入拼贴式的音乐内容,仿佛将电影中蒙太奇的剪辑镜头技术引入听觉的范畴中,呈现出“风景”一再流转的美妙效果,看似是“看不见的风景”实则为“听得见的精彩”。在作品《和》中,作曲家希望把不同时空里,美好又经典的内容结合一起。作品在钢琴声部引入琴曲《梅花三弄》的主题材料,随后小提琴声部奏出民歌《茉莉花》的曲调并以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中的前奏曲素材作为伴奏,各乐器声部在材料连续的裁截与变奏中推向高潮。由此,作品将传统与现代的创作理念、东西方的音乐元素巧妙合宜地连接起来,形成复风格的音乐特征,充分表现了和而不同中“和”的统一与“不同”的个性。
《戏韵》(2017)是钢琴家张放携手洛克三重奏团(RUC)委约的一部钢琴三重奏,于同年10月17日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首演,后由多个三重奏乐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音乐厅以及国外等多个地区进行巡演,并于2019年入选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该作品在钢琴部分巧妙融入戏曲音乐中的过门儿元素,并以大提琴双音的反向滑奏,表现出戏曲音乐的独特韵味。小提琴则在较高的音域中多以八度大跳及二度滑音,融入传统音乐由弱渐强、由慢渐快的设计,表现出京胡的音色神韵。作品整体以“散-慢-中-快-急”的板式结构布局,将戏曲音乐之声腔、板式、唱念做打等元素囊括于钢琴三重奏的形式中,成功探索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戏曲音乐的可能性以及律动韵味的独特性。
《倾诉》《我的目光只为你守望》以及《我最亲爱的人》(2013—2016,魏巍作词)是作曲家应深圳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三首声乐与管弦乐队交响曲,作品原为交响诗篇《大鹏礼赞》的三个篇章。其中《倾诉》,以中国戏曲元素为基调,综合运用偶然音乐、速度对位以及材料嵌入等创作技法,并通过引申、润腔、拖腔、甩腔、“自由反复”等手段,将主题发展成一个巨型乐段(150多小节),其拉伸的线条,抻长的气息,在增强结构张力的同时也提升了音乐的感染力。在《我的目光只为你守望》的起始部分,凸显低音大管最低音区的音色,仅接近于30的频率音响赋予听众非常特殊的音乐感受,渲染出阴郁、忧伤的气氛。在《我最亲爱的人》中,乐队部分也多次加入弱音器的使用,在音色、力度与织体等多个方面都与声乐部分形成如影随形、水乳交融的艺术效果。作曲家在三部作品中综合运用五声性纵合化和声语汇于散点结构的布局中,突出声乐的音乐线条与交响乐队的多层次化融合、交织,乐器的选用与音色把控也十分贴切地表达了音乐内容。
除了室内乐、声乐与乐队作品外,姜万通协奏曲类的创作也十分具有影响力。至今已在全球演出上百场。备受世界各地观众喜爱的协奏作品《鸿雁主题随想曲》(2014)中,作曲家选用大提琴作为主奏乐器,以其温润、优雅的音色质地来表现引子部分带有长调特征的音乐语汇,二者相得益彰。大提琴旋律取用原民歌主题的素材,在中低音域加入多重滑奏的设计中渐渐流淌,似乎表现出鸿雁自由飞翔、悠然自得的仪态,弦乐部分在较高音域以轻盈的泛音设计配合音树、钟琴等色彩性乐器,好像波光粼粼的湖面,清透、爽朗。作品中音响多层次、空间化的处理与旋律主题的完整陈述,极大地引发听众共鸣,仿佛内蒙古那天高地阔、令人神往的风景就在眼前。该曲也同样受到演奏家们的青睐,如今已成为北京埃可森特交响乐团(Accent Symphony Orchestra)的必演经典曲目。作品在近几年中进一步被改编为室内乐、独奏等其他多种配器版本,2022年7月20日在美国纽约卡内基举办的“金色经典”获奖音乐会中,首演了萨克斯、中提琴与钢琴三重奏版的《鸿雁主题随想曲》,此次改编的乐器配置再次拓展了听众对《鸿雁主题随想曲》的听觉感受。为大提琴与竖琴而作的《鸿雁主题随想曲》也于同年9月由德国霍夫曼斯特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西北风情之《西北谣》④是深圳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一部萨克斯与管弦乐队协奏曲。作品选取《脚夫调》《赶牲灵》《三十里堡》等作品中多种西北地区民间音乐元素,将萨克斯的演奏技巧与管弦乐队有机结合,彰显西北地区歌谣悠扬、高亢、干涩、尖利等特点,突破听众对萨克斯固有的音色印象,也拓宽了萨克斯的音乐表现力。
钢琴组曲东北风情之《文咳咳 武咳咳》(音:哈)由钢琴家刘琉在2017年首演于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作品将钢琴的演奏技法与东北地区二人转的两个曲牌进行融合,表现其特有的唱腔元素,在高低音域不同的音色、力度中,生动地展现出诙谐幽默的表演状态。该曲获得2018年中国风格钢琴教学作品大赛贡献奖,并在第34届(2018)华盛顿国际青年钢琴艺术家比赛后,被指定为必弹曲目。
新疆风情之《一杯美酒主题随想曲》由钢琴家刘琉与深圳交响乐团在2017年4月26日首演于深圳音乐厅。作品运用了新疆地区民歌《一杯美酒》的音乐元素,在多声部器乐化的表现形式中,使原民歌的性格塑造与音乐情绪以更为立体、饱满的状态呈现出来。
