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在科普宣传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2023-12-18 03:34冯力妮刘建伟
技术与市场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科普受众

冯力妮,刘建伟

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以其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制作快捷方便等特点,迅速占领了移动端媒体传播的市场份额。相对于传统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短视频拥有短平快、制作简单、吸引眼球、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不仅可以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还可以嵌入“两微一端”和各类app中,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利用短视频方式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接地气、贴近群众,具有良好传播效果。还可与广播、电视及其他网络平台形成有效互补,更好满足当前受众差异化、碎片化的科普知识摄取方式。特别是近几年来,面对疫情、地震、泥石流等突发事件,科普短视频在科学防控、抵制谣言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科普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普类短视频的特点与功能

1.1 制作简便,传播速度快

短视频是指以新媒体为传播渠道,时长在5 min以内的视频内容,是继文字、图片、传统视频之后一种新兴的内容传播载体。相比传统宣传模式,短视频参与门槛低、制作简便,可嵌入“两微一端”以及各类app平台,渠道丰富。具有制作主体多、传播速度快、裂变效果好的特点。

1.2 内容精练易懂,代入感强

科普短视频的时长短、内容精干,有利于剥离多余信息干扰,加深关键信息印象,同时内容具有场景化、生活化特点,有助于公众理解和记忆知识。另外,科普者本身就是知识的代言人,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有助于激发公众学习和传播兴趣,实现教学与学习角色转换,知行合一。

1.3 形式接地气,互动性强

短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很多科普类短视频都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具有良好的参与互动性,宣传效果也比较好。比如丁香医生《发际线警告——拯救脱发》,围绕脱发人群,从生活视角出发进行讲解,既通俗易懂,又包含科普知识,得到了大量点赞。

1.4 形式多样,通俗易懂

科学技术往往是深奥、抽象的,通过短视频可以采取动画、模拟情景或讲故事的方式,表达直观,生动幽默。例如抖音号@地球村讲解员,被大家称为“短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趣味解说五花八门的地球冷知识,如地震是怎么来的、假如月球突然消失会怎么样,采取动画、模拟情景的方式,通过充满趣味的解说,把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

2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在科普宣传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2.1 主流媒体科普面临边缘化风险

融媒体时代,由于短视频参与门槛低、制作简便,制作者、传播者范围持续扩大,虽然促进了科普知识的传播,但野蛮生长的背后,也对主流科学的普及带来一定冲击。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主流媒体发布的科普视频,面对整体视觉音频效果更突出,噱头、吸睛能力更强的商业化科普视频的冲击,存在边缘化风险。

2.2 伪科学鱼龙混杂误导受众

由于门槛的降低,参与主体越来越多,而主流平台审核机制的不健全,很多科普短视频片面追求点赞和视频效果,严谨性、科学性不够,特别是在对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或者社会热点问题上,不少创作者缺乏实际调查、没有科学根据就随意下定论,导致伪科学、非科学信息泛滥,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近几年来也有不少科普团队和创作者因此受到平台封禁。

2.3 导向性不纯,存在个人盈利性带货现象

科普短视频本应普及科学知识,造福人民群众。但在利益驱使上,不少短视频创作者出发点不纯,导向性明显,存在以科普为名夹带私货现象。还有一些短视频以科普为名,对其他公司企业进行打压。例如某绿色食品企业在科普宣传时故意夸大食品添加剂的危害,造成市民焦虑并顺势推销自己的产品,这种侵害公众利益甚至造成社会恐慌的虚假科普宣传必须严格禁止[1]。

2.4 知识产权保护面临困境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平台监管不到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科普短视频作品面临着作品被盗用、创意被模仿、转售未经授权、保全保护等一系列侵权问题[2]。究其原因,一方面维权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调查取证定性不易;另一方面则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程序复杂,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等等。

3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在科普宣传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主流媒体传播阵地建设,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井喷式增长带来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效果。主流媒体和科普单位要主动适应媒体传播新常态,调整工作方针,全面加强科普短视频阵地建设,牢牢把握科普宣传工作主动权。广播电视台、地方政府部门、科普单位要充分意识到短视频平台在宣传教育、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人员、资金投入,加强队伍人才建设和政治素质培养,确保短视频创作覆盖到所有渠道、平台。

要针对短视频平台受众差异化需求,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公开数据显示,如抖音、快手平台受众年龄层次大多在18~30岁,科普短视频则要突出前沿科技,动感性、冲击力要更强;“两微一端”面向的群众年龄层次较为全面,要求严谨科学、接地气等。要积极推动更多院士、网红科学家、技术大咖、权威专家教授等入驻短视频平台载体,提高主流科普短视频的权威性和影响力[3]。

3.2 丰富科普短视频内容,弘扬社会正能量

要进一步推动短视频在科普宣传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就必须在视频内容上多下功夫。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国防军事重器、国家历史人文成就、珍稀生物、优秀科普读物、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等方面,多层次挖掘科普信息,多角度切入社会热点,不断丰富短视频内容,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展示国家最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科学与法治建设进程,提升民族自信。

要关注专业、冷门、不易发现但又有用的知识,激发青少年求知欲望,打造更多“奇怪的知识增加了”的良好效果。要将科普宣传与学科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结合起来,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知识解析变得好玩、让抽象的科学不再枯燥,让青少年看到科学的魅力。要注重从群众日常生活与身边故事寻找切入点,激发广大群众对科学技术的认同,提高大众科学素养。例如CCTV-9与何同学联合打造的“理想答案,仅供参考”,每期拍摄一个在自己领域发光发热、对理想对人生有独到理解的青年人物,既普及了科学知识,又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更激发了广大青年为国为民的情怀。

3.3 突出创作要点,提升科普短视频质量

融媒体时代,科普短视频创作要始终跟随时代发展,熟悉网络语境和流行元素,充分利用网络语境制造“网感”,迎合受众心理和观看需求。要从紧紧把握短视频“短、平、快”特征入手,聚焦核心内容,抓好视频标题、开屏画面,打造精品科普短视频。要善于挖掘科学知识本身的内涵,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生动幽默的表现方式,将科学的趣味性和美学价值传递给受众,激发受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和对未知领域的科学探索精神。要注重背景音乐的运用,突出主题,拉近与受众距离,营造良好氛围[4]。例如全国地理科普大赛获奖作品《曼哈顿悬日》,以落日为切入点,角度新颖独特,同时配合宏大的背景音乐,科普曼哈顿悬日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取得良好宣传效果。再如“无穷小亮”(张辰亮)在讲述海南热带雨林的科普短视频中,通过镜头对各种热门生物进行鉴定,吸引海量网民观看,播放量超过5 000万,点赞量更是破亿。

3.4 加强科普短视频综合监管

针对当前科普短视频领域存在的伪科学鱼龙混杂、导向性不纯、带货现象等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平台监管力度,对于监管不到位的平台给予处罚。短视频平台要持续改进科普短视频准入审核和算法机制,过滤伪科学内容,强化源头管控;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争议信息采取明确标记,对于发布不良信息的科普用户一律采取封号处理。针对科普短视频知识产权保护困境,建议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明晰短视频版权的法律界定,研究短视频版权论断和交易的相关技术,保护原创作者合法权益。

4 结束语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形态,在科普宣传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科普短视频降低了科学知识的学习门槛,提高了公民参与科学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和挑战。

面向未来,科普短视频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性和专业性为基础,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同时政府有关部门、短视频平台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伪科学、带货现象,推动短视频科普宣传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科普受众
科普达人养成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