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感性化传播及其引导

2023-12-17 15:17:38汪大本
理论导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亚文化感性身份

汪大本

(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演绎,媒介变革推动网络青年亚文化在呈现样式、表征形式和实现方式上都表现出新的特征。按照斯图尔特·霍尔的观点,青年亚文化指“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不断出现的那些带有一定‘反常’色彩或挑战性的新兴社群或新潮生活方式”[1]。媒介技术变革不断加剧的当下,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日趋感性化转向毫无疑问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我们予以足够重视,并从理性的角度探索其治理路径。

一、网络青年亚文化感性化传播的现实表征

青年亚文化的产生由来已久,并不是伴随网络技术发展才出现的新生事物。但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青年亚文化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并集中表现为网络场域中青年亚文化的感性化发展转向和演进趋势,对其现象背后文化特征的剖析是有效应对和治理青年亚文化感性化生成和传播的前提。

(一)认知方式之变:从语言文本主导到“读图”为主流

文化转型在现代性背景下凸显为思维认知方式的变化,在行动上体现为视觉文化时代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社会交往方式向“图像依赖”的认知方式转变。正如米尔佐夫所说的那样:“视觉图像本身并不能够决定视觉文化,人们对于视觉图像或视觉存在的当下偏好才是塑造视觉文化的关键因素。”[2]在复杂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偏向于从理性的思辨转向感官的感知,这不仅是个体在社会文化范式上的选择,更多表现为一种认知方式的变革,而这一变革背后的主要动因是视觉技术的发展。

媒介传播大师迪布雷依据技术媒介的变迁演进,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图像时代”,认为人类社会的叙事方式也经历了“语言叙事”“文本叙事”和“图像叙事”的转变。技术的变革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更新,推动了社会组织形态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口头、书信、语音、视频等形式为表征的媒介文化促进了思维认知的变革。当前的青年亚文化,尤其是在网络场域中表现为对形象和直观图像的广泛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视觉依赖。在网络媒介尤其是网络交往中,各种以图像方式呈现的表情包、短视频成为青年群体表达自身特征的文化符号,通过直观形象营造一种生活化场景,并以感性化方式传递媒介信息,促进了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二)叙事场域之变:从日常生活到网络赛博空间

从网络技术的变革中审视青年亚文化的传播过程和本质,能够更清楚了解青年亚文化的生成机理。网络技术的变革本身并不是价值无涉的,相反,技术和文化的互动是网络文化发展的深层原因。“人类文化是人与技术或媒介不间断的、互相依存的,因而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3]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变革丰富了青年亚文化的生产要素,使得青年亚文化的再生产具有广泛的主体参与、更大范围的传播扩散、更强的身份认同和归属,为青年亚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多元性和碎片化提供技术维度的解释。另一方面,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再生产丰富了文化的呈现方式,在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扩散中推动叙事媒介变革,影响社会技术的进步和文化形态的发展。“网络社会是一个距离感消失、主体性丧失的存在,虚拟性往往使人想象性大加发挥,网民总能在自由穿梭于虚实之间的同时,也将现实生活变得空洞化。”[4]因此,处于网络空间中的青年亚文化契合亚文化生产传播的主体虚化和意见广泛的特征,成为回荡在虚拟空间中的真实意见和主张。

青年亚文化活动场域的网络化转向是技术变革的衍生物,技术业态的形成也使得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呈现自身的鲜明特征。“在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依托网络技术的优势,打造出了别具特色的青年亚文化景观,多样的青年亚文化形态开始出现,亚文化已成为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文化形态。”[5]如果说日常生活中的青年文化受制于传统习俗和法律规制还保有理性的特征,那么网络“潘多拉魔盒”的打开会让人沉迷于感官化的愉悦,并将这种愉悦感的获得作为生活的目标。同时,网络环境的自由开放也为青年亚文化的生成和传播提供了沃土。一是网络扩散了青年群体集聚的范围,促进文化生产主体来源的广泛性。网络空间引发的网络文化生产使得青年亚文化不仅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也深化了同质化群体的相互吸引,加速了青年文化的粘合和凝聚,因为青年很容易将自己纳入特定文化群体中,并成为亚文化的生产传播主体。在网络场域中,文化生产主体扩散到每个网民,尤其是青年群体,通过视频上传、图像美化、表情包制作等日常活动,就成为青年亚文化的生产主体,并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成为亚文化的传播者。二是网络提升了青年亚文化生产效率,丰富了亚文化生产传播方式。青年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从日常生活空间转向网络场域,使得感性化的特征愈加明显,因为相对于文字和语言,图像具有更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特征,容易调动青年群体的感官情绪,在情绪的支配下无意识地从事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自媒体的发展在提高青年文化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得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具有媒介依附条件,极大提升了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效率。

