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观的新闻实践与当代价值

2023-12-14 02:08林爱珺何艳明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1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

林爱珺 何艳明

【摘要】调查研究观是我党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凝炼出来的关于调查研究是什么、怎么样、有何价值等议题的一系列观念。以此为理论指导,新闻舆论实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和发展了真实观、群众观、创新观三维一体的新闻调查研究观。从真实观维度看,新闻调查研究深刻把握新闻的事实本源和实事求是的真实性;从群众观维度看,新闻调查研究形成和构成新闻舆论工作的群众路线路径,凝结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从创新观维度看,新闻调查研究坚持向群众学习态度、传统面对面调研方法,也根据时代形势、技术发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程加速演进、我国新闻舆论工作挑战和使命双重加剧的背景,新闻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报纸对发挥新闻舆论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闻调查研究;新闻舆论工作;治国理政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辉煌历程中,形成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发展了系统而丰富的调查研究观,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发展和新闻实践提供了深厚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传统,根据新形势、新技术、新业态不断丰富和发展调查研究观,进一步推动新闻舆论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治国理政的积极作用。

一、新闻调查研究的“真实观”

调查研究观即党关于调查研究是什么、有何价值、如何展开等一系列议题的认识和观念。一百多年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自身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从调查研究观中汲取养分,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关于真实性的理论话语。

(一)调查研究就是“占有新闻事实”

调查研究是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深入实际,只有了解实际、深入实际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而只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重视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的精神指向。这样的调查研究观塑造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内核的新闻真实观。新闻的真实首先在于实事求是地认识事实以及新闻、事实的辩证关系。1925年,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连用四个“请看事实”指出反攻敌人的方法。[1]党的新闻宣传实践从一开始即深刻把握新闻的“事实”之本质。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我党关于新闻理论认识的集中体现,阐明新闻的本源在于事实,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无论是在采访还是编辑环节,都必须尊重事实,新闻的时宜性、趣味性等性质都是第二性的,是被决定和派生出来的,事实仍是最先有的。

新闻调查研究就是要尽可能地占有新闻事实,构筑新闻真实的基石。事实不是凭空出现,也不是天然摆出来的,事实需要经过挖掘、调查和研究来获得。刘少奇将报纸工作人员称为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报纸上的一切文章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2]这意味着新闻记者不仅要亲自踏看现场,还要通过各种思维方法、科学手段等揭示事物的关联和本质。换言之,新闻是通过调查研究获得事实并进行报道的产物。习近平将新闻事实与调查研究比喻为空气和鸟的翅膀,“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气的支持,就飞不上天。事实就是记者的空气,不深入实际、占有事实,记者就永远不能腾飞”。[3]此外,对什么是重要的事实,什么是群众关切的事实,这也是从调查研究中得来的。

(二)调查研究是新闻真实的保证

新闻真实是新闻本源的延伸认识,也是新闻进行事实性报道的实践路径。“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内容基础和实现路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提供符合实际的新闻。

新闻真实要处理整体真实与局部真实、单个真实与全局真实的关系。“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5]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拨开表象,深入新闻事实的肌理,真正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本质,从联系的角度准确地理解新闻的意义。

许多失实的新闻往往由于没有调查或调查不确实而导致的。1947年6月《晋绥日报》发表长篇文章《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发起反“客里空”运动,揭示“客里空”作风的出现部分源于“还很缺乏实际进行调查的习惯,还很不善于精密地思想、观察和分析,因而往往不能准确地叙述和论证一件事情”。[6]如果记者的采访停留于表面,将受访对象的回答直接作为事实进行报道,缺乏事物的交叉比较,未必能得到真实的情况。刘少奇指出,“你们要和群众深谈,要从各方面考察,找出普遍现象,否则,这种反映就不真实”[7]。毛泽东对吴冷西的谈话亦强调,“记者到下面去,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要有冷静的头脑,要作比较”。[8]尤其在报纸上进行批评时,多种方法的深入、交叉调查研究更加重要,“要深入调查,多方听取意见,得出合乎事实的结论”[9]。

二、新闻调查研究的“群众观”

毛泽东通过对湖南农民运动等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民之于中国革命的力量,埋下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种子。调查研究也深深嵌入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实际结合的脉络中,连接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新闻调查研究深刻地勾连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不断塑造我国新闻理论认识。

