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百超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红色文献一般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公开出版或内部编纂的各种反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资料。作为红色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文献见证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1]的辉煌奋斗历程,是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载体。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不仅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且也是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自2014 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十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倡导全民阅读”到“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2],“倡导—推进—深化”的变化,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工作的高度重视,开启了全民阅读时代的新征程,也必将促进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向社会延伸、向基层扎根、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和图书馆从业人员针对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已开展了一定的讨论研究,围绕图书馆红色文献的整理与保存、展示与利用、研究与建设等角度进行梳理分析,其研究成果主要分为“点”与“面”两种形式。偏重“点”的研究方面,姚小燕、李甜[3]以太原市图书馆“马克思书房”为个案探讨红色阅读推广模式、效果并总结其成功经验。何东凝[4]分析了宁波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实践和成效,论述了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服务效能的三项对策。芦硕[5]则以首都图书馆为例探讨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红色经典导读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图书馆青少年经典导读活动的发展策略。偏重“面”的研究方面,张潇雨[6]运用e 线图情数据库对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推广项目进行检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全媒体赋能、深化文旅融合、加强馆际合作的提升路径。唐春妮[7]运用5W 传播模式对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中的五个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推广策略。马静[8]从理论层面对红色文献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角色定位和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
应当说,以上研究点面结合,为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奠定了基础,但在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方面多涉及实践维度,存在对阅读理论研究不足[9]、研究广度与深度仍待加强的问题,且尚缺乏对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与全民阅读的有机融合,反映出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影响力较为有限、红色文献推广模式缺乏系统性、创新性的不足。鉴于此,笔者拟就全民阅读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命题从理论维度进行研究,以期为图书馆学界深化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研究、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从而更好助力书香社会、书香中国建设。
红色文献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与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深层关联性,“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文献的精神内核,构成了红色文献的内在底蕴。”[10]而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必须要有合适的平台和阵地,作为红色文献资源的重要收藏机构和全民阅读的主阵地之一,公共图书馆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与其文献保存、开发、利用和社会教育、阅读推广的双重职能交相呼应,不仅能够保存珍贵的红色文献资源、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而且可以传递阅读价值观念,在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从资源存储与传播的视角看,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资源存储、交换与传播的中心,其馆藏的各种形式的红色文献资源是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基础条件,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全民阅读活动的天然优势。根据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第一,作为传播主体(Who)的公共图书馆与作为接受主体(To Whom)的社会公众在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过程中是内在统一的,在传播主体自觉推动与接受主体实践强化的过程中实现良性互动,同时达成对红色文献与全民阅读的认同与实践;第二,传播内容(Says What)是一个动态、综合、开放的系统,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实践中对红色文献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如从文旅融合、研学旅游、红色空间打造、红色文献数字化等角度对红色文献进行多维开发与利用,使之既成为一种教育和学习方式,又成为一种阅读方式,促进公众对红色文献的整体性认知;第三,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在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应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架构起红色文献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引导公众阅读、感受和真实体验这些资源,积极打造红色文献与大众思想文化的共同意义空间,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社会化、多元化水平(With What Effect)。由此可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与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之间具有明显的内在相关性和高度联动性,二者有机统一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之中。
