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珮 赖义羡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401120)
新时代主题出版在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服务大局、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能否高质量完成《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部署的主题出版重大任务和重大出版工程,是衡量和检验我国“十四五”时期出版业发展的硬指标、试金石[1]。当前,主题出版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在运营中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课题。例如,传统出版线性运营方式已难以适应主题出版深度融合发展需要;传统出版业习惯于纸质图书出版形式而融媒体产品供应不足,导致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库存积压等问题;主题出版运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对接不足,制约主题出版功能的全面发挥与有效拓展。破解发展“瓶颈”提升主题出版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需要以“四全媒体”理念引领主题出版运营创新。
2019 年1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四全媒体”理念为出版业加快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成为做好主题出版运营和开展相关研究的理论源泉。主题出版运营是指出版机构对主题出版产品和相关知识服务项目的选题策划、生产加工、营销推广、评价和改进等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以期提高主题出版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全媒体”主要不是指媒体种类的“全”,而是强调当前人类信息交互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等特性[3]。这些特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发挥主题出版运营整体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四全媒体”理念出发,从时空、信息技术、传播主体、传播效能四个维度系统探讨全媒体时代主题出版运营路径创新和策略优化。
“四全媒体”要求出版机构更加注重创新运营机制,着力推动主题出版全程一体化运营,使信息交互覆盖主题出版“全时空”。首先,更加注重整体谋划立体开发。出版机构要主动改变过去将融媒体产品生产仅作为主题图书配套产品的观念,重视对纸质主题图书、电子书、有声书以及其他融媒体产品做出统一规划与布局;更加关注各产品的关联性、互动性,推动主题图书数字化、内容专题化、产品系列化开发和集成,实现纸质图书与数字出版物相互促进,致力于将主题出版物打造成长销产品。其次,着力改造出版流程,不断加快传统出版流程与新兴出版流程的融合。学习出版社深入打造主题出版品牌图书“理论热点面对面”,在图书撰稿中同步进行脚本创作、视频制作等工作,量身定制集合读、听、观三种体验的融媒体出版物,推动品牌图书提档升级[4]。
“四全媒体”要求主题出版融合应用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在内的多种表现手段和AR、VR 等虚拟场景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报刊、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媒介形态,以多形态、立体化的方式呈现主题出版内容和信息。
一是打造更多融媒体产品。在文字和图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动漫、游戏、虚拟场景、网络直播等多种融媒体形式和表达手段,丰富主题出版表现方式,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为读者带来多场景多维度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如四川人民出版社采用“纸书+动画课件+手游”的形式推出“我爱我的祖国”主题出版物,为青少年提供了富有情趣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童心向党·百年辉煌”主题绘本,开发5G 全景视频、广播剧和舞台剧,给读者带来沉浸式阅读体验。
二是深度开发知识服务项目。除策划打造主题出版系列新产品外,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已有主题图书优质资源进行深度运营,不断推出数字化、体验式、交互式的数字化阅读产品和知识服务项目,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助推出版机构由内容生产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型。例如,人民出版社利用自身丰富的主题出版资源开发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党员教育数据库”等数据库产品,形成知识服务新的增长点。此外,国内一批高校出版社打造了“中国思想与文化名家数据库”“中国问题研究文献出版目录数据库”等主题出版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学术含量高的数据信息和专业服务。
三是创新“主题出版+”产业链。探索主题出版与影视、文创、旅游等各方面的合作,扩大主题出版内容优势。例如,反映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题材的《经山海》等主题出版物改编成电影,实现跨界合作联动推广,为乡村振兴鼓与呼。随着IP 热的逐渐兴起,国内出版机构通过自主研发项目、合资组建公司等方式布局主题出版IP 开发。例如,上海人民出版社依托《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火种》等主题出版优质资源开发主题周历、主题笔记本等文创产品,将主题出版运营与红色旅游项目相结合。
在“四全媒体”理念下,社会中的各种主体都有可能成为主题出版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主体。社会中的个人既可能是主题出版内容信息的接收者、传播者,也可能是主题出版内容生产的参与者。传受关系的变化,传播主体多元化,改变了主题出版运营的格局,也促使出版机构更新观念。
