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的情感治理:何以必要与何以可为

2023-12-17 15:17刘迪翔赵子林
理论导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潮情感心理

刘迪翔,赵子林

(1.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2.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086)

党的二十大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1]的重要部署。当今世界动荡变革交织,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时期,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交融交锋的新形势新变化势必影响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引领好社会思潮。应对多样化社会思潮既是一个心理性和理论性问题,也是一个涉及物质生活领域的社会现实问题,需要通过行政干预、制度规约、理论澄清、心理疏导安抚等手段,齐抓共管、疏堵结合,处置好波动中的社会情绪、价值指向明显的意识形态。作为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情感能成为重要的社会治理资源,因为社会思潮本身就是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的综合表现形式,特定群体强烈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是社会思潮得以生成演化的基础,而社会情感又是伴随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需要将情感治理纳入其中,明确社会思潮的情感治理“何以必要”与“何以可为”。

一、社会思潮情感治理的必要性

社会思潮的情感治理,聚焦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试图在合理、合法、合情的基础上,以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目标,通过制度化或非制度化的情感回应,有效处置和安抚波动中的社会情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需要格外重视情感治理,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从文化传统上看,情感性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情感性,中国常被称为“情本体社会”或“情理社会”,这主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人的情感出发,可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或社会规范。早在诸子百家时期,“推己及人”“亲爱泛众”“以友辅仁”“以德报怨”等就是重要的情感规范,形成了爱护、关怀、感恩、忠诚等最为基本的情感互动。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社会责任,通过由家到国的推及路径,构成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使得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密切联系在一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发乎情,止乎礼”和“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都是重视情感作用的集中表现。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行为。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就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差异较大,中国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周孔教化‘极高明而道中庸’,于宗法社会的生活无所骤变(所改不骤),而润泽以礼文,提高其精神。中国遂渐以转进于伦理本位,而家族家庭生活乃延续于后”[2]。社会学家费孝通也曾用“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概念解读中国的乡土社会,认为差序型人际关系总是讲究亲疏远近,“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3],因此容易在情感、道德、行为上形成礼治传统。可见,情感是中国社会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几乎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2.从思想传承上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充分肯定社会心理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论述过社会心理这一概念,但是他们所说的“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现存实践的意识”“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有限的艺术感”“金钱崇拜感”等都与社会心理有着密切联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心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影响。列宁在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互动关系时,强调了情感对于增进社会认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在他看来,“没有‘人类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4]。针对俄国民粹主义的兴起,列宁没有局限在简单的伦理审视或理论批驳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其中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社会心理状况,指出民粹主义分子总是从自己浪漫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出发对抗资本主义,带有激进偏执的思想情绪,为达到目的往往采取极端暴力的手段。因而,俄国民粹派是小生产者利益和观点的代表,是“调和主义的、畏首畏尾的、感伤幻想的民粹主义”[5]。值得一提的是,在剖析社会心理的基本内涵及其地位作用方面,普列汉诺夫富有创见性地把社会意识中的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区别开来,指出心理情绪和思想状况都是社会关系的结果,“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6]。相较于内容丰富、价值指向明显的思想体系,普列汉诺夫强调,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思想家加工改造的一种初级状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是沟通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与社会思想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对于认识和把握社会思潮与社会心理的内在联系,更好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具有重要启示。

