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正全,周玉贤
(武威职业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在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尽管我们很努力,但是错误还是会发生。语言学习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2]。从积极的方面看,错误可被视为语言学习的“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观察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和策略。正如科德(Corder,P.S.)指出,错误具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它们揭示了学习者已经取得的进步以及还要学习的东西。第二,它们提供给研究人员语言是如何获得的证据以及语言学习者所采用的语言学习的策略和过程。第三,对于学习者来说错误是语言学习的工具[3]P10。因此,研究者和教师应该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处理语言错误的技术上而不是避免错误的发生[3]P5。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研究人员和教师对二语学习的错误进行研究,发表了一些重要论文和著作,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4-7]。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研究也逐年增多[8-13]。然而,通过多个文献库搜索发现关于高职医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研究相对要少得多。
近年来,高职院校中以护理专业为主的医学生招生颇为热门。高职医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而言属于学业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尤其在英语学科上显得更为突出。高职医学各专业学生入学成绩就比其他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高许多。而且像护理、助产、检验、药学等专业基本上女生占了绝大多数,甚至像护理、助产等专业中全是女生。女生学习比较刻苦,学业成绩相对也比较好,尤其在英语学科上更是如此。相对而言,英语学科对于医学生的重要程度要高一些。一方面,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很频繁。我们国家就出版好几种医学类英文杂志。像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国际护理科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就非常适合护理专业本专科学生浏览阅读,而且该杂志在北美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该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中国护士也不少。另一方面,医护英语水平考试的开展也很能说明英语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基于以上因素,本研究着重以武威职业学院在读医学生为例探讨高职医学生的英语写作错误情况及纠错策略。
本研究随机选取武威职业学院六个医学类班级共计28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均为参加高考后录取的省内女生,年龄在16岁到22岁之间。入校之前她们已经至少学习了10 年英语。这些学生在高职护理类专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采用对比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收集到的学生学期初作文材料进行错误识别,然后进行归类统计,之后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一定理论提出纠错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一学期实验。在学期末再次对作文错误进行识别、统计和分析,并对期初和期末两次作文的错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采用Excel软件完成。
首先,在大一新生军训结束正式上课的第一周,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称《基本要求》)中关于写作部分的要求,就常见的一般性题材给出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在40 分钟之内写出100 词左右的文章(其中30分钟用来写作,10 分钟用来修改)。共收集到288篇短文(以下称为前测)。经过错误识别共计有3714 处错误。错误识别由人工完成,请了三位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错误进行识别,对于一些不容易确定的错误请教了外籍教师。
根据错误产生的原因,这些错误首先被分为三大类,即语际错误、语内错误和模糊错误。语际错误是指那些可以追溯到负迁移或干扰学生的母语,即汉语引起的一种错误,是由学习者的母语导致的错误,也就是学习者的母语的习惯、模式、规则等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性错误。语内错误是指由于目的语项目内部之间互相干扰或者目的语项目学习不完整而导致的错误,是学习者由于对已经内化的目的语的部分规则系统理解不准确、不完整,而导致不能正确运用目的语的内部干扰错误。模糊错误是指那些不能归类或未知的错误。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语际错误并提出纠错策略。
其次,通过对前测英语作文错误的分析提出纠错策略并实施。笔者采取的纠错策略是改进课堂教学,实施“快速口练教学法”[14]。快速口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快速口头操练为主,采用中译英,中英对照,全班练,小组练,个人练等形式强化对词汇、句型的掌握,使学生能达到用英语流利交流。
最后,通过一个学期的“快速口练教学法”教学,在期末时再次要求学生按《基本要求》中写作部分的让进行写作练习(以下称为后测)。时间及其他要求同前测一致,但采用与学期初相似而不同的主题。经过错误识别和统计,分析两次测试中各种错误所占比例,比较差别,从而确定“快速口练教学法”对纠正语际错误是否有效。
表1显示学期初学生写作中出现的语际错误比例高达62.6%。在表2 中汉语翻译和汉语式搭配两项合计占比达到41.9%。这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到的情况是一致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是用中文思维,然后用英语词汇套用汉语句式来表达。从长期的教学观察得知,英语水平越低采用汉语翻译的做法越是普遍。有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甚至采用先用汉语书写作文,然后再翻译成英语的办法来完成作文任务。而那些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则不会采用这种办法,他们作文中的中式英语也相对较少。
表1 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的分布