2022年,是作曲家管弦乐新作展演成果非常突出的一年。其中《庆典序曲》《中国狂想曲第一号》以及交响诗《江山如此多娇》三部大型乐队作品由深圳交响乐团与天津交响乐团多次演出,反响热烈。《庆典序曲》《中国狂想曲第一号》以狂想曲为体裁,在多重结构原则的布局下,以交响化的创作思维,将中国传统经典的音乐素材成功诠释于当代音乐的审美语境中。交响诗《江山如此多娇》在约25分钟的时长里,设计了三个情感层次丰富、音乐个性鲜明的主题:第一主题描述美好河山的壮丽景象,第二主题回顾中国人民在探索、崛起中的苦难经历,第三主题则表现艰苦卓绝的奋斗后人民取得胜利的喜悦。作曲家借助作品具有张力性的音响效果与深刻的内涵,展现自己积极进取、壮心不已的乐观心态,同时也深切表达对祖国强大繁荣,持续发展的美好祝愿。
2018—2022年,计有《鸿雁主题随想曲》《戏韵》《一杯美酒主题随想曲》《江山如此多娇》等作品分别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创作、推广及人才项目的支持。这些作品的创作不仅诠释出文化自信的核心意义,也为中国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谈到音乐创作技术与音乐性时,姜万通说道,我们在掌握音乐创作的技术方面没有上限,但始终要记得将技术服务于音乐,他将此称为“效”里藏刀,其中“效”指音乐会的效果,“刀”指创作技术,即让音乐的效果吸引听众,而不是让其注重技术超过音乐本身,因为作曲家的意义在于创作音乐而不是制造音响。姜万通在民歌的器乐化以及多重音乐元素的运用方面都做出过有意义的探索,所渲染的音乐氛围与塑造的音乐形象在受到听众认可的同时,也使许多专家与学者在音乐创作的研究上颇受启发。
随着教学、创作、科研的不断深入,姜万通发现,音乐作品在由单个音到整体结构的生长布局中,还有很多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内容值得深入挖掘。这类在创作方面有待探究的问题,引发了他的思考。在前后十数年的不断摸索与积累中,他寻找到“混沌·分形”理论对音乐组织构建之内核的重要影响,也逐步在音乐理论科研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旋律“分形结构”分析——为纪念施光南逝世10周年而作》⑤一文中,从分形结构的角度对艺术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之旋律形态与节奏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探寻到音乐领域之于“混沌·分形”⑥理论的重要关联后,他以博士论文《混沌·分形与音乐——音乐作品的混沌本质与分形研究初探》进一步阐明“混沌·分形”理论对音乐创作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在《耗散系统与音乐作品中的自组织现象》⑦中研究了音乐作品生成、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并在“高度有序性”——混沌序对耗散系统与音乐作品中的自组织现象进行分析论证。《混沌·分形与音乐关系的思索》⑧则论述了音乐作品在时间序列上的混沌运动(从有序过渡到无序)与空间序列上的分形(精细结构发展形成局部与整体的自相似性)。《音乐作品的系统性特征》⑨重点阐述了音乐基本表现手段之空间性特征与音乐整体表现手段之时间性特征的区别与联系。随着姜万通的多年研究,该理论的成果也引起国内音乐学科类其他研究者的重视,许多专家与青年学者也对“混沌·分形”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相继发表多篇文章。
在混沌与分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姜万通还将该理论的核心理念运用于实际创作中,例如,为扬琴、古筝、琵琶、笛箫及二胡而作的民乐五重奏《混沌图景》(2011)就是将“混沌·分形”的理论成果实化于音乐创作的经典作品之一,该曲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伊斯曼音乐学院首演,引起学界的热烈反响。
“混沌·分形”理论的研究过程开拓了姜万通的研究视野与思维方式,他由此间接寻找到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门类对音乐作品结构分析的影响,进而提出“散点结构”⑩的分析方法。散点结构分析理论的灵感来源于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写作文体和美术中山水画“散点透视”⑪的透视类理论。在散点结构的研究中,作曲家进一步拓宽中国音乐作品结构分析的方法与思路,在对其导师徐振民先生所创作交响音诗《枫桥夜泊》的分析中,探求到各音乐形象之间的区别于深层联系,进而阐明音乐发展过程所形成之“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效果。
《空山赋》(2012)是姜万通运用散点结构来布局全曲的一部钢琴独奏,在作品的扉页中写道:“空,意为无,无亦为大,有容乃大,‘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取大气之境象;山,大自然之造物,仁智二者皆乐之;赋,既为传统文学体裁,亦为艺术创作手法之一。”《空山赋》以其独特的织体形态及特殊演奏技法,诠释出“空”的哲思与“山”的意境。作品于2012年首演于韩国,后由钢琴演奏家张方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国家大剧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地进行多次演出,获得听众与专家的一致好评。201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与音乐表演系合作,共同呈现了一场以“夜宴·空山赋”为题的跨界视听盛宴,《空山赋》作为演奏的主要作品之一,在此次水墨画展中得到众多美术家们的欣赏与青睐,钢琴作品与水墨绘画在精神与意境上得到完美契合。
