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东兵
淮剧发源于江淮的里下河地区。淮剧的命名,与淮阴、淮安的地名一样,都是因淮河而得名。淮剧作为江苏地区的重要地方戏曲,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江苏地区的盐城,里下河的淮安、兴化一带,发祥于上海。2008 年,淮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伴奏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清末民初,江淮小戏闯进上海滩,经历了搭墩子、摆地摊、拉帏子等早期发展阶段,渐渐从茶楼戏园走上专业舞台,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并取得长足进步。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戏曲剧种统一定名为“淮剧”。
位于里下河腹地的兴化,自古商贾云集,民风淳朴,生活安定,由“香火戏”与民间曲艺“门叹词”结合并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江淮小戏,其唱腔风格主要是东路的“下河调”。江淮小戏的演出,主要依附于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故一开始便和僮子结伙搭班,三五人、八九人不等,时聚时散,露天演出“对子戏”和“三小戏”。如《隔墙》《隔帘》《访友》《访贤》《盘骂堂》《采药草》《大赶考》《小赶考》《曹桂香割股》等一类生活小戏,置席为台谓“地塌戏”,板门为台谓“板门戏”。行头常以便服略加美化代替,道具以门闩当剑、柳枝代马,表演只是走来过去,相互接唱,常在酬神祭祀、兴集、庙会和喜庆活动中演出。
淮剧自形成两百多年来,先始于民俗文化中的“香火戏”,后沿袭徽、京表演艺术的套路,基本少有自身完整的表演体系,故而所谓淮剧的“流派”主要集中在它的声腔上,反映在艺术家们各自不同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演唱风格上。历史表明,淮剧流派艺术的产生,是淮剧艺术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而逐渐形成的现象,通常先以某个名家的演唱为某腔,然后称之为某派,再后则延伸为某某流派。如今得以延续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流派:
筱派(筱文艳):其唱腔和表演有着鲜明的平民色彩和不矫揉造作的风格特点。她的嗓音并非很亮,音域也并非很宽,但其演唱声韵极富韵律性,听起来语意准确清晰,音质纯美流畅。尤其是重在“以情带声”的激情演唱,有从朴实中透出高雅的气质个性。在许多悲剧性题材剧目里,筱文艳于低回婉转的旋律里加以如泣如诉的演唱,更显示她声腔上所具有的阴柔之美及个人演唱的品位与风范。以她为主所创立的“自由调”,其舒展华美的音乐色调,奠定了淮剧的稳定地位,成全了淮剧的“筱文艳时代”。
何派(何叫天):其戏路很广,功底扎实,声音虽略带沙哑,但唱法圆润稳实,语音味浓,暗中透亮,别具风采。在演唱技巧的把握上,尤显得节奏平稳,咬字刚劲,行腔轻重适度、疾徐有致、幽咽婉转、若断若续,既有厚度又有力度。特别是他那多呈色彩性的“带腔”“撮腔”及“擞音”“颤音”所潜含的浑厚苍劲与质朴悲怆的声色,更是自创一格,独具风韵,常使观众叹为观止,系无可比肩的何氏风格。
徐派(徐桂芳):其声腔有着金属般的音质。他那超高音的演唱及创造性地运用滑音、颤音、抖腔、甩腔等各种润腔技巧,多侧面、多角度地美化了旋律,充满着清新纯朴又不失雅致的审美品质。所有唱腔的表述,多为跳跃性的华彩旋律,音乐形象又多有“宽”“厚”“脆”“蹦”的声色特点。尤其是他那苍凉缠绵的、深重的“膛音”和“刚音”多于柔声的唱法,更反映出他男演女所具有的另一类型声音的特质。