表2 错误类型的分布(与语际错误有关)
表1与表2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经过一学期采用“快速口练教学法”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后,这种中文式思维或通过翻译来写作的情况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语际错误由前测的62.6%下降到后测的52.3%;汉语翻译由前测的28.3%下降到后测的23.3%,汉语式搭配由前测的23.6%下降到后测的17.6%。
①I sometimes very afraid my mother.(我有时很怕妈妈。)
②My study is very good.(我的学习很好。)
③Father and mother to live better very hard.(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得更好非常辛苦。)
④He is my family first small baby.(他是我家第一个小宝贝。)
⑤But she body very tough.(但她身体很硬朗。)
⑥My mother is teacher.(我妈妈是老师。)
⑦I every day happy.(我每天快乐。)
⑧My family have my father,my mother and me.(我的家有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和我。)
⑨I think home is happiness.(我认为家就是幸福。)
⑩My family has six people.(我家有六口人。)
⑪ My grandfather sixty-two years old.(我爷爷六十二岁。)
⑫ She is very like to chat with me.(她很喜欢和我聊天。)
⑬ She very love my sister and me.(她非常爱我的妹妹和我。)
⑭ My family have eight people.(我家有八口人。)
⑮ Now I very miss them.(现在我很想念他们。)
⑯ I have a five people family.(我有一个五口人的家庭。)
⑰ I am very like my family.(我是非常喜欢我家的。)
⑱ My parent is very love me.(我的父母是非常爱我的。)
⑲ I like with my parents stay at home.(我喜欢和我的父母待在家里。)
⑳ My family is 4 people.We family hospitality.(我家是四口人。我们家好客。)
上述20 个句子是从学生前测作文中摘录出来的典型的汉语句式的英文句子。虽然这些句子中的错误可以归到不同的语际错误种类中,但是,读者只要阅读一下这些句子就会发现尽管它们是用英语词汇写出的,但句式上毫无疑问都是汉语的句式,都是从汉语到英语的逐字翻译,是根据汉语句子结构组织英语单词。比如第①句,如果读者字对字翻译成汉语,那么就会发现在汉语中“我有时候非常害怕我的母亲。”是完全正确的句子,但用英语这样表达显然是错误的。再如第○12句“她是非常喜欢和我聊天的”,第○20句“我们家是四口人。我们家很好客。”这在汉语里都是没有错误的句子。然而在英语里则不但不符合语法,而且也是不符合习惯的。这样的错误在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中是比较普遍的。
中文翻译是这些学生普遍采用的一种不恰当方法。分析这些错误句子,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错误可能发生在句子或词语搭配的水平。这表明学生似乎忽略了两种语言句子结构的组织机制,并用汉语句型表达思想。实际上,大部分学生是先在脑海里用中文思维形成概念,然后翻译成英语。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会直接先用中文写出文章,然后翻译成英语。这说明学生并没有形成英语思维。然而,教学经验表明,直接用英语思维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和对同事们的调研,就一般英语老师而言也得二十年左右才会完全形成英语思维。高职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用英语思维就很不错了。当然,通过英汉对比分析和练习有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其实,埃奇(Edge,J.)早就指出,当人们不知道如何说外语时,一种可能性就是使用他们自己语言的单词和结构,并试图使他们成为外语[15]。
综上所述,高职医学生英语作文的错误中语际错误较多且以中式英语为主。英语课堂快速口练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纠正中式错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应该得到推广。
写作技能是语言技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本研究发现,在入学初,高职医学生(英语处于中下水平阶段)英语写作几乎是一个套用汉语句式,逐字翻译的过程。在课堂写作过程中老师们也观察到这种现象,即一些学生先用中文写好作文,然后再把中文翻译成英语。他们习惯于以这种办法来完成英语作文。其实批阅学生英语作文时,英语教师可以明显地看出学生只是用英语词替换了中文词,而句子结构仍然是中文的结构。本文仅仅研究的是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实际上,从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观察到学生在口语练习和交际中仍然存在大量汉语翻译的现象。笔者认为,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是相互影响的。一项技能的发展往往影响其他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为纠正高职医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提高高职医学生英语水平,养成英语思维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统筹安排,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从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着手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在本研究中通过采取英语课堂快速口练教学法观察学生前后两次作文中错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是有明显效果的。英语课堂快速口练教学方法几乎把课堂全部时间用于语言听说读技能的训练。它以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都能够接受的朗读为抓手,在课堂上展开全班集体、小组、两人、单人等形式的朗读和汉译英口头快速翻译训练,从最基本的词汇级别开始到词组、搭配,再到句子级别反复以口头形式进行操练。这不但使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并且是持久地记住单词,而且也使学生对常用句型和重点句型、重点句子能够达到脱口而出。由于口头练习的便捷快速,相当于加大了课堂容量和训练强度。