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核心素养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3-12-15 09:44:09王霞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一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核心教学方法

■ 王霞(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一中学)

核心素养的内容相对宽泛,其中不仅能够有效反映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品质道德,更将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如今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背景下,要求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要更好地将核心素养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潜在的能力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而想要更好地将核心素养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各项要求,有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融入新时期的教学要素,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分析

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知识、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语感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向等综合素质。

另外,在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内容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在核心素养的渗透教育中具备文化基础,从而实现自主发展目标。

在文化基础中,重点强调中学生应该具备最为基本的语文学科能力,并对语文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而在自主发展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实现自主探索能力,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各类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发展成为具有明确人生方向和生活品质的人。

在社会参与形态中,则是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注重心理转变,通过对不同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处理好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推动自我发展,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除此之外,核心素养也具备一定的终身性特点。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学生不断学习、积累、沉淀,将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作为学习的目标,逐渐将这种目标转化为自身稳定且持久的习惯和技能,并且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储备技术或能力应用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这便是语文知识的实践,语文核心素养在思维选择、人生道路以及职业选择过程中,都能够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尤为重要。

二、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意义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较为固化,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在实际的语文学习环节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学习限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与发展。因此,将核心素养有效渗透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与教师的共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推动语文课程改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时,能够全面推动语文课程的创新改革。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语文教学理念相对传统,教学方法单一,这种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也会相继增多,这也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紧迫,学习任务也会变得十分繁重。

在此背景下,如果依旧以传统的教学形式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将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动力,而核心素养的渗透,能够帮助教师有效转变传统的语文课程模式,并探寻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转变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固有印象。

(二)帮助学生发展语文素养

从本质上来说,学生之间的语文素养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部分学生本身就热爱语文学习,因此学习效率较高;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困难而就此放弃,导致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从而就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

随着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取到自己相应的知识,并有效解决差异性问题。此外,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基于核心素养,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时,可以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并遵循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提高,这也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

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之前,会进行大量的课程编排,这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涉及多种文章、古诗词、文言文等不同类型的教学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不同内容时,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

按照当前新《课标》来看,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创新教学方式,并在课堂中注重采用更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来营造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不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难看出,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都较为传统,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逐渐降低。

但随着核心素养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通过语文核心素养的贯彻,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这也更加符合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原则。

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深度强化学科联系

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将核心素养真正地渗透在其中,就务必要重视语文课堂的实际环境,将学科范围逐渐扩大,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丰富知识积累的目的。

一般而言,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中过于重视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却忽略了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概念以及理解,仅仅局限于语文科目的狭小范围内。而语文教师想要更好地将核心素养渗透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基于核心素养,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以古诗《观沧海》为例,《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在学习《观沧海》这首古诗时,教师应为学生优先设计好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学习《观沧海》,体会感悟诗人广阔的胸襟以及豪迈的气概!

2.通过阅读学习《观沧海》,体会感悟雄伟壮丽的景象!

3.通过阅读学习《观沧海》,找出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而哪几句是写虚景?

随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这首古诗的意境,以及感悟作者曹操在创作这首古诗时的感受,有效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向学生普及东汉末年的战争背景,并向学生介绍作者曹操的生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古诗内容,还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再以文章《猫》《鸟》《狼》为例,这几篇文章都与描写动物相关,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几种动物,并突出中心思想,语文教师可以有效结合生物学科的内容,让学生更为透彻地了解几种动物的特征。

从上文可以看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渗透理念,深度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跨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会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习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随着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也会不断增强,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中,学生也能够有效理解作者在创作文章时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态度,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注重教学生活沟通联系

从本质上来说,语文科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具有一定的密切关联,想要让学生更为有效地接受语文知识,并将语文知识灵活运用,那么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注重将语文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能够有效将核心素养渗透在教学环节中。

在信息化时代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有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语文课堂与学校、家庭、社会进行多方联系,教师可以基于核心素养以注重教学生活沟通联系为主题,开展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活动。

例如,当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这类生活记忆类的文章后,语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反复品读文章与实际生活中的记忆连接点,并让学生反复阅读和分析描写特色,在课后根据此类文章的写作风格,独自完成一篇有关于生活人物回忆的写作内容,可以写父亲、母亲或者写其他亲人,可以是与父母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也可以描写生活当中与父母及亲人相处的点点滴滴。

借助以读促写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而且,在整体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更为灵活地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从中也能够看出,基于核心素养,注重教学生活沟通联系,可以促使核心素养的渗透效果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在注重教学生活沟通联系时,很多文章也能够借助一些生活景象与人类的一些情感性格进行关联。以《紫藤罗瀑布》这篇文章为例,作者在创作此篇文章时,偶遇一树盛开的紫藤萝,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紫藤罗顽强的生命力,这让作者心中的焦虑与悲痛渐渐转变为宁静与喜悦,也从中领会了花与人虽都有不幸,但生命长河却永无止境这一哲理,当作者在观察紫藤萝后,领悟了生活道理,并加快了生活的步伐。

在学习此类文章时,语文教师也需要基于核心素养,将一些文章中的风景事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连接,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并从生活中感悟知识,领会知识,敬畏知识。

(三)基于核心素养,持续开展课堂深度教学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就需要筛选最为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引导,应带领学生深度挖掘文章内涵和背景,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与解析,了解作者在文章创作时的背景和用意。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利用自己的深层思维方式,表达对于文章的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样也能够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会由此形成和提升。

以鲁迅的著作《朝花夕拾》为例,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此类文章的学习,语文教师大多会安排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但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导致学生很难了解文章的背景和内涵。而语文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渗透的原则下,就务必要消除学生与经典著作的隔阂,采取引导的方式,持续开展课堂深度教学,通过对《朝花夕拾》等一系列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以《朝花夕拾》来看,作品本身虽然一直在追忆往事,但通过深度学习也能够发现,《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大多是在“借题发挥”,所影射和讥讽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类回忆也会侧面地呈现出作者鲁迅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较为形象地反映了鲁迅先生的性格以及志趣形成的原因。

而通过对《朝花夕拾》等一系列作品的阅读和学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鲁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这样对于文章的理解将会更为透彻,能够感受到作者鲁迅在作品中所倾诉和表达的实际情感。这种深层次的学习和领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强化语文核心素养,在感受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于《朝花夕拾》等一系列作品产生了更为详细清晰的理解与感悟,更能够挖掘作品背后的实际用意。

可以说,基于核心素养,持续开展课堂深度教学,学生对于《朝花夕拾》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将会有更深的理解,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情感与心境,这样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期教育教学形式的转变,加上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将核心素养更为有效地渗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这也意味着,语文教师务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实际学习诉求,丰富学生的教学体验,这样才能够更为有效地将核心素养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核心教学方法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