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现代化的民族文化支撑

2023-12-16 02:36:31王晓峰
党政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全球化现代化民族

王晓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并不否认文化在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强盛为支撑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赖以长久生存并发展的灵魂,唯有文化自信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国家才能占据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定地位,在人类历史的洪流中持久挺立。15 世纪开启的大航海热潮,欧洲冒险家掀起了大规模的跨洋活动,世界各大洲通过商贸关系连接起来。全球化、国家现代化发展和文化自信之间,产生了复杂而矛盾的关联。某一国的现代化带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但更带有由本国国情决定的本国特色。有学者指出,世界现代化普遍规律与某一国的特殊国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后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必须面对世界现代化规律与具体国情规律的矛盾性〔1〕。某一国的国情里面当然地包含了文化要素。有全球化极端论者提出了与“民族国家退却论”“民族国家失败论”“民族国家终结论”相关的“民族文化消失论”①这里讲的“民族文化消失论”,是全球化浪潮中出现的一种观点,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全球化将使各国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消失,二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将在全球化中消失,三是全球化的未来将仅存在单一的文化。居于经济政治强势地位的霸权国家的学者代表,往往鼓吹此观点。美国学者托夫勒的《第四次浪潮》和联合国计划署的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都持此主张。这套理论鼓吹“民族国家崩溃说”和“主权有限论”,宣扬经济无国界和文化信息无国界,取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政府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但主张文化多样性。。我们要问,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支撑对某一国的现代化起到什么作用?各个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什么关联?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在全球化冲击中保持文化自信且取得繁荣发展的成就?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支撑的复杂关联

一般而言,最初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理念与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扩张的过程,既可以促进落后国家的社会转型,也可能粗暴地打乱民族国家自身发展的秩序。跨越国界的各种全球化运动,使得远距离地理空间发生的事件几乎可以直接影响到某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着国民的文化观。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球化代表着普遍划一的统制性趋势,但各个民族国家具有长短不一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根据国情需要自主地选择发展模式以实现有序发展的要求,所以,全球化与某一国家现代化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张力关系。

20 世纪60 年代在国际学术界盛行的现代化理论认为,全球化对国家现代化发展提供“红利”,国家现代化发展可以通过全球化来实现,而国家现代化发展反过来又会有助于进一步的全球化。这种理论代表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扩张的思路,而我们认为,全球化的确促进国家之间的开放,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人员、商品和信息的流动,但是,全球化并非能够绝对地对一切国家提供“红利”。对于处在国际生产体系分工高端的发达国家而言,他们借助全球化的优势地位,引领全球化进程,获取丰厚的全球化“红利”,而处于国际生产体系分工低端的落后国家,被动地卷入全球化进程中,往往处于被盘剥的地位,不可能获得丰厚的全球化“红利”。全球化与国家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当然不是零和关系,但仍然是一种紧张的矛盾关系。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全球化的挑战和考验。一旦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浪潮实施摧毁落后的民族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的图谋,并被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觉察,必然引发发展中国家的激烈排斥,有可能发生广泛的反对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的浪潮。巴兰、弗兰克、桑托斯、沃勒斯坦、阿明等人提出核心外围论、“剩余从卫星区向中心区转移”论、“不发达的发展”论,以及艾曼纽尔德“不平等交换”论,都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思想家对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负面效果的担忧、警惕和不满情绪①关于巴兰、弗兰克、桑托斯、沃勒斯坦、阿明等人的观点,可以参阅安东尼·布鲁厄的《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一书的第三篇“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发达和不发达理论”,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其实,在冷战后全球化的全盛时期,许多学者认为全球化并没有完全增加相互联系,反而使得民族以及本土主义更加凸显;全球化时代虽然给民族国家发展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但也通常伴随着传统社会秩序和联系的破坏,在多样性的社会面前,个人对其自身或民族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问题逐渐凸显,人们对种族、民族因素的作用和文化的焦虑并不弱于对经济议题的关注。在文化与国家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中,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相互关联的问题。

