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晨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6000多年前,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生活的先民即开始人工种茶,田螺山由此成为截止目前我国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茶的地方。茶叶在我国最初是被用作一种祭品,发展至春秋后期则被人们用作菜食,进入西汉中期发展成药品,一直到西汉末期转变成宫廷高级饮品,到了西晋时期,茶叶进一步发展成平民百姓的日常普通茶饮。西方社会有关茶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十六世纪中期,在当时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贸易往来、宗教文化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欧洲人远赴东方国家将茶带回欧洲,由此让茶叶在欧洲国家得到逐步推广。
茶叶的开发、利用,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茶文化,数千年的茶叶发展史,同时是茶文化的发展史、传播史,并且不限于在中国,在国际社会也得到广泛流传。茶文化兼具知识性、娱乐性、康乐性等特征,不论是品茶,还是观看茶艺表演等,均可为公众带来美的体验。特别是伴随茶文化在英语国家的传播,不仅推动了国际文化交流,还孕育出了多样丰富的文化形式及内涵。通过将茶文化融入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架构,依托茶文化载体,解读领略茶文化中的发音、交流、翻译及文化互动中的英语语言学知识,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1]。但在当前一些英语语言学教学中,教师并不很好地将茶文化引入英语语言学教学中,使得茶文化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对此,本文将对英语语言学中的茶文化进行研究分析。
英语语言学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在于向学生传授现代语言学知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创新能力等。该门课程主要可分成三个知识模块,即为理论启蒙、基础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其中,理论启蒙知识模块讲授的教学内容以英语知识点居多,具体包括有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音知识、语体知识、修辞知识、英语变体等[2]。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主要为英语语言学概论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英语语言的一系列属性、英语语言学的学科知识、语义学、句法学、语音学、语用学、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心理、社会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知识模块则侧重于向学生传授语言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开展语言研究的能力,并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着紧密联系。
在全面英语语言学教学开展期间,其属于根植于文化土壤基础上的教学活动。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传播载体,因而,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应有意识与相应的文化元素进行有效融合,进而达成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所需融合应用的并不限于英语母体文化,还应把握眼下的时代特征,将与中西方文化交流相关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一方面提升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让文化语言相互间的交流互动实现充分融合。
为推进英语语言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构建健全语言交流体系至关重要。语言原本即为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体系,为建立起对语言的有效认知,要求人们要形成科学的语言交流思维。然而长期以来的英语语言学教学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语言交流活动开展上则相对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语言学的教学成效。依托完善的语言交流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语言知识内容。
在如今英语语言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可有效积极地参与到全面教学实践中,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升教学效果。不论是语言能力培养,还是语言思维培养等,都有赖于通过一系列具体教学实践活动实现。
茶文化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英语语言学教学素材的丰富性,尤其是对西方茶文化的应用。在西方茶文化数百年发展历史中,对英语语言学形成了十分显著的影响。比如,在茶叶由中国传入欧洲之初,陆续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新型词汇,如最开始“茶”的单词“tea”即是在此期间形成的,起初欧洲人将中国茶念成“TEY”,与我国福建当地将茶念成“贴”的发音一致。由此表明,“tea”的读音是由中国的汉语演化而成的。另外,伴随茶文化在西方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有关茶的诗歌创作也应运而生,还有大量西方文化作品也对茶进行了特别描述,因而茶文化可有效提升英语语言学教学素材的丰富性。
如今,茶已然成为西方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必需品,通过西方社会流行的下午茶文化,不难发现西方人对茶的喜爱,正因如此,推动了西方茶文化的迅猛发展,并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等形成了极大影响。英语作为西方的通用语言之一,可充分体现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等,因而,茶文化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可发挥极高的应用价值。文化作为交流沟通的方式之一,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西方茶文化,可加深学生对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生活习俗等的认知度;而向学生传授中国茶文化,可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因而,英语语言学教学是推动中西方茶文化沟通交流的一大桥梁。通过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融入中西方茶文化,可提升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认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不论是中国茶文化还是西方茶文化,都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可有效发挥茶文化精神内涵对教学的正向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儒释道哲学思想,这些思想精华对广大学生可发挥有力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而,茶文化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可展现教学价值。另一方面,西方茶文化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通过将西方茶文化融入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可提升学生对西方思想理念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推进中西方思想理念的碰撞融合,推进优秀思想理念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推广[3]。另外,中西方茶文化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依托加强对茶文化人文内涵的感知领会,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英语语言学实际学习中去。
