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芳 徐 元
2023 年3 月18 日至19 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艺术人文教育论坛”在杭州召开。论坛旨在弘扬艺术教育的人文精神,继承中国艺术教育的人文传统,发扬新时代的创造精神,促进艺术学科创新发展和育人体系完备,推动专业艺术院校的美育工作做深做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艺术人文教育论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文化和美育工作、高等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2023 年文化和旅游部高校共建工作会议精神。来自全国高校的长江学者、专家及一线教师等,深入研讨艺术人文教育发展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和面临问题,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凝练艺术人文教育理念,充分激活人才引擎动力,为助力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在致辞中表示,文化艺术工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事情,文化艺术的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全社会和全体人民。艺术人文教育不仅是艺术教育领域的事情,更是关乎全民族、全社会精神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千秋伟业。期待以艺术人文教育论坛为契机,聚焦“国之大者”,促进艺术人文教育的普及、提升、发展和繁荣,更好结合文艺院团、文化单位旅游企业等的实践优势以及分布的文化和旅游行业资源,助力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的与会专家学者,以艺术人文教育在当前面临的问题、理念与实践,艺术人文教育与新文科建设为主要议题,结合多年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成果,从美术、音乐、戏剧、社科等不同领域的视角,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主旨论坛由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指委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杜卫主持。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许江教授指出:艺术人文教育是以艺术的经验、审美的经验作为基本方法的文化教育,其核心是文化观,是关于世界的价值观。艺术的人文教育不应只是在专业课之外加几堂人文课,而是应当以专业训练、以整个学习生活为舞台,以青春的成长及其相伴而来的快乐与悲哀为契机,脱去尘浊,丘壑内营,提升心灵的自由,为山水传神,为人民写照。
许江教授讲到,宋代著名画家黄庭坚诗言:一丘一壑可曳尾。一丘一壑虽有限,却以某种坚固的深度,唤起恒远的积极思想,赋予人以自足自乐的充溋,“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无名之志。这就是丘壑一词在山水世界中的容量与意涵。严羽《沧浪诗话》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和画要达到境界。
山水非一物,山水是万物,本质上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关于世界的综合性的“谛视”。而“谛视”则是超越一个人的瞬间感受的意念,依照生命经验之总体而构成的完整的世界图景。这种图景即是山水的人文世界,它是山水的谛视者将其一生的历练与胸怀置入山水云霭的聚散之中,将现实的起落、冷暖、抑扬、明暗纳入内心的世界关照之中,形成的“心与物游”的整全的存在。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教授认为,艺术和教育在根源处是统一的,中文古老的“藝”字,本是一种与教育统一的“种植”和“培育”,在“学以为己”“学以成人”的双重意义上,教育问题就是艺术问题。艺术和教育的共同使命,如蔡元培先生在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开学典礼致辞中所言:“以爱美的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
美育从对自然世界的观照中获得审美经验,建立起感性之学,从而涵养人心,其要旨在于人格之养成。艺术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创造的过程,艺术和教育同归于人的自我发展,艺术教育需要在切身的实行中,在上手的训练和身体的感觉中,贯通手、眼、身、心。
“艺术人文教育”既不是培养艺术家的专业教育,也不是人格养成的审美教育,而是“通过艺术的人文教育”,通过基于艺术的人文研究,倡导一种由艺术经验出发的人文教育。艺术教育要解决让艺术经验可交流、可分享,使艺术创造的个中滋味形之于言且会之于心的问题。艺术人文的核心是如何从艺术经验中开展出人文精神以为当代教育的内涵,这需要将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人文教育贯通起来才能达成。
艺术与教育的使命皆在“立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艺术人文教育最根本的责任是解决当代中国人的身心安顿,解决“知行不一,身心分离”, 这就需要有情有义的知识、身心俱足的思想、知行合一的创造,这样的知识、思想与创造就应该是艺术教育的真正内涵,它所导向的是对人的感受力的蒙养和创造力的激发。要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能化、自动化时代中重建“感性之美学”,恢复人们对于世界的感觉;在想象力贫乏的时代里重建“感兴之诗学”,解放身心,重启激情和爱欲。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教授指出,当前艺术人文教育存在功利化导向问题。首先,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通常将艺术仅仅视为一种技艺来传递,而较少关注艺术内在的人文精神。这种传统模式过于注重技术层面,忽视艺术创作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内涵,使得学生们较少领会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艺术如果不能把人从无处不在的工具化的境地中解放出来,那么这种技术训练,就是强化了人的工具性。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一种无处不在的功利化导向。外部的功利主义追求和内在的工具理性产生合力,具体在艺术教育的实践中,则表现为艺术教育的量化、标准化、知识技能化,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人文属性,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机械化,缺乏灵魂和个性,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影响。
