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在上,我很低

2023-12-17 13:46:39魏晞
阅读时代 2023年12期
关键词:镣铐三联书店金庸

魏晞

80岁的宁成春提起书籍设计时,最常用的词是“妥协”“戴着镣铐跳舞”。他设计过1500种书籍,几乎涵盖了所有书籍类别,也得过许多大奖。但他形容自己是隐于书后的配角,大多设计灵感是他读文本的时候冒出来的。

为了做出一本好书,他最高纪录是送审了20多次设计稿。但他依然为了做出好书在让步。拍桌子和唱红脸从来不是他的选项。

心甘情愿地戴上“镣铐”

在设计前,宁成春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把书稿读透。近几年,因为衰老,他读书的速度越来越慢,这拖慢了他的设计速度。

为此,他不得不减少了设计量,只挑选最有阅读兴趣的书来设计。

2021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要出版《鲁迅手稿全集》,要把鲁迅的手稿原作一比一呈现。宁成春一听,马上决定做这个选题,“鲁迅可是中国最早的书籍装帧家”。

设计会议上,宁成春说了他对鲁迅的看法:鲁迅是那个时代最有革新精神的人,他既是很传统的中国人,又去日本留过学。

基于这种理解,宁成春提议,《鲁迅手稿全集》的封面可以用中国古籍书常用的藏蓝色,书脊用西方精装书常用的皮质竹节装,“材质是西方的,但内核是东方”。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用。

封面要选一张鲁迅的照片。宁成春想用北京鲁迅博物馆门前的雕塑作三维像技术印刷。“鲁迅并不是刻板印象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样子,他有痛苦的一面,我选择的那个雕像能流露出鲁迅自然、生活的那一面。”

但文本编辑觉得三维印刷技术太超前了,决定用课本里鲁迅的黑白照。

“既然编辑不同意,那就算了。”宁成春说,设计师对文本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参考各方的想法,对最后的作品有帮助。

“书籍装帧就是戴着镣铐在跳舞,”宁成春说,那个镣铐就是书籍的文本,“有了限制才有(创作的)自由。”

他的作品,一看就是中国的

宁成春曾两次去日本留学,学习日本书籍装帧的技术和理念,但他的作品一看就是中国的书籍。

他在日本学会了网格设计图文法,更重要的是,他学习了日本的设计思路。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从中国古籍得到启发,曾在书口印上星云位置图,读者往左翻是星云的位置,往右翻是星云图。

这也激发了他往中国历史文化里寻找灵感。1991年,宁成春在香港设计《宜兴紫砂珍赏》,想到中国“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就把“鱼化龙”做在书的切口部位,往左翻是鱼,往右翻是龙。

这个想法比杉浦康平的设计更考验装订的技术,书必须装订得足够整齐才能做成这两个图样。更何况,紫砂壶的印刷颜色太复杂了。

印刷那4天,他就住在印刷厂,睡在睡袋里,每印一个版是1小时15分钟,他掐着换版的时间起床,要盯着紫砂壶的印刷颜色。最后呈现的装帧效果,连他的日本老师都感到惊讶。

这本书出版后在香港引起轰动,获得了1992年香港政府及印艺学会图书金奖、设计、制版、印制等8个奖项和全场大奖。

宁成春曾在《书籍设计四人说》里如此反思:学习国外,学表面的东西是不到位的,要有感性的认识。“看国外的设计,我比较喜欢研究他为什么这么做,和整个艺术思潮有什么关系,整个大环境大的国际市场在讨论什么问题,再通过这一时期绘画、音乐、建筑的倾向,结合到设计中去,越做越有意思。”

不官,不商,有书香

宁成春计划在2023年出版一本自己的设计作品集。为此,他已经准备了大半年。

他特意在作品集的篇章页放上了和范用的合照,“他是对我影响最大的长者”。

范用曾任人民出版社的副总编辑,三联书店的总经理,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出版人。宁成春去日本学习的机会,是范用帮忙争取的。

更重要的是,作为出版界的前辈,范用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三联书店的社训——“竭诚为读者服务”。这也让宁成春把社训作为他设计书籍的最终目标。

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特有的气质,三联书店是“既开放又保守”。这个特质也烙印在宁成春身上,使得他的设计风格既走正路又大胆求新。

原三联书店总编辑董秀玉回忆,1993年,三联书店计划出版金庸的武侠小说。宁成春接下了装帧设计的工作。那是内地第一次出版金庸的整套小说。当时,港台地区相继出版过金庸小说,但那些封面都聚焦在武打的画面,“刀光剑影的,比较表面”。

宁成春发现,金庸本人其实很懂历史和中国文化,许多武侠故事能找到部分历史依据。他决定在封面放大这种历史的氛围,找来不同朝代的绘画作品,对应小说发生的时间背景,选用古画的局部印在封面上。

“那是金庸本人最喜欢的封面。”董秀玉说,这个设计思路让武侠小说增加了文化性和历史厚重感,契合三联出品的调性。

杨绛曾评价三联出版的书籍:不官、不商、有书香。用来形容三联一贯的文人气质。宁成春为此设计了“三联灰”的色调。“我认为,知识分子的思想比较复杂,不喜欢大红大绿,中间色更能表达他们的气质。”

旧着

2002年,宁成春退休。他成立了独立的工作室。来找他的编辑都是认识几十年的老熟人,或是慕名而来的行内人。他不希望让这群专程而来的同行失望,所有设计都是他一个人亲力亲为的。“如果交给其他助理,设计风格会明显不同。”

就这样连轴转了6年以后,他的身体报了警,提醒他已经是要迈入古稀的老人。生病后,他暂停了工作室,准備再也不设计了。但没过多久,又有人请他帮忙救急。“一直想着少做一点,但是别人找上门,不好意思拒绝。”

十几年前,“书跟着资本跑”的潮流开始兴起。许多书籍设计得豪华、繁琐、华丽,设计师用石头、木头雕刻成书皮,让书显得很沉重。当时有人会把这类书作为社交礼物。

宁成春从来不踏足这些潮流,“这和书的本质不太相符”。他说,在不同的时代,没有什么事能真正干扰他。“时代不断地变化,跟着书走就行了。”

(源自《中国青年报》,潘光贤荐稿,有删节)

责编:潘茜

猜你喜欢
镣铐三联书店金庸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1-19 00:41:21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2
金庸的财富江湖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14
在渣滓洞看一副副镣铐
青年文学家(2018年5期)2018-01-31 20:43:59
漫画无极
三联书店·筑蹊生活
现代装饰(2017年11期)2017-05-25 02:15:02
墓志铭
文学港(2016年12期)2017-01-06 11:59:06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镣铐”辩
On Levinas’Philosophical Language〔*〕
学术界(2015年3期)2015-02-25 07: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