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语翻译策略分析

2023-12-14 10:06
福建茶叶 2023年10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语言学茶文化

何 婧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流传历史,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有关茶的记载,茶作为药用、祭祀、养生的重要原材料,在中华大地上广受推崇和喜爱。至唐朝国力强盛、贸易发达,饮茶开始成为一种精神旨趣和社会风尚,中国第一部茶书《茶经》也正式问世。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外交流和贸易,对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给予了更多关注,如何优化茶文化英语翻译策略、增进中西方茶文化交流,成为了诸多翻译学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1 应用语言学对于翻译的基本立场及特征概述

应用语言学最初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旨在区分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范畴,使应用语言更多地被引入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进程中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已经基本成熟,对于翻译的基本立场也更加明确,下面对该种立场特征进行简要概述。

1.1 强调实践导向及专门用途

与理论语言学不同,应用语言学在翻译中的立场更倾向于实践应用,因而也会更多地关注专门化用途,对于“语言发展共性”,以及“语言抽象原理”等内容关注较少。因此基于应用语言学组织翻译工作时,需要提前明确翻译工作的具体目的,准确定位翻译最终要达到何种层次,是简单的信息交换,还是深入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传播,将实践目的作为翻译的基本导向,将专门用途作为翻译的根本依据,不断丰富自身对于专业领域知识的了解和涉猎,体现翻译工作的专门用途及功能。放置到茶文化英语翻译过程中,就是要同时兼顾到信息交换和文化交流两个目标点,灵活运用直译法、注释法准确传递茶叶名称、性状、制作过程等信息,又要借助意译、增译等方式,详细解读茶文化背后反映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1],要将传承与创新融合起来,促进茶文化的发扬和推广。

1.2 强调语言具体应用场景

“应用语言”产生于实际应用情境之中,专门服务于各类语言情境,比如职业交际、商务往来、学术交谈等,因此应用语言学中,也对语言具体应用场景给予了更多关注,要求翻译时要尽可能符合当前的交际场景,不能出现割裂化、脱离化误区。对于茶文化英语翻译场景来说,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增进跨文化理解、推动跨文化传播,所以翻译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还原茶文化全貌,在准确传递基本信息的同时,侧重追求生活化、本土化表述,站在西方文化、思维逻辑的立场上考虑茶文化介绍和引进问题,让读者更为准确地了解信息。考虑到茶文化中对于典故、礼仪等内容的涉猎不在少数,因此翻译时还要多多采用互文、归化等策略,切不可使用逐字逐句翻译的策略,过度拘泥于单个字符的翻译细节,而是要重点突出语句背后的核心意义,必要时增加注释或者案例,辅助完成茶文化信息的理解和内化,让翻译更好地服务于茶文化传播场景。

1.3 强调翻译的符号交际功能

应用语言学创设之初充分吸收了有关“符号交际理论”的相关知识内容,从实用主义视角出发,将翻译的过程具象化为符号转换过程,认为翻译实际上就是将语言符号转化为读者可认知的内容。这一过程包含三个不同方面,其一是浅层转换,即“语内翻译”,指在两种不同语言符号间建立联系,促成符号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二是“语际翻译”,指译者在充分理解既有语言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另一种符号解释内容的过程;其三是深层次转换,即“文化内涵翻译[2]”,更多地聚焦于符号背后内容,强调从文化价值、内涵底蕴层面入手展开翻译,以确保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全面、深入地了解原文主旨理念。其中文化内涵翻译对译者知识储备要求较高,需要在转达字面意思的同时,兼顾到价值观念、历史文化,因而使用难度也相对更大,茶文化英语翻译过程中应用的正是该种方法。

2 基于应用语言学改进茶文化英语翻译策略的价值意义

2.1 有助于提高翻译实用性

翻译作为语言符号转换、沟通的重要工具手段,在跨国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翻译是否符合当前交际场景,是否能准确反映表述者观点,会直接影响到沟通有效性。当前以茶文化为载体、纽带的跨国交流愈发频繁,与之相关的茶叶贸易市场也进一步被拓宽,只有积极发挥翻译作用,强化跨国交流与沟通,才能为茶叶贸易的推进提供支撑。应用语言学恰好具备该种功能,它强调专门用途、强调应用场景,因此对翻译的实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翻译要准确传递茶文化信息,更要求翻译生动、直观,能够灵活运用归化、互文等策略,激发读者或听者的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了解茶文化、爱上茶文化。

