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红艳
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团结少数民族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快广西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广西,就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建立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机制,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同胞、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
少数民族干部是指干部队伍中除汉族干部以外的各民族干部。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界定不一,如沈桂萍认为,少数民族干部在中国是指除汉族外的55 个少数民族当中从事国家公共事务并领取国家财政工资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1]罗树杰等认为,广义的少数民族干部是指以少数民族身份出身的干部,包括在国家党政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科、教、文、卫等领域工作的各种各样的人才;狭义的少数民族干部则指以少数民族身份出身的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孙懿对少数民族干部也没有明确的界定,还提出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施行,学术界对于少数民族公务员和少数民族干部的界定问题及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是否还属于少数民族干部的行列等问题存在争议。[3]但从历年广西县处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成员来自各行各业的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广西少数民族干部指的是以少数民族身份出身的干部,包括在广西的国家党政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担任公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方式包括通过集中轮训提高其民族理论政策知识水平,通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在职教育提升其学历,通过理论学习教育、实践技能培训、跟班学习参观等各种形式提升其技能和素质,通过轮岗、挂职锻炼使其晋升职级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主要包括教育、选拔、任用、历练等重要环节,是一项长期、全面、系统的工程。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不断探索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方式,始终围绕“为什么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这一系列问题开展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制定和完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和措施,为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幸福安康、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有坚定信仰的科技、文化、卫生、教育等领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形成了少数民族干部思想,十分重视广西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如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先后把广西籍少数民族干部送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及各种专门学校去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开始形成。1950 年颁布实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后,国家于1952 年创建了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今广西民族大学),以便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广西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及政府通过出台更多民族政策、举办培训班、使用双语教学等方式加大广西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由于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54 年12月14 日,中共中央以《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问题的指示》为题转发了广西省民委党组关于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培养民族干部的方法的报告和广西省的批语,推广其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方面的经验。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从以培养政工型干部为主转为以大力培养经济管理型干部为主。1984 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序言、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第六十四条等,对培养和配备少数民族干部作出了规定。1993 年中央“两部一委”联合召开的全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座谈会讨论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规划。2000 年提出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始终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领导。2005 年提出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干部知识结构。2015 年提出要严格贯彻执行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改进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式方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数量居全国第一,世居民族就有壮、瑶、苗、侗等10 余个,其中壮族占1/3,此外,还有满、蒙、白、藏、黎、土家等众多民族。因此,要建设现代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机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民族干部政策和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关于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符合区情的相关文件,旨在培养好、使用好少数民族干部。通过实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专项工程、少数民族聚居区与贫困地区人才发展专项规划、西部人才培训项目,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加强在职学习培训,做好挂职锻炼工作等强有力的举措,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截至2017 年年底,全区少数民族干部总数为122 900 人,约占干部总数的43.3%,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取得突出成就。[5]如今,广西高度重视强化和改善新时代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于2020年9 月提出采取注重加强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技工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六注重”举措,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6]此外,还通过突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引领、强化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实践锻炼、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素养、开阔少数民族干部的视野、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等举措,从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全体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力推进民族干部培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广西,少数民族干部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纽带。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是解决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和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强化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引领,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站位,从而使其正确把握民族发展的方向,在民族事务善治中作出满意决策,最大程度获得各民族同胞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强化少数民族干部的实践锻炼及责任担当,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各民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合理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可以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最大程度调动各民族同胞建设壮美广西的积极性。提升少数民族干部的沟通协调技能及加强各民族间合作的能力,构建密切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搞好群众关系,最大程度增进各民族同胞互信、互助、互惠。[7]总之,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可以带领各民族同胞团结和谐、共同进步。
广西少数民族干部是各族各村振兴乡村、发展经济的领头人。他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及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等各项重要政策,积极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优惠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牢牢抓住广西作为中国进入东盟的桥头堡、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发展机遇,根据区情、市情、乡情不断调整发展战略,确定发展思路及工作重点。他们通过帮助各族同胞多渠道筹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资金,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加快乡村规划建设、加大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带领各族各村改善乡村面貌,使村民生活更加便利;通过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各族同胞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通过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彰显乡村优势,推进乡村与龙头企业联合发展,拓宽各族同胞收入来源。
