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核智库2023年8月22日消息,中国核学会、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发布《2023年国外核工业与技术重大发展动向》报告。该报告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共识。许多国家加大对核能的重视,调整能源政策,大力发展核电,提高核电在本国电力结构中的份额,全球核电产业呈积极发展态势。先进压水堆等成熟技术设计不断得到优化,进一步提升安全、经济方面水平。钠冷快堆、高温气冷堆、熔盐堆等反应堆技术在研发和基础能力配套上取得多项突破。模块化小堆、微堆具有成熟度高、适用性强、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国际研究和推动应用的热点。此外,核聚变技术是能源领域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全球企业提出了多种有助于实现聚变堆小型化的新方案,并积极推进多座聚变示范设施建设。(张宇麒)
据新华社2023年8月8日消息,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指南明确了近三年国内国际氢能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基础与安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五个子体系。指南提出了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在氢储存和输运方面,主要包括氢气压缩、氢液化等氢储运基本要求,容器、气瓶、管道等氢储运设备以及氢储存输运系统等方面的标准;在氢加注方面,主要包括加氢站设备、系统和运行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在氢能应用方面,主要包括燃料电池、氢内燃机等氢能转换利用设备与零部件以及交通、储能、发电核工业领域氢能应用等方面的标准。(董蓉)
据新美国安全中心网站2023年7月25日消息,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中美竞争与人工智能的军事化》报告。该报告认为,国际安全形势正在两个方向上发生变化,一个是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另一个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出现了军事化的现象。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其国民经济和军事现代化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了如何看待这些新兴能力塑造未来战争的特征;第二部分介绍了人工智能可能对军事战略稳定带来风险的五类路径或因果关系;第三部分评估了风险管理的三种方式;第四部分则就美国政策制定者如何减少和减轻军事人工智能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可能的风险提出了建议。(刘纪铖)
据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网站2023年7月31日消息,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发布《恢复美国在数字政策方面的领导地位》报告,建议美国重新审视政策措施,恢复在数字政策方面的领导地位。报告指出,过去20年里,美国数字政策的领导地位一直在下降,原因是日益增长的党派之争、反科技情绪和政府对科技兴趣降低阻碍了美国数字政策的制定,造成了领导力真空。与此同时,美国面临与中国的技术竞争,以及欧盟的过度监管和过度扩张侵蚀。报告通过回顾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政策措施,总结归纳了美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有益经验。最后,报告建议,美国可以通过优先考虑支持创新、打击网络犯罪、推动自由贸易等优先事项,并与盟国合作推进这些优先事项,恢复其在数字政策上的全球领导地位。(唐乾琛)
据SpaceNews网站2023年6月14日消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航天工业碎片减缓建议》行动指南,旨在基于全球主要卫星运营商的支持下减少轨道碎片产生。指南概述了通过限制在轨卫星服役期限和协调卫星运营商间共享信息来减少并避免潜在产生轨道碎片的问题。指南建议375千米高度以上的卫星运行时需具备机载推进机动性,应在寿命结束后五年内从低地球轨道上移除。同时,运营商要确保航天器在整个任务寿命内具有避免碰撞的能力,并通过共享轨道数据以实现太空交通协调。此外,指南认为,政府应以身作则,投资开发自动太空态势感知系统,鼓励和激励航天器运营商开展数据共享和协调工作,制定协调、统一并公开分享其太空立法和条例,鼓励和激励制定和采用国际标准。目前,全球已有OneWeb、Planet、Spire等27家公司签署了该指南。(张嘉毅)
据Spacewatch网站2023年7月21日消息,英国发布《国家太空战略行动》文件,阐述了英国政府将如何实现《国家太空战略》中设定的雄伟目标,并总结了英国政府迄今取得的成就。文件指出,英国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太空经济体之一,并将释放增长、开展国际合作、成长为科学超级大国以及发展韧性能力作为太空发展战略支柱。文件公布了英国太空优先发展事项,具体包括:一是占领欧洲的商业小卫星发射市场;二是利用太空技术应对气候变化;三是加强航天领域创新;四是用太空科学和探索拓宽视野;五是发展世界级的太空集群;六是提升太空领导力,确保太空可持续发展;七是利用太空技术改善公共服务;八是交付国防航天产品;九是激励太空人才;十是利用太空实现交通系统现代化。此外,英国还将加强商业航天能力建设,将太空感知、太空运输、在轨服务和制造、地球服务作为商业航天发展的重点领域。(张嘉毅)
