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静 童兵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立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科研机构智库、军队智库、高校智库、媒体智库、社会智库等各类智库建设初具规模。我国媒体集团建立的智库大部分以媒体集团为依托,作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创立的新型媒体智库,一方面为政府政策和城市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另一方面为媒体集团的发展提供智慧方案。现以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如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以及传播形式的创新两个维度为切入点,论述媒体智库发展的策略,为我国媒体集团的智库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智库;传媒集团;智库发展
随着我国媒体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型智库的发展逐步兴起。国家逐步实施新型智库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智库的发展。我国媒体集团创办智库作为我国媒体融合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不仅对未来媒体发展的方向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对未来我国媒体集团完成深化改革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我国媒体集团成立媒体智库的背景及现状
20世纪70年代开始,外国学者开始探讨媒介融合的相关问题,从不同角度对媒体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1998年,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联合国秘书长指出:“在加强传统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加强新闻传播工作。”此后,国内外媒体进行了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在时代发展的技术背景和政策背景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媒体集团尝试探索建立媒体智库,一方面为政府政策和城市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另一方面为媒体集团的发展提供智慧方案。
随着我国媒体进入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新型智库的发展逐步兴起。国家逐步实施新型智库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智库的发展。2013年,中共中央在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智库概念[1];2015年,国家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启动,共有25家机构入选。截止到2020年3月,全国共29家高端智库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2]。2018年3月20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指导意见》[3]。在国家政策环境的推动下,各类媒体开始创办智库,对内服务于媒体转型发展,对外提供公共服务业务。
在这种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下,从中央媒体到省级媒體集团,都在进行媒体创办智库的探索。深圳报业集团立足改革发展,于2020年1月成立了深新传播智库,对内服务于集团的改革和转型,对外的公共服务涵盖了专业调研、数据分析等业务,为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
媒体智库作为我国媒体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对未来媒体完成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媒体智库也在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变化,关于我国媒体智库的研究从学界到业界都在进行广泛的关注和研讨。笔者根据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省级报业集团媒体智库情况统计数据,华南地区2016年已全部完成媒体智库建设,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的媒体智库建设覆盖面完成80%,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紧随其后,西北地区尚未建立媒体智库。截止到2020年1月,全国地方媒体智库成立约16家。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媒体智库数量达60余家。
目前我国媒体根据创办机构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和社会机构。其中官方机构多以我国广电集团和报业集团内部设立居多,多以战略运营部、研究院、发展中心等名字命名;半官方机构属于多机制联合的方式,以媒体设立为主导,联合行业咨询公司开展业务;社会兴办媒体智库也是当前社会存在的一种机构形式。由于智库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带动起来的媒体智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所以社会媒体智库类型相对前两种类型较少。就服务对象的角度而言,我国媒体智库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媒体和政府机构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参考;另一类以非政府机构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公共服务和特定类型的咨询定制服务。
二、媒体智库的内容生产: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媒体智库通过与一流学术团体、知名高校开展合作,从资源上实现了优势互补,同时也是媒体集团作为主流媒体公共服务能力的体现。与媒体智库合作,一方面有益于学术团体和知名高校扩大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媒体智库提升公信力和传播力,对于探索媒体智库平台和高校、学术团体合作的发展路径实践,为未来媒体智库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一)研究资源协同,拓宽研究视野
