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64 名山西农村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2-14 09:38:40曹晓霞杨支兰崔丽萍耿慧句卫芳
护理学报 2023年22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患病率山西

曹晓霞,杨支兰,崔丽萍,耿慧,句卫芳

(1.山西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2.山西白求恩医院a.护理部;b.综合医疗科,山西 太原 030032)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 老龄化引发的健康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 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一种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减退的疾病,是正常衰老向痴呆转化的过渡阶段,也是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致病因素,且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康复后极易复发[2]。 每年约有10%~15%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转化为阿尔兹海默症,转化率是普通老年人的3~10 倍,治疗费用昂贵,对老年人及其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 因此,注重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早期识别、 挖掘其危险因素及干预, 对降低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具有区域性的差异,例如农村比城市高,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很少关注到农村[3-4]。 山西省在农村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以山西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探索其轻度认知障碍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及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 年1—6 月在山西省11 个地级市中48 个农村选取年龄≥60 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为:(1)年龄≥60 岁;(2)长期在农村生活;(3)意识清晰,可以配合调查;(4)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为:(1)精神异常者;(2)中途退出不能完成调查者;(3)已确诊痴呆。 根据总体率估计样本量[5],采用公式,n=μ2α/2π(1-π)/δ2,检验水准α=0.05,μα/2=1.96,容许误差δ=0.05,由于总体率π 未知,因此π 取0.5 所需样本量最大。 n=1.962×0.5×(1-0.5)/0.052≈385 名数,考虑到20%的失访率,估算样本量至少为482名,根据实际人力,最终纳入1 064 名老年人。本项研究经山西中医药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022LL070)。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 (1)人口社会学特征,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退休后是否有第二职业、每月收入、子女状况、居住情况;(2)生活习惯,饮酒、吸烟、饮茶、食用油炸食品、读书看报、做家务、社会交往活动、体育锻炼、睡眠状况、健康自评;(3)健康状况,听力、视力、BMI 值、高血脂、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

1.2.2 简易精神状况量表 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 是一种简单的认知功能纸笔测试,由Folstein 等在1975 编制而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有价值的识别老年痴呆症早期阶段或预测痴呆症长期发展的筛查工具,适用于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2,6]。我国王征宇教授将其汉化并用于调查社区中的老年及亚洲老年人群,重测信度系数为0.91[2]。 量表由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回忆能力和语言能力5 个维度、30 个条目组成,答对得1 分,答错得0 分,共30分[10]。 其认知功能划分标准与文化教育水平相关,文盲(小学以下)组≤17 分,小学组<20 分,中学及其以上组≤24 分判为轻度认知障碍[11]。 因此,本研究采用该工具对1 064 名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的筛查。

1.3 抽样方法及质量控制 利用便利条件进行定额抽样。调查小组由50 名在校大学生及2 名老年方向的研究生组成。 随机抽取山西中医药大学来自山西农村地区的50 名同学作为调查员,调查前统一安排培训及模拟考核,考核合格后允许参与本次调查。要求每位成员至少调查1 个行政村, 每个行政村至少要调查10 户,每户至少调查1 人。 调查员采取入户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收集资料,现场收回所有资料并采用Excel 10.0 建立数据库,由双人核对录入,保证数据完整性。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6.0 进行数据分析。用频数及百分比来描述计数资料,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对分类变量例数较少且不满足卡方检验条件要求的采用Monte Karlo 直接计算概率法进行统计[5],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对轻度认知障碍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 064 名山西农村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现状 本研究共发放1 100 份问卷, 剔除存在逻辑错误、 填写不规范问卷最终回收1 064 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2%。 其中187 例患有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17.6%。 简易精神状况得分为(24.59±4.61)分。

2.2 轻度认知障碍分布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退休后是否有第二职业、每月收入、职业、居住情况、读书看报、社会交往活动、体育锻炼、睡眠质量、健康自评、听力、视力、高血压、糖尿病者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性别、子女状况、饮酒习惯、吸烟习惯、饮茶习惯、食用油炸食品、做家务、BMI 值、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抑郁症者的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 064 名山西农村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单因素分析(名,%)

2.3 1 064 名山西农村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 本研究以老年人是否存在轻度认知障碍作为因变量(赋值:0=无轻度认知障碍,1=有轻度认知障碍), 应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中16 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年龄、职业、退休后是否有第二职业、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婚姻状况、每月收入、社会交往活动、读书看报、体育锻炼、健康自评、睡眠情况、听力、视力、高血压、糖尿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配偶居住、读书看报和参与社会交往活动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文化程度低、听力差以及罹患糖尿病为其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值χ2=7.296,P=0.505,模型拟合度良好。见表2。

表2 1 064 名山西农村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n=1 064)

3 讨论

3.1 1 064 名山西农村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现状 既往研究表明,我国≥60 岁的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14%~19%,农村患病率高达14.2%~23%[7,8]。 本研究结果显示,山西农村老年人患病率为17.6%,患病水平处于中等程度,与上海(18.76%)[9]农村地区老年人患病率相近, 低于金华市农村患病水平(21.1%)[10]。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可能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特征以及农村地区之间经济水平、文化差异不同有关[4,11]。 本研究选取的是山西部分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大部分老人以务农为主,经济负担较重,“空巢老人”占比多,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情感得不到慰藉, 易产生孤独等消极情绪;且社会交往活动范围有限、内容单一,限制老年人接受新事物途径,减少对大脑的刺激,进一步导致认知功能减弱。