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1]。红色文献在政治引导、精神引领、文化洗礼、社会认同诸多方面体现着它的时代价值[12],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全过程应该明确自身责任、承担起自身角色、发挥好自身优势,引导公众加深对红色文献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理解,增强红色精神的感召力,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全民阅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视角看,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是同根同源、价值同一的,这主要体现在价值立场和价值目标两个方面。第一,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贯穿于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始终。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标识,红色文献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决心、勇气与实践,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推广价值。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要改变传统阅读推广仅以部分公众为推广对象的局限,针对不同层次的接受主体积极开展内容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扩大阅读覆盖面,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面向全民的阅读活动”。第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2]是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与全民阅读共同的价值目标与价值追求。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公众的思想观念也愈加开放多样,强调公共图书馆对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可以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与引导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红色典型示范效应,增进人们对红色文化及其核心精神的认同与内化,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民阅读的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是阅读什么、怎么阅读的问题[13],激发公众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自觉是其应然追求。从具体的阅读内容与阅读行为对读者的阅读进行显性的引导和必要的干预,综合运用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等方式推动包括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近大众、教育大众、引领大众,从而实现外在灌输与内在接受的辩证统一。
从工作实践上看,当前的阅读推广工作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服务,也是国际组织和图书馆行业协会评价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指标[14]。“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提出与实践为公共图书馆营造出良好的文化阅读氛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打开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做好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的重要抓手。
然而,当前在红色文献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方面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中红色文献体量不足,难以形成体系化和规模化。红色文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结晶和文化产物,其产生时所处的特定环境、保存条件以及开发现状等多种因素限制,使其体现出明显的分散性、稀缺性、珍贵性的特点,这给红色文献的充分整合、科学开发、资源建设和系统推广带来了诸多难度。第二,红色文献在有机融入全民阅读进程中存在难度,较难走近社会大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功效没有切实发挥出来。一方面,由于红色文献在表述方式、语言风格、纸张质量上与现代文献存在明显差异,没有相关专业知识或学科背景的公众对此接触较少,往往缺乏必要的认知和阅读意愿;另一方面,5G、AR、V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获取利用信息的方式,传统红色文献阅读、讲授的“输出型”推广形式忽略了读者群体与资源、图书馆之间的双向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阅读推广的效果。
阅读推广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实践中必须系统把握推广过程与推广效果。着力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不仅是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也是图书馆文献服务创新的行业发展要求。在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坚持以馆藏红色文献为依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丰富阅读推广形式,运用多元化途径将红色文献内容有机嵌入其中,针对阅读本身个性化的特点和阅读推广活动群体性的特征,深化文献解读,推动红色文献阅读大众化,提升阅读推广的实效性,从而更好助力全民阅读目标的实现。
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当下的主流服务,其本质目标为馆藏推介和读者发展,相应地可以将图书馆阅读推广分为以资源为中心的推广和以读者为中心的推广[15]。根据阅读推广的主题、内容、推广主体、接受主体、活动(空间)等要素构建起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立体化互动模式,不仅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精准化、推广专业化、阅读特色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理解红色文献独特内涵和当代价值、传承红色精神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在构建立体化互动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读者至上原则。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出发点是服务,落脚点是读者。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必须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提升专业性、提高体验性、形成吸引力以及加强评价与反馈等措施,关注读者的阅读特征,更好满足不同读者的文献需求,充分激发读者群与图书馆之间的双向互动,从而有效改变以往阅读推广模式中公共图书馆是推广者、输出者而读者是阅读者、接受者的单向模式。
