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其勤
摘要陶瓷鉴定对陶瓷本身的研究需要回归,系统分析陶瓷鉴定的证据体现了选题角度的新意。陶瓷材料本身如胎土、底釉和彩料皆存在烧制前后两种状态,从证据角度讨论、分析胎土、底釉材料化学元素含量及其烧制过程中结构变化及时间积累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体现了切入视角的重要性。温度变化、窑变、老化、质感与光泽是陶瓷物理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因素在陶瓷物理证据中的影响是陶瓷鉴定不可忽视的重点。陶瓷鉴定的文化证据和艺术证据都关系着陶瓷的器型、纹饰和色彩,文化证据从器型和纹饰题材的时代文化性和社会性角度讨论,艺术证据从审美的时代风格和工艺特色、视觉效果等角度讨论。陶瓷纹饰与色彩搭配具有等级性,陶瓷纹饰包含了文字和文字变形图案运用的丰富性,与中国色彩的文化寓意、视觉审美习惯和时代审美风尚等皆有关系,文化证据注重整体时代性和跨时代传承性的平衡,艺术证据注重时代审美风格和个性化表现的融合。基于陶瓷的多元证据,多角度、多方法综合鉴定是陶瓷鉴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陶瓷鉴定;证据;传统鉴定;科学鉴定
陶瓷鉴定,或称古陶瓷鉴定,是辨识陶瓷制作时代(包括鉴定真伪和具体时代)、产地窑口(包括地域性与官、民窑之别以及具体窑口)和价值(包括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过程,并需要给出意见明确的结果。关于陶瓷鉴定方法的论著颇多,既有鉴定家的系统之作,也有收藏家的经验之谈。陶瓷鉴定方法日益增多,之前的研究一般归为两类,一类是以经验性“目鉴”为核心的传统鉴定方法,一类是以科学性“科鉴”为特征的科学鉴定方法。随着陶瓷鉴定技术的更新与进一步完善,科学鉴定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收藏界的重视,强调传统鉴定和科学鉴定结合的观念逐渐成为陶瓷鉴定界的主流。
陶瓷鉴定的传统方法需要鉴定者长期的经验积累,尤其是需要大量接触真品,培养对真品的认知感受,较为适合博物馆专业人员训练使用。一般的初学者一方面不容易有机会大量接触陶瓷真品,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名师现场教学也很难独自短期内摸索出门路。所以,传统鉴定方法虽然广泛传播,但是实际上高水平的掌握者并不多。科学鉴定方法普遍需要仪器设备的支持,所以能够实施科学鉴定方法的地方主要是各实验室,一方面建设鉴定实验室不是个人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另一方面鉴定实验室的运作也多是需要团队协作才能满足要求,因此,陶瓷科學鉴定方法的使用也受到相应的制约。如何更好地结合传统鉴定和科学鉴定呢?强调第三方专业鉴定机构发展的专业化和行业化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收藏主体的机构和个人仍然不能忽视在有限条件下多角度鉴定的互证。呼吁依托真品中的精品建立陶瓷数据库的主张及其相关的尝试性工作已经持续了十余年,但是从中国或者扩大到世界范围内的需要而言仍然是远远不足的。那么,从鉴定对象的陶瓷研究出发,从陶瓷鉴定的多重证据角度予以讨论,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陶瓷鉴定的化学证据
陶瓷鉴定的化学证据基于陶瓷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胎土、底釉等材料的化学属性。陶瓷胎土的时间属性、自然属性区别于现代仿品的高效属性、机械属性。陶瓷胎土选择和窑口所处的地域有关,不同地域土壤化学元素属性不同,适合陶瓷的胎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历史时期陶瓷胎土的形成都经历了自然时间的长期筛选,人工选料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工作是调整性的,并非改变本质化学元素结构属性。现代仿品陶瓷胎土在选用上则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契合所仿时代陶瓷胎土的化学元素属性结构,通过机械工具人为高效地调整陶瓷胎土的化学元素属性结构,并且更为均匀,缺少自然时间属性的沉淀,也不同于自然时间属性影响下陶瓷胎土化学元素属性的局部变化。现代仿品陶瓷胎质一般更纯净、更细、更白,缺少杂质,纵然有少量杂质分布也过于均匀。对于陶瓷胎土的鉴定并非最初未烧制状态,而是鉴定烧制成功的陶瓷器具,主要观察器物无釉的底足等部位,露胎的质地、粗细、颜色以及火候高低、老化程度等情况皆是陶瓷胎土鉴定的重要证据。
