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的若干思考

2023-12-14 03:15王蓓蓓
南北桥 2023年23期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高校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3.23.014

[摘 要]近年来,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各级财政部门非常重视预算执行进度情况,督导约谈已成为日常工作。本文通过分析A高校2018至2022年财政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发现存在未能按照财政部门要求的序时进度完成支付进度的情况,文章就此分析实际的财政专项资金支付情况及未能如期完成支付进度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财政专项资金支付进度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支付进度;执行进度;高校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通过分析A高校的收入来源,发现A高校的财政资金年均占比达75 %以上,所以对其财政资金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非常必要,也是对其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一种监督。财政资金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类,基本支出主要为人员经费和保运转综合定额支出,A高校的此类资金全部能按序时进度进行支付,且保运转综合定额经费于每年10月左右就出现短缺,需要用自有资金去弥补,不存在支付进度考量的需要。而项目支出主要为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如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科研项目专项、人才专项等,此类资金具有特定的任务、特定的用途限制,支付情况欠佳,尤为值得关注。故本文以财政专项资金的执行进度为出发点,分析其运行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建言其改进的措施。

1 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的现状

1.1 支付进度

为了与当地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支付进度(月度)考核方式保持一致,仅以当年下达财政资金(不含结转资金)支付情况为参考数据,按月度支出比例制作支付进度图。为避免单独年份数据说服力弱、不具普遍性的问题,故选择A高校2018—2022年近5年的数据为依据,全面反映A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支付进度的特点。

数据显示,每年1—2月份基本没有支出;3—5月各项工作开始启动,支出量仍然较少;6—7月份临近期末达到一个小高峰;8月份支出下降;全年较大部分支出集中在9—12月份(师资结课/结项后)。

1.2 支出结构

根据具体支出经济类型,将A高校的财政专项资金支出主要分为基本建设支出(主要为房屋维修或改扩建)、人员支出(引进博士安家费、生活补助、奖助学金、柔性引进各类人才薪酬、劳务费等)、设备支出、修缮支出(后勤保障部大型修缮支出)、业务费(水、电、暖、日常培训、会议、材料费等)五类。选取A高校近五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显示,2018—2022年,每年支出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业务费支出占比最大,设备费支出占比第二,人员支出占比第三,最后为基本建设支出和修缮支出。

1.3 支付效率

财政专项资金支付全部通过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支付,根据支付金额及采购方式的不同,大体分为一般支付申请、公务卡支付、财政直接支付、政府采购支付、零星采购支付。在日常核算中,由于业务费占据较大比例,大部分支付为一般支付申请,而一般支付的流程较多,完成一笔资金支付需要以下环节:选指标—录入—送审(经办人员);申请单位审核(审核人员);单位生成(经办人员);单位审核(审核人员);单位发送代理银行结算。其中,选指标时,同一个项目不同经济分类的支出也需要切换指标,录入工作即便使用RPA机器人写入支付信息,完成一笔支付至少也需要两分钟,A高校核算量大因而支付效率低。

虽然A高校呈现的支付现状不能代表所有高校存在的问题,但笔者走访当地大多数高校,通过交流发现,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上述现象,故以此为由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2 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缓慢的原因

2.1 资金分配较晚

每年年初财政预下达资金后,由于当年项目预算资金总数尚不能确定,项目总体资金量尚不能确定,且校内预算也未完成,无法进行资金分配,财政专项资金1—3月均基本无法形成实际支出,而且有些项目需要进行三四次的后续细化分解,导致6月份不能按序时进度完成支付要求,8月份伴随着暑期的到来,支付量又出现下降的态势,故9月份即使不舍昼夜地工作也难以完成序时进度。

2.2 支出结构单一

多年来学校设备费支出一直占较大比重,大部分设备的购置都需要经过政府采购程序完成,而政府采购申请时须先确定预算指标。也就是说,未确定预算指标,政府采购项目就无法优先启动,故无法在资金不确定的情况下先进行政府采购支付前端流程,况且政府采购活动本身具有严格的时间间隔要求,上半年形成支出的可能性较小,大部分设备招标、采购、验收完毕后在9—12月进行支付结算;4—5月份主要为日常业务性支出,金额一般较小,对总体进度贡献度低;基本建设项目、维修改扩建需按工程进度支付资金,对月度支付进度起伏影响不大;大量修缮工作为了不影响日常教学而安排在寒暑假等特定时间段进行,工程审定后,付款一般都在9月份之后;科研项目除前期外转协作费外,大部分为常规性业务费支出,月度经费支出无规律可循,且大部分教职工有年底结题或结课后才整理财务票据进行报销的习惯。

2.3 财务智能化水平低

学校财务智能化水平低主要体现在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前瞻规划性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精细化程度不足。目前的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多种编制方法融合使用的可能性更低,预算编制系统无基层数据来源,财务决算反馈数据对应到具体项目上效用性不高,大部分高校财务部门预算编制还是依赖各项目申报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手动录入系统,然后参考项目实际需要和常规支出类型大致估算,按财政部门的操作规范收集汇总上报,未审核其合理性,更无从研判其前瞻性和规划性。在会计核算方面,从票据审核来看,电子发票、OCR识别普遍,不存在审核原始发票真假的必要,但同一张发票在不同项目、不同经济业务中报销,其费用归类、经济分类可能不同,核算系统无法智能识别、一一对应。比如,购买一支笔,在科研项目中报销费用归类为科研业务活动费用,经济分类可能为材料费,如果举办会议活动中使用则为会议费,在培训活动中使用则为培训费,在行政办公经费中报销费用归类为单位管理费用,经济分类一般为办公费;再从资金支付方面来看,一个财政项目的不同经济分类在一体化系统中分为多条指标,且一个财政项目在校内有很多子项目,各个高校普遍都在使用自助报账系统、银校互联系统等,這类财务管理系统与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对接较少,支付时项目的对应关系、经济分类的匹配性,大多数都需要人工手动选择录入,标示关联信息,支付效率低。