我国媒体集团成立的智库与一流学术团体共同承担课题研究,是目前我国媒体集团智库业务之一。与一流学术团体资源的深度合作,一方面可以弥补现阶段媒体智库研究深度不够、研究视角不宽的短板,另一方面利用媒体智库的媒体宣传资源,可以对智库产品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术团体是我国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智库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教育科学资源,实现资源上的优势互补。
2021年10月15日,深圳报业集团与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对外研究委员会等共同举办了“城市、地区与国际传播”为主题的中国国际传播创新高端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学术年会”。本次论坛以“城市、地区与国际传播”为主题,结合学术知识和发展实践共同聚焦国际传播,形成有交叉性的跨学科的能力建设的思路,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丰厚智慧和强大力量。中国新闻史学会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有很强的学术权威影响力,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从资源优势上实现了专业学术团体和媒体智库的实践探索。此外,论坛还举行了深新传播智库的聘书颁发仪式,众多知名专家获聘智库专家,将专家资源嫁接到媒体智库中来。通过与国内一流学术团体开展合作,不仅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同时提升了媒体智库的传播力。通过媒体智库的实践探索,拓宽了未来媒体智库发展的业务模式,借助媒体智库平台可以促使学术团体的学术成果进行社会转换,从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生产模式创新,提升传播效果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教育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国家不断培养科学人才、进行学术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高校拥有较丰富的专家资源,优质的科研团队,但对于研究成果的推广方式较为单一。而媒体智库和高校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媒体矩阵的传播力,将专业化的内容经过媒体智库的加工,通过大众较为普遍能够接受的话语方式进行推广,引起受众关注和学习,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同样值得探索。
2020年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赵毅教授研究团队与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联合发布的《透过这些新闻热词看深圳40年》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该研究以《深圳特区报》自1981年至2020年头版内容为研究对象,借助哈工大(深圳)赵毅教授团队的自然语意处理技术,筛选出15万篇新闻作品,挖掘出400多万个关键词组,以全新的角度清晰还原了深圳40年的发展脉络。这种运用新媒体技术和专家团队打造的媒体智库产品,使受众更易接受,成为大家了解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程的重要参考。
2021年8月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与深圳报业集团合作成立数据新闻实验室。一方面通过数据新闻的开发助力媒体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以双方的新闻实验室为载体,作为实训学习基地,为高校和媒体提供人才储备,助推数字产业发展。形成了数据化、智能化的新闻生产模式和高校与媒体智库合作新机制探索的有益尝试。同样在2020年和2021年,深新传播智库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合作,进行了《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报告》的研究和发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媒体智库的传播形式:探索全媒体发布策略
在全媒体环境中,单一的传受关系已经发生改变,媒体智库的发展也应积极顺应时代变化,以受众为中心,从传播形式上进行创新。目前媒体智库的发布形式已经从传统的传播形式转变为图文并茂、H5、音频、视频、直播等用户体验感较好的可视化传播方式,从形式上实现了全媒体发布的实践探索。
(一)精准定位,优化传播方案
媒体智库在智库成果的推广宣传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媒体智库根据智库成果的内容以及面向的受众,实行分阶段、精细化、深度化、专业化的传播。第一阶段的传播主要突出信息的时效性要强、信息的传播范围要广,内容的发布是媒体矩阵第一时间全网发布,形成一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如2020年深新传播智库与北大汇丰智库合作发布了《特区40年百名智库专家问卷调查》。在发布形式上,契合当下受众的移动便携、可视化的阅读习惯,以读特、读创等集团新媒体平台为主传播渠道,包括《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两大纸媒,读特、深圳+、晶报APP、四报一网微博微信官方账号等新媒体平台,这一阶段的传播突出时效性和广泛性。第二阶段主要突出信息的深度化、专业性和受众定位的精准化。媒体矩阵内各媒体根据自身特点和受众定位,依托相关专家和资深媒体人对报告内容进行再加工,选取适合的角度进行智库成果的媒体转换,内容深且专,但不枯燥乏味,使受众更易消化专业性报告内容,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全面的传播体系、精准化的定位,提升了传播效果。上述报告的宣传在这一环节依托《深圳晚报》、《晶报》和新媒体中心,根据研究报告的内容,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深入解读,以视频采访、数据动画的形式对研究内容进行精细化、深度化、专业化的报道,根据自身定位、受众群体、解读视角等进行組稿报道,扩大媒体宣传,形成了较具影响力的传播效果。此外,深新传播智库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合作的《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报告》的发布同样采取分阶段、精细化、深度化、专业化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显著。
媒体智库在智库成果的发布中,充分发挥媒体集团的资源优势。分阶段进行研究报告的发布,首先针对时效性、广泛性进行图文的发布,其次针对内容进行细分和深度挖掘,进行专业化的报道,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传播。为探索媒体智库的产品发布形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技术保障,布局传播矩阵
