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打造高原休闲旅游精品小城镇调研报告

2023-12-18 00:25:40
党的生活·青海 2023年10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

孙 刚

打造高原休闲旅游精品小城镇是海西州委着眼于大柴旦在全州的发展定位、立足于大柴旦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后,在海西州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赋予的发展定位。这是工行委必须扛起的政治使命、重大责任。作为工委书记,我始终把使命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先后40余次深入有关部门、企业、景区景点等,通过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实地察看等多种形式,对全区推进高原休闲旅游精品小城镇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海西州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工行委以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引领,以打造高原休闲旅游精品小城镇为目标,紧密结合地区实际,不断从强化制度支撑、塑造品牌形象、深化对外推介、创新智慧服务、完善服务设施、强化质量保障六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全面构建布局清晰、供给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要素健全、服务优质的旅游供给体系,力促文化更具活力、旅游更显魅力、消费更有潜力。党代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39.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28亿元。

(一)强化规划引领,明晰旅游产业发力点。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依据《大柴旦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5)》,并按照“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要求,研究制定《大柴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五年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共同参与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格局。二是强化政策激励。严格落实《旅游业奖励扶持方案》,制定《大柴旦文化旅游产业创优发展2022年工作方案》,着力以较低的奖励门槛和较高的奖励标准,全面调动旅游服务行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做强项目支撑。坚持把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申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市场创建项目9个,其中,红色文化旅游景区1个、A级景区2个、乡村旅游接待点2个、自驾车营地1个、重点景区1个、星级酒店2个。

(二)塑造品牌形象,厚植旅游产业闪光点。一是突出自然景观优势。充分用好雪峰、冰川、残丘、戈壁、盐湖、沙海、绿洲等丰富资源,有效打造出“一泉、一湖、一雅丹、多点”等一批具有高原特色的自然景区景点,水上雅丹、翡翠湖景区获评4A级景区,雪山温泉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翡翠步行街入选青海省特色步行街,马海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接待点。二是突出精神传承优势。立足于柴达木开发主战场和柴达木精神发祥地这一“先天优势”,深度发掘区域文化、农垦文化和历史文化等资源,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柴达木开发与建设陈列馆,全面展示柴达木开发建设进程。三是突出民俗风情优势。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编导《古丽的婚礼》《黑走马》等民族风情舞台剧,传承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建成《那达慕赛马会》《蒙古长调》《祝赞词》等非遗文化传承点,并着力培育哈萨克刺绣、饰品加工和蒙古绘画、医疗等民族特色产业,民族风情文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三)深化对外开放,找准旅游产业突破点。一是充分发挥援建优势。紧抓对口援建契机,不断加强与浙江杭州、绍兴等地沟通联系,成功举办海西州大柴旦·绍兴经贸合作暨文化旅游推介会,签约红崖火星村旅游开发建设、乌素特(水上)雅丹星空房酒店建设等文旅项目4个,为推动全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二是推出经典路线。积极融入“兰州—敦煌—大柴旦—茶卡—西宁青甘环形旅游圈”,合力打造“德令哈—大柴旦—格尔木”州域精品旅游路线,全力推动柴达木盆地旅游核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三是全面强化宣传推介。全面启动春夏季两节文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举办大柴旦西宁站、成都站文旅推介会,积极参加西宁、敦煌、若羌等地文旅推介会、交流会,充分发挥集聚集群宣传推介、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拓展旅游市场,不断提高竞争力。同时,开通抖音快手、头条微博等社交平台宣传推介账号10余个,在全国重要城市火车站、大型商场等200余个人口密集场所投放文旅宣传广告,区域旅游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攀升。

(四)创新智慧服务,深化旅游产业增长点。一是坚持发展理念。秉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设计、分期实施、适度超前”理念,高标准编制完成《大柴旦智慧旅游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规划》,通过模型构建、监测分析等功能,针对行业监管、旅客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有效意见建议。二是注重服务跟进。坚持“一中心、两平台、三体系、多触点”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总体思路,积极整合全区“衣、食、住、行、游、娱、购”等相关的信息资讯,建立健全集旅游名片、文化底蕴、民俗风情、历史内涵展示和产品推荐、信息查询等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游客服务平台,精准提供全时全域旅游服务。三是完善配套设施。稳步推动智慧旅游大数据综合管控平台建设,在鱼卡、饮马峡、锡铁山收费站装配车辆检查设备14套,接入重点景区景点和大型酒店宾馆监控视频282路,及时了解旅游及其配套产业运行发展动态,为推动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配置提供有效参考。

