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玉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要求,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心中,常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温暖着我们,让我们不寒冷、不孤独、不畏惧。陌生人的善意微笑,老师的悉心培养,父母的呵护关爱,朋友的帮助鼓励,党和政府的爱民举措……这一幕幕如春日阳光,给予我们温暖,伴随我们前行……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5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4)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5)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我们知道,认真审题是写好命题作文最为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作文的材料,看好作文的要求,选材的范围自由灵活,具有广阔的写作空间。命题内容引导学生以健康的阳光的心态对待人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的心灵在温暖中成长,在温暖中变得强大。温暖我们心灵的内容很多,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等待、一个鼓励、一幅图景、一个场面等。但是,为什么会温暖你的心灵而不是别人的心灵?温暖心灵后又会引起你哪些变化?或者说,你有什么新的认识?重点要写出心灵受到了温暖的触动,而不仅仅是内心感动。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或叙事散文,可以写温暖人心的举动,可以写温暖人心的歌声,可以写温暖人心的聚会,等等。
【病文呈现】
车座的等待
汪雲舒
金色的阳光透过繁密的叶斑斑点点地照在我的身上,那阳光,真的很暖很暖……(环境描写确实可以起到烘托心情的作用,但是用在这里显得突兀。)
乡间小径
那年,母亲用自行车载着我,我坐在车后面摇头晃脑,举着一支拨浪鼓顽劣大笑。母亲在前努力地蹬车,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自行车在小路上留下歪歪斜斜的痕迹。(“摇头晃脑”这一动作,生动贴切,写出了“我”的调皮可爱。)
那目光,那笑容,现如今回想起来,就宛如星辰大海,幸福就是那一缕温婉的目光。(星辰大海形容广袤,用来修饰笑容显然不恰当。)
林荫街道
时间真的像一只沙漏,在一粒粒沙粒中流逝,转瞬之间,从儿时流着口水要糖吃的小孩儿长成了少年,而母亲也步入不惑之年。(“流着口水要糖吃”和“少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时间流逝之快。)
夏季某日,母亲骑着它心爱的电动“大奔”去学校接我,可谁知,母亲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车没电了,咱们得推着回去。”于是,街道上就多了一道风景,母亲悠闲地走,孩子在后推车背包。已经许久没见母亲那灿烂的笑容了,我想也罢,她开心就好。(叙事平淡缺少波澜,没有细节,很难让读者产生共鸣。)
那日傍晚的清风拂过我和母亲的脸颊,也吹过我和母亲的心房。幸福就是那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这笑声与上文没关联,显得突兀。)
风中等待
期中考试兵临城下。我和几位同学放学后留下来布置考场,不知不觉中,天已经黑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生怕门卫大爷的铁门把关,我以为母亲应该早走了。可刚刚跑出校门,就听见熟悉的声音:“闺女,妈在这儿!”我一震,随即一回头,母亲还在寒风中等我,她早已冻得瑟瑟发抖。那一瞬,泪湿了眼眶。只有校门口的一盏灯陪着母亲。(第一句话与后文关系不大,母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人在远处是看不见的;另外,母亲不能一动不动站在原地,为此,看清母亲瑟瑟发抖不符合事实。)
那一缕光,用记忆温暖母亲回首的张望。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寒夜中的等待。(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起到了提升主题的作用,但是抒情不自然。)
母亲陪我长大,那我就陪你变老,大爱无声,深爱无痕,回首往事,那点滴小事在记忆中发酵,浓缩成了两个字:幸福。(结尾段议论抒情,画龙点睛,升华主旨,但是有拼凑文字的感觉,感情不真挚,很难收到撼人心魄的力量。但是“发酵”和“浓缩”两个词恰到好处。)
评语
这是一篇以“回忆”为话题的习作,作者的立意是母亲陪伴的幸福。
其优点之处:文章采用小標题的形式,把互不相关的几个片段连缀成文,个别词句比较精当,偶尔也有使用修辞的语句,叙事之后能够议论、抒情、点睛。
其缺点之处:有几处语句前言不搭后语,比较突兀。环境描写用了,但是为了写环境而写环境,没有发挥环境描写的作用。缺少细节描写,感情不真挚、不感人,语言平淡无味。文章标题与后文两个小标题毫无关联。三个小标题不新颖。
【升格建议】
本文要升格,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抓住细节,抒情议论要自然,更好地表现主题;其二,根据上下文,合情合理地添加过渡段或者过渡句,删除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其三,语言要简洁,切忌啰唆重复;其四,主题升华要自然。
温 暖 相 随
汪雲舒
从小到大,爸爸是打工一族,每年一过了正月初五,爸爸就背上行囊,奔赴他乡,从我有记忆起一直是这个样子。照顾老人孩子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妈妈的肩上,生活的不易可想而知,可妈妈的温暖却始终伴随着我。
小径上·笑