融媒体背景下,技术的变革改变了人们信息接受和使用的习惯,人们更易于接受碎片化的内容和便携式的信息交流方式。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到沉浸式的信息感受,这种方式的改变促使媒体的信息传播不断革新。深新传播智库的智库成果推广,契合当前受众市场的需求,摸索多种技术手段结合的传播路径。其中,2021年“城市、地区与国际传播”为主题的中国国际传播创新高端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学术年会的召开,首次尝试了现场直播的方式,对论坛开幕式、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演讲进行了全程直播。由于本次论坛的现场直播是小范围的尝试,前期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但是论坛召开当天,网上观看的人数接近10万,活动相关内容经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了全网、全媒体的发布。
从发布形式上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打造新媒体发布矩阵,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种沉浸式的视听传播方式,让受众有身临其境般的信息接受感受,更利于信息的传递。让普通受众通过直播的沉浸式体验参与高端学术会议,拉近了学术和普通受众的距离,让活动更具吸引力,同时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受众参与直播互动,使活动更具影响力。
2021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传播智库联合发布《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2021),该研究报告的发布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读特客户端对该活动进行同步直播,线上直播活动大约持续一个小时,是该报告的简版发布,但参与人数达到368043人。从第一次直播的不到10万人参与到第二次直播的36万余人参与,充分说明了通过直播形式进行媒体智库成果的发布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目前还是处于对该形式的摸索阶段,未来可以通过分析受众参与度、互动内容深入了解受众需求,以期能够呈现出更好的智库作品。
媒体智库的业务从合作模式到发布形式不断进行探索,通过客户端进行全网直播,活动经媒体集团独家发布后,又被国内腾讯、网易、澎湃等多家媒体转载,多种技术手段联合打造新媒体发布矩阵,提升了传播效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影响力,为媒体智库产品的多渠道发布提供了参考。
四、未来媒体智库发展的思考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使媒体集团形成了强大的融媒体矩阵,新媒体平台覆盖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并拥有自主研发的数据平台和客户端,逐步完成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全媒体、智媒体的转型。多元化的媒体矩阵为媒体智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根据目前我国媒体智库的现状和媒体智库的市场前景,以主流媒体集团为依托的媒体智库,应结合以下几个方面使媒体智库的模式更趋成熟。
第一,从资源的角度,充分发挥党媒集团的政务资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开展传媒机构和行業资讯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我国媒体集团的媒体智库,具有天然的政务资源优势。应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媒体智库+政务服务,进行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升媒体的社会服务功能。
第二,从技术上实现传媒产品的数字化,打造专属平台,拓宽产品形态,实现公共服务与个性化服务定制,做好数字化信息保存。媒体智库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发展的初期可以依托媒体集团的全媒体资源开展业务,随着媒体智库的业务趋于成熟,应该着力打造媒体智库专属平台,实现媒体集团的数字化资源和媒体智库资源的对接,将媒体集团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转化为媒体智库的专业数据库,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实现公共服务与个性化定制服务。
第三,从产品内容上进行丰富,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对用户和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打造个性化定制服务。结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从传播话语、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专注产品内容、丰富产品形式,树立内容品牌意识,打造品牌产品,充分拓展媒体智库政务资源和非政务资源的业务发展。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和媒体融合发展的实际,媒体智库的发展可以作为媒体转型发展的问路石,形成独具发展特色的新型传媒智库,不断推进媒体的深化改革发展之路。
五、结语
无论从国家大的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还是传媒行业的改革角度出发,媒体智库的未来发展从小的层面来讲是某一个组织的改革尝试,但是从大的站位来讲,传媒智库的发展牵动着我国整个传媒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国家文化产业的趋势化发展。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文化商品的意识,打造品牌产品、特色产品以及大众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拓展推广领域。无论媒体智库如何发展,其公共服务性是其发展始终围绕的核心,同时还应该从制度上进行不断完善,建立政策、立法、人才培养、反馈评价等体制机制,保障媒体智库未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忠尚.论科学决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智囊、软科学到智库的理论与实践[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8,3(03):8-16.
[2]刘彦林.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结构、影响与功能——中美教育智库对比的视角[J].智库理论与实践,2020,5(01):59-68.
[3]廉强.我国出版行业智库知识服务现状研究[J].智库理论与实践,2020,5(03):68-74.
作者简介:尤文静,浙江传媒学院讲师(杭州310018),复旦大学、深圳报业集团博士后(深圳 518034);童兵,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33)。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