第二,坚持突出特色原则。红色文献分布广泛、载体形式多样,各地公共图书馆应当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馆藏特色文献资源开展红色文献的收集、整理与推广利用,避免红色文献阅读推广过程中的过度同质化,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如江西省图书馆在2022 年7—10 月间就以安源、南昌、井冈山、瑞金为主题进行红色主题图书推荐,帮助读者更好了解江西的革命历史以及弘扬井冈山精神、苏维埃精神、长征精神[16]。
第三,坚持系统开放原则。信息技术的变革、智慧图书馆如火如荼的发展使红色文献的呈现形式、推广方式、内容创意等呈现出全新特征。因此,在构建阅读推广立体化互动模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智能技术和智慧化设备对图书馆存储的海量红色文献随时进行搜集筛选,根据不同的推广主题和侧重点进行系统配置与展示,促进线上线下联动,实现智慧化阅读服务;与此同时,要从阅读教学、文旅融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实现公共图书馆与家庭、社会的紧密对接,依托立体化互动模式助推公共图书馆文、旅、教、研、学等业态多元融合发展。
第四,坚持人文关怀原则。全民阅读重在“全民”,2021 年中宣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1 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和特殊人群的阅读工作”[17]。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应特别注重服务老年群体、少年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依据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能力,重点考虑不同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如:可以通过不断完善阅读服务设施设备,深化对红色文献的通俗化、大众化、时代化解读等途径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权益。
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工作。在推动建构立体化互动模式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从红色文献本身入手,将读者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和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嵌入阅读推广全过程,充分关注推广主体的多元性、推广内容的丰富性、推广资源的多样性、推广形式的创新性,引导读者进行阅读、体验情境、开展互动、感悟思想、传承精神,从而实现读者对红色文献的全面系统认识,并从情感维度、认知维度、行为维度与社会维度等方面对阅读推广效果做出反馈评价,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这一阅读推广模式,以期达到拓展阅读生态循环的效果。综合上述思路,笔者构建出全民阅读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立体化互动模式(见图1),在此基础上结合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对该模式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功能呈现进行阐释。
图1 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立体化互动模式
2.2.1 红色文献资源与推广主体:公共图书馆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前提与基础
加强红色文献资源建设,深耕阅读推广内容。红色主题阅读推广的内容是决定其价值和效果的根本[18]127,馆藏红色文献资源是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全民阅读的知识载体和重要基础。红色文献形式多样、载体多元、价值丰富,但存在数量有限、存储分散、保存困难的现实困境,因此如何在保护好、管理好的基础上运用好馆藏红色文献资源便成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此类阅读推广活动、提高阅读推广实效的关键所在。2021 年6 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重点出版物的阅读内容引领”,同时要“主动适应公众阅读习惯和媒介传播方式变化”[19]。可见,在数智融合时代背景下,推进红色文献资源整合、创新策划,加强红色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必然选择。一是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内各类型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党史研究机构等的合作,采用购买、接受捐赠、展览、数字化转化、缩微复制等方式实现红色文献资源“量”的积累,加强红色文献的共建共享与创新揭示。二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对红色文献数据进行批量收集、检索筛选、智能特征提取和信息处理,形成主题明确、完整全面的红色文献信息体系,并进行价值层面的系统挖掘和研究展示,从而实现红色文献资源的系统化构建与“质”的提升。
强化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主体作用,融合多方主体参与。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全民阅读的主体,承担着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使命,“特别是逐步将红色主题阅读推广活动融入全民阅读活动,号召全民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进而发挥红色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作用”[18]125。红色文献存储分散的特点决定了其阅读推广主体的先天多元性[20],但目前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实践仍存在各个公共图书馆单兵作战、唱独角戏、推广主体单一的局限,各个图书馆之间,以及公共图书馆与包括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数据库商、出版社等在内的各类型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导致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力度和辐射范围较为有限。多元推广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是立体化互动模式的鲜明特征之一。具体而言,一是要积极组建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各类图书馆积极参与、以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为目标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联盟。各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该联盟实现红色资源的联建共享,合作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扩大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内容吸引力和活动影响力。如在2021 年由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学会发起的“红色经典阅读联盟”,联合全省16 市公共图书馆及其他社会机构在全省举办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并开展“百馆千场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21]就是多元主体联合推广的一次有益尝试。二是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方式和合作内容,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设专业化、职业化阅读推广人才服务体系,形成推广合力,增强红色文献开发、利用、推广工作的联动效应。