(三)生成路径之变:从大众媒介他建到青年群体自建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再生产塑造了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形成与主流文化相对抗的文化形式,如以网络作为生产和传播本源的“佛系文化”“颓文化”“丧文化”“凡尔赛文化”等,都是青年群体参与文化群体身份自我建构的具体实践。这一实践过程在网络中的蔓延通过图像文化呈现,如通过短视频、表情包、cosplay等形式构建视觉感官中的青年群体图景和生活方式,并形成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挑战。精致利己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冲突、物质享乐主义与完善的人格理想的矛盾、娱乐至死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等,都是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群体中构建文化精神符号的形式,也是青年群体构建自身群体身份的实践反映。尤其是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构建提供了平台,使得青年群体可以自由表达自身对外部事物的观点看法,自觉成为青年亚文化的构建主体,青年亚文化也完成了由他建到自建的生成方式的转变。

社会心理在网络青年群体从亚文化的旁观者转变为网络亚文化的制造者、传播者的过程中发挥着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网络文化价值认知、判断、选择与网络话语表达行为”[6],如猎奇心理推动青年群体从围观看客身份转化为置身文化之中的青年亚文化剧作者,盲从心理增加了青年群体网络集聚的无意识性和多主体性。同时,社会对抗心理以及身份认同需要也是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的重要心理内因。青年亚文化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依托特定传播媒介实现话语表达的文化形态,但是从文化的旁观者到亚文化生产者的身份转变强化了青年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成为亚文化的捍卫者,如包括“废柴文化”“佛系文化”等在内的“自嘲文化”就是“他嘲”向“自嘲”的亚文化转变。从青年亚文化的转型来看,将感性置于理性之上的话语表达,本质上还是受感官支配的一种文化形态,其将个体情感置于感性氛围中实现了群体亚文化的构建。

二、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中的“感性化症候”诊断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在网络化社会文化形态中,青年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自身文化模式建构和身份认同,以对抗后现代文化对青年群体身份挑战的文化形态。由于青年亚文化的本身具有对抗主流价值观念的属性,因而在其文化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也不断显现,在视觉化的网络特征下就表现为感性意识形态的特征和症候。

(一)情绪“部落化”:焦虑集聚引发感性狂欢倾向

青年亚文化演进与青年群体的特征有极强关联,突出表现为一种情绪化的话语方式,尤其是对青年群体发展过程中的焦虑情绪的集中化表达,隐藏在其背后的是青年群体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文化诉求。

其一,网络青年亚文化代表了青年情感的集聚和意见的集中表达。在网络的开放化生活方式中,极易在一定群体部落中形成基于感性情绪的集聚,贴吧、知乎、B站、微博乃至评论区、弹幕等都可能成为青年群体的情绪聚集场所,并且在身份认同的渴求推动下,自发形成基于情绪互动构成的小群体,而随着情绪的感染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力量对抗传统主流价值观念,塑造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品性。青年亚文化在本质上是青年群体用仪式对父辈文化和主流文化抵抗以确证自身身份的次生文化形态,其以特定群体作为文化形态的主体性标志。也就是说,缺乏特定的主体群体,青年亚文化就不能以一种文化形态存在,就不能在群体的交往中获得确证自身文化身份的一席之地。同时,同质化的情绪也是这一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青年亚文化必须通过情绪感染和情感反馈,形成通过对抗表达自身发展诉求及通过“新潮”标榜群体生活方式的群体文化。

其二,从青年亚文化的表征形态来看,充斥在青年时期的焦虑是这一文化的底色。正是由于青年群体的边缘性地位,使得其主张很难得到认同,从而衍生对主流文化的对抗和批判,因而青年亚文化中充斥的不被理解的焦虑,是一种因情绪反叛进行仪式抗争的亚文化生成的心理内因。在网络环境中,这种焦虑转变为视觉化的狂欢,通过“葛优躺”“文艺喵”等图像传达自身情绪,通过对“披头士”为代表的叛逆文化的支持缓解焦虑情绪、表达自身主张、确证身份属性。同时,还通过表情包、弹幕、短视频等形式发表对某些事件的看法,如“996”“打工人”“宝宝心里苦”等网络语和表情包,《奇葩说》《吐槽大会》等受青年喜爱的综艺节目等,都是群体心态的真实写照,表达青年群体自身的情感和态度,在文化群体组织中获得价值认同和身份归属。