(一)調查研究:新闻舆论领域的群众路线

党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认识群众的角色和力量,认识党和群众的关系,形成和发展群众路线。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群众观点,注意根据工农受众的特点办报刊,注重培养通讯员、发动群众的力量,贴合群众切身利益、思想实际、生活状况。开展调查研究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也是新闻舆论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1948年,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正式提出报纸要走群众路线。习近平强调,调查研究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10]后来他更直接点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介技术手段的更迭,新闻舆论工作中群众路线的具体形式和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深入群众的火热生活、深入社会发展的基层和实际始终是不变的核心。

报纸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群众呼声、社会实际,经过研究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并在群众中进行验证。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向下作调查尤其必要。《解放日报》1945年3月23日的社论分析,新闻报道分寸上夸大等问题的原因在于新闻工作还不够深入群众、深入运动,提出“督促我们的记者与通讯员更加深入群众、深入运动、发掘问题、研究问题”。[12]报纸要能够真实反映实际和群众呼声,只能通过研究材料、参与实际工作等方法来弥补这种不足。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报纸从群众生活中汲取大量语言和思想的滋养,采取活泼、短的文风反映群众呼声和社会实际。只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充实新闻内容,减少空洞无物的文字,密切报纸与群众的联系。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新闻调查研究的情感底色

深入的调查研究往往是不容易的、艰苦的,需要强大的情感动力。由于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使命的影响,新闻调查研究既是专业实践、职业规范,也具有密切联系群众、帮助领导工作等特点和作用,更饱含着人民情怀,这也构成我党新闻调查研究最为独特之处。

新闻调查研究以深厚的人民情怀为基础。我党历任领导人在谈及新闻舆论工作时,总是以对人民的满怀深情对新闻工作者提出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的殷切希望,要求记者编辑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和新鲜的实践,多报道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习近平提出新闻调查研究与群众情感联系的命题,不仅提出新闻工作者要“扑下身子”[13],而且要保持人民情怀,对人民,要爱得真挚、彻底、持久,带着心、动真情地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既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14]我党新闻工作者尤其是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如范长江、胡绩伟、穆青等在新闻实践中心系人民、破除万难、扎根群众生活和社会基层,也在这个过程中深化了对人民的认识和感情。

新闻调查研究的落脚点是为了人民。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服务于具体的社会发展目标。这决定了新闻调查研究不仅报道新近事物,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更重要的是反映人民的伟大历史实践,反映党的方针政策的实施实际,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架起党和人民沟通的桥梁。正如穆青所说,“我们要报道事实真相,要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这就必然要调查研究”[15]。

三、新闻调查研究的“创新观”

党的调查研究观始终随着社会实践、时代形势、技术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创新发展是嵌入调查研究实践及其理论认识中的基因。新闻舆论格局的多元主体关系、新闻传播发展结构一直面临着技术等力量的塑造甚至重构,新闻调查研究始终坚持党的调查研究观的基本方法论,结合新形势、新技术的要求进行创新发展。

(一)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民群眾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伟大的实践者。我党经过艰难的革命道路摸索深刻意识到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16],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注意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种群众观点深刻贯穿在调查研究实践中。毛泽东注重对农民和工人的调查,他说“向下做调查。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17]要放下臭架子、具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尤其是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毛泽东提出通过参加群众工作或者下功夫研究群众运动材料等方式向群众学习,确立报纸的群众化思想。[18]习近平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19]

做群众的“小学生”、向群众学习的态度是党新闻调查研究方法论的基础。一方面,这种学习的态度指引调查研究者做艰苦的深入工作,而非停留在表面功夫。毛泽东、习近平等领导人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批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调查,这种浅尝辄止、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必然无法涵养为民情怀、认识群众特点、学习群众智慧。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调查能力,提高向群众学习的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调查研究的技术水平和手段。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互联网时代新闻调查研究的创新发展。无人机、传感器等设备,社会化媒体、自媒体、元宇宙等媒介,以及大数据、虚拟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渗透新闻传播领域,赋能新闻生产、使用等环节,浮现出更广泛、多样、复杂的社会面貌。新闻调查研究不能只停留于新闻现场、个案访谈等传统面对面的调研方式,新技术背景下新闻调查研究需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新闻工作者要掌握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新技术手段的特性以及网络用户的思维习惯,运用新技术深入网络社区、紧跟群众的实践、反映群众的网络生活、回应群众在虚拟空间中的诉求。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20],新闻调查研究尤其如此。