(五)完善服务设施,夯实旅游产业支撑点。一是加大交通建设。规范设立高速公路旅游交通标识牌9块,镇区旅游标识牌28块,建成景观平台3处,基本形成了具有鲜明视觉效果和有效引导作用的旅游交通导览系统。二是加强设施建设。以打造文旅生活服务平台为重点,加速推动星级宾馆、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水上雅丹、光影之城旅游基础配套项目和文体活动中心北广场、游客服务中心、镇区停车场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围绕景区景点、宾馆酒店等行业领域服务规范、卫生达标、环境保护等重点,组织开展涉旅企业服务人员文明礼仪和技能培训,全力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六)强化质量保障,永葆旅游产业立足点。一是强化承载能力。积极构建“1+7”融合发展格局,持续强化招商引资,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挖掘旅游亮点特色,努力培育旅游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蹄疾步稳。目前,注册文化旅游公司12家。二是提升城镇品位。建立健全“三级片区”管理格局,扎实开展城乡环境清洁行动、城乡卫生整治行动,持续巩固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镇区保洁率保持在98%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镇区亮化、市政设施修复率100%,高原美丽城镇“内在气质”“外在颜值”实现双提升。三是规范市场秩序。紧盯旅游市场大净化、旅游服务大提升目标,深入开展旅游行业以案促改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大旅游市场商品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对违规收费、强迫交易、诱导消费、“骗游”等旅游市场乱象行为零容忍、出重拳,全面塑造大柴旦旅游新形象。成立大柴旦旅游协会和宾馆、餐饮行业协会,组建市政环境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商管商、自我改善”的管理模式,集中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问题不足

(一)规划水平尚待提高。由于在旅游发展上起步晚、动作小,在整体水平上与旅游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集中表现在:一是发展大旅游的视野不够开阔,主动融入“一圈三核三廊道七板块”总体布局,对接西宁、格尔木、敦煌等地旅游客源市场,以及与其他兄弟市县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领域渠道狭窄,部分景区景点存在空心化、同质化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合作共赢格局还不健全。二是对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不深、谋划不够、措施不实,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眼光、手段推动大柴旦旅游产业发展不够,一些提法还是把过去的旅游发展思路、项目、措施往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上“靠”。三是旅游业发展的思路更多局限于传统发展模式,市场化运作不成熟,大旅游、大开放、大发展意识不强。

(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基础设施是旅游发展的第一要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大柴旦接待条件跟不上市场快速增长的需要,不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从硬件看,区域景区景点之间“点多、线长”,连接不畅、景区景点之间通达能力差。以游客为中心的特色餐饮、文化娱乐、消费购物等场所总量不足、层次较低。从软件看,旅游专业人才跟不上旅游发展的形势,规划策划、研发管理、宣传促销、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团队极其“匮乏”,加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职、专业、有资质的导游服务人员缺乏,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供给需要。

(三)产业融合有待深入。一方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离开文化就会“魂不附体”。大柴旦地广物博,各类资源富集,但资源挖掘深度不够,没能很好地依托各类资源优势激活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但在促进旅游与文化、工业、农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待加强。同时,大柴旦旅游发展处在初级阶段,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牵引拉动作用弱,加之旅游产品开发慢,特色不浓、吸引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四)宣传推介还需加强。靓丽的品牌是旅游形象的“高颜值”,也是对外宣传的“大招牌”。尽管大柴旦在宣传方面创新思路、精心策划,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发声太小、震撼不够、冲击不强,“丝路新驿站 ·魅力大柴旦”品牌效应还没完全释放。

三、措施建议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秉持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发展思路,立足“水上雅丹、雅丹地貌、盐湖湿地、药浴温泉”资源本底和“柴达木精神、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内涵,锚定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紧抓顶层设计、项目支撑、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和规范秩序重点,扎实做好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市场开拓、服务完善等各项工作,切实把大柴旦建设成集“精神家园、健康乐园、奇观景园”为一体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丝路新驿站·魅力大柴旦”品牌享誉全省、走向全国。