陶瓷鉴定中对于底釉的关注是有历史传统的,底釉是陶瓷鉴定中化学证据的主要组成部分。底釉的釉料在当代化学分析中可以分为基料、色剂、熔剂、辅料四种化学物质。基料是形成釉的基础材料,核心化学元素是硅,二氧化硅在熔融状态下可形成无色透明的均质体玻璃,大多数釉中的二氧化硅含量超过一半,在釉中与各种氧化物化合,尤其是与盐类化合形成复杂的硅酸盐。三氧化二铝是基料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增强色剂的稳定性。釉基本都有颜色,白色釉和透明釉也有偏向淡青色或牙白色等色调的倾向,釉色由其所含色剂决定。明代之前的黑、青、黄、酱紫、茶叶末等色釉都是以氧化铁为色剂,只是因铁元素所含比例和烧制环境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绿釉和红釉则是以氧化铜为色剂,蓝色是以氧化钴为色剂,清代及其之后的色剂更为丰富。熔剂早期是使用草木灰,其中含有大量的钾、钠、钙、磷等元素。辅料对于形成釉色的特殊艺术效果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底釉的时间属性是其作为陶瓷鉴定化学证据的重要特征,仿制作品中底釉的化学元素可以接近某一时期某一窑口的某些典型器物,但是其组合方式和结构关系却不能超越时间因素的影响,更何况还有地域因素和工匠个体因素等多方面的差异。陶瓷底釉元素及其时间属性是底釉作为陶瓷鉴定化学证据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不能忽视施釉工艺的重要性。彩料虽然有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等层次的区分,也有高温、低温、二次烧等诸多变化,但是和底釉的情况一样,一方面有化学元素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有时代特征的体现和时间沉淀的视觉效果和质感,彩料作为陶瓷鉴定的化学证据之一,与底釉的重要性相同。
基于陶瓷材质的化学元素成分,通过化学理论可使用的科学鉴定方法主要有“元素成分分析法(有损元素分析法)”“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谱仪分析法(基于光学理论,实质属于无损元素分析法)”“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法”“电子显微镜观察法”等,另有基于物理化学理论的“热释光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等,较为常用且具备较强可行性的方法主要是“古陶瓷器物胎釉元素分析比对法”和“热释光测年法”。陶瓷器的胎、釉、彩是由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化学元素组合而成的,根据陶瓷器中各元素含量的多少区分成常量元素(含量千分之一以上者)、微量元素(含量千分之一以下,十万分之一以上者)和痕量元素(含量在十万分之一以下者)三大类。古陶瓷器物胎釉元素分析比对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化学方法微量取样后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另一种是X射线无损辐射法,利用各种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激发受测器物胎、釉,使其发出X射线能谱,从谱线分析各种元素含量,并与实验室数据库中取自同样窑口遗址的标准样本元素含量比较是否相符。成分分析法受限于设备和技术因素、所采集客观真实标准件以及使用大量标准件建立的数据库,某一窑口或窑系数据库的完整性、准确性严重影响元素成分分析法鉴定的可靠性、准确性。综合微量元素测定是鉴定陶瓷的方法之一,具体的技术手段也较多,但是氧化物含量法等鉴定结果并不一定准确。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法(EDXRF)是古陶瓷科技鉴定中应用广泛的成分测试技术之一,在应用此法进行古陶瓷科技鉴定的时候,由于不同的研究者所选择的分析测试条件不同,测试数据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较为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出现截然相反的结论。