3.从发展历程上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情感治理经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把握为前提、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理念,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发展。回顾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情感治理方式,情感性内容经常出现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诉诸情感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反对巫神、破除迷信、改革陋习,推动了延安地区民众思想观念的进步。在长期的治理实践中,通过情感动员、情绪安抚等手段,“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直面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协商作为解决治理问题的途径、各类社会主体协同治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行之有效的情感治理方式”[7],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的关切、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情怀担当、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无私贡献,助力改善政党形象、重塑社会心态、凝聚民意民心、提高治理能力。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社会心理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举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8];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围绕教育系统、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系统、医疗系统、农村及基层社区系统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心理服务。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同时也善于运用社会心理、社会情感,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4.从运行机制上看,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社会心理的推动作用。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社会,尤其变革时代,由一定思想理论引导,受一定社会心理影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和发展走向的思想潮流,与社会潜意识、社会人格、社会情绪、社会心态等社会心理要素有着密切联系。正如梁启超所言:“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9]作为社会意识的初级呈现形式,社会心理具有较强的自发性、零散性,往往以情感、情绪、感觉、需要、态度等一系列形式表现出来。从内在机制上看,社会心理既包括群体中的共同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也涉及受到群体影响而发生的个体心理情绪变化,“在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原先积累在社会心理层面的理性成分会受到一定社会集团或群体的诱导和激发,快速聚合为一种思想价值观念,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多种思想价值观念的交织错落”[10]。一旦社会思潮的思想价值体系得以形成,也会支持、整合、强化已经出现的共同心理,向着更为普遍、高级的社会心理转化。从外部表现上看,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相互影响,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与时代变迁,都会带来社会心理的调整与重构,各种社会心理要素共同发挥作用,使得社会思潮的社会心理机制得到激活。比如,一些流行的社会思潮就常借助从众心理、猎奇心理、平等参与及自我实现心理“带节奏”,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开来。综合说来,社会心理既是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表现直接影响到社会思潮的活跃程度和发展态势。有效引领社会思潮,要始终关注社会心理状况,建立起强大的社会心理预警、疏导机制。

二、新时代社会思潮情感治理的现实要求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在社会思潮研究及其应对上,形成了要由“批判范式”“引领范式”转化为“治理范式”的学理讨论。作为一种适应社会思潮发生发展而形成的综合性范式,治理范式要实现“刚性治理”与“柔性治理”的有机统一,既要推动制度、技术层面的现代化,也要着力实现情感维度的现代化。从这个要求出发,社会思潮的情感治理需要做出适应性调整。

1.治理理念:从管理本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变。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取决于人心向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有着深刻的内涵和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深刻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明确的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处于重要位置。习近平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11]在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础上,新时代社会思潮的情感治理既要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公共利益的有效维护,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本质上看,多样化社会思潮之间、处于非主流地位的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分化冲突,不仅是思想主张与理论观点上的激辩、争鸣,更是对民心、民意的争夺,只有真正获得民众的认可支持,才能牢牢占领思想舆论阵地。因此,引领社会思潮必须落脚于服务人民和教育人民,通过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辨识各种思想主张、价值观念,安抚社会情绪,如此才能切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相较于制度和技术治理等刚性形式,情感治理具有浓郁的柔性色彩,能够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发社会运转的内生动力,促使人心民风得到教化熏陶。当然,情感治理并不能狭隘理解为“打感情牌”,或变相的“情感控制”,而是要关注社会矛盾、社会利益冲突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深入群众、深入人的内心,运用契合大众特点、需求的心理方式开展工作。

2.治理焦点:从着重意识形态工作到运用社会心理综合施策。一种社会思潮能否得以生成演化,由一个群体涌向另一个群体,不断寻求适合它发生发展、传播渗透的土壤,除了看这种社会思潮为当时社会所需要的程度外,还要看这种社会思潮是否引起人们思想和心理上的广泛共鸣,是否被承认、接受。社会思潮本身就是由许多人的情感意志、愿望要求、思想观念等因素综合而成,是感性的社会心理和理性的意识形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产物,并以其更广泛的普遍性反映人们的思想愿望和利益诉求。因此,引领社会思潮不仅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要主动契合现实社会的心理状况,善于从社会心理角度认识把握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已经被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确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与之相应的社会心理分析与应对也要紧随其后。针对我国社会认同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心态问题,包括浮躁心态、仇官仇富心态、攀比心态、政治冷漠心态,以及不信任心理、文化自卑心理、猎奇心理、大众娱乐心理驱动下形成的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化等错误思潮,要关注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社会心理机制,建立有效的社会心态反馈和疏导机制,善于把大众的社会心理诉求提炼、转化为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政策主张,从社会心理角度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引领力。