再次,艺术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高素质师资队伍短缺有关。当前,一些艺术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艺术与人文素养不高,或者是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教育人文化。艺术人文教育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来支撑,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艺术教师队伍,是当前艺术人文教育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因此,艺术人文教育要回归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层面,强调艺术能力与人文精神的整合,让学生拥有将艺术知识、技能综合运用于个人生活以及促进社会发展之中的能力;要积极应对ChatGPT 等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从哲学、伦理等角度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在人类文化和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要提升“艺术介入社会”的行动力,将所学的艺术技能和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以艺术促进社会的变革和美好。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教授指出,从人文教育来讲,普通高等院校普通的人文教育以知识性、学理性居多,对人文教育中生动感性具有感染力艺术的内容不足。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技术技巧训练有余但人文内涵不足。从社会层面的美育来看,更多聚集在摄影大赛、绘画大赛、等美育类的活动性内容,艺术人文的含量不足。今天所提出的艺术人文教育这一命题本身意味着三个突破:对传统人文教育强化了艺术含量,传统艺术教育强化人文含量,对社会美育是艺术与人文含量从活动性到内涵性的弥补。
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提出,人文学科的危机由来已久,这给艺术学科敲响了警钟,而跨学科研究是摆脱人文学科危机的途径之一,可为艺术学科注入活力。他以北京大学近年来的实践为例,建立本科元培学院、智能人文与社会研究所等交叉学科的研究院设立新的跨学科专业“艺术史论(计算艺术与设计方向)”等,积极开展艺术、文科自救工作。在当下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的时代,艺术不能被取代,艺术肩负让人成为人的重任。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建平提出,艺术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和人们的信仰、历史、社群意识联系在一起。它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改善人性的分裂的状况,艺术应该成为实施美育的抓手。
美育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古代的美育思想是现代美育的对应物。古代美育是文治的一部分,艺术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和人们的信仰、历史、社群意识联系在一起。诗教和乐教起着文明教化的作用,以教的名义维护政治秩序。美育曾被宗教填补空间,通过各种艺术形成以宗教为宗旨的社团。在此过程中,艺术相互之间形成联系,用美育填补精神世界。现代美育致力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强调感性教育,要以现代美学知识为依托来进行艺术教育,接续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来充实人们的精神空间,把美育的品位教育和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教授认为,人文与艺术的关系是一种开放的结构。高校培养学生要在重视艺术与人文教育的同时,重视科学精神教育,并要与科学文化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要用艺术的方式去体悟思想,在艺术中解析思想;要把艺术的教育视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其次再进一步把艺术之外的人文文化意韵更深入地输送到艺术中去,把不同的人文教育汇集到艺术教育中来。艺术人文化,人文艺术化,今天的艺术人文教育是现代化与后现代性之间的再启蒙。
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周宪从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出发,分析综合性大学与专业艺术院校在艺术人文教育上的差异。他借用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社会学想象力”的概念,强调社会学想象力就是从一种视角转换成另一种视角的能力,通过使用这种能力,获得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经历了价值的转换。而探讨不同高校间美育实施的差异就需要采用这样的想象力,将由外观内和由内观外的视域融合,摆脱刻板印象与惯例思维,从综合性大学视角看专业艺术院校,同时也要想象从专业艺术院校内部反观综合性大学。