马派(马麟童):以一曲粗犷雄浑之气的“马派自由调”而声传于世。声腔中那罕用于传统的唱腔板式,及贯穿音乐始终的“一句三截”的腔型结构,与六度、七度音程大跳和滑音的频繁运用,代表着马派声腔的一大特征。观众偏好马派平实醇厚的演唱,在于演员的演唱刚健苍劲,挺拔激越,富有很强的穿透力。尤其是演唱上将音断意不断的旋律融入自然停顿的多变节奏中,更富有活力。代表着马派独特个性的“三截调”,开创了马氏流派的声韵体系,也开创了淮剧声腔艺术的新的艺术风格。
杨派(杨占魁):充满小生的儒雅之气。在表演上,既不轻狂,又不呆板,独显清闲洒脱;在声腔上,不过分追求花哨,讲究质朴本色,饱含自如流畅。总体风格有劲健、浑厚、深沉、厚重之美。而其游刃有余的气息控制和近似生活化、口语化的情感表达,尤其是杨派的一大显著特征。一曲“自从来到金山后”的“自由调”短小唱段,虽无太多的腔,但唱得华美流畅,亲切上口,很快风靡淮坛,成为杨派声腔最具标志性的传世佳作。
周派(周筱芳):以声调悠扬婉转,长于细、雅、柔情取胜。唱腔中巧妙地融入了马派“三截调”的音乐元素,而又无刻意雕琢之痕迹。他的演唱重在“唱情”,又重在“传神”,那多以本嗓为主的演唱方法,刚音中夹有较多的柔音,体现了其塑造小生潇洒飘逸的特点。总体声音形象,既明亮宽厚有力,又高亢清亮灵巧,给人以脆亮、丰满、圆润之美感。
李派(李少林):独具酣畅淋漓、质朴大方的演艺风格。其演唱具有独到功力,吐字富有力度且感情色彩丰富,讲究咬字吐调的字头准、字腹圆、字尾归韵,突出音乐声腔的节奏感和起伏性。尤以对充满灵动感的“二闪板”及“偷、闪、滑、抢”“字乖韵巧”等技巧性的运用,更令人感到韵味醇厚,回味无穷。
陈派(陈德林):以一曲特具新意的生腔“小悲可”,开创了陈派声腔流派的新时代。其表演风格激情奔放,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演唱风格轻快流畅,有着厚重的乡土情味。初听他的演唱,看似没有太多奇特曲折的旋律,但细品起来句句入耳,有劲道、有筋骨。在声腔处理上尤见他非凡的创新力,不同人物、不同唱腔各具情态。那有着很强控制声音力度与虚实的能力和经常插用“滚唱”的旋法,使行腔更流畅,节奏更富弹性。而在唱腔中,对于“顿腔”“波音”“滑音”“抖腔”“哈哈腔”等多种润腔技巧的相间运用,更显俏丽新颖、情韵生动。“陈派”的顺时衔派,不仅唱调独特,自创一格,而且承前启后,屈指可数,逐渐风靡,众望所归。
萍腔(黄素萍):以音质纯净、声线明亮、咬字前味独特而见长。她的演唱,善于大段叙事的咏唱式风格,那经常性长达百句的如说唱词、如歌旋律的“清板”,加上“连环”“叠句”连环炮似的节奏性诵唱,有着惊人的华美与“脆劲”,给人以悦耳动听的音乐感。这种字字珠玑、丝丝入扣的演唱,是“萍腔”的一大特色,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裔腔(裔小萍):有着一派沉稳淑雅的风姿,和不求浓艳,偏于淡雅自然、朴素清新的演唱风格。她的演唱不温不火,情动于中。轻柔低婉的声音形象,给人以一种柔润轻飘的美感。她那浓重的鼻腔共鸣,渗入在“裔腔”的每个旋律之中,恰当地表现了她声腔多有秀婉、瑰丽、悲怨、缠绵的意味,也概括出她与众不同的声态特征。
淮剧系在江淮大地土壤上繁衍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地域性的特点,故其声腔具有鲜明的地区性特质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苏北苦力定居上海者颇多,纺织、码头、黄包车等行业到处可见,江淮戏(淮剧)也随之进入闸北小戏院演出。当时男旦谢长钰唱【下河调】、孙玉波唱【淮崩子】分别演出独脚折子戏《骂灯记》,皆有很好的反响。江淮戏的红火,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京剧艺人参与江淮戏的演唱,并发展出我们现在熟知的淮剧三大主调:淮调、拉调、自由调。
