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的创新途径与存在的问题

2023-12-15 01:45郭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5期
关键词:王进喜铁人纪念馆

郭程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黑龙江 大庆 163002)

党的二十大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在新时代下的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博物馆事业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而博物馆文物活化工作是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环节。文物活化是一种保护文物的方式方法,是文物保护目标的升华,既保护好文物又利用好文物,让文物“活”起来,让它们以特定的表现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使历史、艺术、精神、科学、文化等文物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来。

1 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使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在我国众多博物馆类型中,有一类博物馆的地位十分重要且特殊——革命类纪念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是一段伟大的抗争史、不屈不挠的革命史、坚持不懈的奋斗史,诞生了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以纪念这些杰出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纪念馆就是革命类纪念馆。这些纪念馆中收藏的文物大部分都属于革命文物的范畴,这些革命文物的活化工作对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起着特别积极的推动作用。

1.1 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有利于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类纪念馆里的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往往都有让人深思的革命故事和深厚的红色内涵。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里收藏了一辆摩托车,在青少年的《铁人精神读本》中是这样描述这辆摩托车的:这是一辆匈牙利确贝尔-125型摩托车,铁人任钻井指挥部二大队大队长时,管理的12个钻井队分散在百里油田。铁人就骑着这台摩托车“跑井”指挥生产,或给井队送小型钻具等材料,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为此工人们把这辆摩托车亲切地称为“小黑兔”。如果你来到铁人纪念馆,你就可以真实地看到“小黑兔”的样子,感受铁人为了“把我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跑井”的艰辛。实物摆在那里,无论课本里是怎样描述的,都没有实物摆在眼前来得真实和震撼。

革命文物活化,应利用多种方式展现表达文物,让青少年不必走进纪念馆就能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了解革命文物,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了解革命文物见证的革命历史,使革命文物成为少年人和青年人看得到、摸得到、感受得到的“在自己身边的历史”,也让这些离他们相对遥远的历史,在他们面前展现出更加亲近、真实的年轻样貌。青少年通过了解、感受革命文物,让红色基因融入自己的血脉里,激发起他们心中的红色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民族精神,使广大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引导青少年群体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2 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有利于共产党人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就了建党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为了纪念这些伟大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一座座纪念馆应运而生,如井冈山革命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故居)、雷锋纪念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这些纪念馆的革命文物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革命类纪念馆是人们身临其境的党史教育学校,革命文物则是真实的党史教育课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历史,革命历史因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重新焕发活力而历久弥新。活化革命文物,有利于共产党人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

1.3 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革命文物是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革命类纪念馆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它以特有的形式向人民群众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革命文物虽然不是金银玉器,但它们“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当观众走进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会在一面“钻头墙”下驻足,这面墙上陈列着在大庆油田开发和建设的各个时期所使用的功勋钻头:1960年王进喜在大庆打第一口井时使用过的“三刮刀”钻头;20世纪70年代1205钻井队打出中国第一口“大三一”井所使用的钻头;2021年钢铁1205钻井队承钻页岩水平井时所用的三开钻头。这些钻头见证了大庆油田在我国石油发展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1960年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到支撑国民经济,从支持我国改革开放到持续稳产再到高质量发展,透过这些功勋钻头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为油奋斗、为国争光画面;透过这些功勋钻头,人们仿佛感受到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一代又一代石油人豪情满天、壮志报国的热情;透过整些功勋钻头,人们仿佛又触摸到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把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的决心。在贫油国到石油强国的道路上,中国石油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激励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顽强拼搏、奋勇向前,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这就是革命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是革命文物所蕴含的精神,更是革命文物所激发的爱国热情,革命文物给我们带来的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活化利用好革命文物,发挥好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增强人民群众的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的创新途径

革命类纪念馆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意义十分重大,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方法和途径也亟待创新。

2.1 利用好现代新兴科技,促进文物形态的转变

2021年我国出台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指明了方向,在文件中明确提出: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实施“博物馆+”战略、加快藏品数字化,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传播服务等内容,利用好现代新兴科技,让革命文物“活”起来。革命文物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往往大于文物本身的经济价值,将不可触摸的文物和看不见的精神遗产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形态输出,让这些文物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大家共享。利用云看展、云游览、全景直播等方式让革命文物走进大众生活,让在“云端”获得博物馆服务的形式和探知文物信息的渠道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人们运用互联网络的一种习惯。利用好现代新兴科技,促进文物形态的转变这是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基本创新途径。

2.2 挖掘好自身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IP

革命文物“活”起来的关键还是在于对革命文物本身价值的挖掘和背后彰显革命精神的最大利用,内容为王的定律在哪里都是适用的,这点对于革命文物尤为适用。一顶普通的安全帽、一件沾满泥土的棉工服,这些在平常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物品,但它们陈列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中却是实实在在的国家一级文物,它们见证了大庆石油大会战的波澜壮阔,和党带领我国石油工人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勇气与决心。挖掘好革命文物本身的文化资源是革命文物“活”起来的第一步。