2.2 有助于传播茶文化特色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唐代茶文化兴盛,专门论述茶文化的书籍《茶经》问世;到宋代时期,又出现了“龙团凤饼,名冠天下”的论述,至明清时期茶类更加丰富,《茶谱》《茶解》《茶疏》等专门性著作不断涌现出来。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饮品,更是儒家文化内化、发展的产物,其中的“清、敬、和、美”理念与儒家以和为贵思想存在交叉重叠,茶文化翻译过程中,既要明确知识性内容,也要将该种思想传递、发扬出去。基于应用语言学翻译茶文化正是出于该种考量,它将翻译看做是符号交际行为,认为深层次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对符号表层意义进行转化和传达,更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有助于茶文化特色的传播和弘扬。

2.3 有助于推进跨文化交流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翻译环节如何体现该种特色底蕴,如何传递深层价值观念,是每位翻译者应当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当前的茶文化翻译实践中看,很多译者对于该类问题的思考是相对不足的,英语翻译时内容空泛、过于表面,英语用词过于生硬刻板,很容易削弱读者的了解兴趣,增加跨文化交流失败风险。基于应用语言学翻译茶文化,可以较好地规避该种误区,应用语言学强调实践导向,将文化传播摆在目标性位置,对具体的翻译策略提出了生活化、实用化要求,主张采用多种翻译手段的应用为读者提供知识预设,消除文化背景储备不足带来的障碍,同时采用移觉等修饰手法,对茶文化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更有助于增进跨文化认同,推进跨文化交流。

3 基于应用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语翻译举措与方法

3.1 增强知识储备,确保准确翻译

应用语言学强调具体应用场景、强调实践导向及专门用途,因而在茶文化英语翻译中更加适用,但这种特性也对翻译者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要求,译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翻译素养,更要对我国茶文化历史渊源、内涵底蕴、制茶品茶方法等有所了解,以此来支撑专门化的茶文化英语翻译,确保翻译准确性与可靠性。基于此,在茶文化英语翻译正式开始前,翻译者务必要做好准备,对茶文化资料、文献等进行广泛搜集,使翻译内容与实际情况更加贴合。现代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信息交互共享速率明显提升,翻译者也可以借助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扩宽视野、强化储备,对茶叶品类、产地,以及茶叶品鉴、茶叶礼仪、茶叶典故等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收集,为后续互文翻译、直译意译的开展奠定基础。以“大方茶”“麻姑茶”为例,译制前就应当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并对应完成故事注释或讲解,其中大方茶可译为“Dafang Tea(Dafang is said to be a Buddhist who first plant tea in Old-Bamboo Ridge)”,麻姑茶则可以增加注释“Magu,a fairy in East Han Dynasty,good at brewing tea with immortal spring water”等[3],从而丰富翻译的文化底蕴。在查找文献资料的过程中,还可以收集一些与茶文化相关的优秀翻译作品、翻译成果,对其中提到的重点信息进行归纳分析,为后续的翻译工作做铺垫。同时还需要广泛阅读西方有关茶文化的相关书籍,对茶文化受众进行大致的了解和调查,保证茶文化翻译适配性。

3.2 把握翻译难点,渗透互文理念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主要探讨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之间的关系,强调语言文字信息作为文化产物时,与其他语篇必然是存在关系的,可以在不同时空前提下,交叉组成庞大的网络系统。部分应用语言学者进一步深化互文性理论,将之划分为水平(Horizontal)互文性和垂直(Vertical)互文性,前者主要针对不同语篇展开讨论,强调单段话语与其他话语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以对话形式呈现。后者主要针对同一个语篇进行论述,主要指与语篇内容相关的语境。互文性理论的出现对原有翻译理论产生了较大冲击,基于互文理论展开翻译工作时,需要将译者、读者放在平等对话的关系中,翻译不再是单纯翻版、复制,而是需要出于某种目的进行补充、替换、甚至是增删,这种做法可能是为了方便理解,也可能是为了拓宽视野。从茶文化英语翻译视角看,由于中西方读者所处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不同,因此其经验视野也是存在差异的,若直接将茶典故、茶礼仪等信息直接翻译成目的语,读者将会由于缺乏原语文化背景而感到困惑、不解,甚至产生歪曲理解的状况。所以翻译环节,需要秉持互文性原则,根据文本内容情况增添必要的预设信息,满足读者认知理解要求,保证文化传递和信息交换的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会经过三个不同的工作阶段,分别是作为读者的译者、作为解释者的译者,和作为作者的译者,对应着信息的提取、浅层输出和深层输出,是一个创造和再创造的过程。