第一,全球化与一个国家树立文化自信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全球化强烈地冲击着以国家为单位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历来被遵从或尊敬的观念习俗。有违全球化整齐划一文化要求,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建立的文化传统,势必遭遇冲击、亵渎、破坏,甚至淘汰, “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2〕。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的事实,凸显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支撑的重要性。对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而言,放弃成百上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就等于文化意义的民族自杀,等于从根本上取消了民族国家现代化的可能性。如果以消灭民族文化为代价而实现了现代化,那仅是外族或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落后民族国家里的扩张,而不是落后民族国家真正地实现了现代化。文化自信,是处于全球化浪潮中的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国家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自信。如果某个国家的文化瓦解了,随之政治经济层面也会瓦解。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不利于振奋国人的精神,社会力量无法凝聚,国家现代化发展当然不会顺利,现代化发展战略将难以实现。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很难在世界上巍然挺立。一般而言,当国家衰败的时候,民族文化的正当性、合理性遭到怀疑,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下降,可能产生崇外、自卑、封闭等不利于民族现代化发展的心理。由于对自己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不自信了,可能产生敌视国内政权的情绪。相反,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人民能够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克服国家现代化路途上的困难,能够较为快速地实现现代化。在这个国家经济繁荣和国力上升以后,国际地位上升了,必然反过来鼓舞人民增强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增强国民的内聚力,增强对国内政权的政治认同感。霍克斯认为,“可持续的发展的国家取决于可持续的文化”〔3〕。他认为,需要采取提振文化繁荣的行动,为可持续的未来奠定文化支撑。可见,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所以,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需要实施的初始战略必须是文化自信战略,以取得民族精神上的主动性。

第二,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警惕和防范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毁灭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自信,打压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的自主性。在亚非拉国家去殖民化追求独立的年代,正是西方现代化的繁盛时期。西方现代化理论有一个特点,就是忽视民族国家的国情,削弱民族国家的人民的历史主动性,抽去独立后的民族国家的文化脊梁,降低民族国家的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要求在民族独立浪潮中实现独立的国家效法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相当多的民族国家的领袖,关切本民族国家从贫困的泥潭中摆脱出来,期待自己的国家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多彩等,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在西方国家接受的教育,宗主国的思想意识渗透到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不少民族国家的领袖,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而忽视了本民族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的特质。

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个书斋里的纯粹的理论,其很大一部分是西方学术界创造并推崇出来的富有意识形态性的学术流派,内含着西方文化对发展中国家文化侵略和渗透的意图,为发达国家继续剥夺发展中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美国政治科学协会、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极力鼓吹和支持现代化理论,设立研究项目,而这三个机构本身具有很严重的意识形态性。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许多跨校研究项目,如经济发展下的劳工问题课题,目的不是真的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权益,而是内含鼓动劳工与政府对立的意识形态“洗脑”企图。还有的项目专责研究西方的现代化,传播西方是现代化样板国家的理念,形成长期有效的软实力外交输出。为这些项目服务的学者们,用大量论著证明西方干预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正当性。在西方主流学界,现代化理论努力地从西方的历史经验中找寻出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最佳的制度、政治以及文化处方,但西方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方案大部分已经失败了。

由于受到国际政治斗争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保持自己文化传统、树立文化自信,增加了艰巨性和复杂性。美苏是冷战时期的两大对手,都以自己的发展模式力图影响别的国家的发展方向。美苏双方虽然处于严重对立中,但两者都服膺历史复制的逻辑,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走上和美国或苏联同样的道路才能获致发展。西方极力诋毁社会主义,干扰民族国家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冷战结束了,但西方推销西方现代化理论药方的行动并没有停止,继续按照新殖民主义的框架,在符合西方利益的情况下,确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方向,严重干扰了民族国家树立文化自信。

二、三种类型的国家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支撑

在人类历史长河里,有很多城邦、民族、国家曾经辉煌一时,由于缺少延续的厚实的文化支撑,然后灰飞烟灭。这类民族或国家,由于不注重文化的积累、积淀,没有文化的记忆、记载,在民族或国家消亡后,无法复兴其曾经有过的灿烂文明,只能任由这类民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全然没有了痕迹,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曾经有过楼兰古国、玛雅文明等许多文明。多种多样的文明的存在使得这个小小的地球充满活力,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文明却突然消失了。按照亨廷顿的说法,人类历史上,“至少有十二种主要文明,其中七种文明已经不复存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古典文明、拜占庭文明、中美洲文明、安第斯文明)”〔4〕。为什么一个民族能够实现复兴而有的民族风光不再?这是否与民族文化的支撑密切相关。国无文化则不立。这类消失的民族或国家,不具有文化复兴的条件,因为已经没有了文化的传承,文明已经中断了。有的民族、有的国家,尽管创建伊始基础薄弱,力量相对弱小,或者在发展路途上遭遇数不尽的艰难险阻,但由于有了强大的文化支撑,能够历尽磨难,愈挫愈勇,延绵不衰,最终成就辉煌,引世人感叹不已。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现代化的民族文化支撑,应该关注三种类型的国家。