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陶瓷制作可能存在的配方变化、制作工艺的进步、原料来源的变化等多种原因,中国古陶瓷样品的化学组成尤其是微量元素组成的模式存在着相应的差异。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这种科技鉴定方法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就需要统一EDXRF应用于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实验测试条件和光谱定量分析方法。经过多次测试,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吴隽教授团队建议在测试过程中,对于早期陶器等均匀性较差的样品建议采用直径0.6 mm以上的光斑,而对于均匀性相对较好的瓷器样品建议采用直径0.3 mm左右的光斑,对铁、钴、铜、锌、铷、锶、钇、锆、砷、铅等重元素采用40-50 KV的激发电压,对钠、镁、铝、硅、磷、钾、钙、钛等轻元素采用10-20 KV的激发电压。定量分析则采用有标样的校正曲线法。陶瓷胎土、底釉、彩料等不同部分材质的化学元素成分、组成结构、时间痕迹等共同组成了陶瓷鉴定的化学证据,各部分既具有独立性,整体又具有融合性,体现了各部分化学证据整体关系的契合度。
2陶瓷鉴定的物理证据
陶瓷鉴定的科学方法主要依赖于化学证据和物理证据,陶瓷鉴定的物理证据可以概括为温度变化、窑变、老化、质感与光泽等四个方面。陶瓷是土胎经过一定的温度在窑中烧制而成的,陶器和瓷器烧制的温度不同,不同窑口陶瓷烧制的温度不同,同一窑口不同批次陶瓷烧制的温度也可能不相同,甚至同样一批陶瓷在窑口中所处位置不同,其具体器物烧制过程中的温度也有着某些变化,这种变化是过程中的变化,即每一件陶瓷器具其烧制温度的过程变化都具有唯一性。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因为天气原因、柴火的品种和干湿程度、窑工的情绪和烧制环境的氛围等原因出现不同的情况,这些都会在烧制的温度上有所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形成陶瓷同窑不同器的原因之一。因为陶瓷器具温度变化等方面的唯一性,使得陶瓷鉴定中使用标准器的方法就必然打折扣。换个角度来讲,就是不能忽视温度对于陶瓷形成产生的作用,温度变化也是陶瓷鉴定的重要证据之一。
陶瓷在窑中经过高温烧制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因为温度变化产生釉色不确定的自然变化,也就是窑变。窑变是陶瓷鉴定的物理证据之一,一方面和窑口选用的胎土、底釉、彩料的材质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窑口的温度变化、窑工的烧造工艺有关。虽然窑变是自然变化,但是当窑工掌握了这种变化所需要的条件因素之后出现了人为作用下的窑变。古陶瓷器物上的窑变效果纵然有人为作用的参与,也不能保证其窑变效果的必然性,所以窑变偶然性和独特性特征是其物理属性之一。以开片为例,因为陶瓷胎体与釉层不同的膨胀系数,陶瓷烧制过程中急剧冷却,烧窑偶遇冷空气侵入等都会导致釉裂纹发生开片,在陶瓷出窑时发生的开片称为“即时性开片”,另有一种开片是历经时间洗礼,因热胀冷缩和自然老化等原因形成的称为“自然开片”。尤其是自然开片具有“时效性痕迹”,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显微结构的特殊效果,为陶瓷鉴定提供了物理证据。
陶瓷釉色如果不经过做旧处理,光亮度和透明度明显不同于古陶瓷釉色,这是因为古陶瓷长期遭受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作用而使釉面受到腐蚀。高温熔融形成的釉层是一种玻璃均质体,内部结构无序,在自然环境中处于亚稳定状态。但是随着时间变化,原子内部结构自动调整,逐步转化为有序的稳定状态,形成微细晶体,这种过程被称为“脱玻璃化”现象。其实在釉层内部产生的“脱玻璃化”现象也是釉面老化的重要原因,或直接称为釉面老化现象,呈现出外在的表象就是陶瓷釉面透光性不断降低,不断增强对光线的散射性,玻璃相老化法鉴定结果因为环境和选样等原因的影响也多有偏差,但通过测定釉层的老化系数来判定古陶瓷真伪是种有效的科学鉴定方法。古陶瓷科学鉴定中有痕迹鉴定技术,即鉴定陶瓷痕迹中自然老化痕迹与人为做旧痕迹的区别,这也是基于陶瓷老化为基础证据的鉴定方法。陶瓷老化是陶瓷时间积累的自然变化,也是陶瓷鉴定的物理证据之一。