3.2 1 064 名山西农村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影响因素

3.2.1 读书看报、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可延缓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 本研究结果表明, 读书看报、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是轻度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即增加参加活动的频率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降低轻度认知障碍患病风险,这与刘淼[12]、潘惠英[10]等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读书看报、社会交往为老年人接触外界世界提供了机会,促使老年人获得更多新消息与精神支持, 提升认知储备能力及思维能力,从而刺激大脑神经元,活跃大脑,延缓大脑海马体的萎缩,改善专注力、理解力、语言表达以及记忆力等认知功能,降低轻度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6,12-13]。 本研究中,34.40%的老年人参加社会交往活动,24.53%的老年人会有读书看报的习惯, 患病率低于未参加者。在农村,活动形式单一,部分老年人会通过收音机、 学习强国等听书的方式代替看书去了解新事物,或参与打牌、赶集等活动释放情绪,排解“空巢”现象带来的孤独感,满足其精神需求[14-17],改善认知功能。

3.2.2 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与配偶居住是轻度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即与配偶居住者较独居者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明显较低。 究其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工作,“空巢”现象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状况不容乐观[15,18]。 所以,配偶的陪伴与关怀能让老年人获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亲情愿望的满足,提升幸福感,降低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发生[19-20]。 在本研究中,60.92%的老年人与配偶居住,在生活中互帮互助,彼此照顾,在感受家庭温馨的同时满足精神需求,减少消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

3.2.3 高龄是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高龄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即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10,19],这与霍永彦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 大脑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退,海马体中淀粉样β 蛋白产生和降解不平衡,神经细胞萎缩、凋亡,使得与记忆相关的神经元衰弱,进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20]。 在本研究中,76~80 岁年龄组与>80 岁年龄组的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且>80 岁年龄组的患病率最高 (45.1%), 提示年龄越大,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率越高。因此,我们要重视对高龄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早识别、早预防及早治疗。

3.2.4 文化程度低是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低是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的危险因素。 这与傅昌等[21]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农村大部分老年人以种地为生,收入多来源于耕地、偶有子女供给及政策扶持[22]。 收入多用于生活消费以及医疗保健支出,而文化消费支出较少,限制了获取知识的途径[23],影响老年人就医及保健意识。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对疾病认知有限,轻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后不能很好地自我排解[24],易使认知功能受损。 在本研究中,学历在小学及以下患病率较中学及以上高。 因此,要加强对低文化水平老年人的关注,提供受教育机会,定期开展心理教育,改善认知功能[7]。

3.2.5 糖尿病老年人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患糖尿病为老年人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与潘晶雪等[17]研究结果一致。 究其原因,轻度认知障碍与血糖控制不良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二者互为影响关系。 长期高血糖引起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毛细血管的数量减少致微循环障碍,神经结构和功能受损,导致认知功能下降[25]。 而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会改变机体血浆和外周血β 样淀粉蛋白水平, 从而影响血糖代谢,加重老年人认知损害[26-27]。在本研究中,糖尿病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高于正常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低,再加上糖尿病治疗成本高, 在治疗及用药方面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严重影响血糖控制水平,损伤认知功能。 因此,相关医疗部门在农村地区定期开展慢性病宣教及义诊活动, 卫生部门降低农村老年人的治疗费,缓解其“看病贵”的压力。

3.2.6 听力障碍老年人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听力差是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即听力越低的老年人患轻度认知障碍的可能性越大,与丁永军等[28]、池艳宇等[29]的研究结果一致。 究其原因,可能与多种机制的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从病理角度分析,慢性听力障碍可引起中枢听觉通路的活性减弱,从而使听觉网络-关键边缘结构失去活力,进而引起大脑额叶区的萎缩[29-30]。从社会行为角度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状态与听力功能密切相关, 听力差的老人不能正确理解交流内容,易产生自卑与孤立感,进而减少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次数,降低认知活性,认知功能易受损[28,31-32]。本研究中,30%听力差的老年人患有轻度认知障碍, 部分老年人认为听力差是身体老化的过程,无需借助外力来治疗;部分老年人因难以承担佩戴助听器的治疗费用而放弃医治。 因此,相关部门要注重对听力缺损老年人的关注,改善农村医疗保障条件,降低助听器费用,鼓励其适配。

4 结论

综上所述,1 064 名山西农村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受读书看报、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居住情况、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以及听力的影响, 其危险因素可加重向老年痴呆转化的风险。因此,相关医疗机构在开展认知功能筛查及诊断工作中,不仅要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更要关注其社交、文化水平、慢病等情况,加强对高龄、文化程度低、患有糖尿病以及听力差等高危人群的关注,采取多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 丰富农村社会活动内容及形式,培养其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听广播、听书意识,鼓励其多与配偶、子女沟通、倾诉,感受家庭温暖,减少不良情绪,扩大认知范围,接受新事物,改善认知功能。本研究采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对山西地区部分行政村的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未进行病例对照等纵向研究, 未对其他地区老年人展开调查,建议之后增加样本量、扩大调查范围,使用多种研究工具进行研究, 提高轻度认知障碍确诊率,为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致谢] 感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高淑红副教授对本文数据统计与分析指导!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患病率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 06:46:08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36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8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4:06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山西叹五更
青年歌声(2020年11期)2020-11-24 06:57:42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4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