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滨谷浩丨朱七七
人力车司机,东京银座,1938年
滨谷浩,日本著名摄影家,1915年3月28日出生于东京,1937年成为一名自由职业摄影师,20世纪40年代初期曾到中国从事旅行摄影。1960年成为玛格南图片社的合作成员,1999年在日本神奈川去世。他曾先后五次来中国访问,并在日本举办过“我所见到过的中国”展览,为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和友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主要作品有《雪国》《鸟瞰珠穆朗玛峰》《插秧女》《我看红中国》等。
渔民用鱼叉捕鱼,北海道,1957年
滨谷浩,第一位亚洲玛格南成员,也是第一位获得哈苏摄影奖的亚洲人。他以写实的创作方法著称,作品线条粗犷,气势豪放,给人以强烈的感受。他说:“作为一个摄影师,也作为一个人,我需要定量的孤独,所以我住在这里,离东京一百公里的郊区。我喜欢有时面对城市和人群,但我需要距离。”
滨谷浩出生在1915 年的东京,从小生活在大都市,或许也是这个原因,他早年的摄影作品大多是关于城市的(据说滨谷浩15 岁开始摄影)。直到1933 年,他去到桑取谷,这个地方只有二十五户人家,是日本名副其实的“雪国”,到了冬天,这里就完全被雪封住,积雪比车还高,没办法交通,生活环境非常严酷。
在桑取谷,滨谷浩遇到了一位民俗学家市川信次,基于他的影响,滨谷浩开始思考,人如何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人类的文化又如何能在此地、对此地的人产生作用?
对于从东京出生、成长的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也是一个以他的经验无法了解的世界,于是,摄影集《雪国》便诞生了。值得一提的是,小说《雪国》的作者川端康成还给滨谷浩的摄影集《里日本》写过序。在那个年代,日本的摄影家、艺术家,包括设计师、文学家,他们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沟通交流非常多,互相有很大的影响。
摄影集《雪国》里的照片,在通俗意义上看不会觉得眼前一亮,它只是在记录那些人的日常生活。但恰恰是因为这种不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的照片,反而很耐看,经得起反复琢磨。
在20 世纪80 年代,滨谷浩接受NHK 的采访时表示:人类历史上,过几千年、几万年,艺术这个东西,真的不算什么。他只是希望能把他看到的这些东西记录下来。
他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其代表作品之一的《插秧女》就是一个例子。20 世纪50年代初,日本报界曾报道过富山地区农民贫苦生活的消息,日本摄影界也拍摄了许多反映这个地区插秧季节中妇女艰苦劳动条件的照片,但真正激起公众舆论的是1956 年日本《中央公论》杂志发表的滨谷浩的一幅插秧妇女的特写照片。这幅真实记录插秧时艰辛的照片掀起了舆论压力,迫使日本政府拨出巨款改善富山地区妇女插秧的劳动条件。滨谷浩就是通过特写镜头表现了他对这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他们非人的生活条件的愤慨,特写加强了内在的概括力。
1956 年,滨谷浩来到中国,他和其他摄影师不一样,他不喜欢拍摄现代化建设,而喜欢农村的传统生活。他去到中国的西安、杭州、广州以及大西北地区,主要是在广大乡村地区拍摄。他镜头里的中国乡村,有一种“田园牧歌”的气质。回日本后,他还举办了“我所见到过的中国”影展,热情地介绍了中国的各种情况。
滨谷浩的影像作品虽然具有纪实摄影的风格,但是在取景和结构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他非常重视构图,在乎自己的审美意识,会巧妙地引导出拍摄对象的存在感。如同舞台上不被观众和演员意识到存在的黑子(在日本歌舞伎、舞台表演换场中,浑身穿着黑色搬动道具的后台人员的统称)一样,在摄影作品中没有拍摄者的影子。相机不被固定,成为一只不为人所见的全能的眼睛游走在村中。不让被摄对象意识到镜头,如此不掺杂一丝心理描写的滨谷的摄影作品,作为纪实摄影被参考的范本之一成为了日本的主流。
后来,滨谷浩深感工业化的急速发展使得自然环境迅速损坏,终将有一天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将不再有。于是他开始了一个艰巨的摄影工程,拍摄《地之貌》,要为人们留下关于地球形貌的永恒记忆。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巨型《地之貌》画册终于出版。其中《鸟瞰珠穆朗玛峰》是他20 世纪70 年代乘飞机在高空拍摄的鸟瞰之作。当时他已60 多岁,为了给人们留下尽量清晰的记忆,他冒着生命危险到飞机外去拍摄,把科技功能发挥到极致。
雪国系列之归途,新潟,1956年
雪国系列之一个穿着稻草雨衣的女人,新潟,1956年
雪国系列之砍柴人,新潟,1956年
展示茶道的女人
美日安保条约抗议,1960年5月26日
八池温泉,1957年
插秧女,富山,1957年
新潟县雪洞里的孩子们在唱歌,1956年末
木板画家,新潟,1951年
小草剧场的演出,东京,1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