通过不断变换方式,让单词和句型在不同的语境和时间段反复出现,实际上,一个单词或句型都被操练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当然会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下做到脱口而出,也就使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英语思维。当把这种训练提高到句子级别时,在教师恰当的教学设计中,课堂训练时学生会对英汉句式进行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对比。这样,学生就会对英汉句式有比较清晰地认识,而且也能够进行语法上的句式分析,从而为纠正中式英语错误奠定一定基础。快速口练教学法不仅强调流利而且也特别重视准确。从上述分析来看,英语课堂快速口练教学法能够避免中式英语,对提高英语作文的准确性有明显的积极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需要指出的是,快速口练教学法在语言技能训练上特别注重系统性并强调反复循环,避免单调重复。这样安排既减少了学习难度,又增大了每个知识点出现的频率。不但有助于学生记住所学单词和句型,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重要和关键的句型。以学习生词nursery 为例,初次学习时教师领读或学生自己试读(视情况而定)。此时主要侧重于练习发音。在学生基本掌握发音,建立了音形之间的联系之后,则采取英汉互译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迅速记忆单词含义。以往的教学中对于词汇学习一般都是领读加讲解,通常一步到位。之后的复习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然而,在快速口练教学法中这只是第一步。在以后恰当的时间还会及时复习所学单词。复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分类联想记忆,以nursery 为例,同学通过分类的方法和联想的方法可以想到一大类单词,比如nurse,doctor,patient....这种好处就在于既复习了最近学过的单词,也复习了以前学习的词汇。除了专门复习词汇外,在学习新旧句型时也可以对已经学习过的词汇进行复习。比如在学习This is your doctor.这样的句型时就可以顺便复习表示职业,甚至亲属称谓的一些词,如可以这样操练,This is your doctor/nurse/pa-tient/inpatient/relative....这样安排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点,既避免了单调重复又学习了新的知识点,可谓是一举两得。
就外语教学强调朗读似乎是多余的,因为这是学习外语理所当然的事,是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而,事实却表明强调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长期以来,老师们习惯于课堂上以讲解词语用法、语法、句型、课文分析等为主,结果把课堂时间大量用于英语知识的讲解,从而造成课堂上没有时间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课后的练习又得不到保证,尤其是说和朗读训练更是限于条件无法保证[16]。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外语教师对外语学习中朗读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认识误区。这在中小学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误区就在于老师们认为英语考试并不考朗读或表达的技能,做这些训练是白费功夫。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引导、督促和监管不够科学,尤其是限于技术条件没办法对口头训练作业加以检查。
许多外语教学名家都强调朗读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比如,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家、拉丁语教学权威韦洛克(Frederic M.Wheelock)教授在其所著的《韦洛克拉丁语教程》(该书从1956年初版以来已成为学习拉丁语的权威教材)中就要求在每天的学习中,学习者应当听说读写四种语言学习技巧并用;一定要大声朗读词形变化表和词汇项,特别是要大声朗读所碰到的每一个拉丁语句子或段落[17]。了解拉丁语的人都知道拉丁语是一种“死亡”了的语言。现在几乎没有人使用拉丁语,尤其是拉丁语口语。然而,拉丁语教学权威在教学拉丁语时却仍然十分强调朗读的作用,这就充分说明了朗读对于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在大量朗读的前提下,就会有较为充分的语言输入,才会形成一定的语感[18]。也只有这样才会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从而在说和写英语的时候避免汉语思维和汉语式句子。
笔者在教学中不但在课堂上采用快速口练教学法把大量时间用于朗读训练,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对比分析汉语句式,掌握英语句式。同时笔者也特别强调课外朗读训练。甚至规定让学生每天早晨上课之前花一段时间朗读英语。朗读的效果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检查落实[19]。
学习外语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光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高职每周只有两次共4学时的英语学习时间,有些高职甚至比这还少,每周只有2节课。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学好英语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还必须有计划地开展课外英语学习活动。在本研究当中,我们也对写作水平比较高的学生选择性地进行了深入访谈,发现英语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其他语言技能也相对较好,而且他们很善于在课外自主学习英语。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巨大发展,手持产品在大学里已经完全普及。从笔者的调查来看,近几年智能手机完全在大学生中普及了。每年新生报到上课,我们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智能手机拥有情况,事实证明,大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在移动学习逐渐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有些学生能够自觉地开展手机移动学习。对此,通过开展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软件、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等。开展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使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手机上背诵单词,学习句型,进行阅读练习,还可以做听力练习,而且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甚至他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真实地道的英语材料,和英语国家人士互动交流等。我们在教学中对此给予提倡,没有规定为必做任务。然而,在研究中我们还是发现,那些能够课外利用智能手机坚持学习英语的学生比那些不利用手机学习的学生在英语各种技能上要进步快,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包括写作方面。