中国为典型代表的类型一:文化立,则国家立。毫无疑问,中华民族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华夏先民们,居于江河岸湖溪畔,稳定地从事农耕稼穑,安土重迁,在商周的青铜器冶炼炉的熊熊烈火里,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唇枪舌剑的百家争鸣中,锻铸了中华文化的精美华丽与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的溪流,汇集为中华文化的滔滔不绝的江河湖海,波光粼粼,云蒸霞蔚。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几千年延续至今,正是以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为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注重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这种文化态度使中华多元文化内部以及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美美与共、和谐共存,使得多民族之间和谐相处,总能分而复合,恢复统一,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内在吸引力,使得数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世界历史上其他民族间曾经出现的大规模的血腥残忍的党同伐异的宗教战争。周边的诸多兄弟民族,一旦进入中原既折服于秦制汉服,以延续光大中华文化为己任为光荣。几十个民族的亿万儿女如石榴籽一样地紧密团结,和睦地共同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越聚越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5〕

苏联为典型代表的类型二:文化灭,国家亡。苏联曾经是一个庞大的强盛的赫赫大国,但几乎是一夜之间解体,与西方的文化入侵、苏联自毁“文化长城”有关。苏联人是文化毁灭的受害者,也是国家灾难的承受者。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利西奇金和俄罗斯物理学家谢列平指出,在苏联解体前,西方国家竭尽全力对苏联发动信息心理战,“出现了展开公众宣传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使用它们不仅可以操纵个体意识,而且可以操纵整个民族的意识。这些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最终将导致社会经济进程和社会经济关系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毁灭。它可以使民心涣散,从而无力抵抗”〔6〕。他们两人启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概念“苏共意识形态专家”,这些人与西方反共势力一起,让苏联人民生活在西方灌输和建立的虚幻的世界里,解除苏联人的思想武装,灌输“干部集团搞特权搞腐败”的思维模式,煽动民众反国家、反政府的情绪;灌输苏联少数民族是“吃亏的民族”“受镇压的民族”的思维范式,离间苏联的上百个民族之间的关系。苏联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被狂热的崇拜西方的家伙掌控,形成了全面否定苏联历史的恶劣风气,铲除苏联历史记忆,连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立的永远彪炳史册的抗击法西斯的卫国战争的辉煌成果也被无情地否定了,苏联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基层党组织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了,国家专政机器也发挥不了作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恶劣做法,彻底摧毁了苏联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众迷失了方向,产生幻灭感,摒弃苏联过去的一切,毁灭苏联工业、农业、国防、科学。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从垄断到丧失〔7〕,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

类型三:遭遇后殖民时代的文化控制。下面以东南亚地区为背景,以马来西亚为典型国家分析此种类型。19 世纪,金融和工业资本主义在欧洲产生了,但并未在20 世纪同样地复制于渴望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东南亚国家。除了极少数得天独厚条件的国家如新加坡成为新兴国家外,工业革命通过科学技术带给欧洲社会的体制结构转型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经济繁荣的局面,并未出现在已经独立的东南亚原殖民地国家。按照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东南亚国家俨然成为欧洲各国殖民扩张的肉糜,不可能从全球化中获取西方国家那样多的“红利”,不可能从科学技术革命中获取如西方国家得到的那样多的惠泽。新加坡实现了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发达国家的华丽转身,是特殊年代特殊地缘政治境遇下产生的特殊现象。新加坡的现代化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发达国家在新加坡的发展,而并非新加坡的自主性发展,实在难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效仿。

在全球的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运动浪潮中,马来西亚民族独立运动受到中国革命、印度及印尼民族主义革命影响。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马来西亚民族独立运动的形成和巩固过程缓慢,具有特殊的历史经纬①这特殊性包括在英殖民时期,英殖民政府基于资本积累、再生产及社会控制的考量下,形塑有大量移民移入及空间上区隔的殖民社会。在长期的族群分而治之(divided and rule)的政策下,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及冲突一直延续到后殖民时代。。马来西亚的民族独立,不是经由反殖民的激进国族主义组织动员民众获得民众舆论支持开展独立运动取得的胜利,而是由留学英国的马来精英因积极协助英殖民政权,在维护外国资本(尤其是英资)的利益前提下,以谈判及请愿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转移。这些马来政治精英,以消灭左翼和共产组织以及维护马来人特权为动员策略,联合社会阶级地位相似的政党——以留英华人为主的政党(马华)及以印度人为主的印度国大党——形成三大族群政党的联盟。受英式教育的马来精英,从英国殖民政权手中继承政权及行政体制,利用国家机器的力量分配资源,创造以马来人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掌握马来西亚国族的诠释权,以巩固其统治地位并获取统治正当性。这样建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与殖民宗主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貌似实现了马来人的独立,其实,没有彻底走出殖民文化的精神统治。

