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董卓宁
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的必然要求。[1]学院通过实施“定心”工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把方向管大局,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是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2]学院党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系列学习宣讲报告会,将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坚持学深悟透是基础、融会贯通是关键、全面落实是目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党支部书记联席会联动,以上率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并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二,做决策保落实,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各方面齐抓共管,有力服务国家和首都建设。制定党委会及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规则,会议纪要通过OA 系统及时传达至全体教师,确保院务公开、信息畅通。党委会研究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党支部建设、党员发展转正等党建工作,涉及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重要事项,先由党委会把好政治关,再由党政联席会决定。对学院整体搬迁新校区、确定航空新能源、智能电推进学科发展新方向等重大任务,科学、高效、民主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和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
第三,讲政治守规矩,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主体责任年度任务,将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述职及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精准守好线上线下各类阵地,维护政治安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梳理各类职权及风险点,细化制定防控举措。坚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对存在政治、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师生员工,及时提醒谈话、督促整改,实现“思想引领、榜样示范、底线约束”的工作机制。
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学院通过实施“聚心”工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化思想引领与情怀教育,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引导全体师生心怀“国之大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第一,健全理论学习贯彻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全体干部师生理论培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院党委会以学习创新理论为第一议题,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机结合。细化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与兄弟院系、机关部处及全体教师党支部开展联学,学用结合研讨推动重点工作,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教职工以支部系所、学生以支部班团为单位,全覆盖开展日常“学习日”“三会一课”,《北京支部生活》专题报道学院开展“有声有色的线上学习日”。
第二,汇聚校内外三全育人合力。统筹育人主体及资源,深化科教融通、产教融合,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立“党委—党支部—导师—辅导员—思政联系人”一竿子插到底的学生工作机制,明确并压实多主体育人责任,推进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政教育首要责任人。打造校企“四进四出”协同育人模式,总师专家进课堂、软件设备进实验、企业导师进校园、奖项资助进基金,师生赴一线厂所实习实践、科研攻关、技术支持、输送人才。学院三位院士专家筹资发起“航空强国中国心”基金,推动全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创新人才培养。引领学生在实习实践社会大课堂中增长才干、厚植情怀,超过70%毕业生选择国防系统就业,“三全育人”成效显著。
第三,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北京教育系统“三同四起来”,创新特色思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文化建设。老中青三代人历时三年完成院史编写工作,形成“不忘初心,三代人共讲‘中国心’奋斗历程”“航空强国中国心”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等党建品牌。发掘运用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让专业课讲出思政味,建好课程思政示范课,规划培育航空发动机系列精品教材。全力保障师生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庆祝活动、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将党和国家的重大实践作为培育家国情怀的“大思政课”。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3]学院通过实施“暖心”工程,贯彻落实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党建工作队伍,持续关心关爱师生员工,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第一,强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支部设置合理,教师党支部按系所设置,“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全覆盖,本科生按年级、硕士研究生按班级、博士研究生按学科设置党支部。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党委委员联系指导师生党支部,推动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组建党建检查组,每季一查,整顿软弱涣散苗头。党支部书记对标“七个有力”,全员现场述职考评,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制定重点发展对象人选选拔制度,“三审核四把关”择优发展党员。
第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将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统筹选、育、管、用各环节,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领导班子联系覆盖全部系所,并由系主任、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逐层历练选拔。科学规划培养年轻干部梯队和储备人选,推进系所一级党政班子角色互换,充分熟悉日常事务和岗位职责,实现党务与业务双带头。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领导干部努力提高政治能力、业务能力、行政能力,增强斗争精神,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三,用心用情关爱师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调研、发现、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党委精准施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设立专项党建经费,采购发放防疫物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师生党支部保质保量开展线上教学科研,坚持不停课不停学、不停工不停研,党员志愿者队伍持续关爱师生,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全院统一思想认识,确保学院工作“十个不断线”。工会精心设计年度工作安排,每月一个主题活动,每年两次全体慰问。教代会将年度集中提案与日常需求提案工作相结合,及时回应教职工关切。团委学生会调研学生身心健康需求,围绕“五育并举”开展系列活动。以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师生归属感与获得感。
制度建设既是党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党的其他方面建设提供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学院通过实施“动心”工程,谋划制定契合学院发展和师生实际需求的制度体系,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在师资引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重点工作中,充分保障资源,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推进各方面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第一,引领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实现培养、引进、管理、服务全过程保障,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围绕学科方向精准引育人才。压实院、系、团队三级责任制,设置人才引进“伯乐奖”,吸引国际高水平师资,研究制定青年人才培育工程,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层次。实施支部书记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注重从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党委书记与院长担任入党联系人。持续拓展办学资源,提供独立办公、实验用房及贵重科研设备,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保障,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第二,大力提升本科生源质量。实施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建设“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自主培养质量。瞄准吸引有志且优质学生这一关键目标,主动谋划招生改革。创设“飞行器动力工程”强基计划及首个“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新增本科专业,制定专业宣传与认知教育长效机制和重点举措。获批“新时代面向航空发动机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北京市教改重点项目,牵头建设“飞行器动力工程”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汇聚国内相关单位育人资源,建强高水平“智能+”基层教学组织。
第三,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互动。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完善一流学科体系。牵头建设“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创新平台,与国家能源集团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高水平平台建设。精心组织重大重点项目培育,打造氢能电推进航空发动机新型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围绕特色学科方向,谋划未来五年师资队伍格局,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细用才,为重点团队提供优质资源和管理服务保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