质感可以分為视觉质感、手感两个方面,视觉质感是通过眼睛观看感受陶瓷器物给视觉的质感效果,手感则是通过接触实物感受触感。仿制陶瓷的质感因为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反而比古陶瓷质感更为细腻,仿制陶瓷因为局限于仿制古陶瓷的形制,其视觉质感一般较为生硬。仿制陶瓷因为无长期使用过程而缺乏长期使用过后的光滑感,纵然是库存古陶瓷也有时代痕迹的质感,仿制陶瓷人工作旧的光滑感不自然。仿制陶瓷釉面光泽太强,有“贼光”“火刺”现象,而无包浆,彩色过于鲜亮,绘制纹饰拘谨,皆使得视觉质感缺乏历史的时代感。“热释光”陶瓷鉴定法是通过陶瓷器物“光”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矿物受到辐射后积蓄能量,这种能量在矿物被加热时以光的形式释放,但是样品只能一次性使用,还需有损取样,并不适合珍贵陶瓷的鉴定。仿制品通过高能射线辐射也能产生热释光,长期太阳照射也会影响鉴定数据,另外因为陶瓷保存环境和状态不同,同一时期的陶瓷用热释光方法鉴定,结果也未必相同,所以对于陶瓷热释光的鉴定也有缺憾。陶瓷质感和光泽作为鉴定证据是需要被重视的,但是其方法则需要结合多种情况,同时需要重视和其他证据的配合。
3陶瓷鉴定的文化证据
陶瓷收藏的传统在中国历史非常悠久,后代仿制前朝古器的传统亦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在中国这个尊重传统的国度,陶瓷器具的时代性判断一方面与材料有关,另一方面和文化传统、艺术风格有关。不同时代陶瓷的器型和纹饰题材有着不同时代的特征,梳理陶瓷器型和纹饰题材的时代性需要深入分析其所处的时代文化,区别对前代的仿制、延续前代传统、该时代创新发展等多方面的变化,找到不同历史时期变化的时代节点和文化特征。只有诸多个案的研究深度推进,将不同时代精品陶瓷研究个案的信息梳理出来,才能够更好地从文化方面构建陶瓷器型与纹饰题材的图像志数据库。如此一来,较为完善的陶瓷器型与纹饰题材图像志数据库可以为陶瓷鉴定提供更为稳定的时代标准件参照系统,便于提供陶瓷鉴定的文化证据。当然,任何事物发展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作伪也可能因为陶瓷器型与纹饰题材图像志数据库的出现而更具有仿古气息,但换个角度看也会促进陶瓷器型与纹饰题材图像志数据库的持续性发展和逐步完善。
陶瓷器型和纹饰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一方面和历史时期有关,另一方面还和当时的社会关系有关。陶瓷纹饰与色彩的搭配具有明显的等级性,不同阶层使用的陶瓷纹饰和色彩是有明显区别的,不同地域和窑口也有其明确的特点和阶层属性,尤其是官窑与民窑陶瓷器具区别明显,内销陶瓷与外销陶瓷也有着明显的区别。陶瓷器型因为受到手工或半手工的影响,不同于现代陶瓷机械化生产的规范性,具有个性化的手工痕迹。纹饰线条的描绘和色彩的使用也具有时代性和熟练程度的区别,不同于书画艺术更强调艺术家的个性特征,陶瓷纹饰更注重标准化的绘制和品牌化的影响,所以同样纹饰色彩的陶瓷数量较多,同样纹饰色彩的搭配还可能出现在不同器具特别是成套器具上,体现了陶瓷器具装饰的一致性和趋同性。除了因为等级限制等因素影响外,寓意吉祥的图案是陶瓷纹样的首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朝代距离,以至于同样题材的纹样不仅出现在前后各代的陶瓷中,还跨越了器具材质的区别,出现在竹木家具、玉器和金银器等器具上。虽然同样表现吉祥图案,但是因为使用的场所空间和主人身份不同仍有所区别,比如龙形纹样虽然普遍出现,但是如何表现以及表现几爪等细节影响对于龙形纹饰的时代判断和等级判断。又比如同样表现八仙题材,祝寿陶瓷组合和墓葬中的升仙陶瓷组合在手持物品等细节上也有所不同。
陶瓷纹饰也可以使用文字和文字变形的图案,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视觉多元化特点。不同时代文字使用的规范性和避讳、禁忌也是陶瓷文字、纹饰辨识的文化证据之一,明清以来的陶瓷普遍使用年号印款作为时代印记,尤其是官窑陶瓷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文化特征。不论是宋元陶瓷中的刻画题款,还是明清时期陶瓷中的印款,都体现了书法印玺文化在陶瓷艺术中的多元变化。不同历史时期文字书写有其时代特征,需要符合其时代规范性的要求,纵然是草书亦是如此。后世伪作古代陶瓷使用的文字或是与标准名器一样,但有其他方面的紕漏,或是使用名家书法作品却不符合陶瓷的器型与整体布局,又或是使用现代书法作品明显不符合所仿时代的书法面貌,尤其是避讳、禁忌不符合时代要求,所以通过文字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作为文化证据也是鉴定陶瓷的一个重要视角。