据CSIS官网2023年8月9日消息,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发布新报告,为美国领导全球卫生安全与外交提供建议。报告指出,地缘政治竞争、快速的技术进展以及新冠疫情的教训推动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参与卫生安全。后疫情时代,美国需加速技术创新,加强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提高对人畜共患病溢出效应发生时间和地点的态势感知,系统地为未来生物威胁做好准备,并通过扩大卫生安全伙伴关系更好地与中国和俄罗斯进行地缘政治竞争,从而发挥卫生安全领导作用。报告提出六项建议:一是重建信任,二是维持两党现有卫生安全法案,三是实施新的卫生安全理论,四是负责任地加速新技术发展,五是提升美国卫生外交,六是认真对待气候和健康问题。此外,美中应在卫生安全问题上建立可靠且持续的通信渠道,重点关注基因组数据的监测和共享、新技术研发、卫生人力和抗生素耐药性。(张芮晴)
据DOD官网2023年8月17日消息,美国国防部(DOD)发布《生物防御态势审查》报告,全面评估了到2035年的生物威胁形势,明确了美军未来十年生物防御领域建设方针。美国防部承认在监测预警生物威胁方面存在重大情报缺口,其对卫生危机的了解通常来自美国疾控中心等民间机构,而非美国情报界。因此,美军方需综合运用传统和非传统情报手段,加强生物威胁监测和分析。该报告还提出合作生物防御改革,加强与盟国和合作伙伴的协作,共同阻止生物武器的使用,快速应对自然暴发的流行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球实验室事故的风险。目前美国防部正在组建生物防御委员会,其成员包括防长和负责生物防御事务的高层领导,该委员会将向防长提供生物防御相关的建议对策,负责同步、协调和统筹美国军方的生物防御工作。此外,报告还建议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强化对外资投资美生物科技领域的审查力度。(戴吉)
据mining.com网2023年7月23日消息,英国市场调研公司IDTechEx发布《钠离子电池2023—2033:技术、参与者、市场和预测》报告预测,到2025年,随着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投产以及现有锂离子电池生产线转换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全球将安装约10GWh钠离子电池。该报告指出,到2024年,将有更多的公司自主生产钠电池,并且到2025年,产能可能进一步扩大。IDTechEx预测,钠离子电池最初的价格可能会较高,而提高生产效率、规模并开发新技术可在短期内降低成本,但随着技术和制造工艺逐渐成熟,难以实现成本的长期持续下降,到21世纪末,主要使用铁和锰的钠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可能会降至40美元/kWh左右,而电池组的成本约为50美元/kWh。IDTechEx认为,今后钠离子电池可在许多应用中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补充,但不能取代锂离子电池。(李维科)
据国际能源署2023年7月27日消息,国际能源署发布《煤炭市场2023》半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生产均攀升至历史新高,超过83亿吨。国际能源署认为主要是由于油价上涨,而煤炭比天然气更容易获得,价格相对便宜。预计2023年、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在高位,从区域看,亚洲经济体煤炭需求持续强劲增长,抵消了欧洲和北美地区煤炭消费的下降。其中,中国煤炭需求增长3.5%,达到历史新高46.79亿吨;印度煤炭需求增长了8%以上,达到12.12亿吨;印度尼西亚上半年煤炭产量增长约16%,达到3.53亿吨,预计全年煤炭产量将同比增长约8%,达到6.95亿吨。美国方面,由于天然气价格持续下降,煤炭需求将下降约7%,至4.57亿吨;欧盟方面,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部署,以及核电和水电从低谷中恢复,预计2023年欧盟煤炭消耗量将下降17%,至约3.72亿吨。(张宇麒)
据瑞士政府官网2023年6月2日消息,瑞士联邦委员会通过了《海洋战略2023—2027》(Maritime Strategy 2023-2027)。该战略确定了5个重点领域。一是国际法。瑞士希望通过其在各个国际机构中的作用,加强其对发展和尊重海事事务国际法的承诺,主要关注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的文件。二是海洋经济。瑞士公司是海运、租船和货物过境领域重要的全球服务提供商,瑞士致力于维护这些公司运营的良好框架条件。三是海洋环境和社会事务。瑞士将履行其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消除塑料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承诺,并致力于推动全球海运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四是海洋科学研究。瑞士将提高本国研究机构在海洋科研领域的全球影响力,鼓励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际科考项目。五是船舶管理。瑞士将建立一个可靠的监管框架,确保悬挂瑞士国旗的船舶具备高安全性,并满足可持续发展标准。(武志星)
据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官网2023年8月1日消息,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发布《英国持续性科学海洋观测优先事项》报告,提出未来海洋观测的技术创新和愿景。未来的观测系统须包含以下能力:一是数据生态系统。应在观测系统基础设施支持的数据生态系统和用户需求范围内考虑观测系统基础设施。二是促进蓝色经济。为了向可持续蓝色经济过渡,观测系统需采集环境、经济和社会数据。三是采用更环保的平台和船只。为满足净零碳排放政策,需要在研究船舶的设计和加油以及自主化潜器、浮标和固定平台的能力和控制方面实现重大变革。四是提高传感器的能力和耐力。为满足对多学科、自主化能力的需求,并具备完全覆盖海洋面积的潜力,需提供海洋科学界能够接受的新传感器能力和耐力。五是增加带宽和实时通信。船舶的实时虚拟访问和自适应采样平台为大量用户开放了访问权限。(武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