2.2.2 双重需求:公共图书馆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目标指向
在立体化互动模式中,双重需求具有上承红色文献资源、下启效果评价、连接协调推广主体与接受主体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推广实践中,接受主体的阅读需求及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促使以往的“资源决定服务”模式向“需求决定服务”模式转变。
第一,由于接受主体的需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必须立足于公众的现实生活,考虑其阅读需求和阅读追求,在此过程中区块链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首先,了解读者需求。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公共图书馆需要以读者为中心,对不同类型读者群体的红色阅读需求进行深度调研,通过将新一代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中,可以在切实保障读者隐私的同时最大限度采集读者信息,在分析读者信息与数据行为的基础上获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潜在需求,进而确定主题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受众范围。其次,满足读者需求。通过前期对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阅读偏好和资源利用喜好的分析,运用区块链的信息对称技术实现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供需之间的精准对接与动态平衡,推出整合式的阅读方案,向读者提供契合其需求的实体文献和数字资源,构建个性化、精准化、高品质的阅读推广服务。最后,引领读者需求。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推广具有铸魂育人的现实意义,而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有其自身逻辑,大体上是以其日常生活为中心展开的,因此基于立体化互动模式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服务需要向读者日常生活回归,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能够“有效扩大读者的信息接触面,并通过阅读推荐引导大众进行深阅读和精阅读”[22],引导公众阅读观念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
第二,红色文献真实见证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具有超越时空的精神感召力与思想引领力,包括红色文献在内的红色资源蕴含着独特的红色基因、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23]。近年来,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一部分青年受到外部多种因素的干扰,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整体不高,甚至还有极少数人以“重新评价”为名对红色文化进行恶意曲解,致使一些人出现了思想上的迷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2]。在此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立体化互动模式的功能优势,统筹规划,让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和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有机衔接,在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彰显公共图书馆在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中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引领力的新路径。
2.2.3 推广场域:公共图书馆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空间呈现
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推广场域是推广主体与接受主体进行文化传播、传承与互动所建立的空间网络,可以表现为静态的实体空间,也可以表现为动态的虚拟空间,但更多的是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结合,应当说在立体化互动模式中,推广场域是汇集、展示各种红色文献文化价值及展现公众具体活动和公众关系的综合空间。
这种综合空间作为阅读推广服务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让红色资源以不同方式突出呈现,也可以成为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亮点。第一,空间打造呈现。在实体空间打造方面,通过深入调研读者的空间需求,对公共图书馆现有实体物理空间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环境和空间布局,以主题为单元对红色文献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具体而言,一是在共享阅读空间设置红色文献专题展架、展柜,播放展示革命人物、革命事迹的红色视频,将有共同关注点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二是在活动开展空间定期开展讲座探讨,通过专家学者导读红色文献、读者参与阅读交流促进读者形成对红色文献及其中革命精神的理解;三是在附加功能空间主动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延伸红色阅读服务触角。在虚拟空间打造方面,运用AR、VR、MR 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红色文献与阅读空间相融合,加强公共红色文化云平台建设,“打造灵动多元的动态虚拟空间”[24]。第二,空间形象呈现。良好的阅读空间会促进读者阅读行为的发生并且提升阅读效果。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日常服务的过程中呈现给公众的形象多是阅读的空间、学习的空间,公众只能被动接受图书馆提供的空间和服务;通过构建立体化互动模式,公共图书馆将逐渐改变以往较为单一的文化生产空间形象,日益发展成为建立在实体与虚拟,资源、技术与服务,学习、交流与体验基础上的文化与信息传播空间、新时代城市文化地标空间、知识交流与信息服务空间等功能丰富的多维空间,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乐学好学、开放共享的文化阅读氛围。
2.2.4 讲座式、沉浸式、情境式:公共图书馆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内容体系