3.治理方式:从绝对主导型到互动式、跟进式的调整。引领社会思潮,关键在人。人的行为不仅受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念的影响,还受情感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制约。社会思潮的情感治理重视“人”的价值及其主体性,更加关注主体的多样性,提倡民主、参与、互动式的管理,强调多种力量的平等地位和协同作用。因此,社会思潮的情感治理能够适应公众的情感期待,主动回应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需求,更有效地提升社会思潮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事实上,绝对主导型的治理方式往往缺乏民主参与、沟通交流的渠道,尤其是在利益分化、矛盾冲突频繁的社会,容易导致社会大众对引领社会思潮的不知情、不参与、不满意。由“一元主导”到“多方协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应对”,能够发挥平等对话、协商合作的作用,形成民众情感表达与公共理性之间的合理张力。不仅如此,民众的思想、需要和兴趣走到哪里,引领社会思潮就要跟进到哪里,通过形成“跟进”的思维和方式,持续关注不同群体、不同层面的社会心理变化,从而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找到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容体系与人们心理的契合点。要完善议题设置、丰富内容表达、转换话语方式,构建契合人们心理、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引领模式,提升民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防止和抵制不良思想价值观念的侵蚀,避免错误社会思潮的干扰。

三、新时代社会思潮情感治理的实践路径

将情感作为手段、对象还是目标,直接影响着对情感治理的正确认识,进而影响到社会思潮的情感治理。通过回应情感、运用情感再到塑造情感,可以打破低效的、单一的传统技术路线,对引领社会思潮进行理论的再反思、方法上的再定位、实践上的再建构,促成情感上的凝聚、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因此,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必须用好情感这一优势,更好地将其转化为实际治理效能。

1.回应情感。把情感作为治理对象,既能避免社会上的负面情感进一步发酵聚合成错误思潮,又能防止社会思潮裹挟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态度、言论和习惯传播渗透。一定时期内,如果社会现实问题在最初发酵阶段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一定民怨民愤等情绪的积累,这种社会心理便会形成个体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的逐步演化。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回应,把控负面情感的阀门,打通正向情感的梗阻。其一,个体情绪的回应。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变化的,会产生对客观事物不同的态度、看法,这就需要找准回应个体情绪的方法。情感治理的首要策略是对个人欲望的控制与引导,形成愉快、喜欢、热爱、尊敬、亲近等肯定性情感,避免苦恼、愤怒、憎恨、轻视、惧怕等否定性情感,为个体人格的培养提供价值规范。其二,群体心理的回应。基于血缘、趣缘、业缘、地缘等关系,社会成员不断向一些精神共同体或价值共同体靠拢,容易在“信息茧房”效应下建构起不同维度的“圈层”,形成圈层内部的情绪感染和对群外成员的非理性攻击行为。具体说来,社会成员能够通过阅读评论网络信息或发表意见看法,传递、激荡和强化同一种声音、同一类观点,这种议题共振现象使带有不同偏向群体的认同固化、观点封闭。在情感传染的作用下,“谁说的”比“说什么”更重要,“围观效应”下群体负面情绪更容易累积,被别有用心地渲染、利用,造成群情激愤、社会冲突不断。因此,要密切关注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反应,并作出有效的回应。其三,社会心态的回应。社会心态是“社会晴雨表”和“风险预警器”,多种负面社会情感扮演着“催化剂”“扩音器”的角色,与“公平感”“正义感”“安全感”“自我实现感”等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容易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一旦出现诱发因素,情绪强度会迅速升高,甚至出现群体情绪失控、社会心态失衡。因此,要尽力消弭社会阶层之间的情感裂痕,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民情民意汇集与回应机制,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提供良好的社会心态支持。