陶瓷鉴定的文化证据是传统鉴定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是传统鉴定方法注重方法介绍,对于证据本身的探讨是依附于方法而言的。对于陶瓷的鉴赏注重分析陶瓷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水平,也可以看作对陶瓷鉴定艺术证据的讨论,但是仍然局限于具体的个案分析。文化证据与艺术证据结合是中国古陶瓷传统鉴定的主要内容,虽然传统鉴定仍然关注胎质、釉色、彩料等化学证据和经历窑温变化等物理证据结合的视觉效果,但是相对于更为直观的器型、纹样、色彩而言,胎质、釉色、材料视觉效果的鉴定并不如科学鉴定数据更为直观和有说服力。只是如前文所述,器型、纹样、色彩在陶瓷中的使用也并未固定为某个时期就仅有某种类型,以至于器型、纹样、色彩在陶瓷鉴定中仍然只能处于鉴定者个体判断的经验之谈,如何更好地获得普遍共识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构建较为完善的图像志数据库,收录不同时期(年度)、不同地域、不同窑口、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消费者等诸多条件因素限制下的标准器物作为参照器,提供视觉鉴定的基础判断。当然,这种基础判断是基于文化证据角度的,因为陶瓷制作是以手工或半手工为特征的,纵然是模制也没有科学量化特征的,所以具体陶瓷器具有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这些充满个体差异性的陶瓷器具需要从艺术证据上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4陶瓷鉴定的艺术证据
陶瓷器具造型的时代性必然是符合时代的社会需求的,因为陶瓷器具普遍具有功能性的实用,不同于书画的装饰欣赏性为主的艺术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与当时的建筑空间、家具形制、生活习惯等有密切关系,比如唐代是中国家具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时代,胡床和胡凳普遍进入中国家庭,完成了自汉代传入之后长期的发展演变,改变了中国传统据案坐席的室内坐卧传统,到宋代形成了桌椅组合的室内家具组合新传统。陶瓷放置的家具不同,对其器型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同样是瓶、盘、碗、盏,因为放置的家具高低不同,结合人体力学就会影响瓶颈的高低粗细、盘盏边缘与底座的角度等造型因素。陶瓷器具的造型艺术审美是基于实用基础上的,确定了这个前提才能够更为准确地分析陶瓷器具造型的艺术证据。陶瓷造型虽然有时代性特征、有功能性诉求,但因为是人工制作,匠师们在制作过程中是倾注了个人情感的,所以每一件陶瓷器具都不是现代机械化生产的标准器具,而是有着厚薄等不同手感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结合具体陶瓷器具讨论其造型中的韵律变化与节奏感,这是每一件陶瓷器具所体现的独特艺术特征,也是陶瓷鉴定中不可忽视的艺术证据之一。
陶瓷鉴定中对于纹饰题材的分析与时代文化相关,但是具体纹饰构图的时代风格、纹饰的组合结构则和时代艺术风格相关。同样题材的纹样在不同时期会因为审美风尚的不同而出现图案的微调,比如人物主次关系的变化、山水构图样式的变化、花卉组合方式的变化等,这些细节体现的或是审美的时代性变化,或是审美的地域性变化,或是审美的阶层性变化,或是审美的民族性变化,不同因素造成的变化形成局域风尚或主流风尚,从而影响审美的多元化面貌。学术研究为了梳理和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面貌往往使用减法,概括一个时代的艺术风格,但是真实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艺术面貌必然是多元而复杂的。文物鉴定特别是陶瓷鉴定不同于艺术史的撰写,需要对具体器物进行鉴定评判,这就需要对具体器物纹饰构图时代性与纹饰组合的内在艺术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凸显陶瓷纹饰构图与纹饰本身所提供艺术证据在陶瓷鉴定中的重要性。