文化殖民统治,是心理层面的殖民统治。法农指出,殖民主义不会满足于仅仅控制某个民族的经济,最重要的是要掏空土著一切形式的心智〔8〕。在文化殖民或后殖民文化状态中,政治独立的民族国家无法获得完全意义的民族独立。殖民主义扭曲、破坏并摧毁被压迫民族人民的传统记忆,想方设法贬低和否定被殖民者的历史与文化,希望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让被殖民者对自己的历史与文化逐渐失去信心,从而达成最重要的心智教化奴化的任务。殖民者利用土著“懒惰”“落后”的观念,为当地社会构建出一个虚假的负面形象,使得当地人民本能地效忠殖民母国,为母国的利益而存在,为其制造利润。通过打压本土民族性和贬低本土文化,让本土人民觉得自卑和低人一等,甘心永远囚禁在殖民者强加的精神枷锁中,使得殖民地社会原本的政治与军事传统逐步退化,文化生活日益凋敝,经济活动在流失自身特性的同时又为了迎合殖民强权的要求而被扭曲,导致民族独立后的有影响力的本土中产阶级消失,国家现代化发展停滞不前。萨伊德认为,“哈默提出殖民地一般都是(假设为)消极的和被代言的,不能控制它自己的表现,而是被根据霸权动力加以表现”。〔9〕

在这般文化不自信的意识形态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本土精英,会愈发地无法在精神世界里完成与殖民思想的完全决裂。哪怕在独立建国后数年,殖民者早已离去,奴化殖民地心智的后果也不可小觑。不少本土精英的态度可以左右政策的制定,影响社会生活,甚至决定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走向,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在思想上被殖民者俘获,甚至认为在国家独立前,殖民者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很好。他们的任务就是接受原殖民母国的治理国家的经验,致力于给予当地人民如母国公民一样好的待遇,模仿母国建设公路和铁路,建立高效率的公务员体系和充分发挥效力的执法机关,征收的税款直接进入国库并用于公共服务。这种类型的国家,走出殖民文化的精神统治的路途还很漫长。

三、全球化浪潮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支撑

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公正的人士,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共识:中国是全世界范围里大规模实现本土现代化并且保持民族文化的最成功国家。中国现代化发展成就获得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成就,离不开中国领导人在全球化、国家现代化发展和文化自信三者关系问题上的独具慧眼,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秉持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可以说,是文化自信支撑了新中国愈来愈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近现代的中国人民历经波折,很快走出学习西方文化时膜拜西方文化和固守旧文化的陷阱,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终结了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

西欧资本主义开启全球化浪潮后,古老中国被迫卷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无论封建统治阶级如何在主观上闭关自守,但客观上明清时代的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全球化市场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其他农副产品,突破了传统的“朝贡”形式以及毗邻国家狭小范围的限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入广阔的世界市场。拉丁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有利于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弗兰克认为:“自16 世纪中期起,白银注入中国经济所造成的经济扩张更为壮观。明代经济越来越在银本位的基础上货币化,并且至少到17 世纪20 年代一直在飞速扩张。”〔10〕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西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发生较大规模的交流,相互影响。明末的知识界,一度出现了学习西方科学的热潮。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遭遇惨败,使得少数统治阶级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开始了睁眼看世界的大趋势。西学东渐,有助于中国科学技术和“经世致用”社会思潮的发展。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没有能够建立起新的文化结构,但其后期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提出“革故鼎新”理念,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证明着一个新的文化转换期即将到来了。不过,需要指出,长期以来学界偏重于研究“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至于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的传播和对世界的贡献,往往关注不够。自7 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繁荣吸引数十万阿拉伯和波斯商人聚居在中国许多大都市里。13 世纪来中国的欧洲旅行家莫不夸赞中国的辉煌文明。恩格斯认为,“中国很早就用硝石和其他可燃物混合制成了烟火剂,用于军事和盛大的庆典”;“阿拉伯人从中国人和印度人那里学会了提取硝石和制造烟火剂”。〔11〕中国古代文化为西欧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和有力的思想武器。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西方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无论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要比当时‘西学东渐’的影响强大得多。”〔12〕