古时孔子用尽善又尽美,作为对《韶》乐的最高评价。的确,美到极致,善到极点是每位创作者对作品艺术效果的终极追求。但如何能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代人审美和心理需求的高质量作品呢?这仍需创作者,扎根于民间深厚的文化土壤,将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与技术融入母语音乐的语境中,让更多兼具可听性、又有思想内涵的优质作品与听众产生共鸣。
作为一位中国当代优秀作曲家,姜万通用实际作品践行为人民创作的理念,即不拘泥于某种形式,也不偏重于某种音乐风格,其音乐语言似乎都指向了以塑造音乐形象为目标,以音乐效果本身为追求的表达特征。他心之所向的理想,就是向着展现至真、至纯、至善的音乐创作一再迈进,在不同音乐的形式与风格中,不断突破自我,在融合母语音韵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创作路径。作为作曲系的教授,多年以来,姜万通以其德高望重的品质与过硬的专业技术,培养了大量的本科及硕博研究生,他们已在国内外的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了非凡成绩。衷心祝愿姜万通教授在自己的创作、研究与教学中取得更多硕果累累的成就,心之所想皆可成!
注释
①注释①—④均来自笔者对姜万通的采访,2022年7月21日。
②该作品于1989年获第三届美国新音乐作品比赛优秀奖。
③在为小提琴、单簧管与钢琴而作的《和》作品简介中有述:“和,在汉语中有十分广泛的含义,和谐、和睦、和善等,不一而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个人到社会,乃至世界和宇宙,从微观到中观,乃至宏观的不同层面,有其更为深刻的内涵。”作品在2009年由青年钢琴家刘琉首演于卡内基音乐厅。
④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4月26日首演以来,作品已分别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萨克斯音乐节(2018)、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2018)、澳大利亚的悉尼音乐学院(2021)、美国的辛辛那提音乐学院(2022),及中国的广州、杭州、北京、天津、通辽、沈阳、哈尔滨等地演出二十余场。该曲也于2019年,成为中国萨克斯学会专业组比赛的必选曲目之一。由于演出效果良好,作曲家还进一步将作品改编为双钢琴与钢琴两个版本。
⑤姜万通:《〈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旋律“分形结构”分析──为纪念施光南逝世10周年而作》,《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⑥在《混沌·分形与音乐关系的思索》中有阐明:“混沌与分形理论是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来的新兴学说……混沌与分形理论的兴起标志着非线性科学大踏步地向着科学殿堂迈进,从而科学也由‘线性’,时代进入了‘非线性’时代。”姜万通:《混沌·分形与音乐关系的思索》,《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⑦姜万通:《耗散系统与音乐作品中的自组织现象》,《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⑧姜万通:《混沌·分形与音乐关系的思索》,《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⑨姜万通:《音乐作品的系统性特征》,《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⑩在《交响音诗〈枫桥夜泊〉创作特色——主题材料的引伸与展衍》中有阐明:“在这样一个主题基础上,通过引伸、展衍、乐思的自然流淌等方式、方法、手段发展起来,在和声、配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其中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散点结构’。”(姜万通:《交响音诗〈枫桥夜泊〉创作特色——主题材料的引伸与展衍》,《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⑪在《造型基础+透视学》中有阐明:“散点透观又称为动点透视,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应用透视理论的一种提法。散点透视是多视点的透视,它不像焦点透视那样只有一个固定的视点,而是将移动视点所看到的多角度景物描绘下来的组合。”(何靖泉、温秋平、谷长林:《造型基础+透视学》,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