2.运用情感。情感具有破坏性,但也内含着建设性和约束力。不同于依法治理等刚性的、强制的、无条件的“要我做到”,情感治理是一种柔性的、变通的、有条件的“我要做到”,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其一,以“情”换“情”。情感既能感动自我,也能感动他人。尽管情感互动效应的发展形式主要表现为共鸣、沟通和交流,但首先需要调动、呼唤和引导情绪。这就需要情感的投入,投入越多,沟通和理解就会更顺畅。因此,要遵循社会心理沟通的规律,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沟通各要素的功能,把引领社会思潮内容的情感因素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主动向大众传导,促进社会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使民众产生认同感并欣然接受,进而增强安全感和归属感。其二,以“情”制“情”。情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运用得当,就能对个人行为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情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而社会负面情感的产生,主要受到社会冲突的情感伤害、媒体环境中的情感动员、群体过程的情感传染、网络亚文化的感性激发等因素综合影响。社会思潮的情感治理,能够建立情感养成和表达的规则体系,尽管这不同于法律法规等明文规定,但却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是一种互动情境之外的社会性安排,具有“软约束”效力。通过一整套情感表达和规范,能为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三,以“情”促“情”。把情感作为手段,并不是为了抑制情感,而是为了充分运用社会关系中的感性因素,凸显情感作为社会现实的产物所具有的“润滑剂”作用。通过发挥情感的感染、迁移、调节等功能,既可以作用于个人的思想行为,又可以影响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方式,有效安抚社会情绪、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事实上,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在内的高级社会情感,能够把偏执、非理性的社会心理提升到较高理性层面,在整体上提升民众社会心理的健康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

3.塑造情感。情感既受到社会思想文化的规约,也可以作为影响他人的一种社会性应用。一味压抑情感、违背人心,不利于社会进步;而情感失控,又会破坏社会团结与进步。因此,需要形成社会思潮的情感治理与人的精神成长需要、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摒弃低俗追求,提升人们的情感境界。其一,塑造高级情感。人是具有情感属性的高级动物,喜怒哀乐都是正常的情感反应。从性质作用、价值强度与层次上看,人的情感既包括个人情感与社会情感、对物的情感与对人的情感,还涉及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现实性情感与期望性情感。如果社会成员在发展机会、收入分配、权益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公平、不合理情况,而改善社会公平状况的政策措施不到位,不能实现实质的公平正义,就容易带来社会普遍的失落感、被剥夺感。鉴于此,需要做好社会民生保障工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形成内含亲密感、归属感、价值感、尊严感等内容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向情感取向。其二,塑造情感共同体。如果一定群体甚至社会形成和谐融洽的交往关系,有着一致的利益诉求和目标导向,就能够顺利促成个人进步、社会发展。一旦社会成员之间存在根本利益冲突、意见分歧、观念纷争,就容易造成社会撕裂,难以形成社会共识。通过发挥情感的“黏合剂”作用,形成建构复杂社会结构的情感纽带,可以促成空间认同和情感归属。其三,塑造合法、合理、合情的社会。情感治理并不排斥制度和机制的运用和保障,而治理本身就是体系、制度、机制的统一体,不能缺少程序性规约。因此,在社会化基础上强调情感的规范作用,遵守国家认同的规则、制度和文化,要凸显法律等刚性规则与情感的内在关联,促成情感与制度、技术等治理形式的同频共振,明确刚性规则为情感介入提供结构化背景,情感为法理规则的运用提供必要的缓冲空间,使“讲法”“讲理”和“讲情”实现有机互补。

作为柔性治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情感治理聚焦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情感价值,与制度、技术等治理形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能够实现程序的简单化、成本的最小化、情感的温暖化,以此降低引领社会思潮的成本,提高引领效率。因此,新时代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既要高度重视社会的“硬规矩”,强调理性、制度和技术的重要性,以依法治理的形式形成“对社会思潮由思想斗争向现实斗争转化的现实回应”[12],又要重视情感的“软约束”作用,全面回应人们的利益诉求、思想表达、心理波动,最终形成合法、合理、合情的格局。通过强化对社会思潮尤其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与引领,既管理、规约、调配与社会思潮相关的物质性因素,又处置好社会成员的情感、态度、理论主张、价值观念等意识性因素,在顶层设计层面构建一元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在具体操作层面做到“刚性治理”与“柔性治理”的统一,就能够更好地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猜你喜欢
思潮情感心理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心理感受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