IP是英文单词的“Intellctual Property”的缩写,是知识产权的意思。文化IP:“特指一种文化产品之间的连接融合,是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强变现穿透能力、长变现周期的文化符号。”这是在《2018中国文化IP产业发展报告》中对文化IP的新定义,阐述了从IP到文化IP的改变。化繁为简——文化IP是一种文化符号,符号的意义在于强标记性。根据自己的地域性和行业性把革命文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打造成独特的文化IP,将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融入到这个特色IP当中,就像我们提到大庆就想到铁人王进喜,提到兰考就想到焦裕禄一样,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进行创新。打造这样的文化IP是革命文物“活”起来的重要创新途径。

2.3 探索好跨界传播模式,显示强大品牌号召力

革命类纪念馆有了自己的文化IP,就有了强大品牌号召力的可能,革命文物也就有了独特的向外展示的文化符号。怎样让这个符号被更多的人关注甚至熟知,跨界传播模式是个不错的选择。实施文物走出去战略,打破边界,通过文化IP化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等方式打造自己的品牌。激发人们对革命文物的好奇和热情,让革命文物的品牌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近年来,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就充分利用自己特有的革命文物跨界互动宣传: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铁人王进喜用过的刹把、安全帽等文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铁人王进喜的英雄形象和铁人业绩成为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铁人王进喜用过的刮刀钻头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人民网、光明网、央视网、学习强国、爱奇艺、芒果TV和快手等平台同步上线,告诉人们铁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是怎样拼搏奋斗的;铁人王进喜用过的笔记本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中推介,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努力工作和拼命学习的王进喜,看到了百万石油职工积极投身石油事业,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从文物自身视角切入,拍摄让文物讲述自己故事的视频短片《小画书过六一》,扩大受众范围,以孩子的方式讲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故事,培养少年儿童的文物情结,建立中国文化自信心。探索好跨界传播模式,显示强大品牌号召力是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的根本创新途径。

3 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存在的问题

在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经过革命类纪念馆人的不懈努力,革命文物活化工作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有很多优秀的成功案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这里提出,希望可以得到关注和解决,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3.1 操作成本较高,资金保障有待提升

操作成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屡屡被提及有“炒冷饭”之嫌,但资金问题又是一个如何叙述也绕不过去的难题。业界有一句话:不要和故宫博物院比,因为不论是文物资源还是资金提供,地方博物馆都是无法与故宫博物院比拟的。大多数革命类纪念馆规模不是很大,资金提供有限。不管是3D文物建模数字化还是文创增值,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纪念馆应为文物活化工作开辟专门的资金通道,保障文物活化工作的有序进行,这也是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的最基本要求。

3.2 创新后劲不足,研究能力有待提升

革命文物的活化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创新中改变纪念馆文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现状。前两年我们的理念还是“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现在已经转变为“云服务,线上办展,文物走进人们的生活”,这是本位和角度的变化。创新不是无根之木,是要有依据的,不能凭空想象,这个依据就是革命文物本身价值的挖掘。就现阶段来讲,革命类纪念馆普遍存在创新后劲不足、研究力量跟不上的问题,跑得快是一方面,还要跑得稳,要在“守正中创新”,要在“内容为王中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在文物研究方面,还需要多学科、跨学科、新学科协同研究,共同提升。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研究力量,加强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是文物活化的重中之重。

3.3 交流圈不广泛,互联功能有待提升

前文谈到要跨界交流,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交流范围比较小,往往不能打破行业和地域的限制,特别是革命类纪念馆又比较特殊,承担着红色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工作,与中国各种历史和传统文化还有很大的差别。怎样扩大革命类纪念馆的交流圈,与博物馆、高校、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互联功能,是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的关键一步。

3.4 生态位不明显,个性形象有待提升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概念,该理论主要阐述了在给定资源水平下的竞争与共存。近年来大家把它运用到文化领域,来讲个性与共性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当前许多革命类纪念馆的发展还没在博物馆体系中有找到自己的特色定位,个性形象不鲜明,这也就明显制约着文物活化,甚至制约着整个展馆的发展。革命类纪念馆应该充分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生存环境,根植于此,提升个性形象,形成体系,聚焦优势,做好自己的品牌。这也是革命类纪念馆文物活化急欲解决的根本问题。

4 结语

革命类纪念馆应该成为革命文物“活”起来利用好、保护好的主要阵地,必须承担传播红色文化知识和弘扬红色精神的历史责任。研究好革命纪念馆的革命文物资源,并且改变这些文物身处“深宫”的状态,把这些文物资源展示在世人面前,让革命文物有更多“说话”的机会,最终提高革命文物宣传教育的功能。让这些见证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历史的革命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让革命文物背后生动真实的故事、爱国敬业的英雄、振奋人心的伟大精神随着科技的发展、创新的展览、多种形式的展出一起走进观众心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王进喜铁人纪念馆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萧军纪念馆
海上铁人郝振山
铁人王进喜(节选)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王进喜:一条铁的家规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CHINESE ID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