如前文所述,英语语言学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现代语言学知识,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创新能力等。结合英语语言学实际教学而言,其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词汇、语法等的学习,同时还应加强对文化的传授。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英语语言学教学一直偏向于填鸭式教育,即为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主动教,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被动学,最终造成学生难以对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所以一些学生尽管英语成绩优异,但实践应用能力薄弱,文化素养偏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要知道在语言教学中,除去要开展基础知识传授,还应深入解析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化教学价值应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如在讲授“a cup of tea”词汇时,将其翻译成汉语有“一杯茶”的含义,而基于西方茶文化视角,则可理解成“小事一桩”,这即为英语语言文化特征的体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领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对外交际能力。然而在当前实际教学中学生鲜有实践机会,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通常将教学侧重点放在相关考试重难点上,而没有对学生予以深入引导,学生局限于学习表层的语言知识,而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鲜有了解。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因为文化教育的不足,使得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跨文化素养。比如,对于“红茶”应用“black tea”进行表示,但一些学生则用“red tea”表示,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用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解析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随着茶在西方国家的不断推广,逐渐形成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茶文化,在英国,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是英国人展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程序及重大社会生活中重要仪式。多年来,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教师引入的茶文化,大多围绕中国传统茶文化展开,更为偏向于从传统文化视角对茶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进行解读分析。然而在英语语言学领域,则更为关注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研究,倘若学生难以基于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或生活习俗去学习相关的交流方式,势必不利于学生对自身所掌握知识的实际应用。所以,英语语言学教学中不仅要引入中国茶文化,还要引入西方茶文化,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素养。对此,可引导学生阅读观看英语著作、影视剧,如小说《潘登尼斯》《傲慢与偏见》《维莱特》等,电影《女王》《敦刻尔克》等,以此让学生有效了解西方茶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
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既要带领学生领略异国文化,也要向学生传授本国文化,以此通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有效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肩负起在国际社会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而为达成这一教学目的,必须要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精髓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学工作者应有意识对茶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比如,中国茶文化以德为中心,追求无私奉献,强调义重于利,而西方国家倡导契约精神,对于正式文本合同以外的口头协议不会被纳为法律依据以对双方行为进行规制。该种文化差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刻反思,依托对茶文化蕴含精神内涵的深度剖析,以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解读能力[5]。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能力,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
茶文化延绵数千年、经久不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总计有150多个国家有饮茶的习惯,一些国家地区更将饮茶活动当作一种良好的社会交流方式及艺术行为来进行推广。因此,除去要向学生解析茶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茶文化翻译技巧,让学生在英语语言学知识体系下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翻译训练。比如,教师可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设置一系列与茶文化相关翻译例题,要求学生进行翻译,并引导学生彼此间进行点评,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茶文化翻译的方法技巧。
另外,通过过往教学实践经验可了解到,学生尽管学习掌握了相应的茶文化翻译技巧,但因为词汇量不足,亦或对相关语法知识的掌握不充分,极易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语言障碍。对此,在将茶文化融入英语语言学教学中时,教师应注意调节好茶文化的教学层次。首先,在前期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教师应多向学生传授茶文化重点词汇。其次,应引导学生养成茶文化在具体英语句式中的翻译习惯。对于一些特定语法体系下的知识内容,教师应开展详实的翻译解析,带领学生了解其中的翻译规律,依托对英语语言学的深度探究,有效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相关英语知识的掌握水平。通过对词汇、语法等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解析,建立完善教学规划,推进对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对茶文化的分析,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效。
随着英语语言教学工作的不断推进,教师除去要创设高校的英语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应当有意识将文化元素融入进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素养。茶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西方国家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等的重要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英语语言教学中,不仅可提升英语语言学教学素材丰富性,展现茶文化在教学中的沟通交流价值,还可提高茶文化精神对英语语言学的影响。鉴于此,教师应加强茶文化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切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