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内容是决定其价值和效果的根本。对于公众而言,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不仅是红色资源普及性阅读推广,同时也是一种主题式阅读推广,需要对红色文献的内容进行整合,挖掘其中的深层价值,并开展立体化互动式阅读推广。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红色文献的原真性,在推广的同时注重开发与保存。
红色文献的讲座式阅读主要体现为阅读、导读红色文献相关文本,以达到知识普及与价值引领的目标。讲座式的主要方式有导读、讲授、讲解、研读等,在开展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中讲座式阅读方法较为常见,这是因为红色文献文本资源相对丰富,主要包括红色原始文献(如原始文献档案与原始出版物、革命人物的经典著作与书信等)、红色研究文献(如革命人物传记、访谈资料、红色文学作品等)等,但此类文献资源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需要公共图书馆按照阅读推广的主题进行划分归类,让读者对相关知识形成系统化认知。
红色文献的沉浸式阅读主要体现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将图书馆空间场域与红色文献资源相结合,通过色彩、声音、图像、模型等各种形式的资源积极创设红色文献中的内容和场景,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觉系统的交互设计,充分调动读者的感觉、情感、想象和思维,让读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从而获得丰富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使命感体验和行为体验。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目前部分公共图书馆的阅览体验空间仅仅是单纯展示革命人物、革命事迹、革命历程的红色图片、视频的展播空间,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实体物质形态的红色文献与空间场域有机结合,更没有让读者实现与历史场景的交互。沉浸式体验是描述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25]。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AR、VR、MR 等技术与原有空间相结合,通过科技赋能、动静结合、虚实融合,将革命先烈、革命遗址遗物、革命事迹等汇集于同一个动态的阅读空间中,让平面的阅读形式变得更加鲜活立体。可以说红色文献的沉浸式阅读真正体现了理念、空间与技术高度融合的阅读形态。
红色文献的情境式阅读主要体现为在戏剧影视阅读活动中,通过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将红色文献中的人物、事件和情境高度集中化,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红色元素、思想和价值观念等,达到感召人、鼓舞人、启迪人的效果。情境式的阅读形态较为多样,主要包括戏剧、戏曲、歌剧、舞剧、微电影、微纪录片等,这为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的情境式阅读提供了生动丰富的素材。近年来,较为著名的红色戏剧影视作品有大型红色歌舞情景剧《长征长征》、音乐剧《花儿与号手》、歌剧电影《沂蒙山》等,这些优秀作品在传递主流价值、展现时代精神的同时也给公众以情感共鸣、思想激荡、精神振奋。目前各地公共图书馆已相继开展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展播活动,但是存在碎片化、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为此图书馆需要根据阅读推广主题、英雄人物事迹等选取适合的戏剧影像资料,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链,让公众在完整的红色故事中了解党的历史与社会发展。
2.2.5 情感、认知、行为与社会:公共图书馆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效果评价
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是否有效并达到预期效果,能否长期、高效、可持续开展,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分析,注意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改进、优化立体化互动模式。
读者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真正价值的体现者,是评价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质量的主体[26],而读者的阅读行为具有私人性与社会性的双重特征,因此,在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效果评价除了要包含以往阅读推广的各项评价指标外,还必须以读者和社会两个要素为核心内容,结合双重需求开展情感维度、认知维度、行为维度和社会维度的评价,从而为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立体化互动模式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撑。
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最终效果是让读者在认知上有所获、在情感上有所悟、在行为上有所体现,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形成传承红色文化和推广红色阅读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阅读活动走深走实。阅读推广活动客观映像浸入读者主观意象,在情感维度,主要体现为情感传递与情感共鸣,即评价读者在红色文献的感染与影响下是否对红色文化与精神产生了较强的认同感、归属感,是否培养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意愿;在认知维度,主要体现为共性认知与价值认知,即在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中是否增强了读者对革命历史、百年党史和国家观念的认知;在行为维度,主要体现为行为导向与行为促进,即通过开展的一系列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是否有效引导读者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促进读者的阅读行为、文化参与行为及爱国行为;在社会维度,主要体现为拓展阅读生态循环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即通过阅读推广活动是否有助于“完善阅读服务体系,推动全民阅读由‘积极倡导’到‘深入推进’”[27],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氛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阅读需求。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阅读推广能够激活阅读服务资源,提升公众阅读意愿与阅读能力,并提升图书馆服务指标。”[28]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过程中应将挖掘与整合红色文献的丰富内涵和弘扬红色文献的时代价值作为重要的使命任务,善于突破既有业务思维框架,探索推广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全员参与,推广内容、推广方式与推广场域全方位结合,推广目标与推广效果全过程呈现的立体化互动阅读推广模式,为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走向专业化、推进新时代全民阅读事业发展和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