唱响“名家名作牌”,打造“头部效应”。首先,重视凝聚一流作者队伍打造主题出版精品。以战略性眼光布局,团结一批高知名度、高认同度、高关注度的一流作者,发挥名家名作在市场竞争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次,重视舆论领袖作用,充分发挥权威专家、名编辑和主题阅读带头人等人士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邀请名家作者举办线上线下讲座和好书推荐共享活动,促进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良好阅读风尚,提高主题出版运营实效。例如,北京大学潘维教授以“信仰人民”为题为《大道之行》一书作序。这篇序言结合对《大道之行》内容亮点的评述,言简意赅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成功之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信仰人民》在微信平台转发阅读量超过千万人次,拉动《大道之行》迅速畅销。最后,用好全媒体矩阵,让主题出版优质内容传播得更快、更广、更远。出版机构拥有丰富的主题出版内容资源,但需要强有力的推广以提高主题出版物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而媒体平台则可为出版机构提供更多渠道让主题出版信息抵达用户。在“四全媒体”理念下,出版机构既要发挥大众媒体在权威性、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又要积极拥抱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时效快、成本低、用户活跃度高等鲜明特点,全方位、多视角、多渠道推广主题出版物。近年来,出版机构通过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注册账号,建立自媒体矩阵,利用社交媒体开展主题阅读分享产生一对多、多对多的裂变式传播,形成良好社会口碑和圈层化传播效应,使一批主题出版物通过运营“刷屏出圈”。
在“四全媒体”理念下,区别于传统主题出版运营推广无差别信息覆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主题出版内容和相关信息的针对性推送,实现精准有效传播。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凝聚受众,将主题出版运营平台打造成富有影响力的社会数据平台和运营枢纽,使之成为服务社会治理、服务用户的“全效平台”。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国家发展战略、区域战略紧密对接。抓住党政所需、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关键点,借力借势借智,通过主动策划、优质服务,将出版社的意愿与各方所需结合起来[5]。浙江人民出版社深入对接浙江省发展实际推出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心无百姓莫为官》等主题出版物。其中,反映浙江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的《读懂“八八战略”》口袋书发行量达300 万册[6]。高校出版社发挥在学术资源和专业力量等方面的优势,策划和运营《大飞机出版工程》等一大批主题出版精品,探索出主题出版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新路径。
当前,主题出版功能正经历从信息传播到强化社会功能的变迁,主题出版运营参与社会治理并有效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履行好时代新使命,出版机构需要在主题出版运营中发挥优势实现新作为。“学习强国”平台立足全党、面向社会提供权威的学习服务。“学习强国”平台提供理论学习资源、新闻信息、书报刊和电影电视节目资源库、学习测试题库、培训课程、智能医疗咨询以及群组社交讨论和视频会议等一系列产品和功能服务,形成“无所不及”的聚合平台,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欢迎,具有示范引领意义。针对出版业实际和主题出版运营工作特点,出版机构可积极利用好自身优势,联合社会力量协同打造富有特色的主题出版运营平台。例如,人民出版社结合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在各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利用自身开发的主题出版运营平台“党员小书包” App 及时向用户群体投送主题学习资料,有效满足基层党员的学习需要,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用户。
主题出版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中,在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一贯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对于全党、全社会的引领作用十分明显[7]。在主题出版实践中,主题出版内容只有触达读者、深入人心才能产生价值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8]。主题出版不是一种新出版门类,而是一个新理念、新意识、新纲领[9]。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拓展,主题的多元化拓展与特色化延伸已经成为显著趋势[10]。在“四全媒体”理念下,主题出版运营获得新的广阔空间和全新动力,充分彰显主题出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领时代风气之先的精神特质,推动主题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全媒体时代,主题出版运营需要不断实现路径创新和策略优化,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第一,导向为魂,内容为王。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彰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主题出版运营的灵魂。尽管出版业态、呈现方式和营销推广形式日益多元,但内容仍是决定主题出版运营成功与否的核心要素。内容原创力仍是主题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石。
第二,强化系统思维,增强合力。全媒体时代,“单枪匹马”“一招一式”难以形成强大传播力。在“四全媒体”理念下,通过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手段,整合不同传播主体、不同出版内容、各类信息技术、不同产品、不同服务、不同平台和渠道在主题出版运营中协同发力,构建深度融合、协调顺畅、联动高效的运营体系,促进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第三,坚持适配性原则,量体裁衣。在主题出版运营中,努力做到主题出版物的内容呈现方式、表现手段与图书题材特点相适配;主题出版物的产品定位和推广方式与市场趋势、受众需求相适配。
第四,彰显开放性,动态发展。善于汲取业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主题出版运营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主题出版运营,弘扬时代主旋律,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