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王志远,肖婷婷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聊城 252000
我国肺结核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活,故及时诊治是肺结核防治的重要环节。目前,肺结核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不可忽略的公共健康问题[1]。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且随病情进展可影响到全身系统,从而危及到患者的健康,故应尽早确诊,并针对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预后。痰培养是对结核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对分枝杆菌进行培养,耗时长、效率低、阳性检出率不理想等问题[2-3]。因此,如何找到一种能更好地提高肺结核患者的预后,就成了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是以酶联免疫检测法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方法,是用对抗原或抗体展开检测,在获取患者血清后,对酶复合物进行常规稀释,并与说明书的内容相结合,以区分诊断检验中的阴性或阳性结果,从而对患者的疾病状况进行判断,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在诊断效率和精度上都有显著的提升,在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价值[4]。为探究结核病临床诊断中,采用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的有效性,本次研究选取2022 年2 月—2023 年2 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98 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开展调研。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检验科就诊的98 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女38 例,男60 例;年龄18~82 岁,平均(50.12±6.08)岁;体质指数18~25 kg/m2,平均(21.26±0.89)kg/m2。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①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②自愿入组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②近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③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④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采用皮内注射法,将0.1 mL 纯蛋白衍生物原液作为备用,再将0.2 mL 纯蛋白衍生物原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将其稀释到0.4 mL。纯蛋白衍生物的剂量:第1 次测试溶液为0.000 1 mg/0.1 mL。采用传统的灭菌方法,将0.1 mL 的纯蛋白衍生物注入上肢前臂区,2~3 d后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病灶周围及周围组织进行有无硬结,同时对病灶周围组织进行检查,同时对病灶周围组织进行测量,并对病灶周围组织进行测量,以平均≥5 mm 病灶为阳性,<5mm 的病灶为阴性。
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剂,收集被试患者静脉血10 mL,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2 h 后内将被单核细胞洗涤两次,并在酶联免疫斑点培养板前用抗干扰素-γ 抗体包裹,加入100 μL 细胞悬浮液,每孔2×105 个细胞。在阳性对照组的孔隙中,添加5 μg/mL 浓度的植物血凝素;禁止将刺激物加入到阴性对照组的每个孔隙中。在实验孔中添加具有5 μg/mL 浓度的特异抗原刺激剂,如PoolB、ESAT-6、PoolA。将该培养板置于含有5% CO2且温度37℃的培养箱中,继续进行16~24 h 培养。2 h 后清洗该板,添加生物素抗体干扰素-γ,温育1 h。以亲和素作标记二抗体,继续培养1 h 后加入基质溶液,进行显色。用自来水冲洗后,用酶联免疫斑点测定仪检测斑块数目。检验结果(每个孔洞的斑块数目不包括阴性孔洞的斑块数目)≥30 为阳性;如果PoolB、ESAT-6、PoolA 中至少有1 种抗原呈阳性,该检测结果为阳性;3 项抗原检测均为阴性时,检测结果为阴性。
将痰培养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诊断的阳性检出率。
对比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诊断的诊断效能。包含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性=(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痰培养(金标准)显示,阳性40 例(检出率:40.82%)、阴性58 例(检出率:59.18%)。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检测,阳性48 例(检出率:48.98%)、阴性50 例(检出率:51.02%)。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检测,阳性41 例(检出率:41.84%)、阴性57 例(检出率:58.16%)。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对比(n)
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的特异度与准确性均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全球第二大传染病,也是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疾病。我国是肺结核高发的大国,患者人数位居全球第二,而且其感染人数持续增长,已成为影响人民生命和生命的重要因素。当前,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确诊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和病理等综合方法,但由于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不明确,容易造成漏诊,而病理学方法又存在样本难以获取等问题[5]。目前,临床上多以细菌学检查为主,费时费力且灵敏度不高,难以达到临床要求。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一项免疫检查技术,但是由于其容易受到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卡介苗的感染而出现假阳性[6-7]。
近年来,以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免疫学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现代研究都表明,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对于结核杆菌的特异性比较高。在获得疑似结核病患者血液样品后,可以对受检者进行全血检测,通过识别伽马干扰素水平变化,从而对患者身体状况做出详细判断,从而判断是否发生结核杆菌感染等情况[8]。干扰素体外释放检测可用于检测抗结核治疗期间人体产生的抗结核免疫反应,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适用于各种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9]。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与抗结核治疗有效相关,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分型、年龄、性别以及健康状况等均无相关性,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10]。
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可以迅速地检测到患者的伽马干扰素反应水平,可以根据T细胞的介导状态做出判定,并根据这些重要的生化指标来判定患者的病情进展,从而确保其准确性[11]。具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的特异度(91.38%)与准确性(90.82%)均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72.41%、75.51%)(P<0.05)。张宏军等[12]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的特异度(92.00%)与准确性(90.00%)均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72.00%、75.00%)(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类似。结核病的确诊具有很高的特异度与准确性,从而能够利用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将结核病进行快速准确地鉴别,因此,在临床上,利用干扰素的离体酶联免疫检测技术,能够帮助医生迅速地做出诊断,特别是对于肺外结核病有着非常高的敏感性。在临床上,对于结核潜伏感染或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采用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仍能维持高的阳性检出率,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已有取代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的趋势,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在结核病临床诊断可以满足结核病临床诊断的需要,且操作步骤简单、结果精准等优势[13]。可以减少误诊、漏诊等现象的发生率,为结核病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4-15]。
综上所述,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能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