在不断吸收京剧艺术的基础上,江淮戏内部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借鉴京剧拉弦乐托腔方法,在【下河调】音调基础上创造了新腔,即拉弦乐托腔,故称【拉拉调】(简称【拉调】)。
从此,江北戏结束了只用锣鼓伴唱的单一形式,开始走上弦乐伴奏的新路。继【拉调】产生并被传至苏北之后不久,将较为原始的【淮崩子】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既保持高亢激越的风格,又赋有柔和抒情韵味的【软淮崩】。
民国二十八年(1939),筱文艳、何叫天与琴师高小毛等于高升大戏院演出《梁祝哀史》时,广集诸家新腔之大成,发展形成一种新腔。因其行腔可塑性强,可长可短,能悲能喜,灵活自如,适用于各个行当,故名【自由调】。叶素娟与琴师潘凤岭在【自由调】中创造出一字多腔的【大悲调】。马麟童、周筱芳所唱之【自由调】,亦自成流派,颇受赞誉。
至此,淮剧形成节奏轻快、色彩淡雅、洒脱奔放、浓墨重彩的艺术风格,舞台布景、剧目创新等方面获得了更多的舞台表演形式,创作的题材也从生活情境剧拓展到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为不同地域、不同观众、不同欣赏水平和艺术趣味所致,促使淮剧向着更高的艺术境界迈进。
淮剧音乐乃是一种混合力极大的复合性声腔,主体曲牌因源于民间唱曲基础架构而成,音乐文化中渗透着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遗传基因,故淮剧声腔的总体多呈质朴敦厚、粗犷豪放的音乐基调,有强烈的听觉冲击力。
地方戏曲的形成,是以其源流为基础的。显见,声腔的发展,有着原生态特质的保持与衍变,而语言的构建,亦同源自于两个不同地域的生态文化环境。淮剧自形成后的两百多年间,舞台用语一度处于游离状态,剧种艺术个性模糊不定,经历着由民俗文化渊源“香火戏”阶段的“混杂式语言”,到“徽夹可”“京夹淮”历史阶段的“京腔京调”,再到向话剧学习的“普通话”。这种走京剧、话剧的路子,看似丰富了淮剧的舞台语言艺术表现形式,但实际上却抹杀了淮剧的本真性,丢失了淮剧语言质朴的美感。1961 年,在深入挖掘淮剧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经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数年的田野调查,定以建湖县方言语言为基础作为淮剧舞台的标准用语。从此,淮剧在摒弃了语音上那种“南冒”“北侉”“水腔”“旱调”乃至杂腔杂调之后,便以“建湖语言”作为一个剧种身份的象征定位在淮剧的舞台之上。
具有代表性的“建湖语言”,有着浅显通俗、通达流畅和性格化、口语化的特质,以此而构成一个规范了的淮剧语言,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而这种基于中州韵并在生活语言基础上加以戏剧化润色使之韵律化的语言,自然、轻松、明白易懂,浅近生动。特别是在戏中夹用一些颇有趣味性的民间俗语,及保留一部分盐阜方言土语的语音,更显出它亲切如歌与质朴俚俗的平实风格。
淮剧的舞台语言,严守曲调和宾白的浅显近俗,强调上仄下平,句句入韵。间或也有因句式的不同而采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用韵方式。
综上所述,淮剧是盛开在江苏大地上的一朵绚丽多彩的戏曲之花,历经二百余年的演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跻身于中国戏曲艺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