(一)创新理念建机制。一是加强与敦煌、格尔木、德令哈等周边重点城市的旅游合作,促进大柴旦与丝绸之路和青藏铁路沿线高原特色旅游的互动衔接,发挥整体优势,实现区域合作共赢。二是用好用活地区旅游资源,坚持大思路布局、差异化运作,持续优化“一体两翼、一心一轴、一环四区”发展布局。三是科学编制《大柴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五年实施方案》,把融入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等,统筹协调生态旅游发展所需的支撑要素,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二)立足优势强景区。发展旅游业,景区是根本。一是充分发挥大柴旦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富集优势,重点推动红崖火星村、小柴旦湖、南八仙魔鬼城、五彩山等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断提升A级景区带动和辐射能力,着力在周边旅游市场中赢得优势和主动。二是积极推动水上雅丹通用机场建设,争取开通大柴旦至西宁、敦煌的旅游专列,协调开通“八仙专列”“魔鬼列车”,改造提升步行街、星级宾馆、美食餐饮、休闲娱乐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旅游层级和档次。三是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积极构建区域旅游小环线,加强资源共享、品牌共塑,做到线路互推、营销互动、游客互送、业态互补、商品互销,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游客人均消费,加速大柴旦旅游转型升级。

(三)注重统筹抓融合。一是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立足“柴达木盆地开发主战场”实际,深度挖掘柴达木红色文化资源,继承弘扬老一辈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力争柴达木开发与建设陈列馆建设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为建州70周年献礼;同时,积极推动雅丹公园、“南八仙”风情公园建设,扎实推进锡铁山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推动实现“以旅促文、以文彰旅”。二是推动“旅游+工业”融合发展,以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创建成果为支撑,以盐湖资源开发、老工业文化为依托,以小柴旦采矿队、柴旦镇石油物探处旧址、马海农牧工业遗迹为重点,充分利用矿山(区)开采遗址,精细化打造“柴旦往事”旅游项目等,积极发展矿山(区)旅游业,努力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和人文魅力的工业旅游新业态。三是推动“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立足马海哈萨克村、柴旦蒙古村独特的地域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主动对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做精做优哈萨克族民族风情部落、蒙古族风情篝火晚会和“牧家乐”“特色旅馆”等,切实让乡村成为游客向往的“诗与远方”。四是推动“旅游+科研”融合发展,以红崖火星村景区为支撑,积极打造集“科学探秘+科幻体验+荒漠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主题旅游线路,实现“科、文、旅”的有机统一、协同发展。同时,立足大柴旦处在“冬季”和“大约在冬季”的季节性特征,切实转变传统固化思维,以雪山温泉、水上雅丹为主,大力开发冬季娱乐项目,积极打造雪山运动探险区等,推动全时全季全域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新常态。

(四)刀刃向内优环境。一是在“净化”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国土绿化巩固提质行动,常态化开展旅游景点、交通干线、河道水域、建筑工地等环境卫生的整治,推动镇容镇貌大改观、人居环境大变样、城镇品位大跨越,切实提升游客的舒适度。二是在“乱象”上零容忍,坚决守住“丝路新驿站·魅力大柴旦”金字招牌不受损,常态化开展常规检查和重点检查,严厉打击“衣、食、住、行、游、娱、购”等方面“哄抬物价”“宰客”乱象,坚决整治“骗游”行为,切实让游客旅游舒心、衣食放心、出行安心,也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三是在“提质”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大柴旦文化旅游综合监管领导小组职能,全面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涉旅行业人员素质,以优质的旅游环境树立大柴旦好形象、赢得游客好口碑。

(五)着眼发展强人才。一是持续拓展浙江援青广度与深度,积极推动与浙江文旅院校开展合作,邀请旅游行业知名学者与资深教授来柴“把脉会诊”“开出药方”,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的目标、路径。二是通过给予优惠政策、简化手续,采用招聘、提前聘用、外聘、互聘、特聘等方式,吸引外地高层次旅游人才。三是加强与省州内各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分层次、分时间对职工进行培训;借助浙江省培训资源和旅游事业的实践平台,发挥对口援青优势,组织两地培训交流和论坛讲座,开展旅游智力援助和人才帮扶援建工作。

(六)加大宣传强引导。一是持续开展“百家旅行社”来柴“踩线”、“醉美”大柴旦摄影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加强与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组等主流媒体的合作,全面加强旅游宣传和文化旅游产品营销,打通市场渠道,招徕更多游客。二是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自驾车联盟、汽车俱乐部等团体的合作,开展沙漠之旅、遗迹探险等体验活动,捆绑资源,共享客源,加快游客由“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三是充分利用数字旅游、影视植入等技术,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宣传叠加效应,用好“大刊”“名人”的眼球效应,主动与《中国国家旅游》等知名旅游杂志沟通联系,积极邀请青年作家、网络大V等群体,进行宣传推介,持续释放大柴旦旅游新风采。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少儿科技(2022年4期)2022-04-14 23:48:10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小A去旅游
好孩子画报(2018年7期)2018-10-11 11:28:0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