陶瓷纹饰造型从工艺上讲有绘、刻、划、印、堆、贴、塑、镂空、镶嵌等丰富多样的技术方式,其艺术性体现在对于现实物象描绘或抽象表现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通过线条表现出来的结构穿插和物象搭配上,其次则是线条本身的视觉语言性及其表达的视觉效果。线条描绘部分和空白部分关系也是体现艺术性的重要方面,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阴阳思想的视觉艺术化表现,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中的视觉审美文化习惯。线条用单色表现的虚实、连断、轻重以及用笔的中侧锋、按压方向和力度等皆是陶瓷纹饰造型艺术性表现的方式,其综合体现的艺术效果也依托于变化的韵律与节奏感。陶瓷纹饰的韵律与节奏感一般从属于或契合于陶瓷造型的韵律与节奏感,体现了陶瓷艺术形式的一致性或互补性。纹饰色彩的搭配同样需要配合陶瓷的器型与纹饰造型,线条勾勒基本规范了陶瓷纹饰的造型与结构布局,色彩是在此基础上的关系搭配。
陶瓷纹饰色彩的艺术性表现非常丰富,这与中国色彩的文化寓意、视觉审美习惯和时代审美风尚等皆有关系。中国文化中的色彩关系不同于西方的物色传统和光影传统,而是具有方位观念和哲学意味,主要体现在五色审美与正兼色关系上。同样是五色关系,在儒家和道教文化中的解读也略有不同,但是基本都遵循五色五方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儒家更注重正色和兼色的等级关系、五方五色与五德的关系,尤其是注重执政王朝所属五德属性及其对应的五色关系,道教则注重五色和五行的关系,尤其是生克关系与时令周期干支的对应性表现。不同朝代、不同阶层群体的审美在陶瓷纹饰色彩中也有所体现,宫廷审美、文人审美、民间审美在其所处阶层中使用的陶瓷器具的纹饰色彩上表现明显不同,不仅色彩关系有区别,在色彩物料和视觉效果等方面皆有所不同。因为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时期还存在不同民族文化为主导的多种情况,所以陶瓷纹饰色彩的民族审美特色也不容忽视。
陶瓷鉴定的艺术证据可以从陶瓷器型、纹饰构图、纹饰造型、纹饰色彩四个方面切入进行分析,陶瓷制作工艺和款式文字的书法性也是陶瓷鉴定艺术证据的主要内容,但是工艺离不开器型和纹饰构图、纹饰造型与色彩,這些综合的艺术表现才能体现工艺的水平,印款书法本质上也是纹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纹饰线条和色彩的具体内容,所以可以将这两方面的艺术证据融入前四个方面中予以讨论,这四个方面结合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等多元审美因素影响,综合分析具体陶瓷器物的艺术审美,从而形成陶瓷鉴定的艺术证据。陶瓷鉴定的艺术证据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和陶瓷鉴定的文化证据相结合使用,以传统鉴定方法为主,但是不能忽视数据库建设和标准件比对等多元手段的综合运用。陶瓷鉴定的艺术证据还需要和陶瓷鉴定的化学证据、物理证据相结合,从物质支撑的角度分析艺术证据的外在契合性,与艺术证据的内在契合性形成多元统一。
5结论
陶瓷鉴定越来越趋向于科学方法与传统方法的结合,基于方法的研究也是陶瓷鉴定的重点。回归陶瓷本身的研究,将陶瓷鉴定的证据基础进行系统分析体现了选题角度的新意。陶瓷首先基于材料本身,胎土、底釉和彩料都存在烧制前与烧制后两种状态,鉴定多是关注烧制后成品的情况,而从证据角度讨论,尤其是从化学证据的角度分析胎土、底釉、材料化学元素含量及其烧制过程中结构的变化以及时间积累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体现了切入视角的重要性。温度变化是体现陶瓷物理证据的重要内容,窑变、老化、质感与光泽也是陶瓷物理证据重要的组成部分,时间因素在窑变、老化、质感与光泽中的影响是陶瓷鉴定不可忽视的重点。陶瓷鉴定的文化证据和艺术证据都关系到陶瓷的器型和纹饰、色彩,但是文化证据是从器型和纹饰题材的时代文化性和社会性角度讨论,艺术证据则从审美的时代风格和工艺特色、视觉效果等角度讨论。陶瓷纹饰与色彩的搭配具有明显的等级性,陶瓷纹饰也体现了文字和文字变形图案运用的丰富性,这与中国色彩的文化寓意、视觉审美习惯和时代审美风尚等皆有关系,文化证据注重整体的时代性和跨时代传承性的平衡,艺术证据则注重时代审美风格和个性化表现的融合。陶瓷鉴定需要兼顾化学证据、物理证据、文化证据和艺术证据,从多角度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鉴定,才能形成更为准确的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吴隽,张茂林,吴军明,李其江.EDXRF应用于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实验条件探讨[J].中国陶瓷,2012(1):73.
[2]孙华勇.淄川渭头河窑址陶瓷标本科技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