(二)价值“碎片化”:心理冲突导致价值观念杂糅

其一,传播方式的碎片化导致叙事内容的片段化。网络青年亚文化在叙事传播过程中凸显了鲜明的网络传播特征,即注重“语言模因”①的情绪化感染,而忽视叙事过程的完整性。这种传播方式具有适用网络文化的特征,以言简意赅的图像表达文字信息,并使得传播具有极强的情绪感召力,如表情包式的情绪表达“感觉身体被掏空”“佛系蛙”“颓废狗”等,以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等网络语等,都具有极强的形象感,能够将倾听者或观看者迅速带入特定文化语境中,实现群体文化身份的认同。网络场域中的青年亚文化在对直观的“一知半解”中获得片面化、碎片化的价值理解,并将这种理解扩大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网络传播过程中,青年网民群体可以通过简单的拼接、剪贴、虚构而肆意裁剪话语的意义,以一种极其片面化的价值观表达情感,舒缓内心矛盾冲突,从而使得社会整体的价值观碎片化。

其二,青年亚文化具有的鲜明特征也是社会心态的反映。无论是“丧文化”折射的迷茫心态,还是标新立异反映的猎奇心理,都是以特定的社会实践和文化作为背景展开心理描述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形成的贫与富、官与民、公与私、德与法的冲突使两者失去理性对话空间,催生了网络民粹主义。网络的隐匿化特点使得具有民粹主义倾向的青年群体对精英阶层的仇视中的“罗宾汉情节”得以彰显,即通过隐匿的议题设置引导施压精英阶层,而不是以直接的对抗冲突表达诉求,这也是网络环境中青年亚文化不断压缩其他文化形态活动空间的表现。网络的技术赋权为民粹主义长期以来形成的“反精英、反建制、反理性”核心特质在网络空间中的滋生提供了条件,以技术和文化的交互作用方式不断深化其影响力,从而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受众的文化样态,这也是网络青年亚文化得以发展的技术条件和文化心理动因。

(三)身份“异质化”:社会结构调整催生民粹化思潮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发展过程中的困惑、矛盾和冲突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发泄和反映,在分析网络青年亚文化产生的背景过程中,要通过文化背后深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把握其产生的根源,以便对其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理。

其一,社会结构变革导致阶级阶层矛盾不断加剧,在文化结构中折射为青年的文化心理冲突。“亚文化是人们企图解决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时产生的,这些矛盾是人们共同经历的,并能导致一个集体认同形式。”[7]当前加剧的社会变革以及一些不公平社会现象都是青年群体情绪积聚的动因。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具有新的特点的社会现象,收入差距扩大、道德滑坡现象频发、法治意识淡化、利己主义盛行等,都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产生冲击,并且处在青春期的青年群体往往极易对这些现象的认识产生偏激反应,在青年群体内部就表现为对主流文化的抗争和批判,成为青年亚文化产生的社会现实条件和基础。

其二,网络民粹主义以感官和舆论塑造社会身份,强化青年群体的社会化特征。用“草根文化”对抗“精英文化”、以“宅御文化”缓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压力、以“恶搞文化”戏谑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公现象等,都是对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阶级阶层矛盾的反映,其目的在于塑造和强化自身群体的身份归属,实现有效的社会参与和情感认同。网络青年亚文化因为网络场域的特点,具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特征,一方面是大众对精英文化的抵制,以群体的特殊诉求抵制精英主流文化,彰显理想化的社会文化构建和群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在网络交往中折射为“弱者式道德”“技术式滥用”“引导式偏见”“噱头式狂欢”的叙事方式,以“仪式抗争”确证群体的个性化特征,获得群体身份认同。

三、网络青年亚文化感性化传播的引导进路

网络青年亚文化所呈现的感性化特征使得其缺乏辨别立场的能力,极易被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所利用,甚至以“外来文化”作为伪装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因此,要对网络青年亚文化进行合理有效引导,从文化态度、社会心态培育和规制策略方面进行有效应对,使之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同向同行。

(一)包容与认同:为青年亚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合理引导

青年亚文化不等同于非社会主义的文化,也并非完全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形态,而是在青年群体中滋生的非主流文化,它不仅包含着与主流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与观念。因此,对待青年亚文化要充分利用其传播迅速、范围广泛、针对性强等特点,进行合理引导以使其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要。

其一,为青年文化发展预留合理的网络空间。从其文化属性来看,青年亚文化是一种次生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多种风格呈现即是青年积极地通过媒介文本采用一切为我所用的符号、图像建构专属于自己的文化意义,来表明在多元社会文化中青年群体的一席之地。”[8]在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治理中,要给予青年亚文化合理的定位,将其视作具有合理存在空间的社会文化形式,不能简单将其作为一种异己的文化形式予以排斥。网络文化与青年文化自诞生之初就具有极强耦合关系,青年文化是网络文化最鲜明的特征,网络文化是青年文化的主要阵地。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抗争形式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但并不意味着青年亚文化是反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文化形态。因此,不能随意将青年亚文化标签化,不能将其定位为一种具有鲜明反意识形态的文化倾向。