一直以来,广西都十分注重强化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理想信念的教育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经济理论的学习,选派部分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参观学习等方式,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和产业发展方式的能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民族经济的能力。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文化理论的学习,选派部分干部到民族文化建设的典型地区交流取经,提高他们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创新民族文化宣传工作的能力,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在新时代建设民族文化的能力。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对生态学基本原理、“两山论”的学习,坚定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及经营模式,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通过教育培训、挂职锻炼、岗位轮换、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学习贯彻国家外交政策、边疆治理政策、民族政策的本领,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应急处突的能力。
从少数民族干部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到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探讨和确立,再到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调整与优化,以至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制度化,最后到少数民族干部的法治化,表明了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是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重要保障。地方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是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建立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机制是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举措。如何建立机制,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如何发挥机制的作用,解决这几个问题是做好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关键。
职级晋升是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成效的有力证明。职级晋升的内驱力是推动民族干部培养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笔者从对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现状调查“如何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中发现,58.86%的广西少数民族干部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晋升目标;但有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回答“没想太远,做好眼前工作即可”的占37.97%,回答“工作就是混日子,没有想过发展问题”的占3.16%。可以看出,缺乏明确职业规划和晋升目标的少数民族干部占比较高,这可能会带来缺乏工作斗志、不思进取、不够负责、疲于应付、职业倦怠等问题。
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干部少走弯路、爱岗敬业。事实上,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他们的职业发展主要通过个人探索,缺乏系统指导,不利于个人挖掘潜力、发现自我能力和精准自我评估。此外,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可能也缺乏合理性。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职业生涯管理,建立职业生涯管理机制,帮助他们建立起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他们晋升职级创造条件,由此激发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积极性,促使少数民族干部自我监督、自我学习、自我进步、自我管理,以此达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最佳成效。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或者保持在高水平,是确保民族干部培养工作能够持续有效进行的基础。全面质量管理(TQM)已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20 世纪80 年代西方国家将TQM 引入政府部门,促进了政府绩效的提高。因此TQM 这一比较成功的管理工具,可以成为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质量的可行方法。TQM 是一个以组织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用户满意、组织成员受益,从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体系。[8]其常用的统计分析表法和措施计划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分层法等工具可用于收集和分析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质量的数据,分析和确定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控制和改进培养质量水平。我国自1978 年推行TQM,至今已有40 多年的历程。近些年,广西也在探索TQM 在政府部门的应用,理论与实践证明TQM 是一种可行的行政管理方法。PDCA管理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是TQM 最基本的工作程序。鉴于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重计划、重执行,但对检查、处理不够重视的实际情况,应建立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认证手段,做好检查、及时处理,强化薄弱环节,完善质量管理机制,保证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广西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既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又与其他工作密不可分,离不开制度环境、培养方法、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只有使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保障等工作相互促进,建立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保证各要素的协调运作,才能最大化发挥培养的效果。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已获得相当多的政策支持,制度环境优越,培养方式多样化,权益保障不断完善,培养工作取得令人称赞的成就。为夯实培养工作的基础,促进培养工作更上新台阶,在培养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和培训,还要对培养对象进行不断跟踪、定期考核和重点评估,找到影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对储备、选拔、培训、考核、评估等动态系统过程进行剖析,找到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途径;从选拔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培养效果评估机制、培养效果转化机制、用人方式和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效率和效益。通过推进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体系化并在工作体系中强弱项、抓重点,多渠道、全方位强化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质量。
培训转化就是将培训中所学到的思想、知识、技术、态度等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过程。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成果能否顺利转化并长久保持转化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培训项目的设计以及工作环境等。其中广西少数民族干部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以及在日常工作中运用新技能的意愿、动机和能力都会对培训转化效果产生影响。在培训中,为少数民族干部提供相似的环节、情景、实践机会、反馈等,都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干部学习并维持培训成果。此外,较好的工作氛围、上级以及同事的支持和配合、拥有执行机会和相关的技术支持等也都会加速培训转化。[9]广西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形式多样,据笔者对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跟班学习的占74.05%,挂职锻炼的占65.19%,参与干部教育培训的占75.95%,异地交流任职的占74.68%,岗位轮换的占64.56%,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占70.89%。实际上,这些多样化的培训还不能很好地根据人员分析、任务分析和组织分析所得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利于增强培训效果以及促进培训成果的顺利转化。因此,建立培训转化机制,做好培训需求分析,精心设计培训项目,为培训转化创建条件、营造氛围,对精准化广西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内容、选择培养方式、加大培养力度、实现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涉及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战、民族宗教、发展改革、妇女工作等众多部门,需要组织部、统战部、公务员局以及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各类高校等单位通力合作。在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内外、立法、行政、司法监督等各种监督职能,并鼓励各组织团体形成合力,积极参与培养工作的监督和制约,防止和纠正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活动中出现的偏差与失误,杜绝和阻止培养工作过程中出现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应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效率,促进党和政府勤政廉政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防止和惩治腐败,确保民族工作的基本路线不偏离和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改进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中较为薄弱的监督环节,健全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法规,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监督的领导体制,拓展人民监督的方式和途径,保障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顺利开展、完满完成、效果显著。
员工援助计划简称EAP,其主要内容包括压力管理与心理干预、组织变革中的员工心理辅导、劳工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改善三个方面。创建少数民族干部援助计划,通过心理干预、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纾解广西少数民族干部及家属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尤其是心理和行为问题,帮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今后遇到的相似问题,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管理压力、改善人际关系,促使他们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在上挂、下派、互挂、外挂等工作期间存在较长时间、较远距离的流动时,需要得到家属、亲朋好友、原单位、挂职单位、社会的支持。虽说少数民族干部能够得到培训、挂职等机会是幸运的、光荣的,对少数民族干部的职业生涯发展大有好处,但是这类少数民族干部在背负更多工作责任、工作压力和职业期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家庭的付出。因此,创建少数民族干部援助计划可以鼓舞少数民族干部士气、改善其工作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干部平衡工作和生活、促进干部工作绩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