(二)坚持问题导向,善于解剖麻雀,也要全面分析

调查研究往往面对形形色色的现象和对象,需要尽可能占有更多资料,如果不加以辨别选择,即使“脚下有泥”也未必能得到正确、科学的认识。毛泽东特别注重调查研究过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他曾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还曾强调,“如果你调查的九样都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把主要的东西都丢掉了,那么,仍旧是没有发言权”。[21]尤其是在开调查会中,要选择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来做讨论式的调查。习近平强调,要选择和抓住调研重点,如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22]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抓住重点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或者从中得到认识问题的关键材料,才能把问题解决好。

全面分析是在抓好典型和重点基础上,由点及面而获得全面、整体的情况,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习近平提出,“要全面分析情况,见一斑而窥全豹,不要盲人摸象”[23],将抓要点和抓全面统一起来。这其实是分析法与综合法的结合。“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不熟悉生活,对于所论的矛盾不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24]分析法即是调查研究的路径,也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掌握丰富而切实的分析资料、掌握材料的要点,但仅此还不够,还要通过综合研究形成对事物的一般性认识。新闻调查研究往往面对的是个案,要在把握全面的基础上选择典型“麻雀”,也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处理量级数据,增强新闻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剖析麻雀、全面分析要坚持问题导向。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农民座谈会回应中国革命道路、方向的重大关切。邓小平的经济调查、视察南方回答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困惑。立足于党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的调查研究实践,习近平创新性地凝练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论。新闻调查研究是通过调查研究认识客观世界、形成新闻报道的方式,对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尤为敏感,在百余年的实践中充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桥梁。

四、新闻调查研究的时代价值与当代使命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新闻调查研究在百余年的新闻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彰显了超越时代的价值意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坚持新闻调查研究对发挥新闻舆论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谋事之基: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基础,它“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或新闻的调查研究活动”[25]。换言之,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的基本构成一环。新闻的真实、独到都建立在扎实的新闻采访基础上,如果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新闻实践的合法性基础将受到挑战,新闻理论话语将失去鲜活“水源”,新闻的价值和功能也会被损害。正如穆青所言,“离开了调查研究,我们的新闻就会失去光彩,就没有生命力,指导性、思想性、战斗性也会丧失”。[26]

调查研究是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新闻工作队伍的重要渠道。我党历来注重深入基层和社会实际的新闻工作队伍的建设,在不同的阶段强调践行群众路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活动,培养一支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反映生活的新闻工作队伍。习近平更是对新闻工作队伍提出“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27],要求宣传思想干部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8]调查研究是新闻从业者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党的新闻历史表明,凡是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往往能产生一批有影响力和穿透力的新闻作品,培养一批有影响力、战斗力的新闻从业者。范长江、穆青等许多新闻工作者通过切实深入调查研究而成为名记者、名编辑。

(二)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新闻舆论监督的路径

我党歷来重视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注重新闻的信息传达功用,而且强调报纸对不同时期实际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毛泽东曾说,报纸是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个武器。[29]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党报是党的教科书,这些新闻通讯稿是报纸、宣传工作者向人民群众讲课的“讲义”。怎样使报纸成为好的教本?这需要熟悉人民生活和思想实际,熟悉党的方针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对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经验加以整合、分析、综合,将其提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研究总结出规律。