其二,增强身份归属感,避免文化疏离。青年亚文化的形成一部分源于青年群体发展过程中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更多源于主流文化与自身认同的内在冲突,而不是青年自身对主流价值观念的疏离。从早期的伯明翰学派为青年研究贴上的“负文化”“反文化”的标签,到当前学界研究“去标签化”的温和态度变化,本身就体现了社会对青年行为方式的宽容。在转变对青年群体的文化态度后,还要通过对青年价值观的引导以强化其对群体文化的认同。“与网络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网民在网络中逐渐形成、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9]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青年群体渴求加入特定的群体,在群体文化中寻求身份认同。因此,满足网络青年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以及探寻亚文化的治理路径,必须强化对青年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早期干预和正确引导,消解社会抵抗心理网络化集聚的现实动因,从而引导青年网络亚文化契合主流文化,净化社会整体文化舆论氛围,杜绝文化疏离现象的产生。

(二)疏解与转化:加强对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培育引导

从根本上来看,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社会意识在文化上的反映,是社会现实所折射的文化符号,“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10]。因此,要消解青年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必须从现实矛盾的解决中探寻出路,这也是最为有效的治理方式。

其一,要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中消除青年亚文化产生的社会现实基础,通过矛盾的有效化解,消解青年群体中弥漫的反抗情绪。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源于青年群体自身的实践经历和社会心理,但最为根本的还是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遭遇。从根本上消解网络亚文化的社会心态,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重发力满足青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疏解青年群体因社会结构调整引发的心理不适感,用主流文化滋养青年文化,使之同向同行,共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其二,从青年群体自身出发,对其成长过程中社会心态的发展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对青年群体成长环境进行有效监测,适时化解其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培养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要引导青年群体对其有理性认知,如收入差距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也必然能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得到合理解决,要避免感性化认同占据主导地位而导致网络行为的非理性泛滥。在青年文化心理方面,要从社会现实出发,引导青年群体理性、客观、全面认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充分特征的历史过程性,规避感性抵抗情绪的支配,帮助青年群体疏解成长中的压力与困惑,培育积极平和心态和包容性文化氛围。

(三)创新与“收编”:变革主流文化对青年群体影响方式

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引导除了从内部进行文化建设,还需要发挥主流文化具有的涵育功能。通过主流文化建设加强对青年亚文化的引导,将主流文化嵌入网络话语中,尊重青年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的诉求,以主流文化涵化青年亚文化。

其一,对青年群体成长予以引导,增强主流文化认同。赫伯迪格认为:“亚文化最终会被主流文化和支配集团以两种形式——商品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形式进行收编。”[11]一方面,网络亚文化与商业的“互嵌”会消解网络亚文化的次生文化属性。文化和商业之间具有内在关联,网络文化往往具有内在的商业目的,被资本控制从而成为“亚文化资本”。另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嵌入青年亚文化发展过程之中,实现价值引导和认同。在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倾听青年心声、解答青年发展中的困惑、为青年的利益诉求发声,使得主流意识形态成为浸润网络文化的能量,消解青年的抵抗心理,以商业形式和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青年亚文化进行“收编”,增强青年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其二,充分观照青年群体的文化身份诉求。在现实社会中尊重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在网络环境中关注网络青年群体的文化特征,确保能够满足青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保持其个性化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其保持理性思维能力,在对当前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批判中确立自身的独特文化品性,避免成为受感性情绪支配的傀儡或西方社会思潮渗透的工具。主流文化发展要充分尊重青年文化具有的独特性,并且给予青年群体充足的文化发展空间,在确保青年文化保持积极正向发展的同时,通过青年文化丰富主流文化发展的内容,使得青年成为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以及正能量的传播者。

媒介技术变革引发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感性化的特征,使得青年文化建设隐含网络文化疏离的风险,并由于青年群体的思维和意识特征,极易被其他社会思潮所利用。因而,必须对当前青年网络亚文化发展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从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心态培育和青年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对青年群体的关注,使网络青年群体具有理性化特征,推动青年文化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流文化。

注释:

① “语言模因”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

猜你喜欢
亚文化感性身份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玩具世界(2017年10期)2018-01-22 02:52:48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跟踪导练(三)(5)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公民与法治(2016年8期)2016-05-17 04:11:33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互换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