在利用智能手机学习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如何构建出适合于高职学生学习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在本项目研究进行时只是部分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非正规学习。如果把智能手机用于正规学习,构建如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应该是具有更好的教学效率。
上述快速口练法、加强朗读、有效开展课外学习是本研究中深层次的纠错策略。它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学习英语过程中所犯的错误。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掌握一些具体的纠错策略和方法,尤其要注意纠错的主体、纠错的对象和纠错的时间。
如前所述,错误能够及时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并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特征。这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依据。通过分析学生英语写作中错误产生的原因,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纠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纠错过程不仅仅是改正学生在英语作文中所犯错误,也是一个学生认知转变的过程。因此,纠错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纠错的主体,而不是由教师独霸课堂讲解。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教师纠错要着眼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纠缠于语言错误本身。因此,教师要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一定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保证他们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可相对放宽要求。因为一味地严格要求,一律有错必纠就会造成那些英语本来就学得不太好的学生产生较大的压力而放弃学习。二是由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一般来说,在教师对作文批阅结果进行总体讲解后,学生就会对英语作文中的一部分错误有所认识并有能力自行改错。让学生相互纠错也是非常好的策略之一。相互纠错不但使双方学习了对方作文的优点,而且也从对方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不论是自评还是互评都是把学生当成了纠错的主体,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总之,学生互评和学生彼此纠错能够在互查互改中得到一些正面或反面的启发,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评阅别人的作业而使自己受益。因此,这一纠错策略是值得推广的。
纠错对象主要是指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哪些错误需要及时指出,哪些又应该留在以后再纠正,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认真考虑的。由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相对不高,写作时出错比较多。如果把所有错误都指出来并要求改正,事实证明,这样做会打击学生积极性,得不偿失。因此,有选择性地纠错才是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采取的比较稳妥的策略。教师应该注意长远规划,在一个阶段集中精力纠正某一类型错误,而不是“撒胡椒面”,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没有效果。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首先把握文章的整体错误,然后考虑局部错误。究竟哪些错误需要及时纠正,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加以考虑。换言之,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对纠错的忍耐是教师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纠错要有利于学生继续新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失去积极性,对其造成打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有基本的了解。
在纠错的时间安排上显然有三种情况,即交作业前、发作业后和讲评阶段。
一般来说,学生作文要经历准备、草稿、修改三个阶段。在交作业前学生要自行检查错误。尤其要尽量杜绝那些并非真正语言错误的“失误”。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一个交作业前检查错误的良好习惯和操作规范。比如,在修改阶段,一般是先修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然后才是语法错误,最后是编辑性的拼写、标点符号等。发作业后的纠错是指教师对作文进行批阅,做出标注,发放给学生之后的纠错。作业发放后教师应该留给学生一定时间来阅读老师对作文的批语及各种批阅标注符号。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评阅和标注就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错误处理掉。之后进行的讲评是一种总评性的纠错。教师可以指出全班学生的共性问题,并一起归纳、分析、修改错误。对那些优秀作文可以当作示范供学生阅读,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从构思、谋篇布局到语言运用等方面充分肯定作文的优点,使学生通过这样的讲评从中吸取经验,指导以后的写作。
总之,英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过程,是最能够综合反映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的。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语言错误以及由文化差异带来的诸多问题。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课内外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水平,努力使学生养成书写英语作文时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可以流利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