他从美育中“技”与“道”的张力出发,提出了两者融合的路径。综合性大学的美育以道为先,专业艺术院校以技为先,这里出现了两种不同文化,而美育位于两者中间,使之达到平衡。“技”是一种编码,道是一种解码,美育的基本建构则是“艺术技能+人文教育”。基于学科的艺术教育,需要有艺术批评、艺术史和美学。美育的实施路径有两种,一是外嵌型融合,通过共享综合性大学的人文资源、提升艺术哲学类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讲座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内生型融合,这对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授课时能够亦技亦道,将人文融入技能之中,实现技与道的融合。还可以通过史论教师跟技能教师联袂合作,利用互通互动进入更高的道与技的融合。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杨燕迪以新时代音乐与艺术教育切入,提出艺术人文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瞄准经典杰作和代表性人物,深入解读而不是泛泛而谈,聚焦作品本身,凝练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进一步思考如何把道和技贯穿于重大意义作品的教育中,而不是仅从一些概念、概论、泛论来谈论艺术。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的展开要贴合学科目录调整教学内容,在尊重学科本身格局的基础上重视理论内容,做好艺术实践类专业博士的培养方案。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教育最不能替代的是个人性——个人的感悟直觉、心灵,这是艺术的根本。因此,如何孕育、如何培养、如何发展我们的个人性是艺术教育乃至整个人文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教授以戏剧艺术为例,指出人文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观念的力量”——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观念紧密结合。专业艺术院校相较于综合性大学的区别在于高端艺术人才的培养,即艺术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和艺术理念的推广普及有所关联,更在于是否能够培养出艺术领域中突出、具有标志性的人才。然而实现这样的艺术教育目标需要从优化教育方式起步。上海戏剧学院创立的初衷是在于“人文”,因此艺术教育中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的积累,也要发展软性的人文因素,注重观念的力量,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迎接ChatGPT 等人工智能的挑战。所以,当下专业艺术院校的通识课程应该要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书,共同进入人文领域。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以《天下图》为例,分享了跨文化艺术史与全球化时代的人文教育。他认为,《天下图》作为一个17—19 世纪的东亚地图,展现了朝鲜人面对西方知识输入时,利用《道经》《山海经》等中国传统知识对输入的改造,这种改造本身存在着一种东亚世界观,进而超越东亚的视角形成“天下”的观念。全球化背景下人文教育可以从艺术史资源中获得灵感,用艺术演绎思想智慧。
最后,杜卫教授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论坛是我国第一次专题研讨艺术人文教育的学术会议,提出了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学术问题,初步形成了艺术人文教育的话语群。其中至少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一是艺术人文教育发展个性与发展创造力的问题;二是艺术认知方式和理论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的问题。
艺术人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有高度一致。因为艺术创造力本质上是文化创造力,是人类人文精神在感性体验和丰富想象中的创造性呈现。没有艺术人文教育,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将是浅薄而迷失的。艺术人文教育是一种审美和人文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贯穿于艺术教育整个课程体系。无论是专业艺术教育还是普通艺术教育(即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艺术人文教育是美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和主要路径。由此观之,艺术教育只有成为艺术人文教育才可能成为美育的主要路径,那种只有技能训练的艺术教育不可能是理想的美育,那种只有知识教学的艺术教育不可能是理想的美育,那种脱离了对艺术精神奥秘探索和体验的艺术教育也不可能是理想的美育。
艺术人文教育是基于艺术经验的人文教育,这是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本性。提出艺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学养、涵养人格情操、磨砺创造精神的丰厚营养,也就是要在专业艺术教育和普通艺术教育中弘扬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因此,艺术人文教育不仅是在艺术知识和技能教学之外加上几门人文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在所有的艺术课程教学中挖掘艺术本来就具有的人文内涵,使整个艺术教育过程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并且使这种人文精神成为艺术教育培根铸魂的第一位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