新闻调查研究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新闻调查研究不仅揭示群众生活中的大大小小事实和真相,而且“要力求使群众的觉悟性不断地因为我们报纸的工作而提高,而不是继续保持在那个水平上,或甚至更加降低”。[30]报纸作为一个“大规模的调查机关、研究机关和监察机关”[31],不仅让党的方针、政策最快地与群众见面,而且通过调查研究反映人民群众对政策的态度、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达社情民意。邓小平说,“报纸真的同实际、同群众联系好了,报纸办好了,对领导是最大的帮助”。[32]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新闻舆论工作更要坚持调查研究的传统和作风,反映社会实际、教育人民群众。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报纸帮助领导工作的特殊方式,尤其需要深入的调查研究。新闻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人员进行的监督,其目的在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增进人民团结。“新闻的舆论监督既是人民的监督,新闻工作者就要千方百计地深入实际,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细心地体验、洞察,反映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33]如此才能正确了解人民群众,正确反映群众呼声,沟通广大群众同党、政府的关系,正确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调查研究是新闻舆论在治国理政中的“先手棋”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改革发展中的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更为复杂严峻的局面,调查研究是开展工作、出台政策、制定战略的“先手棋”,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3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入村落、社区、企业、学校等地方,了解群众呼声和发展实际,提出精准扶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稳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新闻调查研究是新闻舆论工作发挥治国理政作用的“先手棋”。在革命阶段,毛泽东经过丰富和艰苦的调查研究,清晰把握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角色,找到动员农民革命的途径。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新闻舆论工作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和回应人们在经济体制建设中的困惑。在改革阶段,新闻舆论工作深入基层和社会实际,报道改革过程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新面貌。新闻舆论工作顺应不同阶段的世情、国情、社情、民情,服务于发动工农群众、凝结革命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等任务,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发展。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媒介技术发展、媒体格局变化带来的新挑战,肩负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使命。新闻舆论工作只有发扬深入调查研究的传统,依据新的世界局势、技术环境进行具体、切实的调查研究,才能宣传好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真正反映党的政策方针的实施实际,回应社会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充当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五、结语

毛泽东曾强调,“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35]。他为报纸上的文章写新闻按语,赞赏作者“调查会开得很好”[36]。邓小平经常强调结合中国实际展开思想和宣传工作,特别强调经济战线注重调查研究,反复讨论,少说空话。[37]江泽民先后十余次就新闻宣传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新闻调查研究进行了系列论述,凝结为新闻工作的“群众观点根底”和“六种作风”。胡锦涛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實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后来在新闻战线中展开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影响深远。习近平多次以通俗的语言、朴素的情怀强调新闻工作者要“俯下身、沉下心”。我党在百余年的新闻舆论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调查研究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确立新闻舆论工作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程加速演进,国际形势瞬息万变、风云变幻,我国面临的挑战越发严峻,新闻舆论工作应当守正创新,坚持和发扬新闻调查研究传统,进一步发挥其治国理政的积极作用。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粤西县级融媒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模式与路径研究”(GD23XXW16)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与法规”(18ZDA3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5.

[2]胡绩伟.报纸工作人员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J].新闻战线,1980(5):2-4.

[3]李仁虎,刘光牛,张垒.情到深处:习近平同志与新闻舆论工作[N].人民日报,2019-11-10.

[4]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M]//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17.

[5]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M]//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18.

[6]周扬.反对“客里空”作风 建立革命的实事求是的新闻作风[M]//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61.

[7]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讲话[M]//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77.

[8]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212.

[9]许一鸣.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J].中国记者,1989(7):13-14.

[10]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534.

[1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45.

[12]《解放日报》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M]//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编.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92.

[13]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11.

[1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15]穆青.穆青论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36.

[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1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89-790.

[18]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M]//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99.

[19]张洋,丁林.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N].人民日报,2019-03-02.

[20]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N].人民日报,2017-12-10.

[21]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64.

[22]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N].人民日报,2016-01-27.

[23]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534.

[24]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98.

[25]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109.

[26]穆青.穆青论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44.

[27]杜尚泽,鞠鹏,李涛,马占成.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

[28]张洋,鞠鹏.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29]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13.

[30]胡乔木.在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录)[M]//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50.

[31]胡乔木.在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录)[M]//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49.

[32]新华社新闻研究所.邓小平论新闻宣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77.

[33]李瑞环.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M]//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799.

[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8.

[35]毛泽东.反对党八股[M]//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32.

[36]鲁忠才.长征记[M]//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21.

[37]邓小平.邓小平论新闻宣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51.

作者简介:林爱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 510630);何艳明(通讯作者),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博士(湛江 524048)。

编校:赵 亮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
“五位一体”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中国梦视角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
习近平“七一”讲话的思想精髓
习近平治国理政核心能力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