3.3 遵循翻译规范,消除认知误差

翻译规范是翻译实践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在翻译规范的要求下,翻译者不仅需要关注内容生动性、贴切性,还需要关注语法规则的运用,要按照目标语言的逻辑思维、认知规律等进行语言架构组织,从而确保翻译内容正确性。注意翻译过程中要慎重处理直译、音译、意译等翻译方法之间的关系,通过几种策略的灵活搭配准确展示我国茶文化全貌,体现中华文化底蕴和生活价值观。其中与茶叶性状、形色、产地等相关的语句内容,可以优先采用“直译+注释”的方式进行解读,从而最大限度的传递原文意思,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原作者的表述风格和意图,帮助读者获得更多与茶文化相关的知识性信息。同时,我国部分茶叶在起名的过程中,还会有机融入采摘时节、香气、产地等信息,将这些内容直译出来,可以更好地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其更好地接触和体会中国特色茶文化魅力。比如“祁门红茶”原产自安徽省祁门一带,采摘来的茶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等工序后,芽叶会呈现出紫铜红色。翻译时将“祁门红茶”的名称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辅以相关的注释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更快地接收相关信息。对于茶文化中提到的人名、地名信息,翻译时则更倾向于采用“音译+注释”的方式,可以帮助接收者及时补充相关的地理、文化知识,引导其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还有部分茶文化介绍资料中,会涉及到茶典故、茶礼仪等内容,此时则要适当运用意译策略、互文策略、增译策略等[4],从读者或听者的立场出发,借助西方文化逻辑对内容进行思考转化,促进西方文化与东方茶文化的交融交互。

3.4 采用归化策略,增进信息认同

“归化(Naturalizing)”概念最早出现在1995年《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它与“异化(Alienating)”共同构成一对矛盾体,为翻译理论的健全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归化倡导翻译过程中,要重点增强读者对译文的认同感,采用更加本土化的方式表达,让读者更快、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归化”的实现有着极为扎实的理论根基,其倡导者认为文学作品中所用到的表达方式,会在本民族文化中找到投射点和相似点,用类似的事物来解释剖析目标事物内涵,会更加便于接受和理解。异化则持相反观点,主张应在原文基础上进行翻译,要最大限度保留原文语法、理念,从而提供给读者更加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对“归化”“异化”的应用均是十分常见的,二者并非单一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矛盾关系。在茶文化英语翻译过程中,完全可以将两种策略有机融合起来,对于符合通用性认知规律的知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可能保留原文含义,使读者更好地感知到茶文化的精神面貌。对于存在文化差异的内容,或者容易产生误解的内容,则要秉持归化理论原则,站在西方友人视角上重新梳理逻辑,使翻译更加直观易懂,或者更加内敛而不具侵略性。比如金坛雀舌茶翻译为“Sparrow Tongue(which is named after its shape)”,通过注释的增加消除认知误区、增进信息认同,在后文的写作过程中,还可以引入西方类似的,以形状命名的饮品,充分发挥互文策略作用,消除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阻碍,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3.5 巧用移觉策略,彰显文化特色

茶文化作为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衍生及传承过程多是建立在制茶、饮茶等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饮茶者在茶叶清雅怡人的香气之中陶冶身心,在繁琐的烹茶、制茶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清、敬、和、美”成为了中华茶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与儒家学派有关仁义礼智信的主张不谋而合,也为茶文化的丰富、充实提供了素材和契机。基于应用语言学对茶文化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充分挖掘该种价值精神,以增进文化交流和沟通,博得更多跨国友人的认同。所以,翻译实践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运用移觉策略进行信息阐释或补充,给读者营造出身临其境之感。“移觉(Synesthesia)”理论本身有着较为扎实的心理学基础,从人脑结构上看,前额叶部分各感官之间是存在联系和交互通道的,由此产生的“跨感官(Cross-model Transfer)”假说也获得了诸多学者的推崇。从英语实际表述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内容,比如“a sour look”指怒视,“soft light”则指柔和的光线,不同感官之间相互联通,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移觉”。茶文化翻译时要重点通过移觉表述的应用,使读者间接感受茶带来的视觉、嗅觉享受,通过静态化的文字为读者营造出“清、敬、和、美[5]”的氛围,让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到茶文化背后的文化底蕴,从而掌握茶文化、爱上茶文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茶文化英语翻译过程中,用语本土化不足、应用性不强的状况还普遍存在着,给茶文化跨国交流传播带来了一定影响,实践中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积极引入应用语言学理论改进和优化翻译策略。把握应用语言学强调专门应用场景、强调实践的内在特征,提前做好有关茶文化专业的知识储备,精准提炼翻译难点,在互文理念、归化策略、移觉策略等的支持下提高翻译实效,为茶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语言学茶文化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社会语言学名词