金色的阳光透过繁密的叶,斑驳地洒在我的身上,温柔地吻着我的脸庞,暖暖的……几声鸟鸣,瞬间划破寂静的天空。乡间小路,野花的香气弥散在空气里,也蔓延在我的心尖。(环境描写,从视觉、触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温暖而惬意的环境,烘托了我愉悦的心情,乐景衬乐情。一个“吻”,将阳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柔美。)
这条路真是再熟悉不过了。(过渡简洁自然。)
依稀记得孩童时,您常用自行车载着我,骑行十多里路去采野菜,这条路弯弯曲曲像海浪,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像在小舢板一样颠簸,您就像一个熟悉的水手,任由我肆意折腾。偶尔您会不经意地回头,眼神中掠过一抹温柔的笑,就又回过头去,继续用力地蹬车。自行车在这条小径上留下歪歪斜斜的印痕。您晃动的肩膀也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深深的印痕。(作者娓娓道来,站在儿童的视角,富有童心童趣,如“弯弯曲曲的路”像“海浪”,“自行车后座上的我”像“在小舢板”上。)
那条小径,那辆自行车,那温暖的回眸一笑,如花香氤氲了我的童年,让我怎能忘记?(照应题目,那“回眸一笑”温暖了我的记忆,用了一个反问句“让我怎能忘记?”强调记忆深刻,深化主题。)
放学路·伴
转瞬之间,流着口水要糖吃的馋丫头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您也步入了不惑之年。年龄的增长让我和您之间似乎不再像之前那么亲密了。(开头欲扬先抑,写出了自己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不再亲密,与后文“我”的理解形成鲜明的对照,使情节有波澜。)
为什么呢?我常常这样问自己。(疑问句过渡,引出下文。)
那天放学,您依旧倚在电动车旁,等我。
这动作太熟悉了,从家里有电动车开始,您就习惯这样的动作。小的时候我戏谑电动车是您的大奔,您就哧哧地笑。您常一遍又一遍地对着我唠叨:“这车是个大功臣!”我不明白它的功劳在哪儿。我更不解的是您还常常看着那辆老掉牙的电动车出神。不就一辆电动车吗?六七年了,早该换新的了。可您执拗,任爸爸怎么劝也不肯换。(“依旧”“太熟悉”“习惯”写出了有电动车之久,侧面写妈妈接我时间之久,等待之久。“这车是个大功臣”“怎么也不肯换”对比“我”的不解,突出妈妈对电动车感情之深,侧面烘托出妈妈对“我”成长过程的怀恋。)
“雲舒!”您叫着我的名字,我才从记忆中回过神来。您见我过来,起身准备出发,我娴熟地跨上电动车后座,可谁知,自行车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纹丝不动。“扔了算了!”我注意到很多人投来了不解的目光,我躲過一次次的注视,低声抱怨。您满脸歉意:“只是没电了。”
那一瞬间,您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我的心被紧紧地揪了一下,内心的柔软被深深地触动,脸色也随之和缓下来。(“揪”传神地写出了我内心受到的触动。)
“咱们推着回去吧。”您像是对我说,又像是对自己说。您转身想要推车,可是刚一转身,您就咧了咧嘴角,瞬间咬住了嘴唇。我这才想起,几天前的中午,您往腰上贴膏药,我竟然连问都没问。(“咧嘴”“咬住了嘴唇”两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妈妈的痛苦难耐。)
愧怍在那一瞬涌上心头,15年来,我何曾为您做过什么?(运用心理描写写出了自己不曾关注妈妈的遗憾和愧怍,运用反问的修辞进一步强调愧怍之深。)
“该做点什么了。”我这样对自己说。
我笑着从您手中抢过车把:“我推,我推!”您先是一愣,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一抹久违的温婉又爬上了您的脸庞。(“我”的懂事,“您”的满足都隐藏在笑里。)
晚风徐徐,我在前边推,您在后边优雅相随,我回头,依旧是那抹暖心的笑,这笑容怎能不让我沉醉?(总结上文,升华主旨。如临其境,有画面感。)
校门口·等
校园里静极了,弯月早已经爬上了树梢,布置完考场,跌跌撞撞地从楼里往外飞奔,担心看门大爷从外面锁上门,如果一个晚上待在楼里,还不得吓死,越想越怕。(“跌跌撞撞”,侧面烘托了“我”的焦急和恐惧,在极黑的情况下从楼内走出来时的真实状态心理描写。)
往日喧嚣的校门口此时静得可怕,风歇斯底里地吼着,发疯似的割着我的脸,彻骨的冷。脑海中开始闪现出一个个恐怖的画面。心一阵阵地缩紧。(环境描写烘托出寂静的楼道让人心生恐惧。)
“姑娘,妈在这儿!在这儿啊!”我一怔,像是您的声音。果然,在昏黄的路灯下我寻到了您瘦小的身影,那身影在寒风中瑟缩着。(语言描写,亲切自然,尤其是“在这儿”的重复使用,写出了妈妈担心女儿害怕的担忧,以及看不见自己的焦急。)
“妈……”话一出口,像有什么东西瞬间塞住了喉咙。(欲言又止,是感动,是温暖,是自责,很复杂的情绪尽在不言中。)
这寒风中瘦弱的身影,永远如蒲公英一样坚强,从幼儿园到中学就这样一路相随,我一点点地长大,您却一点点地变老。然而我的生命却在您温暖的相伴中找到方向,学会了向您一样坚强。(“瘦弱的身影”如“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坚强。抒情水到渠成,具有感染力。)
如今有一个声音在耳边萦绕:“走慢点,想想过去!”
(言尽而意未尽,引人深思,卒章显志。)
总评 较之原文,亮点增多。一、文章小标题新颖,三个地点,三个动词。“笑”“伴”“等”无一不是对中心的暗示。二、妙用修辞,遣词造句精确生动,提升了文采。三、巧用抒情,每个叙事片段后,自然地抒发感情,水到渠成,与本篇文章温暖的基调相一致,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提升了立意的高度。四、文章多处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大量使用心理描写,再现人物细腻的情思,增添情致。多次运用富有表现的动词、感官词语描写,如“塞”“吻”等,情深意美,语言凝练,加之有细节描写烘托点染,创设出温馨甜美的意境。五、文章选材真实,立意高远,很少出现“温暖”一词,但是温暖却无处不在,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