作为对世界历史浪潮的回应,近代中国文化史上长期贯穿着维新与守旧之争的主题,这两派都无法指引被西方冲击下的中国社会走向独立富强。传统封建文化遭到“西学”冲击时,曾经做过顽强抵抗,然而很快败下阵来。辛亥革命失败后,在文化上出现了一股倒退复古的逆流,封建势力死灰复燃。尊孔读经又被提倡起来,复古气焰甚嚣尘上,庸俗颓败的书刊流行一时。但是,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转,复古守旧的文化因为违背了历史大趋势,摆脱不了日益没落、江河日下的结局。从甲午战争失败到辛亥革命期间,传统的经学、考据学以及各种古文、八股词章等走向终结。西化派引进西方文化设施,翻译西方著作,出版书刊报纸,开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西方民主、自由、博爱的文化观念,取代了尊君亲上、修齐治平的政治伦理,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理论思想武器。甲午战争失败,检视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技术以疗救破败中国方案的无效性。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以挽救中国悲惨命运的梦想的虚妄性。

在风雨如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直到“五四”运动以前,一直没有形成中国人民的真正的新文化,中国人民的精神处于被动状态,当然在文化上谈不上有什么“自信”。无论是西学,还是旧学,都无法唤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真正能够唤起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心的是中国人民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真正能够有力量拯救中国文化,树立中国人自信力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在中国近代文化历史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批激进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知识分子,在苦痛彷徨中猛醒奋斗。1915 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始了提倡科学和民主为中心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反对尊孔读经封建礼教,很快就发展成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文化新军突起,中国近代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这两个运动,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大觉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闪亮登场,中国人民有了威力无比的思想武器,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精神状态由被动转入主动。毛泽东指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13〕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力军,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语言文字等),无不发生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中,不论在哲学方面,在经济学方面,在政治学方面,在军事学方面,在历史学方面,在文学方面,在艺术方面(又不论是戏剧,是电影,是音乐,是雕刻,是绘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14〕这个文化新军的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

毛泽东高度评价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地位,说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绝非偶然。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容易犯两个毛病,一是闭目塞听的自大狂妄症,如国粹派或复古文化主义者,跟不上时代潮流,不思进取,而鲁迅在信奉进化论时就已经超越了国粹派、复古文化主义者,与时代同行,进而信奉马克思主义;二是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的历史文化虚无主义,表现出奴颜媚骨的自卑心态,而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坚持“拿来主义”的文化观,与毛泽东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文化观相一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5〕,毛泽东的这句话不仅褒奖了鲁迅个人,而且指出了中国人应有的文化自信特质,对古今中外的文化,择善而从之。

历届中共领导人,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只是到了1978 年代才有了世界眼光,才有了全球化的世界胸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胸怀天下,重视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才有了白求恩、斯诺、爱泼斯坦等国际友人奔赴共产党领导的地区参加中国革命。新中国大规模的对外开放是在1978 年代以后,但绝对不意味着此前没有开放,没有全球化的思维和眼光。只是,毛泽东那代中国人在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国家现代化发展机遇时,学习外国经验时,并不妄自菲薄,而是充满着文化自信,掌控着精神的主动权。毛泽东在开国时讲到“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包含着中国文化将以过去从来没有的姿态,开始自立于世界文化舞台。大规模的国家建设时,毛泽东号召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还以《法门寺》里的贾桂为例,批评有些人做奴隶久了,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1958 年6 月17 日,毛泽东有一份批语:“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16〕主张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时不迷失自我。独立自主地进行本国的革命和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主权问题不允许外国染指,“连半个指头都不行”。毛泽东的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尊,被邓小平所继承。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主张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他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17〕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中的独立自主的立场,对外开放过程中秉持文化自信,这些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得到弘扬。经济全球化浪潮浩浩荡荡,一切国家难以置身事外,新时代的中国充满自信地深度介入新型全球化。中国人民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充满自信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近年又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仪、全球安全倡仪、全球文明倡仪,既是对全球化浪潮的引领,也是对中国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也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

中华文化之所以让我们充满自信,是因为我们能够适应时代需要和现实社会生活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让我们充满自信,关键是我们秉持的不是僵化的传统文化,而是被马克思主义改造并注入了新灵魂的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华文化以现代力量,中华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在2023 年6 月30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18〕。中国人民清楚地知道,中国的繁荣,离不开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回避全球化浪潮,故步自封,自我封闭,只能导致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只有借鉴世界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充分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养分,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加具有中国特色,才能为中华民族更好地接受、认同,让当代中国人更加具有文化自信。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19〕。勇敢地介入全球化浪潮中并且保持文化自信,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成功密码。

猜你喜欢
全球化现代化民族
我们的民族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