2.4 财政支出审核严格

财政对支出经济分类审核较严,预算编制很难具体细化到所有经济分类,高校经济业务种类复杂,涉及学生支出和教师科研项目等,且多数项目存在多级管理,具体资金分配管控到子项目的经济分类这个层级不太实际。且申请调整经济分类的周期长,由于预算执行调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等实际情况,提交财政部门进行经济分类调整,财政部门内部审批周期较长,呈现项目执行单位已进行项目调整而财务部门却迟迟不能实际支出资金的现象。另外,国库支付的动态监控过于苛刻,如收款单位名称中有“食品”“葡萄”“酒”等字样,还有部分大型维修项目转账给建设单位,大额个人转账(如外聘高薪人才)、同名账户(基本户代缴个税等)转账都易受到财政监控,须上传附件资料,影响支付进度。

3 加快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的建议

3.1 多方聯动,齐抓共管促进度

学校各单位、各部门齐心协力高度重视财政专项资金的执行进度情况,这是加快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的组织保障。财务部门负责预算调整、日常核算、信息发布,做到项目资金到账及执行情况的定期通报工作,对每个项目的执行率实行公示公开,督促加快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科研部门负责加强科研项目财政资金的分配、执行、监管工作;人事部门负责做好人才薪资及补贴的发放工作;资产部门负责配合项目执行单位尽早展开项目论证,做好专用设备等政府采购工作;基建部门负责做好新建、改扩建等项目的具体实施进度表,有序推进项目开展;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做好维修、绿化等项目的开展;发展规划部门合理统筹安排“双一流”大学等项目的资金使用;审计部门利用内部审计对专项资金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从项目申请、项目执行、项目绩效等方面进行监督,将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有效结合,实现全过程及细节管理,从而保障财政专项资金高效、高能、高质地执行。

3.2 强化预算执行进度责任意识

统一思想是关键,实事求是抓效率。很多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支付进度的压力都在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对执行进度要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加快财政专项资金的支付进度无异于纸上谈兵,故各项目负责人应高度重视专项资金的支付进度。项目负责人一般都是各单位(部门)领导,部分负责人存在“重申请、轻使用”,申请到资金后有“缓一缓、歇一歇”的放任状态,也因平时忙于科研、教学、行政等事务,对资金管理办法和使用政策的了解不足,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未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因此,应强化项目负责人执行的主体责任,制定与其绩效工资相挂钩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使其严肃对待财政专项资金的支付进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环节、具体岗位、具体人员上,构建全方位的责任意识体系。

3.3 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管理体系

规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借助信息化手段理顺业务流程,实现合法合规、数据共享。从预算编制、收支核算、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等业务层面完善管理,确保内部控制覆盖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有效防范舞弊、浪费及腐败行为。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通各系统壁垒,实现各个系统互联互通、业务进度透明、数据共享,一方面便于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便于相对准确地测算预计发生业务的最大可能性。对于财政部门要求上报的每月、每季预计支出表,审查采购、资产、基建、合同等系统数据进度,预估支出量,信息公开透明,有助于增强资金支付的紧迫感。良好的内控控制能合理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快而有法、快而有章、快而有序、快而有质,也是学校综合治理实力的体现。

3.4 建立校内项目库,优化财务管理系统

提早准备,先行进行项目评审,建立校内项目库,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目标导向、择优支持”的原则进行资金安排,保障资金到位后即可有序分配,减少分配资金的疑虑。优化改造财务系统,搭好资金管理平台,完善账务核算系统与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功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将账务数据实时上传至财务网查系统,关联项目间的管理层级,使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查看总/子项目资金支付进度,或开启设置支付进度自助触发短信提醒功能,比如每年6月30日有项目进度低于60 %的,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提醒。

3.5 优化部分项目财务报销方式

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创业实践、艺术展演、科研业务费等项目众多,且具有子项目多、种类杂、金额小、票据链条不完整等特征,报账人员多为学生和科研人员,没有时间精力了解财务制度,问题单据多,账务处理效率低。对此,建议效仿科研绩效管理办法,项目根据评审结果,以劳务费形式发放至学生个人或科研获奖者,不拘泥于财务核算的各种经济分类。

3.6 注重财务人员的培养,增强其综合素质

在加快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是重要的信息传递者,对信息的识别与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领导的决策。大部分财务人员可以很好地完成收支账务核算以及对数据的整理编报,但部分财务人员经营管理理念淡薄,无法将财务数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与事业发展相关联,很难从财务的角度提出有益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措施。“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财会人员应拥有扎实的经济、会计理论知识基础,在实践中强化自身财务管理理念,重视成本管理要义,提高抵御法律风险能力,熟练应用高新技术。高校应培养具有管理知识和财务知识的通用型人才,让其轮岗深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了解学校运行的状态,从而更好地为决策者服务,精准地建言献策。

4 结语

加快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资金沉淀,事关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深受各级政府的重视,日益成为人大财经委调研审查的重要事项。高校要打开格局,提高站位,拓宽思路,用活资金,用好资金,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参考文献

[1]殷涛. 地方高校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思考[J]. 信阳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6):62-66.

[2]胡冰,吕亮. 高校加快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的思考——以教育部直属高校六大专项为例[J]. 教育财会研究,2022,33(1):29-36.

[3]杨运东. 高校加快财政预算执行进度的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7):68-72.

[作者简介]王蓓蓓,女,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分析。

猜你喜欢
财政专项资金高校
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加快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的思考
关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革的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加强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